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体时代大学生感知与解读暴力信息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倩 陈勃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8-153,共6页
媒体时代大学生接触暴力信息的渠道、动机和目的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得到充分展示,其对暴力信息的认识、感知、处理和传播过程,体现了其解读暴力信息的心理。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认知暴力信息负面影响存在较明显的"第三人效果"现... 媒体时代大学生接触暴力信息的渠道、动机和目的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得到充分展示,其对暴力信息的认识、感知、处理和传播过程,体现了其解读暴力信息的心理。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认知暴力信息负面影响存在较明显的"第三人效果"现象,且暴力信息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会出现长期性的、态度上的影响。而面对暴力信息的负面影响,政府、学校、家庭三者基于保护动机采取不同的介入行为并不是十分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媒体时代 暴力信息 第三人效果
下载PDF
暴力犯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成分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慧娟 周鸿雁 +1 位作者 关慕桢 刘旭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7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探讨暴力犯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成分和特点。方法选取28名青少年暴力犯(实验组)和32名院校学生(对照组),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记录暴力犯对暴力信息图片的眼动数据,分析注意偏向成分及特点。结果对照组在兴趣区注视点比率(0.59... 目的探讨暴力犯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成分和特点。方法选取28名青少年暴力犯(实验组)和32名院校学生(对照组),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记录暴力犯对暴力信息图片的眼动数据,分析注意偏向成分及特点。结果对照组在兴趣区注视点比率(0.59±0.02)%显著小于实验组(0.69±0.02)%(t=-3.46,P=0.001);对照组在兴趣区注视点总数(6.44±0.23)个显著多于实验组(5.64±0.19)个(t=2.51,P<0.05);对照组兴趣区注视时间(2063±91.29)ms显著大于实验组(1813±61.42)ms(t=457,P<0.001)。在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ms、兴趣区第一个点序列号、兴趣区第一个点注视时间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都有显著差异。结论暴力犯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出现注意解除困难且敏感度高于正常个体,对暴力信息的整体唤醒、注意水平较正常个体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 暴力信息 注意偏向 注意解除 注意捕获
下载PDF
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的认知加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关慕桢 周红燕 刘旭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9期1370-1372,共3页
目的探讨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的认知加工方式。方法选取32名青少年暴力犯,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记录实验组对社会暴力信息的眼动数据。结果青少年暴力犯在暴力图片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显著快于中性图片(t=3.06,P<0.05),对暴力... 目的探讨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的认知加工方式。方法选取32名青少年暴力犯,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记录实验组对社会暴力信息的眼动数据。结果青少年暴力犯在暴力图片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显著快于中性图片(t=3.06,P<0.05),对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第一个点注视时间显著长于中性图片(t=6.37,P<0.001),暴力犯对暴力图片和中性图片在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和兴趣区最大瞳孔直径均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因素分析发现,暴力犯对中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成分可分为2个因子,而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成分可分为4个因子。结论暴力犯对中性信息和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有很大的差别,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有其独特的认知加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暴力犯罪 暴力信息 眼动 兴趣区
下载PDF
浅谈互联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迎明 欧旭理 《中国地质教育》 2002年第2期22-24,共3页
自60年代ARPANET网在美国诞生以来,互联网似一张无形的大网,其触角已伸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传播知识、获取信息主阵地的高校,网络已在教学、科研和德育工作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步实现... 自60年代ARPANET网在美国诞生以来,互联网似一张无形的大网,其触角已伸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传播知识、获取信息主阵地的高校,网络已在教学、科研和德育工作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步实现了网络远程教育、网上招生录取与发布就业信息、网上德育教育等.一些稍具规模和实力的高校已建立了自己的校园信息网,实现了和国家网、国际网的连通,部分院校还将网络引进了学生宿舍,使学生在宿舍内就可通过个人终端"畅游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互联网络 计算机网络 校园网络 校园网 校园信息 宿舍局域网 暴力信息
