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9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冰期气候的研究 被引量:106
1
作者 王绍武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02-212,共11页
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小冰期气候的研究,对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北极地区及南极洲的各种重建气温序列进行了整理。所有序列均取1000-1989年每50年的平均值(最后一个仅有40年),并统一对近千年平均求... 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小冰期气候的研究,对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北极地区及南极洲的各种重建气温序列进行了整理。所有序列均取1000-1989年每50年的平均值(最后一个仅有40年),并统一对近千年平均求距平。发现17世纪及19世纪的冷期有很大普遍性。平均比20世纪后半低1.0℃左右。火山活动与太阳活动((14)C)指数及平均气温序列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及-0.73,说明这两个因素可能是小冰期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古气候 小冰期 更新世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东部最大冰期时代高度与气候环境探讨 被引量:95
2
作者 施雅风 郑本兴 +1 位作者 李世杰 叶佰生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7-112,共16页
本文应用不同来源的各种资料,经逐步综合推导,认为最大冰期出现时间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18-16阶段(0.72-0.52MaBP),当时青藏高原低于现代1000m左右。高原中、东部唐古拉山、阿尼玛卿山、果洛山与稻城海子山... 本文应用不同来源的各种资料,经逐步综合推导,认为最大冰期出现时间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18-16阶段(0.72-0.52MaBP),当时青藏高原低于现代1000m左右。高原中、东部唐古拉山、阿尼玛卿山、果洛山与稻城海子山4个山区的冰川面积达40000km2,为现代冰川面积的18倍,平衡线高度为3450-M250m,6-8月平均温度为2.3-3.4℃,年降水量为1260-1960mm,是现代平衡线上降水量的1.8-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 更新世 冰川 气候环境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黄土边界带的环境演变 被引量:65
3
作者 孙继敏 丁仲礼 +2 位作者 刘东生 袁宝印 刘嘉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沙漠-黄土边界带地处东亚季风边缘,这一地区的风成沉积即古风成砂-黄土-古土壤序列很好地反映了东亚季风环流的演变历史。末次间冰期的沉积(S1)由三层古土壤和夹于其间的两层黄土组成,可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5的五个亚阶段(a... 沙漠-黄土边界带地处东亚季风边缘,这一地区的风成沉积即古风成砂-黄土-古土壤序列很好地反映了东亚季风环流的演变历史。末次间冰期的沉积(S1)由三层古土壤和夹于其间的两层黄土组成,可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5的五个亚阶段(a-e)则很好对比。末次冰期的沉积(L1)由三层古风成砂和夹于其间的两层黄土构成,由此反映了与上述三层古风成砂对应的阶段2、阶段4及阶段3的中期是沙漠-黄土边界带冬季风活动加剧、沙漠扩大的时期。全新世的沉积是由一层草原上(S0)和其上的流沙组成,但这层流沙是在最近两千年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当地特定风场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已不具备明显的气候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黄土 边界带 古气候 环境演变 更新世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北部17000年以来的介形类及环境演变 被引量:58
4
作者 李元芳 张青松 李炳元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6-54,共9页
通过班公错和松西错两钻孔以及红山湖地层剖面的介形类分析,讨论了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主要气候事件和环境变迁。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介形类 环境演变 更新世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的形成发育研究 被引量:63
5
