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宁夏民歌“山花儿”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文沁 《甘肃高师学报》 2003年第4期83-85,共3页
“山花儿”是流行于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的一种“花儿”变体或衍生体。在旋律形态上 ,它是“花儿”由中心地带向四周传播过程中 ,因地域差别形成的自然变异现象 ;从“山花儿”的调式、旋律发展手法、曲调结构等方面来阐述其艺术特征更能说... “山花儿”是流行于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的一种“花儿”变体或衍生体。在旋律形态上 ,它是“花儿”由中心地带向四周传播过程中 ,因地域差别形成的自然变异现象 ;从“山花儿”的调式、旋律发展手法、曲调结构等方面来阐述其艺术特征更能说明它的变体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民歌 “山花儿” 艺术 调式 旋律 曲调结构 发展手法
下载PDF
关于《卜算子·咏梅》京剧曲调唱段的创作 被引量:7
2
作者 孙玄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京剧曲调的毛主席《卜算子·咏梅》唱段是作者40多年前创作的。作者对《卜算子·咏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过程,以及《卜算子·咏梅》被演唱和流传开来的情况作了仔细地叙述。同时,对《卜算子·咏梅》曲谱的版本及音... 京剧曲调的毛主席《卜算子·咏梅》唱段是作者40多年前创作的。作者对《卜算子·咏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过程,以及《卜算子·咏梅》被演唱和流传开来的情况作了仔细地叙述。同时,对《卜算子·咏梅》曲谱的版本及音乐特点等作了详尽的说明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戏曲音乐的特性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自己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创腔 《卜算子·咏梅》 曲调结构
原文传递
达斡尔族“乌春”及其文化功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吴鹏飞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5-26,共2页
“乌春”是达斡尔族的一种诵唱体叙事民歌,其曲调结构短小,音乐语言凝炼。每首“乌春”有一个基本曲调,多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基本曲调在反复中随歌词内容、句式或声韵而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不影响其结构。“乌春”的曲... “乌春”是达斡尔族的一种诵唱体叙事民歌,其曲调结构短小,音乐语言凝炼。每首“乌春”有一个基本曲调,多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基本曲调在反复中随歌词内容、句式或声韵而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不影响其结构。“乌春”的曲调大部分是“专曲专用”的。“乌春”的歌词是韵文,格律严谨、押头韵,讲究句之间的对称。一般是两句一韵。歌词多为四句一段,篇幅长短不等,短则十余行;长则数百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基本曲调 文化功能 音乐语言 曲调结构 歌词内容 民歌 句式 专用 头韵
原文传递
畲族民歌的宫音运用和曲调结构 被引量:5
4
作者 丁献芝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8-50,共3页
属于五声调式体系的畬族民歌曲调,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基本调。这些基本调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都有。各基本调辖着一定的区域,形成“调区”。如(畬族)人口占全国畬族总人口45.6%的闽东十一个县(市),大致分四个调区;人口... 属于五声调式体系的畬族民歌曲调,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基本调。这些基本调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都有。各基本调辖着一定的区域,形成“调区”。如(畬族)人口占全国畬族总人口45.6%的闽东十一个县(市),大致分四个调区;人口数仅次于福建的浙江畬族,其民歌的分布也大致分五个调区。此外的畬族分布地区,如福建闽中、闽北、闽南的一些地区,和江西、广东、安徽的一些地方,也都在畬族的聚居地形成有当地畬歌的基本调,由而自成一个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曲调结构 五声调式 闽南 人口数 旋律 闽北 闽东 安徽 闽中
原文传递
“调式交替”理论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永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29,共4页
注重概念、术语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对学科的建构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调式交替”作为现代民族乐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其内涵缺乏统一和规范。文章通过对此所作的比较研究 ,试图找回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原理和技... 注重概念、术语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对学科的建构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调式交替”作为现代民族乐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其内涵缺乏统一和规范。文章通过对此所作的比较研究 ,试图找回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原理和技法———“同宫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式交替 交替调式 转调 调式体系 曲调结构 同宫犯调
