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Fe(Ⅱ)存在条件下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与转化
被引量:
12
1
作者
魏世勇
刘茜
+2 位作者
刘凡
冯雄汉
谭文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4-1143,共10页
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是我国南方土壤的重要组分,也是影响这些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本文以Fe(Ⅱ)为添加剂,研究了晶质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与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e(Ⅱ)可加速晶质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
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是我国南方土壤的重要组分,也是影响这些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本文以Fe(Ⅱ)为添加剂,研究了晶质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与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e(Ⅱ)可加速晶质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岭石对晶质氧化铁形成的抑制作用。当Fe(Ⅱ)/Fe(Ⅲ)摩尔比(R)在0.04~0.06时,Fe(Ⅱ)可加速纤铁矿、针铁矿、赤铁矿-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当R≥0.1时,可快速形成磁铁矿-高岭石复合物。在温度50~60℃、pH5~6条件下,Fe(Ⅱ)可加速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温度80℃及中性附近时,可加速赤铁矿-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pH9时,则形成了磁铁矿-高岭石复合物。高岭石的存在减弱了Fe(Ⅱ)对晶质氧化铁形成的催化效果,也可影响产物类型和结晶形貌。上述结果可为自然环境中氧化铁以及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转化过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Fe(Ⅱ)
水铁矿
晶
质
氧化铁
复合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n^2+掺杂对晶质氧化铁结构与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锐
方敦
+2 位作者
牛鹏举
许海娟
魏世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8-907,共10页
制备针铁矿和赤铁矿的混合晶质氧化铁(CIO)和不同摩尔比例(R)的Mn^(2+)掺杂晶质氧化铁(CIO-Mn_x(x=0.1、0.2、0.3和0.5))样品。根据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结果分析Mn^(2+)掺杂对晶质氧化铁结构与形貌的影响;对样品的傅...
制备针铁矿和赤铁矿的混合晶质氧化铁(CIO)和不同摩尔比例(R)的Mn^(2+)掺杂晶质氧化铁(CIO-Mn_x(x=0.1、0.2、0.3和0.5))样品。根据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结果分析Mn^(2+)掺杂对晶质氧化铁结构与形貌的影响;对样品的傅里叶红外图谱(FT-IR)的高波数(3000~3700 cm^(–1))和低波数(450~750 cm^(–1))两个区间做分峰拟合,分析Mn^(2+)掺杂晶质氧化铁的羟基官能团和晶体结构化学键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R为0.1~0.3的Mn^(2+)掺杂抑制了针铁矿和赤铁矿等晶质氧化铁的形成;R为0.5的Mn^(2+)掺杂导致样品中形成了掺锰磁铁矿,且存在少量的针铁矿而没有明显的赤铁矿。CIO样品中存在自由羟基、吸附水羟基、表面缔合羟基和结构羟基共四类羟基。在R为0.1~0.3范围内,随着R的增大,样品中自由羟基和吸附水羟基的相对含量降低,而表面缔合羟基和结构羟基的相对含量增大。此外,Mn^(2+)掺杂导致样品中自由羟基和结构羟基的吸收带波数降低,而吸附水羟基和表面缔合羟基的吸收带波数随R的增大而增大。CIO样品中Fe-O振动在455 cm^(–1)和619 cm^(–1)附近红外吸收带的强度和峰形与样品中针铁矿颗粒的形貌有关,478 cm^(–1)和560 cm^(–1)附近的红外吸收与样品中赤铁矿的结晶度密切相关。分析表明,CIO-Mn_x样品中的赤铁矿结构中阳离子空位与Mn^(2+)耦合产生了567~589 cm^(–1)附近的吸收,其强度随着R的增大而增强。CIO-Mn_(0.5)样品中形成了Mn^(2+)替代Fe2+的掺锰磁铁矿,导致样品在593 cm^(–1)处出现了Mn-O晶格振动吸收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
质
氧化铁
锰掺杂
红外
羟基
晶
体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合成绿锈GR1(CO_3^(2-))的氧化晶质过程、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小明
艾思含
+4 位作者
董婷
刘凡
谭文峰
邱国红
冯雄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3-1153,共11页
通过空气氧化法,采用电化学实时监测,结合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溶液化学分析,探讨了GR1(CO2-3)的合成、氧化和晶质化特点。在合成阶段,当悬液pH降至最低或矿物中Fe2+含量升至最高时,GR1(CO2-3)完全形成。在随后转化阶段,控...
