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0
1
作者 彭永臻 吴蕾 +2 位作者 马勇 王淑莹 李凌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3-281,共9页
好氧颗粒污泥凭借其密实的结构、多样的微生物种群以及优良的沉降性能,已经引起了污水生物处理领域许多学者的兴趣.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和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及其... 好氧颗粒污泥凭借其密实的结构、多样的微生物种群以及优良的沉降性能,已经引起了污水生物处理领域许多学者的兴趣.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和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及其微生物相、环境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好氧颗粒污泥模型以及在处理市政污水和含毒工业废水上的应用,并展望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形成机制 影响因素 微生物相 沉淀时间 曝气强度
原文传递
污泥浓度与曝气强度对MBR运行的综合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杨小丽 王世和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0,共4页
高污泥浓度可以在减少剩余污泥产量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容积负荷,但经济曝气强度随污泥浓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增,从而使能耗大大增加。为解决这一矛盾,进行了一体式A/O法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过高或过低的污泥浓度和曝气... 高污泥浓度可以在减少剩余污泥产量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容积负荷,但经济曝气强度随污泥浓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增,从而使能耗大大增加。为解决这一矛盾,进行了一体式A/O法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过高或过低的污泥浓度和曝气强度都会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对COD、NH3-N、TN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且会加剧膜污染。膜生物反应器存在临界污泥浓度和经济曝气强度,在试验条件下分别为4.73 g/L和451 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污泥浓度 曝气强度 污泥特性 膜污染
下载PDF
一种新型悬浮填料的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菊萍 孙华 周增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44,共3页
本文对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的悬浮填料 -密度、材质和形状对曝气强度、充氧能力及挂膜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中分别采用清水状态的曝气和充氧能力试验以及挂膜的方法。结果表明 ,悬浮填料的密度在 0 .95~ 0 .99g/ cm3之间比较适... 本文对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的悬浮填料 -密度、材质和形状对曝气强度、充氧能力及挂膜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中分别采用清水状态的曝气和充氧能力试验以及挂膜的方法。结果表明 ,悬浮填料的密度在 0 .95~ 0 .99g/ cm3之间比较适合。曝气池内加入填料后 ,可以提高普通穿孔管的充氧能力 ,且在一定的投配率范围内 ,随着填料的增加 ,氧的传递速率和利用率增加。挂膜试验表明聚丙烯比聚乙烯挂膜快且均匀 ,膜量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曝气强度 充氧性能 试验研究 生物接触氧化法 挂膜能力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源水的设计参数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怀正 傅威 +1 位作者 白月华 张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3-45,共3页
结合一些工程实例 ,就目前普遍应用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微污染源水的一些设计参数进行了探讨 ,包括氨氮负荷、曝气强度的确定。
关键词 微污染源水 生物接触氧化法 曝气强度 设计
下载PDF
淹没式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中曝气强度对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捍民 王宝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3-95,共3页
本文研究了淹没式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中曝气强度对 CODMn、NH+ 4- N去除率的影响及对膜通量的影响 。
关键词 淹没式膜装置 中空纤维膜 过滤 曝气强度 能耗
下载PDF
