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锦清:如何建设“社会” 被引量:2
1
作者 曹锦清 《检察风云》 2012年第13期4-5,共2页
当年曹锦清教授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他也因此被新华社等媒体誉为"著名社会学家"。此书被翻译成英语,2004年在英国发行。2011年,英国《卫报》推出了一份荐书榜单,开列了有史以来100种"最伟大的... 当年曹锦清教授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他也因此被新华社等媒体誉为"著名社会学家"。此书被翻译成英语,2004年在英国发行。2011年,英国《卫报》推出了一份荐书榜单,开列了有史以来100种"最伟大的非虚构图书",中国有两本列入,一本就是《黄河边的中国》,另一本是《孙子兵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黄河边的中国》 《孙子兵法》 社会学家 《卫报》 学术界 新华社
原文传递
重要的是学风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成贵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3-95,共3页
九曲黄河千里奔腾,流经中原达到了她所孕育的文化极至,所以中国文化虽称多元交汇,各呈异彩,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中原文化。今曹锦清教授著《黄河边的中国》,记录的是中原农村的事物,实则也为通解中国农村及在此基础上的整个中国社... 九曲黄河千里奔腾,流经中原达到了她所孕育的文化极至,所以中国文化虽称多元交汇,各呈异彩,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中原文化。今曹锦清教授著《黄河边的中国》,记录的是中原农村的事物,实则也为通解中国农村及在此基础上的整个中国社会的典型。近来,这本书已经引起了较大反响,本人认真阅读之后,所思所想颇多,这里限于篇幅,谈几点主要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 农业经济 《黄河边的中国》
原文传递
大理论与中观理论──评《黄河边的中国》的方法
3
作者 贺雪峰 《开放时代》 2001年第9期124-127,共4页
关键词 大理论 中观理论 书评《黄河边的中国》 农村社会 社会调查 上海文艺出版社
原文传递
唱响中国 增强崛起正能量——专访《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作者玛雅 被引量:1
4
作者 蒋云鹤 《决策与信息》 2014年第13期16-27,共12页
我们为什么唱响中国 蒋云鹤:你的《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一书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书中对战略思想家胡鞍钢、曹锦清、李玲、乔良、罗援、张维为、王绍光的专访曾在《决策与信息》上发表,我们倍感亲切和高兴。书的序言以《我们... 我们为什么唱响中国 蒋云鹤:你的《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一书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书中对战略思想家胡鞍钢、曹锦清、李玲、乔良、罗援、张维为、王绍光的专访曾在《决策与信息》上发表,我们倍感亲切和高兴。书的序言以《我们为什么唱响中国》为题,“唱响中国”是这本书的主调,你能否就主旨思路和采访对象的选择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专访 《决策与信息》 采访对象 胡鞍钢 思想家 李玲
下载PDF
百年复兴:中国共产党的时代叙事与历史使命——专访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曹锦清 被引量:1
5
作者 玛雅 《决策与信息》 2013年第7期10-18,共9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这些有着近代记忆、有家国情·际的人是认同的。只要对近代有点感觉,对追赶有点热情,对这个梦的成功实现是寄予深切希望的。这个不是美国梦。是典型的中国梦,也只有在中国比较强劲。这个梦没有这...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这些有着近代记忆、有家国情·际的人是认同的。只要对近代有点感觉,对追赶有点热情,对这个梦的成功实现是寄予深切希望的。这个不是美国梦。是典型的中国梦,也只有在中国比较强劲。这个梦没有这几个条件不行——一个曾经辉煌的民族。近代在西方压迫下急剧衰落而激发的一种奋起抗争,摆脱积贫积弱的苦难,在较快的时间里富强起来,与列强并驾齐驱。这真的是百年之梦,它成为实现我们民族复兴的精神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大学教授 华东 专访 历史 叙事 中华民族
下载PDF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宁 《学海》 2003年第3期199-200,共2页
关键词 《黄河边的中国》 书评 学术调查 黄河流域 农村社会
下载PDF
关键是观念更新
7
作者 牧惠 《文史天地》 2001年第A06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工作 观念更新 回家 联系 书店 省委 乡村社会 感情
原文传递
农民的土地哪去了?