通过空气氧化法,采用电化学实时监测,结合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溶液化学分析,探讨了GR1(CO2-3)的合成、氧化和晶质化特点。在合成阶段,当悬液pH降至最低或矿物中Fe2+含量升至最高时,GR1(CO2-3)完全形成。在随后转化阶段,控制pH在6.5~10时,随pH增加,GR1(CO2-3)的转化速率和氧化速率均减小,氧化产物由纤铁矿向针铁矿向磁铁矿变化,且针铁矿结晶尺寸随pH升高逐渐增加。控制温度在15~45℃时,随反应温度的增加,GR1(CO2-3)的转化速率增加而氧化速率减小,氧化产物同样由纤铁矿向针铁矿向磁铁矿变化,且针铁矿粒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控制空气流速在0~0.1 m3h-1时,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氧化速率增加,氧化产物中针铁矿含量逐渐减少而纤铁矿含量逐渐增加,且产物结晶度逐渐减弱。因此,在pH、温度和空气流速等影响GR1(CO2-3)转化过程中,氧化速率是共同的决定因素,随着氧化速率的增加,产物由磁铁矿向针铁矿向纤铁矿变化,且产物结晶尺寸变小和结晶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1(CO3^2-)
转化
PH
温度
空气流速
晶
质
氧化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Ⅱ)存在条件下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与转化
被引量:
12
1
作者
魏世勇
刘茜
刘凡
冯雄汉
谭文峰
机构
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民族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4-114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88,4047107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781)资助
文摘
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是我国南方土壤的重要组分,也是影响这些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本文以Fe(Ⅱ)为添加剂,研究了晶质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与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e(Ⅱ)可加速晶质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岭石对晶质氧化铁形成的抑制作用。当Fe(Ⅱ)/Fe(Ⅲ)摩尔比(R)在0.04~0.06时,Fe(Ⅱ)可加速纤铁矿、针铁矿、赤铁矿-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当R≥0.1时,可快速形成磁铁矿-高岭石复合物。在温度50~60℃、pH5~6条件下,Fe(Ⅱ)可加速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温度80℃及中性附近时,可加速赤铁矿-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pH9时,则形成了磁铁矿-高岭石复合物。高岭石的存在减弱了Fe(Ⅱ)对晶质氧化铁形成的催化效果,也可影响产物类型和结晶形貌。上述结果可为自然环境中氧化铁以及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转化过程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高岭石
Fe(Ⅱ)
水铁矿
晶
质
氧化铁
复合物
Keywords
Kaolinite
Fe(II)
Ferrihydrite
Crystalline iron oxide
Association
分类号
S153.3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3.6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n^2+掺杂对晶质氧化铁结构与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锐
方敦
牛鹏举
许海娟
魏世勇
机构
湖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民族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8-90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1053)资助。
文摘