下载PDF
论傩腔与湖南花鼓戏声腔之渊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健国 《艺海》 1996年第3期54-58,共5页
花鼓戏作为一个地方戏剧种,由地方歌舞进化而来的说法似成定论,这个理论的依据是明清以来各地方志中“风俗篇”或“艺文志”中所提供的史料。但是,现实中调查的情况却往往有史料上所没有的更深刻的内容:清同、光年间,即花鼓戏“成型期”... 花鼓戏作为一个地方戏剧种,由地方歌舞进化而来的说法似成定论,这个理论的依据是明清以来各地方志中“风俗篇”或“艺文志”中所提供的史料。但是,现实中调查的情况却往往有史料上所没有的更深刻的内容:清同、光年间,即花鼓戏“成型期”,一部分花鼓戏艺人是巫师出身,他们既唱花鼓戏又精通傩戏,有的还可举行傩祭法事。当地方小戏渐趋成熟后,由巫师参与的花鼓戏戏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巫师 地方戏剧 四十年代 艺人 地方志 研究价值 结构形式 曲调结构 湘中
下载PDF
东北二人转曲牌的运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何鹏 王振声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5-76,共2页
东北二人转,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其曲牌主要从东北民歌、秧歌和各地的民间小调发展演变而来。曲调结构新颖独特。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提高,二人转也朝着戏剧性、专业化方面发展,从而使二人转曲牌的运用形成一定的规律。二... 东北二人转,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其曲牌主要从东北民歌、秧歌和各地的民间小调发展演变而来。曲调结构新颖独特。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提高,二人转也朝着戏剧性、专业化方面发展,从而使二人转曲牌的运用形成一定的规律。二人转曲牌,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主调和辅调两部分。主调 是二转的常用曲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 曲调结构 常用曲调 东北民歌 民间小调 戏剧性 秧歌 人民群众 专业化 文化生活
原文传递
“天乐”奇葩——壮族“布偏”《过海调》 被引量:3
8
作者 孙航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2-44,共3页
壮族“布偏”《过海调》是“偏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抒情性的呼唤式音调,旋律柔美缠绵,调式色彩明亮,节奏自由宽广,与“水边民族”的同类型歌调有着明显的共性特征,具有浓郁的“水文化”特质。然而,“布偏”是一个典型的山... 壮族“布偏”《过海调》是“偏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抒情性的呼唤式音调,旋律柔美缠绵,调式色彩明亮,节奏自由宽广,与“水边民族”的同类型歌调有着明显的共性特征,具有浓郁的“水文化”特质。然而,“布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农耕民族,并且它的其他歌调与《过海调》在形态与风格特征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笔者通过调查、考证、对比、分析,认为《过海调》极可能不是偏人的原创歌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偏《过海调》“天乐”“天琴” 曲调结构 形态特征 “做天” 曲调来源 民族音乐 民间音乐 呼唤式音调 旋律 节奏 调式 水文化
下载PDF
潮州筝的调式特点与演奏技法——以筝曲《柳青娘》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琴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87-93,共7页
潮州筝是我国五大古筝流派之一,历史悠久,韵味独特,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柳青娘》是潮州筝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其中包含“轻三六”“重六”“活五”等调式,每种调式又都有着独特的演奏技法与作韵手法。通过对《柳青娘》的... 潮州筝是我国五大古筝流派之一,历史悠久,韵味独特,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柳青娘》是潮州筝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其中包含“轻三六”“重六”“活五”等调式,每种调式又都有着独特的演奏技法与作韵手法。通过对《柳青娘》的调式特点与演奏技法进行分析,可窥探潮州筝深厚的艺术内涵与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筝 曲调结构 演奏技巧 《柳青娘》
下载PDF
陕南、陕北民歌中的爱情歌唱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剑 《艺海》 2010年第9期45-46,共2页
陕西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秦岭山脉将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北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南部是山地。陕北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受内蒙游牧文化的影响,性格与生活自由豪放,民歌旋律高亢粗犷、豪迈奔放,曲调结构自由流畅。而陕南地区山青水秀,受... 陕西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秦岭山脉将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北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南部是山地。陕北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受内蒙游牧文化的影响,性格与生活自由豪放,民歌旋律高亢粗犷、豪迈奔放,曲调结构自由流畅。而陕南地区山青水秀,受汉水文化、蜀文化和三国文化的影响,民歌旋律就优美动听、细腻柔和、结构舒展流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民歌 陕南地区 歌唱 爱情 中国西北地区 黄土高原 曲调结构 游牧文化
