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力伤医事件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丽娜 马晓玲 +1 位作者 张春杰 韩玉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医学生的职业认同与全社会公共医疗服务和健康的关系,在暴力伤医社会背景下医学生职业认同研究的意义。方法:采用自编暴力伤医事件认识问卷对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不同性别专业的医学生对目前医患关系的认识间... 目的:研究医学生的职业认同与全社会公共医疗服务和健康的关系,在暴力伤医社会背景下医学生职业认同研究的意义。方法:采用自编暴力伤医事件认识问卷对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不同性别专业的医学生对目前医患关系的认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P=0.590);不同专业、年级、实习经历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业=39.28,P=0.006;χ2级=65.86,P=0.000;χ2习=43.38,P=0.000);暴力伤医事件对不同性别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1,P=0.680),对不同专业、年级、实习经历的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业=27.00,P=0.003;χ2级=81.00,P=0.000;χ2习=53.46,P=0.000)。结论:暴力伤医事件对医学生职业认同存在一定的影响,医学教育工作者要合理引导医学生理性认识频发的暴力伤医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事件 学生 职业认同 影响
下载PDF
暴力伤医对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及职业倦怠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秀梅 张孝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9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暴力伤医事件对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及职业倦怠两者相关影响情况。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及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31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医护人员通过多种途径知晓暴力伤医事件,91.9%医护人员... 目的了解暴力伤医事件对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及职业倦怠两者相关影响情况。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及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31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医护人员通过多种途径知晓暴力伤医事件,91.9%医护人员经历受到辱骂、威胁等心理暴力。(2)警觉性增高会对情绪衰竭、情感疏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对个人成就感不会产生影响关系。(3)30~39岁医护人员对PCL-C量表中的回避/麻木分量表症状表现较明显,而30岁以上、已婚、学历越高、工作年限较高的医护人员有着明显更高的职业成就感。结论医护人员大部分有受到心理暴力。降低警觉性增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能有效地预防职业倦怠。在预防职业倦怠看,也应多关注年轻、未婚、低学历、低年资的医护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应激障碍 职业倦怠 护人员 暴力事件 PCL-C MBI-GS
下载PDF
暴力伤医事件的社会心理诱因及干预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冯辰 纪伟伟 +1 位作者 李海燕 李忠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6-67,共2页
暴力伤医事件是我国医患矛盾尖锐的具体表现,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诊疗秩序,并威胁着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为框架,剖析了暴力伤医事件的诱发机制,旨在为提出干预策略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暴力事件 社会心理诱因 干预策略
下载PDF
略论暴力伤医事件对医学生专业学习及择业观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丽娜 马晓玲 高云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71,共4页
文章对包头医学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6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据此探讨暴力伤医事件对医学生专业学习及择业观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暴力伤医事件对医学生专业学习及择业观存在着深刻的影响,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目前的医... 文章对包头医学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6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据此探讨暴力伤医事件对医学生专业学习及择业观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暴力伤医事件对医学生专业学习及择业观存在着深刻的影响,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目前的医患关系,帮助医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增强医学生的职业情感,提高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坚定医学生的从业决心和信念,防止学业倦怠现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事件 学生 专业学习 择业观 影响
下载PDF
严重暴力伤医事件对护士心理状态和职业倦怠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艺惠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期334-335,共2页