制备针铁矿和赤铁矿的混合晶质氧化铁(CIO)和不同摩尔比例(R)的Mn^(2+)掺杂晶质氧化铁(CIO-Mn_x(x=0.1、0.2、0.3和0.5))样品。根据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结果分析Mn^(2+)掺杂对晶质氧化铁结构与形貌的影响;对样品的傅里叶红外图谱(FT-IR)的高波数(3000~3700 cm^(–1))和低波数(450~750 cm^(–1))两个区间做分峰拟合,分析Mn^(2+)掺杂晶质氧化铁的羟基官能团和晶体结构化学键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R为0.1~0.3的Mn^(2+)掺杂抑制了针铁矿和赤铁矿等晶质氧化铁的形成;R为0.5的Mn^(2+)掺杂导致样品中形成了掺锰磁铁矿,且存在少量的针铁矿而没有明显的赤铁矿。CIO样品中存在自由羟基、吸附水羟基、表面缔合羟基和结构羟基共四类羟基。在R为0.1~0.3范围内,随着R的增大,样品中自由羟基和吸附水羟基的相对含量降低,而表面缔合羟基和结构羟基的相对含量增大。此外,Mn^(2+)掺杂导致样品中自由羟基和结构羟基的吸收带波数降低,而吸附水羟基和表面缔合羟基的吸收带波数随R的增大而增大。CIO样品中Fe-O振动在455 cm^(–1)和619 cm^(–1)附近红外吸收带的强度和峰形与样品中针铁矿颗粒的形貌有关,478 cm^(–1)和560 cm^(–1)附近的红外吸收与样品中赤铁矿的结晶度密切相关。分析表明,CIO-Mn_x样品中的赤铁矿结构中阳离子空位与Mn^(2+)耦合产生了567~589 cm^(–1)附近的吸收,其强度随着R的增大而增强。CIO-Mn_(0.5)样品中形成了Mn^(2+)替代Fe2+的掺锰磁铁矿,导致样品在593 cm^(–1)处出现了Mn-O晶格振动吸收带。
关键词
晶
质
氧化铁
锰掺杂
红外
羟基
晶
体结构
Keywords
Crystalline iron oxides
Mn2+-doping
FT-IR
Hydroxyl
Crystal structure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合成绿锈GR1(CO_3^(2-))的氧化晶质过程、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小明
艾思含
董婷
刘凡
谭文峰
邱国红
冯雄汉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3-115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97
40971142)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09PY011
2010PY006)资助
文摘
通过空气氧化法,采用电化学实时监测,结合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溶液化学分析,探讨了GR1(CO2-3)的合成、氧化和晶质化特点。在合成阶段,当悬液pH降至最低或矿物中Fe2+含量升至最高时,GR1(CO2-3)完全形成。在随后转化阶段,控制pH在6.5~10时,随pH增加,GR1(CO2-3)的转化速率和氧化速率均减小,氧化产物由纤铁矿向针铁矿向磁铁矿变化,且针铁矿结晶尺寸随pH升高逐渐增加。控制温度在15~45℃时,随反应温度的增加,GR1(CO2-3)的转化速率增加而氧化速率减小,氧化产物同样由纤铁矿向针铁矿向磁铁矿变化,且针铁矿粒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控制空气流速在0~0.1 m3h-1时,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氧化速率增加,氧化产物中针铁矿含量逐渐减少而纤铁矿含量逐渐增加,且产物结晶度逐渐减弱。因此,在pH、温度和空气流速等影响GR1(CO2-3)转化过程中,氧化速率是共同的决定因素,随着氧化速率的增加,产物由磁铁矿向针铁矿向纤铁矿变化,且产物结晶尺寸变小和结晶度减弱。
关键词
GR1(CO3^2-)
转化
PH
温度
空气流速
晶
质
氧化铁
Keywords
GR1 ( CO23- )
Transformation
pH
Temperature
Airflow rates
Crystalline iron (hydr) oxides
分类号
P57 [天文地球—矿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Fe(Ⅱ)存在条件下氧化铁-高岭石复合物的形成与转化
魏世勇
刘茜
刘凡
冯雄汉
谭文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n^2+掺杂对晶质氧化铁结构与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
王锐
方敦
牛鹏举
许海娟
魏世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工合成绿锈GR1(CO_3^(2-))的氧化晶质过程、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王小明
艾思含
董婷
刘凡
谭文峰
邱国红
冯雄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