MBR系统运行条件对膜污染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计根良 郑宏林 周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2,共3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但MBR中膜污染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从MBR系统运行条件入手,通过实验方式定性分析了曝气强度强弱、抽停时间占比与膜污染的关系。实验得出对应工况下,最佳曝气强度为0.4 m...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但MBR中膜污染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从MBR系统运行条件入手,通过实验方式定性分析了曝气强度强弱、抽停时间占比与膜污染的关系。实验得出对应工况下,最佳曝气强度为0.4 m3/(m2·h)和最佳抽停时间比4:1。最后,将优化的运行条件应用于工程实际,经过3个月的正常运行,该MBR系统膜污染控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R 膜污染 影响因素 曝气强度 抽停时间比
下载PDF
一体式MBR控制膜污染的最佳曝气强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小丽 王世和 卢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19,共3页
强化曝气可有效控制膜污染,但会导致系统能耗增加,且曝气强度过大还会对膜污染控制产生负面影响;系统存在一个经济曝气强度-可在保证处理效果、控制膜污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反应器结构、膜组件型式、曝气方式、污泥浓度、抽停... 强化曝气可有效控制膜污染,但会导致系统能耗增加,且曝气强度过大还会对膜污染控制产生负面影响;系统存在一个经济曝气强度-可在保证处理效果、控制膜污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反应器结构、膜组件型式、曝气方式、污泥浓度、抽停时间、操作压力等运行条件都会影响经济曝气强度。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组合操作条件为:经济曝气强度500~550L/m·2h、污泥浓度6g/L、抽吸时间12min、停抽时间3min、操作压力40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曝气强度 污泥浓度 抽停时间 操作压力
下载PDF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面污泥沉积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8
作者 孙友峰 刘锐 黄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6-30,共5页
膜面污泥沉积是膜污染的主要构成部分 .膜间液体上升流速 (曝气量 )、膜通量和污泥浓度等运行条件是影响一体式膜 生物反应器膜面污泥沉积速率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通过均匀设计法安排了 1 0次试验 ,实测了各试验点下的膜间液体上升流速 ... 膜面污泥沉积是膜污染的主要构成部分 .膜间液体上升流速 (曝气量 )、膜通量和污泥浓度等运行条件是影响一体式膜 生物反应器膜面污泥沉积速率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通过均匀设计法安排了 1 0次试验 ,实测了各试验点下的膜间液体上升流速 ,得到了适用于活性污泥混合液条件下的膜间液体上升流速计算模型 .并实测了膜过滤阻力的上升速率 ,建立了膜间液体上升流速 (uLr)、污泥浓度 (X)和膜通量 (J)对污泥沉积速率 (K)的影响模型 :K=(8 93 3× 1 0 7)·X0 53 2 ·J0 3 76 ·uLr- 3 0 4 7.通过该模型 ,可以讨论临界曝气强度和临界膜通量 ,也可以对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膜污染发展情况进行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污泥沉积速率 曝气强度 膜通量 污泥浓度 膜间液体上升流速
下载PDF
曝气强度对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传义 袁丽梅 张雁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80-582,共3页
混合液浓度的高低及其粒度分布特性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污泥浓度下,主要考察了曝气强度对污泥絮体粒度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粒度下的膜污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曝气强度提高,可以起到减缓污泥颗粒在膜表面的沉积... 混合液浓度的高低及其粒度分布特性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污泥浓度下,主要考察了曝气强度对污泥絮体粒度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粒度下的膜污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曝气强度提高,可以起到减缓污泥颗粒在膜表面的沉积作用,但高的错流流速产生的剪切效应使得污泥颗粒变得琐碎,导致细小胶体粒子和溶解性部分增多,增加了膜孔吸附和堵塞的机会,加剧了膜污染的进程。膜污染速率在曝气强度提高初期阶段迅速降低,接着又随曝气强度增加而缓慢升高,在污泥质量浓度为8 g/L的试验条件下,对应的最适曝气强度为84 m3/(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曝气强度 粒度分布
下载PDF
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工艺的氧化还原电位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程洁红 周全法 朱南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4-489,共6页