下载PDF
大众传播中的暴力信息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毛竹 《传播与版权》 2014年第1期133-134,137,共3页
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全面化。不论是负面或者是正面的信息都可以被各个年龄层和知识层的人们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在此之中,青少年作为正在形成自我认知和树立价值观的一个特殊群体,通过大众传播获得的... 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全面化。不论是负面或者是正面的信息都可以被各个年龄层和知识层的人们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在此之中,青少年作为正在形成自我认知和树立价值观的一个特殊群体,通过大众传播获得的暴力信息对其自身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播 暴力信息 青少年犯罪
下载PDF
网络暴力信息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海晏 李建伟 《今传媒》 2019年第5期23-27,共5页
关注未成年人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未成年人在接受大量的信息时也会受到网络暴力信息的影响。未成年人关注网络暴力信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网络暴力信息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容易产... 关注未成年人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未成年人在接受大量的信息时也会受到网络暴力信息的影响。未成年人关注网络暴力信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网络暴力信息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和影响其人际关系的互动,使其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形成空虚迷茫的价值观念等。从实施层面上来讲,建立合理的把关机制,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层面上的感召等具体措施可以使得暴力信息对未成年人心理层面上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暴力信息 儿童心理 未成年人
下载PDF
网络暴力信息的传播伦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兰飞 《新闻世界》 2010年第8期222-223,共2页
当信息的传播跳出人际传播这一狭小的空间、领域时,传播信息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就越来越牵动社会的神经;网络以其信息传播的低门槛,信息传递的高速度以及信息种类的多样性使得这一敏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网络 暴力信息 伦理
下载PDF
媒体中暴力信息对青少年攻击性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常莉 于珊珊 李宏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5期I0193-I0194,共2页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网络或是其他媒体中各种暴力信息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出现在媒体中的暴力信息会提高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增多其攻击行为。因此,有效地对媒体中的暴力信息进行过滤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青少年 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暴力信息
下载PDF
青少年上网心理分析及引导
9
作者 张平 林红 《辽宁教育》 2001年第7期66-68,共3页
王某,初中三年级学生.2000年12月20日,他的家人在报上登文寻找失踪的孩子,当时距他9月28日离家出走已经两个多月了.这已经是他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第4次离家出走了.
关键词 网上信息 暴力信息 防火墙 心理分析 网上教育 离家出走
下载PDF
破解高校德育难题的有效途径
10
作者 吴毅华 《学习月刊》 2007年第6期94-95,共2页
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主要分成两块:一块是理论教育,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由政治理论教学部门负责;另一块是行为教育,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这两个部门基本上是脱节的,即教学部门只负责教学,... 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主要分成两块:一块是理论教育,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由政治理论教学部门负责;另一块是行为教育,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这两个部门基本上是脱节的,即教学部门只负责教学,学生管理部门只负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指挥棒 指向 学生管理部门 德育工作 大学生思想道德 暴力信息 德智体全面发展 教育方针
下载PDF
“网上虐猫”:要虐杀到重惩的那一天?
11
作者 张奇志 《半月谈》 2020年第19期76-77,共2页
“人们啊,请警惕,那些在网上传播的残忍虐待虐杀动物的图片、视频,正在毒害成千上万未成年人!”在一个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研讨会上,17岁的深圳高三学生西久(化名)展示了自己多方搜集、经由网络传播的针对动物的暴力信息。触目惊心的图... “人们啊,请警惕,那些在网上传播的残忍虐待虐杀动物的图片、视频,正在毒害成千上万未成年人!”在一个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研讨会上,17岁的深圳高三学生西久(化名)展示了自己多方搜集、经由网络传播的针对动物的暴力信息。触目惊心的图片让与会人员震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学生 未成年人保护 网络传播 网上传播 暴力信息 图片 研讨会