作者 闫满存 王光谦 +1 位作者 李保生 董光荣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91,共9页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的考察 ,以及沙丘形态和风况、沙山 TL测年、古沙丘层理产状等的研究表明 ,高大沙山的形成发育受沙源、风系、底基地形和灌草植被等因素的影响。第四纪以来弱水古水系的变迁为沙漠及沙山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的考察 ,以及沙丘形态和风况、沙山 TL测年、古沙丘层理产状等的研究表明 ,高大沙山的形成发育受沙源、风系、底基地形和灌草植被等因素的影响。第四纪以来弱水古水系的变迁为沙漠及沙山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沙物质来源。沙山发育的受西风和西北风两大盛行风系的控制 ,末次冰期以前为西风环流主导时期 ,地表盛行风向为西风 ,次为西北风 ;末次冰期以来为季风环流主导时期 ,地表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次为西风。沙山底基地形的起伏不仅诱发近地表气流产生波状运动 ,同时也是风沙流运行的障碍。气候湿润期发育的沙丘灌草植被通过抑制风蚀、扑捉风沙等作用加速沙山的发育。高大沙山是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复合新月形沙丘或沙丘链演进而形成的大型稳定风积床面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高大沙山 形成发育 更新世 古风系
下载PDF
玉龙山东麓更新世冰川作用 被引量:61
6
作者 赵希涛 曲永新 李铁松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2-248,共7页
利用 1∶10 000 地形图和航空照片, 对玉龙山东麓更新世冰川作用遗迹进行了调查和填图据冰川与冰水沉积物的钙质胶结物和冰湖相钙板的 E S R测年结果, 初步划分出4 次冰期, 即0. 7~0. 6 Ma B P的玉龙冰期,... 利用 1∶10 000 地形图和航空照片, 对玉龙山东麓更新世冰川作用遗迹进行了调查和填图据冰川与冰水沉积物的钙质胶结物和冰湖相钙板的 E S R测年结果, 初步划分出4 次冰期, 即0. 7~0. 6 Ma B P的玉龙冰期, 0. 53~0. 45 Ma B P的干海子冰期, 0. 31~0. 13 Ma B P的丽江冰期和晚更新世的大理冰川, 其中最早一次冰期为规模较大的山麓冰川, 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 冰川堆积 冰期划分 冰川演化史 冰川作用
下载PDF
中国南方更新世网纹红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分子化石记录 被引量:51
7
作者 谢树成 易轶 +8 位作者 刘育燕 顾延生 马振兴 马振兴 林文姣 王先彦 刘刚 梁斌 朱宗敏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1-417,共7页
利用GC/MS对江西修水更新世网纹红土的分子化石进行了系统分析,检测出微量的分子化石包括正构烷烃、一元正脂肪酸、一元正脂肪醇、α-正构脂肪酮等.易遭受后期改造的含氧分子化石(酸、醇)参数在红土剖面中波动的规律性不明显;相反,相对... 利用GC/MS对江西修水更新世网纹红土的分子化石进行了系统分析,检测出微量的分子化石包括正构烷烃、一元正脂肪酸、一元正脂肪醇、α-正构脂肪酮等.易遭受后期改造的含氧分子化石(酸、醇)参数在红土剖面中波动的规律性不明显;相反,相对较为稳定的正构烷烃具有很有意义的规律性变化,其中,代表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相对变化的正构烷烃比值C27/C31以及反映低等菌藻生物与高等植物相对变化的正构烷烃比值C15-21/C22-33与深海氧同位素气候曲线的第4-20阶段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正构烷烃分子化石记录证实了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的被认为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更新世网纹红土,受制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是我国又一大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更新世 网纹红土 古土壤 古气候 全球气候变化 分子化石 生物地层学
原文传递
九江地区网纹红土的时代 被引量:52
8
作者 蒋复初 吴锡浩 +3 位作者 肖华国 赵志中 王苏民 薛滨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7-32,共6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发育网纹红土。本文对九江长虹大道剖面进行了初步研究。该剖面地层自下而上可分为河流相冲积砂砾石、以发育水平状网纹为特征的铁质网纹红土、以垂向网纹为特征的网纹红土、红色粘土和风成下蜀黄土,分别厚3.3、... 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发育网纹红土。本文对九江长虹大道剖面进行了初步研究。该剖面地层自下而上可分为河流相冲积砂砾石、以发育水平状网纹为特征的铁质网纹红土、以垂向网纹为特征的网纹红土、红色粘土和风成下蜀黄土,分别厚3.3、4.5、5.9、3.6和4.1m。