采用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ATAD)中试工艺系统,通过间歇式运行,改变进泥初始ρ(VSS)和曝气强度,考察了系统中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变化情况.对进泥初始ρ(VSS)为45.4和34.2 g/L的曝气强度恒定在1.0 m3/h,搅拌转速为95 r/min,停留时间为25 d... 采用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ATAD)中试工艺系统,通过间歇式运行,改变进泥初始ρ(VSS)和曝气强度,考察了系统中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变化情况.对进泥初始ρ(VSS)为45.4和34.2 g/L的曝气强度恒定在1.0 m3/h,搅拌转速为95 r/min,停留时间为25 d;初始ρ(VSS)为40.7 g/L污泥的曝气强度在0.4~1.0 m3/h间由大到小进行调节,搅拌转速为95 r/min,停留时间为44 d.结果表明,初始ρ(VSS)与曝气强度对ORP有影响,当曝气强度充足时,ORP呈先下降再回升趋势,最终ORP能达到0mV以上.对于pH的变化,初始ρ(VSS)为45.4和34.2 g/L的污泥规律相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初始ρ(VSS)为34.2 g/L的污泥pH从开始的6.01上升到8.11,然后下降到5.60~6.03.但初始ρ(VSS)为40.7 g/L的污泥pH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pH一直呈上升趋势,从开始的7.33到最终的9.16.表明由于溶胞作用,系统中ρ(总氮),ρ(氨氮),ρ(总磷)较高,pH上升,若曝气强度充足,pH随后下降,ORP回升;若曝气强度较低,pH则一直呈上升趋势,ORP则处于较低值.因此ORP与进泥初始ρ(VSS),曝气强度,反应温度,ρ(氨氮)和pH等因素有关.从ORP的测试结果看,ATAD系统处于厌氧到微好氧之间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 氧化还原电位(ORP) 曝气强度 ρ(VSS)
下载PDF
除磷颗粒诱导的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工艺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冬 刘博 +1 位作者 王文琪 张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7-875,共9页
以低C/N比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接种成熟除磷颗粒污泥,通过联合调控好氧时间及曝气强度成功将其诱导成具有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功能的颗粒污泥,并分析了此过程中系统脱氮除磷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好氧段曝气强度为5L·(h·L)^-1... 以低C/N比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接种成熟除磷颗粒污泥,通过联合调控好氧时间及曝气强度成功将其诱导成具有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功能的颗粒污泥,并分析了此过程中系统脱氮除磷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好氧段曝气强度为5L·(h·L)^-1,在较短曝气时间下(140 min)可实现AOB的富集,但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难以提高;降低曝气强度为3.5L·(h·L)^-1,延长曝气时间(200 min),好氧段氮损增加.根据pH及DO曲线进一步优化曝气时长抑制NO2^-向NO3^-转化,优化后系统出水TP<0.5 mg·L^-1和TN<15 mg·L^-1,可实现氮磷的同步去除.在系统功能由单纯的除磷向同步脱氮除磷转化的过程中,释磷量下降,PAOs在内碳源储存过程中的贡献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主体地位(60%).批次实验表明,颗粒中可利用NO2^-为电子受体的DPAOs占绝大部分达52.43%,其富集减轻了系统的碳源压力,从而改善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颗粒污泥 反硝化除磷 脱氮除磷 曝气强度 曝气时长
原文传递
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同步驯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文琪 李冬 +2 位作者 高鑫 刘博 张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46-2956,共11页
本实验对3组同规格SBR反应器分别采用分阶段法(A/O-A/O/A)异步驯化、连续曝气A/OA同步驯化和间歇曝气A/O/A同步驯化的方式运行.以人工配水为进水基质,接种絮状污泥,通过水力选择压颗粒化,探讨了不同运行方式下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的... 本实验对3组同规格SBR反应器分别采用分阶段法(A/O-A/O/A)异步驯化、连续曝气A/OA同步驯化和间歇曝气A/O/A同步驯化的方式运行.以人工配水为进水基质,接种絮状污泥,通过水力选择压颗粒化,探讨了不同运行方式下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的驯化及脱氮除磷特性.结果表明,在较短曝气时长(140 min)联合较低曝气强度[3.5 L·(h·L)^(-1)]下,间歇曝气A/O/A同步驯化最具优势,后期稳定运行期间碳、氮、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74%、91.15%和95.66%,可实现同步去除.粒径为895μm,颗粒虽小但均匀致密,f值(MLVSS/MLSS)平稳保持在0.8~0.85,有较高的生物量,这是由于间歇曝气下好/缺氧的交替运行,使得缺氧异养菌作为颗粒的核心,有利于颗粒污泥结构的稳定.批次实验结果表明,间歇曝气A/O/A同步驯化下比氨氧化速率为3.38 mg·(g·h)^(-1),能利用NO_(2)-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DPAOs)占比达65.46%,更有利于氨氧化菌(AOB)和NO_(2)-型DPAOs的同步驯化及富集,保证稳定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曝气 同步驯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 颗粒污泥 曝气强度 曝气时长
原文传递
曝气强度对AOA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晓旸 薛智勇 +5 位作者 肖景霓 张捍民 杨凤林 王卫平 洪春来 朱凤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79-2985,共7页