原文传递
“神笔”叔叔绘就“街头童话”
12
作者 越女争锋(文/图) 《新天地》 2020年第11期30-32,共3页
在一些公共场所的墙壁上,你一定也见到过众多充满着虚假暴力信息的街头小广告,它们不但张牙舞爪地侵害着人们的眼球,而且延伸出了很多黑灰色产业。三年来,有一位"神笔"叔叔用一支画笔,将这些人人痛恨的"牛皮癣"淡... 在一些公共场所的墙壁上,你一定也见到过众多充满着虚假暴力信息的街头小广告,它们不但张牙舞爪地侵害着人们的眼球,而且延伸出了很多黑灰色产业。三年来,有一位"神笔"叔叔用一支画笔,将这些人人痛恨的"牛皮癣"淡化、填补,变成一幅幅充满童真和趣味的街头涂鸦画,不但修补了城市的墙,也保护着孩子内心的"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牛皮癣 街头 暴力信息
原文传递
走向媒介正义: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平台角色与法治实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笑延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2,共13页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义务的增设,标志着平台成为治理网络暴力的“超级责任体”。洞悉网络暴力信息在平台环境中生成、扩散、异化的内在规律,成为理解数字时代网络暴力法律规制转型的关键。引入传播学的数字媒介理论,可以发现网络暴力信息...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义务的增设,标志着平台成为治理网络暴力的“超级责任体”。洞悉网络暴力信息在平台环境中生成、扩散、异化的内在规律,成为理解数字时代网络暴力法律规制转型的关键。引入传播学的数字媒介理论,可以发现网络暴力信息并非由“乌合之众”自发聚集而成,而是在平台鼓励偏激言论、放大极端情绪、助推舆论集群的媒介不公环境下滋生的。搭建优化内容质量、鼓励理性讨论、提供被害救济的媒介正义秩序,成为平台履行网络暴力信息治理义务的独特内涵。平台应在事前预警环节设置与自身内容生态相适配的内容监测机制,实时感知网络暴力信息风险;在事中处置环节搭建健康引导网络舆情走向的议程框架,有效阻断网络暴力信息扩散;在被害保护环节配置具备及时响应能力的技术反制措施,防止被害人遭受网络暴力信息的舆论宰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信息 平台义务 媒介正义 内容合规
下载PDF
网暴案件中的民行刑责任与一体化衔接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宏 《北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0,共16页
网暴案件往往会关涉民行刑三种责任。民事责任的讨论重点聚焦于平台责任及其边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立法强调平台的主体责任,但这种主体责任却不能被简单上升为平台广泛的事先内容审查,否则不仅会给平台运营造成重负,也会直接干... 网暴案件往往会关涉民行刑三种责任。民事责任的讨论重点聚焦于平台责任及其边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立法强调平台的主体责任,但这种主体责任却不能被简单上升为平台广泛的事先内容审查,否则不仅会给平台运营造成重负,也会直接干预个人的言论表达;网暴案件的行政责任既涉及对网络侮辱诽谤者的治安管理处罚,也涉及对平台未尽保护义务的行政处罚;针对网暴案件的刑事规定迄今已覆盖网络侮辱诽谤罪的入罪条件、打击范围、自诉转公诉的条件,以及溢出侮辱诽谤罪的犯罪行为的定性与处理,但这些规定在细节上又都需要进一步地讨论和澄清。网暴案件的处理需要民行刑三者的衔接和协力,三者的一体化衔接应谨守刑法作为最后手段的立场,避免通过盲目扩大犯罪圈来回应网暴治理。在考虑是否需要制定单行的反网暴立法问题时,须戒除立法万能的认知,避免象征性立法造成的立法冗余和实施困难,同时避免对网暴的治理陷入以暴制暴的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信息 平台主体责任 网络侮辱诽谤罪 一体化衔接
原文传递
从内容监管到生态调控: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平台义务重塑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笑延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91,163,164,共18页
数字时代的网络暴力信息呈现出游离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由海量网民参与、深受网民情感认同的“合理化”特点。由于网络暴力信息与网民日常的言论表达难以区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义务如果过度强调平台的看门人角色,一味地要求平台扩大监管... 数字时代的网络暴力信息呈现出游离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由海量网民参与、深受网民情感认同的“合理化”特点。由于网络暴力信息与网民日常的言论表达难以区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义务如果过度强调平台的看门人角色,一味地要求平台扩大监管范围、强化处置力度,就会明显抑制网络空间的言论表达、加重平台的内容合规成本、刺激网民对平台私权力的抵触情绪。面向生态治理的新型平台角色旨在改变“网暴有理”的社交媒体环境,能够跳出内容监管与言论表达的二元对立,将平台的治理责任与合规成本限缩至其创设的环境风险,释放平台塑造理性交往秩序、鼓励优质内容创作的公共治理潜能。基于生态治理的义务内涵,平台需要在事前预警环节识别诱导网民发布网络暴力信息的高风险场景,在事中处置环节扭转网络暴力信息对网民群体的过度影响,在被害保护环节屏蔽网络暴力信息“合理化”宰制被害人的情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信息 看门人规制 言论自由 平台义务
原文传递
大学生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红燕 王伟 +1 位作者 刘旭峰 黄志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方便选取32名男性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运用自我评价方法对6对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的暴力和非暴力图片,进行暴力信息等级评定,并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同时记录被试眼动数据。以兴趣区第... 目的:探讨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方便选取32名男性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运用自我评价方法对6对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的暴力和非暴力图片,进行暴力信息等级评定,并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同时记录被试眼动数据。