磁性地层研究结果,布容正向极性带/松山反向极性带的界限出现于网纹红土层中部,距顶深部12.9m处;贾拉米洛正向极性亚带出现在铁质网纹红土层中,距顶深度15.1—16.1m处。根据CandeandKent古地磁极性年表的模式年龄和热释光年龄,计算出沉积速率,进而计算出各层的界限年龄。结果表明,铁质网纹红土沉积于1232—869kaBP;网纹红土大约沉积于869—392kaBP;红色粘土沉积于392—101kaBP。九江长虹大道剖面代表了该地区从河流沉积、铁质网纹红土、网纹红土、红色粘土到风成黄土沉积的演变过程,并显示出准0.4Ma的周期变化。这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构造层和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变化所反映的准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纹红土 地质时代 更新世 九江 红土 地层
下载PDF
中国的小冰期气候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8
9
作者 张德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04-112,共9页
根据由历史文献资料复原的气候序列和树木年轮、冰芯记录以及冰川、沙漠、湖泊资料,作者认为,我国的小冰期持续至19世纪90年代结束。这期间最寒冷的时段是17世纪20年代—90年代和19世纪20年代—90年代。文中指出小冰期时我国的寒潮、梅... 根据由历史文献资料复原的气候序列和树木年轮、冰芯记录以及冰川、沙漠、湖泊资料,作者认为,我国的小冰期持续至19世纪90年代结束。这期间最寒冷的时段是17世纪20年代—90年代和19世纪20年代—90年代。文中指出小冰期时我国的寒潮、梅雨、尘暴、干旱灾害及降水变率的特点。将我国的资料与欧洲、日本的资料拼图,并与北美的资料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小冰期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一致,其中寒冷时段在欧洲的出现略早于东亚,而我国出现的若干个最寒冷的10年则同时在北美和欧洲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全球变化 关系 更新世
下载PDF
天山中段及祁连山东段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及环境 被引量:44
10
作者 王宗太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0-168,共9页
本文通过考察、航片判读、及AAR法测算了冰川变化,用地衣、文史资料、及树轮年表进行了小冰期的测年,使用实测资料分析、冰岩芯及树轮资料等估算了小冰期的气温与降水、并进而计算了地表径流的变化。在全部讨论中,还引用了一些试验性的... 本文通过考察、航片判读、及AAR法测算了冰川变化,用地衣、文史资料、及树轮年表进行了小冰期的测年,使用实测资料分析、冰岩芯及树轮资料等估算了小冰期的气温与降水、并进而计算了地表径流的变化。在全部讨论中,还引用了一些试验性的方法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 冰川 环境 天山 祁连山
下载PDF
贡嘎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及冰期划分 被引量:48
11
作者 苏珍 施雅风 郑本兴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39-647,共9页
在对贡嘎山现代冰川和古冰川考察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定位观测分析 ,对该区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深入讨论 ,划分出三次冰期 ,即中更新世早期的倒数第三次冰期 ,中更新世晚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和晚更新世的末次冰期 ,以及全新世的新冰期和... 在对贡嘎山现代冰川和古冰川考察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定位观测分析 ,对该区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深入讨论 ,划分出三次冰期 ,即中更新世早期的倒数第三次冰期 ,中更新世晚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和晚更新世的末次冰期 ,以及全新世的新冰期和小冰期。提出在早更新世时 ,由于山体未达到当时冰川发育的雪线高度 ,所以未发育冰川 ;中更新世早期的冰期冰川为半覆盖式冰川类型 ,规模不大 ;中更新世晚期的冰期冰川是本区最大冰川作用时期 ,形成网状山麓冰川 ,东坡冰川曾达磨西台地 ;晚更新世冰期冰川以山谷冰川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冰川遗迹 冰期划分 贡嘎山 更新世
下载PDF
玉龙山西麓更新世冰川作用及其与金沙江河谷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46
12
作者 赵希涛 张永双 +1 位作者 曲永新 郭长宝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4,共10页