考察了曝气强度为2.5、3.75和5.0 m3.(m2.h)-1条件下,厌氧/好氧/缺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AOA MBR)对模拟生活污水同时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强度对AOA MBR中COD的去除无显著影响,去除效率均在90%以上.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着曝... 考察了曝气强度为2.5、3.75和5.0 m3.(m2.h)-1条件下,厌氧/好氧/缺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AOA MBR)对模拟生活污水同时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强度对AOA MBR中COD的去除无显著影响,去除效率均在90%以上.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加而提高,3个曝气强度下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7%、90.6%和93.8%.TN的去除率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种条件下分别为83.4%、87.4%和80.6%.系统的反硝化除磷性能亦受曝气强度影响,3个曝气强度下系统中反硝化除磷的比例分别为20%、30.2%和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曝气强度 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污水处理
原文传递
SBBR与SBR氧传质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俊 邵林广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3年第5期4-6,共3页
在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BBR与SBR的清水充氧试验,氧传质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曝气强度为0.3m3/h时,SBBR的(KLa)20和Eo2值均为SBR的1.59倍。SBBR具有更好的氧传质能力和更高的氧转移效率。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曝气强度 氧传质 活性污泥 生物膜反应器
下载PDF
不同曝气强度下活性污泥中松散束缚型胞外聚合物组分含量及其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军 商卫纯 +4 位作者 蔡娟 冯骞 肖玉冰 王萧 卢莹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0,共5页
为了探求曝气强度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装置研究了活性污泥好氧阶段曝气强度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松散束缚型胞外聚合物(LB-EPS)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曝气强度... 为了探求曝气强度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装置研究了活性污泥好氧阶段曝气强度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松散束缚型胞外聚合物(LB-EPS)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曝气强度增加,活性污泥中LB-EPS含量逐渐升高。(2)活性污泥LB-EPS中,蛋白质为其最主要成分,其次为多糖,腐殖酸所占比例最小,多糖含量及比例均随曝气强度的上升而增大,蛋白质和腐殖酸含量受曝气强度影响不大。(3)曝气强度为40、80、120L/h,污泥体积指数(SVI)分别为(65.00±0.98)、(83.00±1.45)、(103.00±2.00)mL/g。曝气强度增加引起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恶化的原因主要在于曝气强度的增加会使LB-EPS中的多糖含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强度 活性污泥松散束缚型胞外聚合物沉降性能
下载PDF
曝气强度对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君 李秀芬 +1 位作者 王新华 潘丹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7,共6页
以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模拟生活废水为研究体系,考察曝气强度对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脱氢酶活性、胞外聚合物(EPS)组分和含量、Zeta电位、污泥粒径及跨膜压差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曝气强度降低,COD去除率变化不大,均大于94.0%,脱氢... 以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模拟生活废水为研究体系,考察曝气强度对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脱氢酶活性、胞外聚合物(EPS)组分和含量、Zeta电位、污泥粒径及跨膜压差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曝气强度降低,COD去除率变化不大,均大于94.0%,脱氢酶活性明显降低,VSS/SS比值下降;污泥LB-EPS增加,Zeta电位降低,污泥平均体积粒径减小,膜通量下降速率增大.曝气强度为800—400 L.m-.2h-1的条件下,曝气产生的水力剪切力不是影响污泥粒径大小的主导因素,污泥Zeta电位则起着决定作用,但水力剪切力有利于缓解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曝气强度 脱氢酶活性 胞外聚合物
下载PDF