以兴趣区第一个注视点开始时间、兴趣区第一个注视点序列号、首次注视点在兴趣区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图片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兴趣区最大瞳孔直径等作为眼动指标,并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试在非暴力图片兴趣区第一注视点开始时间长于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第一个注视点序列号大于暴力图片,在首次注视点在兴趣区比率小于暴力图片,在图片注视点总个数多于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的注视时间多于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瞳孔最大直径小于暴力图片,且非暴力图片与暴力图片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但是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暴力信息能够引起个体明显的情绪改变并吸引个体的注意,产生注意偏向。但是否影响个体注意的维持或注意解除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偏向 社会暴力信息 兴趣区 眼动研究
下载PDF
青少年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认知评定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芳 张瑶 周红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的认知与正常个体不同之处。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青少年暴力罪犯和正常对照被试各100人,分别对中性图片和暴力图片的暴力程度和威胁程度进行等级评定。结果依据图片的等级评定分数,把图片分... 目的探讨青少年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的认知与正常个体不同之处。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青少年暴力罪犯和正常对照被试各100人,分别对中性图片和暴力图片的暴力程度和威胁程度进行等级评定。结果依据图片的等级评定分数,把图片分为中性图片、低暴力图片、中暴力图片和高暴力图片四类。通过分析发现,青少年暴力罪犯对中性图片和低暴力图片在暴力程度和威胁程度上的评定分数高于对照组,但在高暴力图片的评定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青少年暴力犯倾向于把社会信息与暴力相关的认知脚本相联系,对社会暴力信息的敏感性高,耐受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暴力犯罪 社会暴力信息 社会认知
下载PDF
网络文化安全监管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建国 《图书馆界》 2008年第4期4-7,共4页
本文在分析网络文化安全及其监管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Web文本内容过滤、脚本过滤、基于内容分析的色情图像过滤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统计分析的黄色网页特征提取技术。
关键词 网络文化安全 色情和暴力信息 脚本过滤 文本内容过滤 图像过滤
下载PDF
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
19
作者 关慕桢 周红燕 刘旭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方法选取37名青少年暴力犯(实验组)和32名院校学生(对照组),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社会暴力信息图片的眼动数据,包括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兴趣区第一个点注... 目的探讨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方法选取37名青少年暴力犯(实验组)和32名院校学生(对照组),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社会暴力信息图片的眼动数据,包括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兴趣区第一个点注视时间、兴趣区第一个点序列号、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图片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最大瞳孔直径和兴趣区平均瞳孔直径。结果实验组在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223±26.28)ms vs(374±42.36)ms,t=2.72,P<0.01],而实验组在兴趣区第一个点注视时间却显著长于对照组[(316±9.86)msvs(272±11.98)ms,t=-2.70,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兴趣区第一个点序列号、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总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因素分析发现,对照组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成分可分为3个因子,而实验组则有4个因子。结论暴力犯和正常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有很大的差别,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有其独特的认知加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犯罪 社会暴力信息 眼动 因素分析
下载PDF
网络暴力信息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以“五道杠少年”事件为例
20
作者 郝希群 《新媒体与社会》 2013年第1期321-329,共9页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暴力现象也日益增多。从2011年的"五道杠少年"事件中,我们再一次嗅到了网络暴力的味道。研究发现:网络暴力信息的传播过程具有传播者的复合性、传播内容的非理性和传播后果的严重性三大特点。因此,...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暴力现象也日益增多。从2011年的"五道杠少年"事件中,我们再一次嗅到了网络暴力的味道。研究发现:网络暴力信息的传播过程具有传播者的复合性、传播内容的非理性和传播后果的严重性三大特点。因此,我国必须增加打击网络暴力信息的监管和惩罚力度,提高网民道德素养,建立网络规则,加强传统媒体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道杠少年”事件 网络暴力信息 群体 网络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