在玉龙山东麓更新世冰川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西麓和金沙江河谷中的古冰川与冰水沉积物的分布和特征进行了调查。结合ESR测年,划分出4次冰期,即0.7~0.6MaB.P.的玉龙冰期,0.53~0.45MaB.P.的干海子冰期,0.31~0.13MaB.P.的丽江冰期和... 在玉龙山东麓更新世冰川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西麓和金沙江河谷中的古冰川与冰水沉积物的分布和特征进行了调查。结合ESR测年,划分出4次冰期,即0.7~0.6MaB.P.的玉龙冰期,0.53~0.45MaB.P.的干海子冰期,0.31~0.13MaB.P.的丽江冰期和晚更新世中晚期的大理冰期,其中玉龙冰期为规模较大的山麓冰川,丽江和大理冰期为山谷冰川,干海子冰期则为山麓冰川与山谷冰川的过渡类型。来自玉龙山西坡的玉龙冰期冰碛物充填于现今金沙江谷底的事实和大具金沙江下渡口西岸早更新世金沙江砾石层的发现表明,金沙江在早更新世早期即已存在,也说明了在该段金沙江河谷中多处发现的湖相沉积物是冰川沉积堰塞河谷而成石鼓古湖的结果。在该段金沙江河谷中仅发现拔河50m左右以内的4级河流阶地,且往往以这些湖相沉积为基座的现象,则是石鼓古湖被外泄后金沙江现代河谷形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龙山西麓 更新世 ESR测年 冰川作用 金沙江河谷发育
下载PDF
台湾省原始社会考古概述 被引量:49
13
作者 韩起 《考古》 1979年第3期245-259,298-300,共18页
台湾省虽是一个岛屿,但与福建隔海相望,中间又有澎湖群岛的跳板,白很古的时代便有人居。并与大陆东南海岸经相来往。中国古代文献上对台湾住民的记载,有人认为可以早到周汉,伹比较可靠的纪录最初见于三国东吴人沈莹写作的《临海水土志... 台湾省虽是一个岛屿,但与福建隔海相望,中间又有澎湖群岛的跳板,白很古的时代便有人居。并与大陆东南海岸经相来往。中国古代文献上对台湾住民的记载,有人认为可以早到周汉,伹比较可靠的纪录最初见于三国东吴人沈莹写作的《临海水土志》。此书早佚,据《太平御览》卷七八○所引,有下面这一段描写: 夷州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社会考古 台湾省 贝丘遗址 旧石器时代 原始文化 台湾岛 放射性 新石器时代文化 更新世 考古工作
原文传递
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剖面地球化学指标所反映的古气候变化 被引量:39
14
作者 文启忠 刁桂仪 +2 位作者 贾蓉芬 孙继敏 周厚云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29-535,共7页
渭南剖面由全新世土壤S0、末次冰期黄土L1及末次间冰期古土壤S1组成。其中,L1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层黄土(L1-1、L1-3、L1-5)和两层弱发育的土壤(L1-2、L1-4);S1则由三层土壤组成(S1-1、S1-... 渭南剖面由全新世土壤S0、末次冰期黄土L1及末次间冰期古土壤S1组成。其中,L1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层黄土(L1-1、L1-3、L1-5)和两层弱发育的土壤(L1-2、L1-4);S1则由三层土壤组成(S1-1、S1-2、S1-3)。碳酸盐、游离铁及有机质含量在渭南剖面上的变化表明上述化学成分可以用作气候的替代性指标,并能反映古气候的变化。此外,渭南剖面的气候记录可以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很好对比,由此揭示出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渭南剖面L1-5层位的气候曲线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峰和三个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古气候 黄土剖面 更新世
下载PDF
青海湖盆地35万年来的植被演化及环境变迁 被引量:41
15
作者 山发寿 杜乃秋 孔昭宸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9-17,T002,共10页
本文依据青海湖南岸二郎剑阶地QH-86孔(深155m)中200余个孢粉样品的分析资料,将该孔深78m以上的孢粉图式,从下至上划分出七个区域性孢粉带,并结合铀系法测年数据,论述了350ka B.P.来的湖区植被和环境演变。其气候曲线与毗邻的柴达木盆地... 本文依据青海湖南岸二郎剑阶地QH-86孔(深155m)中200余个孢粉样品的分析资料,将该孔深78m以上的孢粉图式,从下至上划分出七个区域性孢粉带,并结合铀系法测年数据,论述了350ka B.P.来的湖区植被和环境演变。其气候曲线与毗邻的柴达木盆地,甚至与深海钻孔及洛川黄土,具有可对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更新世 孢粉 古植被 古环境
下载PDF
冰后期钱塘江口沉积层序和环境演变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李从先 陈刚 +1 位作者 钟和贤 刘宝柱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6-24,共9页