8
作者 王中玉 《天涯》 2017年第1期206-207,共2页
新近一期的《中国乡村发现》刊载了曹锦清的文章,就农村土地问题发表了看法。
关键词 农村土地问题 农民
原文传递
一部全面深刻地反映中部农村情况的著作——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9
作者 卢文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6-88,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一直在农村工作部门搞调查研究,调查范围遍及除西藏以外全国各省市区的农村,很关心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以极大的兴趣花了几天时间,认真通读了曹锦清教授著的<黄河边的中国>,我觉得该书具体、全面、深刻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一直在农村工作部门搞调查研究,调查范围遍及除西藏以外全国各省市区的农村,很关心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以极大的兴趣花了几天时间,认真通读了曹锦清教授著的<黄河边的中国>,我觉得该书具体、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河南农村的真实情况,也可以说是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中西部的农村情况,向人们讲明了广大农村的真实面貌,给研究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了可贵的实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边的中国》 中国 农村 农业产业化经营 基层民主 农业经济 干部任免制度
原文传递
唱响中国--专访
10
《决策与信息》 2014年第31期150-161,共12页
我们为什么唱响中国蒋云鹤:你的《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一书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书中对战略思想家胡鞍钢、曹锦清、李玲、乔良、罗援、张维为、王绍光的专访曾在《决策与信息》上发表,我们倍感亲切和高兴。书的序言以《我们为... 我们为什么唱响中国蒋云鹤:你的《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一书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书中对战略思想家胡鞍钢、曹锦清、李玲、乔良、罗援、张维为、王绍光的专访曾在《决策与信息》上发表,我们倍感亲切和高兴。书的序言以《我们为什么唱响中国》为题,“唱响中国”是这本书的主调,你能否就主旨思路和采访对象的选择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专访 《决策与信息》 采访对象 胡鞍钢 思想家 李玲
下载PDF
中印土地制度及现代化道路比较
11
作者 吴晓征 《天涯》 2016年第2期205-206,共2页
新近一期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刊载了曹锦清学术讲座,谈他对印度之行的所思所想。
关键词 土地制度 现代化 道路 中印 学术讲座 大学学报 印度之行
原文传递
守护者、回乡者和闯入者——读《一个人和村庄》
12
作者 刘涛 《大家》 2013年第6期30-34,共5页
2000年前后,“三农”问题逐渐引起社会重视。人文、社会学学者对此反应较快,率先揭示,并加以研究。曹锦清、李昌平、温铁军等是典型,《黄河边上的中国》、《我向总理说实话》等皆曾引起较大反响,推动了舆论和一般民众对“三农”问题的... 2000年前后,“三农”问题逐渐引起社会重视。人文、社会学学者对此反应较快,率先揭示,并加以研究。曹锦清、李昌平、温铁军等是典型,《黄河边上的中国》、《我向总理说实话》等皆曾引起较大反响,推动了舆论和一般民众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边上的中国》 《我向总理说实话》 “三农”问题 村庄 人和 社会学 李昌平
原文传递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农民合作能力分析
13
作者 段少文 《河北企业》 2014年第10期55-56,共2页
国内理论界一直对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农民合作能力存有争论,有些学者如曹锦清等认为我国农民善分不善合,而其他学者如徐勇等则认为我国农民合作能力差不是先天注定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合作能力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实现对我国农... 国内理论界一直对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农民合作能力存有争论,有些学者如曹锦清等认为我国农民善分不善合,而其他学者如徐勇等则认为我国农民合作能力差不是先天注定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合作能力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实现对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农民合作能力的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合作能力 能力分析 理论界 学者
下载PDF
曹锦清:中国社会的复杂性让我敬畏
14
作者 杨天 《新华月报》 2011年第5期38-42,共5页
为了对这种难下判断的中国的复杂性提供一个说法,我才说要有“敬畏心”——这是批评人的话,意思说,有那么多的知识分子,大腮地、无所顾忌地、抓住一两个未被证实的信息就下巨大的判断,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用语言来参与学术竞争,... 为了对这种难下判断的中国的复杂性提供一个说法,我才说要有“敬畏心”——这是批评人的话,意思说,有那么多的知识分子,大腮地、无所顾忌地、抓住一两个未被证实的信息就下巨大的判断,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用语言来参与学术竞争,这种学术既无效,也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 复杂性 敬畏 学术竞争 知识分子 意思说
原文传递
农村土地制度反思
15
作者 黄章 《天涯》 2016年第4期205-206,共2页
近期的《中国乡村发现》刊载了曹锦清的文章,就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深入反思。曹锦清说,有两项制度安排对中国农村影响深远,一是土地家庭承包制,另一个是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使用。对土地家庭承包制有几个问题需要反思。首先,对... 近期的《中国乡村发现》刊载了曹锦清的文章,就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深入反思。曹锦清说,有两项制度安排对中国农村影响深远,一是土地家庭承包制,另一个是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使用。对土地家庭承包制有几个问题需要反思。首先,对土地家庭承包制“长久不变”的理解有些混乱。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官方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反思 土地家庭承包制 中国农村 制度安排 农业用地 官方
原文传递
赤子情怀 学者视界——《黄河边的中国》读后
16
作者 刘琳琳 李军均 《历史教学问题》 2003年第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黄河边的中国》 农民问题 实地调查 调查理论 调查途径 农民负担
原文传递
呼唤中国农民的国民待遇——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17
作者 邓若华 《历史教学问题》 2003年第3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黄河边的中国》 中国 农民负担 国民待遇 平等 城乡二元体制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实证研究的新成果——读《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18
作者 梁丽华 《历史教学问题》 2003年第2期62-63,共2页
中国农村的现实社会状况是什么?曹锦清先生所著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一书就是对该问题所做的一次实证性研究。作者历时四月,足迹涉及豫东、豫南、豫西、豫北,调查内容也由农户、村落的微观调查扩展至... 中国农村的现实社会状况是什么?曹锦清先生所著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一书就是对该问题所做的一次实证性研究。作者历时四月,足迹涉及豫东、豫南、豫西、豫北,调查内容也由农户、村落的微观调查扩展至县乡基层政权。作者在书中不时表现出对中原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沉重忧虑和迷惘,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关心,这种学者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是让人感动和心生敬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实证研究 《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社会状况 书评
原文传递
《黄河边的中国》与南街村
19
作者 吴昊 《历史教学问题》 2003年第3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黄河边的中国》 南街村 农民问题 民主制度
原文传递
从农民“不善合”说起——读《黄河边上的中国》之随感
20
作者 瞿骏 《历史教学问题》 2003年第3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黄河边上的中国》 “不善合” 农民 “新教伦理” 西方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