污泥酸化速率影响因子的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靓 施凌峻 +2 位作者 黄弋 程洁红 朱南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6-179,共4页
采用城市污水厂污泥作为嗜酸微生物菌株来源,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单质硫,使其中的嗜酸硫杆菌群大量增殖,并使污泥pH大幅降低。取得的培养物可用于废旧干电池中重金属沥滤等的处理。由于培养物对重金属沥滤效率和污泥的酸化速率密切相关,为... 采用城市污水厂污泥作为嗜酸微生物菌株来源,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单质硫,使其中的嗜酸硫杆菌群大量增殖,并使污泥pH大幅降低。取得的培养物可用于废旧干电池中重金属沥滤等的处理。由于培养物对重金属沥滤效率和污泥的酸化速率密切相关,为此进行了不同的污泥种类、加硫量、污泥浓度和曝气强度对污泥酸化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表明,初沉泥、二沉泥和混合浓缩污泥都能迅速利用硫产酸;加硫量(以100 mL污泥计)在0.5、1.0、2.0、4.0 g时,快速酸化的趋势相同。0.5 g的加硫量显示出略微慢的酸化速率,最后达到的最低pH在1.2左右,其他三个都降至1.0以下。污泥质量分数在0.5%、1.0%、2.0%、3.0%、4.0%时,也具有相同的酸化趋势,0.5%质量分数的污泥下降速率最快,这与较低浓度下污泥对pH的缓冲能力较小有关;曝气强度在0.45 L/min和0.3 L/min差别较小,5 d内能迅速降低pH,0.2 L/min的酸化速率较慢,足够长的时间(12 d)也能将pH降至2.5左右,0.1 L/min的曝气强度的酸化速率最慢,不能达到预期的酸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沥滤 酸化速率 污泥种类 污泥浓度 曝气强度
下载PDF
混凝/浸没式超滤膜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的运行工况和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伟 李永红 +2 位作者 陈超 张晓健 汪隽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85-1889,共5页
为了考察混凝/浸没式超滤膜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时影响跨膜压差增长的因素和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采用实验室小试装置进行试验研究,保持工艺系统出水水量基本不变,观察不同运行工况下跨膜压差的变化,分析混凝剂投加量、混凝反应水箱水... 为了考察混凝/浸没式超滤膜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时影响跨膜压差增长的因素和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采用实验室小试装置进行试验研究,保持工艺系统出水水量基本不变,观察不同运行工况下跨膜压差的变化,分析混凝剂投加量、混凝反应水箱水力停留时间、曝气强度对膜污染的影响,并考察采用低浓度碱液对膜进行在线清洗的效果,以及混凝/浸没式超滤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混凝反应水箱的水力停留时间对膜污染影响较小,停留时间分别为10 min和0 min下运行,跨膜压差增长值接近;混凝剂投加量对膜污染影响较大,硫酸铝(以Al3+计)4 mg/L的投加量对膜污染改善比较好,继续增加投加量对膜污染的改善效果没有明显提高;曝气强度在20 m3/(m2.h)以下时,曝气量越大,对膜污染的改善越好;利用低浓度NaOH溶液进行在线化学清洗可以使跨膜压差得到有效的降低;该工艺的出水浊度保持在0.1 NTU以下,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47%和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混凝 曝气强度 在线清洗
原文传递
曝气池内气液两相流CFD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从菊 王双凤 +2 位作者 王远成 刘建广 贾瑞宝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生物流化池是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的核心处理构筑物,载体在池内的流化效果是工艺运行的关键,而曝气作用对曝气池中气液两相分布及其流动规律的影响又至关重要。本研究运用CFD软件对曝气池内气液两相流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比较... 生物流化池是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的核心处理构筑物,载体在池内的流化效果是工艺运行的关键,而曝气作用对曝气池中气液两相分布及其流动规律的影响又至关重要。本研究运用CFD软件对曝气池内气液两相流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相同的曝气管间距不同的曝气强度情况下气相体积分数、气液两相流场速度以及曝气池内气液两相的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本文所模拟的工况下曝气管间距一定,曝气强度越大,曝气池内的含气率越高。考虑到能耗的因素,当曝气强度是4.5m3/(m2.h)时具有最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曝气强度
下载PDF
气动絮凝反应模型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姜应和 陈昱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1-42,共2页
 采用以筛分粘土配制的水样进行了气动反应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气动絮凝反应具有良好的促进絮凝的效果;曝气强度宜控制在0.015~0.05m3/(m3·min);曝气装置扩散的气泡直径越小则反应效果越好。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气动絮凝 混凝 曝气强度 曝气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