根据百余个钻孔资料的分析,辨别出代表古河谷、古河谷边缘和古河间地等三种不同的冰后期沉积层序。由沉积层序的特征、厚度、分布确定了末次冰期钱塘江古河谷的范围、深度和主河道的位置,分析了冰后期海侵过程中古河谷的充填、古海湾的... 根据百余个钻孔资料的分析,辨别出代表古河谷、古河谷边缘和古河间地等三种不同的冰后期沉积层序。由沉积层序的特征、厚度、分布确定了末次冰期钱塘江古河谷的范围、深度和主河道的位置,分析了冰后期海侵过程中古河谷的充填、古海湾的形成,以及河口湾的发育和演变。钱塘江河口湾基本的发育趋势是逐渐束狭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口 沉积 层序 环境 更新世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鲸鱼湖地区中新世和更新世两期橄榄玄粗质系列火山岩 被引量:34
17
作者 杨经绥 吴才来 +3 位作者 史仁灯 李海兵 许志琴 孟繁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176,共16页
鲸鱼湖地区识别出了两个时期橄榄玄粗质火山岩喷发,早期为中新世,晚期为更新世。早期的属低碱安粗岩类,晚期的主要为碱玄岩-高碱的安粗岩类。两者在斑晶类型、主元素和微量元素丰度和同位素比值等方面都存在区别,但显示了相同的稀土元... 鲸鱼湖地区识别出了两个时期橄榄玄粗质火山岩喷发,早期为中新世,晚期为更新世。早期的属低碱安粗岩类,晚期的主要为碱玄岩-高碱的安粗岩类。两者在斑晶类型、主元素和微量元素丰度和同位素比值等方面都存在区别,但显示了相同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岩石同位素的环境判别表明它们都源自EMⅡ型地幔,属有再循环地壳物质加入的富集地幔。鲸鱼湖产出两个时代火山岩表明不同时期的新生代火山活动在空间上是可以叠加的。鲸鱼湖的火山沿巨型昆仑山南缘左行走滑断裂带分布,主要受断裂带北侧展布的次级断裂控制。岩石圈深断裂起到了岩浆通道的作用,而两期火山喷发的存在则说明了断层的多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可可西里 鲸鱼湖 橄榄玄粗岩 安粗岩 新生代 火山岩 中新 更新世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第四纪冰川作用 被引量:34
18
作者 赵希涛 吴中海 +1 位作者 朱大岗 胡道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4-433,共10页
在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南北两麓及切割山脉的各沟谷中 ,分布着 3套更新世冰川沉积物。在本区最长的现代冰川———西布冰川的前端 ,也分布着 3组全新世冰川沉积物。根据这些冰川沉积物的地层层序和冰川与湖泊沉积物的电子自旋共振 (ESR)... 在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南北两麓及切割山脉的各沟谷中 ,分布着 3套更新世冰川沉积物。在本区最长的现代冰川———西布冰川的前端 ,也分布着 3组全新世冰川沉积物。根据这些冰川沉积物的地层层序和冰川与湖泊沉积物的电子自旋共振 (ESR)、U系等时线和光释光 (OSL)年龄测定结果 ,本文将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所发生的 3次更新世冰川作用 ,分别命名为宁中冰期、爬然冰期和拉曲冰期 ,并与青藏高原的邻近地区进行了对比。各次冰期的冰川性质分别为大型山麓冰川、中小型山谷冰川和小型山谷冰川。全新世时期 ,现代冰川也有新冰期和小冰期的两次冰川前进。近期冰川则发生了明显的后退。本文还根据念青唐古拉山脉两麓冰前期、历次冰期和现代砾石层的砾石岩性及其与山脉各构造层岩性组成的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青唐古拉山脉 第四纪 冰川作用 山脉隆升 更新世 湖泊沉积物 光释光年频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更新世冰川沉积物年龄测定 被引量:32
19
作者 吴中海 赵希涛 +2 位作者 江万 吴珍汉 朱大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274,共3页
在念青唐古拉山南北两麓及切割山脉的各沟谷中 ,分布着 3套更新世冰川与冰水沉积物 ,其冰水沉积物的电子自旋共振 (ESR)和光释光 (OSL)测年结果分别为 ( 5 93± 2 6 0 )kaBP与 ( 6 78± 30 7)kaBP ,( 2 0 5± 5 4 )kaBP和 (... 在念青唐古拉山南北两麓及切割山脉的各沟谷中 ,分布着 3套更新世冰川与冰水沉积物 ,其冰水沉积物的电子自旋共振 (ESR)和光释光 (OSL)测年结果分别为 ( 5 93± 2 6 0 )kaBP与 ( 6 78± 30 7)kaBP ,( 2 0 5± 5 4 )kaBP和 ( 2 5 4± 8 7)kaBP .测年结果表明 ,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所发生的 3次冰川作用 ,分别相当于青藏高原南部的聂聂雄拉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青唐古拉山 更新世 冰川沉积 电子自旋共振 光释光测年 ESR OSL
下载PDF
川西稻城古冰帽的地貌特征与冰期探讨 被引量:33
20
作者 郑本兴 马秋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3-32,共10页
稻城古冰帽现保存有各种类型的冰川侵蚀和堆积地貌,依其规模大小、分布范围和组合特征可明显区分出四个地貌地带。数量众多的各种冰川作用遗迹表明,中更新世以来稻城古冰帽地区曾先后经历过三次冰川作用。
关键词 冰川地貌 稻城古冰帽 古冰帽 更新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