下载PDF
云南花灯音乐的形态特征(上)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群 《民族艺术研究》 1995年第4期31-41,共11页
关键词 花灯音乐 形态特征 调式色彩 羽调式 云南花灯 衬词 曲调结构 二句式 句式结构 音乐构成
下载PDF
重新评价京剧声腔、旋律结构与语言声调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祥生 周倩而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7,共6页
许多学术研究直指,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结构与语言声调的关系具彼此呼应的一致性,曲调结构的研究通常被解释为一套由上下对句所构成的组合,忽略了声腔表演中生出的其它多元复杂的构成要素。就算这些多元要素被察觉,学者通常是持着比较的... 许多学术研究直指,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结构与语言声调的关系具彼此呼应的一致性,曲调结构的研究通常被解释为一套由上下对句所构成的组合,忽略了声腔表演中生出的其它多元复杂的构成要素。就算这些多元要素被察觉,学者通常是持着比较的观点,而非重新检视音乐与语言的理论。在这篇文章中我所提出的看法是:中国戏曲中的音乐不是附属于语言之下的,其两者的关系既不是建构在一个自动的响应体系中,也不是上下句词曲结构的单纯反射。就算我们研究一个乐种,其语言地位无庸置疑地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其音乐声音的组构思考有时会挑战一首平仄押韵完美的曲词;而表演者个人的风格有时也会僭越咬字发音的规则,并且可能发展成其个人的惯性音乐演唱风格,超越了曲词创作中的平仄及对句理论。我以京剧演员周信芳(1895-1975)和其同侪的录音资料及相关的译谱出版品,作为分析研究的基本资料。在此研究中我们可以检视早期京剧表演者的“实践意识”,并以此对比于学术界的“理论意识”,探讨两者间未曾被讨论过的面向,民族音乐学者或许可以透过该比较来重省音乐实践与音乐价值,进而对传统中国戏曲的改变过程获得更深一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声腔 旋律结构 语言声调 曲调结构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独特的阿昌族民歌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家富 《民族音乐》 2003年第1期51-53,共3页
阿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梁河、陇川、潞西三县市,至1998年底德宏州阿昌族共计2.61万人,占全国阿昌族总人口的90%,其余散居于腾冲、龙陵、云龙等地,缅甸境内也居住着一部份。阿昌族在自己漫长的发展历程... 阿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梁河、陇川、潞西三县市,至1998年底德宏州阿昌族共计2.61万人,占全国阿昌族总人口的90%,其余散居于腾冲、龙陵、云龙等地,缅甸境内也居住着一部份。阿昌族在自己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古朴、粗犷而耐人寻味的民间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昌族 民歌 汉族山歌 重要组成部分 小节 曲调结构 现代 德宏州 滑音 阿昌语
下载PDF
浅析改编陕北民歌《蓝花花》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婷 《大舞台》 2010年第8期16-17,共2页
传统民歌《蓝花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陕北民歌,音乐素材简练,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它经过改编后,既保留了原来的风格,又被赋予了新的音乐内容,扩大了歌曲的篇幅,增强了戏剧色彩,使之更具感人的魅力。通过对作品内涵、意境、声音、情感... 传统民歌《蓝花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陕北民歌,音乐素材简练,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它经过改编后,既保留了原来的风格,又被赋予了新的音乐内容,扩大了歌曲的篇幅,增强了戏剧色彩,使之更具感人的魅力。通过对作品内涵、意境、声音、情感等方面的分析,来论证如何塑造出准确生动的蓝花花的形象,从自己内在的情感体验出发,深刻地理解《蓝花花》的艺术特色,从而更好地掌握陕北民歌的演唱技巧及歌唱的艺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民歌 艺术特色 演唱处理 曲调结构
下载PDF
从唐诗宋词到元曲的演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为 《中国音乐》 1981年第3期12-14,共3页
一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是被称为一代文学的。对元曲的研究,也是音乐史的一个项目。元曲之所以被称为“曲”,首先因为它是音乐。元曲,又称北曲,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戏曲声腔之一。中国戏曲的形成,最初就是以北曲与南曲(简称南北曲,或简称... 一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是被称为一代文学的。对元曲的研究,也是音乐史的一个项目。元曲之所以被称为“曲”,首先因为它是音乐。元曲,又称北曲,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戏曲声腔之一。中国戏曲的形成,最初就是以北曲与南曲(简称南北曲,或简称曲)的出现为其开端。曲的出现,固然是宋词的直接继承与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 戏曲声腔 中国戏曲 音乐史 南北曲 唐诗宋词 南曲 歌曲 《竹叶舟》 曲调结构