目的:探究严重暴力伤医事件对护士心理状态和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临床护士82名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职业倦怠量表MBI-HSS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与2018年调... 目的:探究严重暴力伤医事件对护士心理状态和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临床护士82名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职业倦怠量表MBI-HSS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与2018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以2018年调查数据作为对照组,以本次研究数据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SAS量表和SDS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CL-90量表检测对照组阳性率为12.20%(10/82),明显低于实验组的21.95%(18/82)(P<0.05)。除强迫症状和偏执两个因子外,实验组其余因子分值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各因子分值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地方常模(P<0.05)。实验组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个人成就维度得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暴力伤医事件对临床护士心理状态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明显增加其职业倦怠感,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事件 护士 焦虑 抑郁 职业倦怠
下载PDF
医院暴力伤医事件的危机管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梦轩 田华伟 肖延辉 《医院管理论坛》 2023年第3期14-16,53,共4页
暴力伤医犯罪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以及医院的医疗秩序,为应对暴力伤医事件所带来的现实威胁,需要在医院能力可及的范围内提出见效快、可操作性强的策略建议。为此引入4R危机管理理论,从理论所提出的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 暴力伤医犯罪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以及医院的医疗秩序,为应对暴力伤医事件所带来的现实威胁,需要在医院能力可及的范围内提出见效快、可操作性强的策略建议。为此引入4R危机管理理论,从理论所提出的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方面分析医院在处置暴力伤医事件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医患沟通机制欠缺,患者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等。对此依据4R理论指导提出可操作性强、见效快的策略建议,包括完善医患间沟通机制、拉近医患心理距离等,以有效提升医院自身的危机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事件 4R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管理
下载PDF
暴力伤医事件对应届毕业医学生思想认知及择业行径的影响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东园 朱棣 +1 位作者 陈静宇 杨森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年第6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暴力伤医事件对应届毕业医学生思想认知及择业行径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济宁医学院亲身经历或目睹过暴力伤医事件的45名应届毕业医学生纳入实验组,将济宁医学院同时期100名未亲身经历或目睹过暴力伤医事件的应... 目的:探讨暴力伤医事件对应届毕业医学生思想认知及择业行径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济宁医学院亲身经历或目睹过暴力伤医事件的45名应届毕业医学生纳入实验组,将济宁医学院同时期100名未亲身经历或目睹过暴力伤医事件的应届毕业医学生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医患关系总体认知、思想认知、择业行径。结果:实验组应届毕业医学生对医患关系总体认知较对照组严峻,思想认知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从事临床无关的工作或学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暴力伤医事件对应届毕业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总体认知以及其个人的思想认知具有消极影响,降低其职业认同度,影响择业行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事件 应届毕业学生 思想认知 择业行径
下载PDF
网络中135起伤医事件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立富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网络新闻中出现的伤医事件,为政策制定及医院应对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搜索2001年至2014年在Internet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伤医事件,共135起,其中37起是恶性伤医事件。分析事件的时间分布趋势、受伤人员类别、医院等级等,并... 目的通过分析网络新闻中出现的伤医事件,为政策制定及医院应对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搜索2001年至2014年在Internet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伤医事件,共135起,其中37起是恶性伤医事件。分析事件的时间分布趋势、受伤人员类别、医院等级等,并从患方视角探讨事件发生原因。结果网络新闻中出现的伤医事件呈快速增加趋势,且恶性伤医事件增多;135起事件共造成医疗机构伤亡人员219人,其中医生和护士是主要的受伤害对象,伤亡数为205人,占总伤亡人数的93.61%;三级甲等医院中发生的伤医事件最多;患方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一系列的治标措施,能控制事件快速上升的势头。而从根本上遏制伤医事件的发生,将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闻 暴力事件 分布特征 患关系
原文传递
暴力伤医事件的情境预防研究——以101篇暴力伤医案件的裁判文书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宇哲 《中国卫生法制》 2021年第6期72-79,122,共9页