原文传递
泗州戏表演艺术的传承及唱腔特色
16
作者 裴利娟 《剧影月报》 2023年第3期56-57,共2页
泗州戏旧称“拉魂腔”,意在突出泗州戏具有勾魂夺魄的魅力,艺术价值巨大。起源于民间的泗州戏,传授方式大多为口传心授,其曲调结构简单、优美动人,但演唱难度却比较大,唱腔复杂多变,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泗州戏”大约起源于乾隆年间(1... 泗州戏旧称“拉魂腔”,意在突出泗州戏具有勾魂夺魄的魅力,艺术价值巨大。起源于民间的泗州戏,传授方式大多为口传心授,其曲调结构简单、优美动人,但演唱难度却比较大,唱腔复杂多变,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泗州戏”大约起源于乾隆年间(1736—1795),传说原先的发源地在连云港的海州,也有人说发源地在江苏徐州九里山及山东临沂、滕州、历城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州戏 拉魂腔 表演艺术 传授方式 口传心授 曲调结构 九里山 江苏徐州
下载PDF
从广西壮族传统民歌的曲调结构论其民族心理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昆 《艺术评鉴》 2016年第13期77-78,共2页
广西壮族传统民歌是壮族历来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其民歌本身就蕴涵着壮族人民的心理认知特性。而且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与积累,这种群体心理特质已经完全融入到歌曲之中。这就给我们研究壮族族群的心理特征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原料。尤其... 广西壮族传统民歌是壮族历来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其民歌本身就蕴涵着壮族人民的心理认知特性。而且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与积累,这种群体心理特质已经完全融入到歌曲之中。这就给我们研究壮族族群的心理特征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原料。尤其是民歌的曲调结构深刻地反映出壮族人民在事物认识、理解甚至表达方面的心理模式。同时,这些民歌曲调反过来对壮族族群的心理构建又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民歌 曲调结构
下载PDF
陕北民歌《兰花花》的艺术处理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慧芬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年第15期199-200,共2页
歌曲《兰花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陕北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音乐风格,经过改编后,丰富了音乐篇幅和内容,增强了戏剧色彩,使之更加感人,整个艺术表达更加完整,更加体现陕北民歌的艺术特色。通过对作品风格特点,创作背景,曲式结构等的分析,... 歌曲《兰花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陕北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音乐风格,经过改编后,丰富了音乐篇幅和内容,增强了戏剧色彩,使之更加感人,整个艺术表达更加完整,更加体现陕北民歌的艺术特色。通过对作品风格特点,创作背景,曲式结构等的分析,来深刻理解歌曲的艺术特色,从而能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艺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色 曲调结构 演唱处理
下载PDF
《黄河渔娘》声乐作品中的艺术处理分析
19
作者 于淼 《艺术家》 2023年第4期71-73,共3页
歌曲《黄河渔娘》的旋律优美流畅,歌词真实亲切。它有着较为鲜明的民族音乐特征,且大多出现在声乐比赛、演出和教学中。本研究主要分析《黄河渔娘》声乐作品中的艺术处理情况,通过了解演唱者创作背景,从歌词、曲调结构、呼吸技巧、语言... 歌曲《黄河渔娘》的旋律优美流畅,歌词真实亲切。它有着较为鲜明的民族音乐特征,且大多出现在声乐比赛、演出和教学中。本研究主要分析《黄河渔娘》声乐作品中的艺术处理情况,通过了解演唱者创作背景,从歌词、曲调结构、呼吸技巧、语言处理等方面出发,详细分析这首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形式,以期加深人们对这首歌曲的认识,给声乐作品创作带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比赛 《黄河渔娘》 曲调结构 声乐作品 民族音乐特征 呼吸技巧 歌词 旋律优美
下载PDF
王乙对《怀乡行》的分析研究及乐曲处理
20
作者 傅建生 《上海艺术家》 1998年第4期25-27,共3页
一、分析研究 1933年秋,我随陆修棠先生学习《怀乡行》。在我的记忆中,《怀乡行》的创作年代在1933年前,伹这首乐曲在几次出版中,创作年代都有不同的变更,还有一本刊物将创作日期写成1937年。针对这些情况,我于1982年元月写信给老同学... 一、分析研究 1933年秋,我随陆修棠先生学习《怀乡行》。在我的记忆中,《怀乡行》的创作年代在1933年前,伹这首乐曲在几次出版中,创作年代都有不同的变更,还有一本刊物将创作日期写成1937年。针对这些情况,我于1982年元月写信给老同学陶伯渊,请他回忆《怀乡行》创作年代问题。2月1日陶的复信中写道:“……《怀乡行》创作经过,我和徐其中同学应该说最清楚,记得那是‘九·一八’之后的1932年、1933年,他(指陆修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研究 创作年代 合头 主题音调 1933年 乐曲 创作日期 曲调结构 中国音乐教育 小标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