近年来,我国暴力伤医事件频发。以裁判文书网中101例与暴力伤医相关案件的裁判文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暴力伤医案件的犯罪行为、犯罪人、被害人和犯罪环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通过犯罪情境预防对暴力伤医事件进行防控... 近年来,我国暴力伤医事件频发。以裁判文书网中101例与暴力伤医相关案件的裁判文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暴力伤医案件的犯罪行为、犯罪人、被害人和犯罪环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通过犯罪情境预防对暴力伤医事件进行防控的理念,提出增加袭医得手难度、增大袭医被捕风险、抑制不当诉求的表达、减少攻击性行为的诱因以及消除伤医借口五种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事件 描述性分析 犯罪环境 情境预防 防控对策
原文传递
医患纠纷警情处置
10
作者 崔成有 《派出所工作》 2020年第7期70-71,共2页
1医患纠纷警情处置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频繁发生,由医患纠纷引发的暴力伤医事件也时常发生。医患纠纷处理事关医疗秩序,事关警察执法权威,在处理时,要本着快速恢复医疗秩序、督促各方尽快解决争端的原则,严防纠纷事件升级和演变为刑事... 1医患纠纷警情处置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频繁发生,由医患纠纷引发的暴力伤医事件也时常发生。医患纠纷处理事关医疗秩序,事关警察执法权威,在处理时,要本着快速恢复医疗秩序、督促各方尽快解决争端的原则,严防纠纷事件升级和演变为刑事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秩序 刑事案件 警情处置 纠纷事件 警察执法权威 患纠纷 快速恢复 暴力事件
原文传递
医生爸爸陶勇:和女儿互为家长
11
作者 珊珊 《为了孩子(2-7岁)(下)》 2021年第10期17-18,共2页
因为一起发生于2020年1月20日的暴力伤医事件,陶勇医生正式进人公众视野。事情发生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对于医学事业的热爱,对于“天下无盲”这一美好愿望的笃信,对于聚集更多的“善”以实现彼此成就的坚持,成为了陶勇医生生命更耀眼的新... 因为一起发生于2020年1月20日的暴力伤医事件,陶勇医生正式进人公众视野。事情发生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对于医学事业的热爱,对于“天下无盲”这一美好愿望的笃信,对于聚集更多的“善”以实现彼此成就的坚持,成为了陶勇医生生命更耀眼的新词条。抛去医生、教师、作家、公益参与者等这些社会角色,陶勇还有一个身份——10岁女儿陶陶的父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视野 暴力事件 学事业 美好愿望 女儿 陶勇 参与者
原文传递
陶勇:向光而行,向难而生
12
作者 钱梦佳 史申 +1 位作者 仇贝然 陶勇 《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 2021年第11期22-25,共4页
在北京的一间茶室里见到了陶勇医生,他一如想象中的样子,温柔且乐观,散发着一股少年气,我们在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阴霾。一年半前引起全社会轰动的暴力伤医事件,似乎也已经被时间抹去。直到他把左手抬起来,我们才注意到那是一只布满疤痕... 在北京的一间茶室里见到了陶勇医生,他一如想象中的样子,温柔且乐观,散发着一股少年气,我们在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阴霾。一年半前引起全社会轰动的暴力伤医事件,似乎也已经被时间抹去。直到他把左手抬起来,我们才注意到那是一只布满疤痕,再也无法正常伸展的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事件 茶室 疤痕
原文传递
当医护人员的光环褪去后
13
作者 段涛 《北方人》 2020年第15期6-7,共2页
2019年年底,民航总醫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不幸被患者家属报复杀害。就在这起案件对社会造成的震惊与伤痛还未平复之时,2020年元月初,北京朝阳医院再次出现暴力伤医事件,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的议题。
关键词 副主任 急诊科 北京朝阳 患者家属 护人员 生与患者 暴力事件
原文传递
医疗机构内发生恶性暴力伤医事件的成因与防范现状 被引量:4
14
作者 汤素琼 李彬 刘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调查医疗机构内恶性暴力伤医事件的成因与防范现状,为制定与防控医疗机构内暴力伤医事件的预防性措施提供有力策略与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人员采取现象统计学中的定性研究办法,对36名分布在不同临床、医技科室中且均遭受过患者... 目的调查医疗机构内恶性暴力伤医事件的成因与防范现状,为制定与防控医疗机构内暴力伤医事件的预防性措施提供有力策略与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人员采取现象统计学中的定性研究办法,对36名分布在不同临床、医技科室中且均遭受过患者或其家属暴力伤医事件的一线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访谈和心理疏导。结果医疗机构内所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或家属对护理诊疗工作某些方面的误解及部分护理人员由于理论知识不扎实直接导致在临床诊疗操作技能上能力不足、病区护理单元中护理人员总量缺乏、社会中部分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为博人眼球在舆论上进行误导、患者家庭经济状况欠佳、医疗机构科室与科室之间内部沟通不畅通、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缺乏信任,患者对其所患疾病治疗预期结果期待值过高。结论医疗机构管理决策层要深刻重视发生在医疗机构中的暴力伤医事件,及时进行介入疏导并查明暴力伤医事件的成因,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从根本上减少、杜绝和控制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概率,减少对一线护理人员所造成的精神、情感、身体上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机构管理决策层 临床护理工作人员 暴力恶性事件 预防性措施
原文传递
为什么会有“防刺白大褂”这种发明出现?
15
作者 小乙 《医食参考》 2020年第10期1-1,共1页
在医护圈子,流行一个看似调侃的话题:易受伤排行榜,哪个科室最危险?耳鼻喉科易被砍,麻醉科医生易累倒,儿科护士常挨打,产科医生易被告,被打砸的急诊科医生最多……从医有风险。于是乎一个奇特的发明应运而生,一款“防刺白大褂”在网店出... 在医护圈子,流行一个看似调侃的话题:易受伤排行榜,哪个科室最危险?耳鼻喉科易被砍,麻醉科医生易累倒,儿科护士常挨打,产科医生易被告,被打砸的急诊科医生最多……从医有风险。于是乎一个奇特的发明应运而生,一款“防刺白大褂”在网店出售,它使用了特殊的材料,可以防护颈部、胸部等重点部位,售价不菲,而且真有人买。看到这款商品,心里不由得有些难过,一开始还以为是玩笑,越看买家评论越心酸,医生真是太难了。2020年疫情尚未结束,我们对医务人员正满怀尊敬和感激,但暴力伤医事件仍时有发生,让人愤怒又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麻醉科 儿科护士 急诊科 耳鼻喉科 务人员 暴力事件 防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