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术中两类折叠型IOL做悬吊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邓芳祝 邝国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201-2203,共3页
目的:探讨囊内摘除联合两类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做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晶状体半脱位患者21例23眼,行晶状体囊内摘除前部玻璃体切割联合IOL悬吊术,依植入IOL类别分为四个闭合襻IOL组和两个C襻IOL... 目的:探讨囊内摘除联合两类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做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晶状体半脱位患者21例23眼,行晶状体囊内摘除前部玻璃体切割联合IOL悬吊术,依植入IOL类别分为四个闭合襻IOL组和两个C襻IOL组,术后观察视力、眼压、综合验光、眼底,6mo时裂隙灯眼前节摄像系统拍照确定IOL偏心值,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确定IOL的倾斜度检查。结果:所有患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四襻组IOL平均偏心为0.57mm,两襻组平均偏心0.79mm;四襻组IOL平均倾斜度为6°,两襻组平均倾斜度1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半脱位术中四个闭合襻IOL做悬吊术后居中性更好,IOL倾斜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植入 晶状体脱位 悬吊术 晶状体 折叠型
下载PDF
双襻式与四襻式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眼内稳定性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杜钰 何雯雯 +1 位作者 卢奕 竺向佳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561-567,共7页
目的:探讨双襻式与四襻式人工晶状体(IOL)植入高度近视眼后在囊袋中倾斜与偏心情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双襻式IOL(Tecnis ZCB00,AMO)... 目的:探讨双襻式与四襻式人工晶状体(IOL)植入高度近视眼后在囊袋中倾斜与偏心情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双襻式IOL(Tecnis ZCB00,AMO)或四襻式IOL(MC X11 ASP,HumanOptics)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48例(148眼),其中植入双襻式IOL 54眼为双襻式IOL组,植入四襻式IOL 94眼为四襻式IOL组。于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使用OPD-Scan III视觉质量分析仪记录各眼IOL倾斜、偏心、高阶像差与调制传递函数等数据。比较2种IOL植入组的IOL偏心、倾斜和视觉质量参数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双襻式IOL组与四襻式IOL组年龄、性别、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眼轴26~<28 mm亚组与28~<30 mm亚组内,双襻式IOL组IOL的偏心位移均显著大于四襻式IOL组[0.26(0.15,0.33)mmvs.0.18(0.10,0.24)mm,Z=-2.81,P=0.005;(0.42±0.28)mmvs.(0.18±0.07)mm,t=2.96,P=0.01]。双襻式IOL组(r=0.304,P=0.027)与四襻式IOL组(r=0.366,P<0.001)IOL偏心位移均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在7 mm瞳孔直径下,四襻式IOL组的全眼及眼内高阶像差与彗差较双襻式IOL组更小(均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眼,四襻式IOL较双襻式IOL具有更好的长期居中稳定性,且在光线较弱时可能具有更好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偏心 视觉质量
原文传递
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手术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鑫莹 王婷 刘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1-944,共4页
外伤或先天性疾病导致的晶状体脱位以及白内障手术后囊破裂较大等无法常规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术式植入人工晶状体。本文将介绍多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包括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无缝合... 外伤或先天性疾病导致的晶状体脱位以及白内障手术后囊破裂较大等无法常规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术式植入人工晶状体。本文将介绍多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包括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无缝合巩膜层间人工晶状体襻固定术、生物胶人工晶状体襻巩膜固定术。此外还将对以上术式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膜支撑不足 巩膜缝线固定术 无缝合巩膜固定术 生物胶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
下载PDF
三种襻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后囊膜皱褶发生率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玲琳 袁景 蔡小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2-606,共5页
目的:比较植入不同襻型人工晶状体(IOL)后囊膜皱褶的发生率,以确定后囊膜皱褶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囊袋内IOL植入术的患者,所植入人工晶状体为两襻三片式IOL(HOYA PY60AD)、四襻一片式IOL(Ba... 目的:比较植入不同襻型人工晶状体(IOL)后囊膜皱褶的发生率,以确定后囊膜皱褶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囊袋内IOL植入术的患者,所植入人工晶状体为两襻三片式IOL(HOYA PY60AD)、四襻一片式IOL(Bausch&Lomb AO)、两襻一片式IOL(AMO Tecnis ZCB00)中任意一种。收集纳入该研究的患者的年龄、性别、眼轴、眼压、人工晶状体类型。术后2d在裂隙灯下评估后囊膜皱褶形成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后囊膜皱褶发生的风险指标。结果:一共收集187例242眼,其中80眼植入HOYA PY60AD IOL,81眼植入Bausch&Lomb AO IOL,81眼植入AMO Tecnis ZCB00 IOL。植入HOYA PY60AD IOL的患眼后囊膜皱褶发生率显著高于植入AMO Tecnis ZCB00IOL者(56.3%vs 38.3%,P=0.027)。植入Bausch&Lomb AO IOL的患眼后囊膜发生率显著低于植入AMO Tecnis ZCB00 IOL(14.8%vs 38.3%,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人工晶状体类型和眼轴长度是影响皱褶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相较于AMO Tecnis ZCB00 IOL,使用HOYA PY60AD IOL提高后囊膜皱褶发生风险[P=0.020,OR(95%CI)=2.145(1.129,4.073)],使用Bausch&Lomb AO IOL降低后囊膜皱褶发生风险[P=0.001,OR(95%CI)=0.274(0.127,0.591)];眼轴越短,后囊膜皱褶发生风险越大[P=0.012,OR(95%CI)=0.669(0.489,0.915)]。结论:在人工晶状体设计中,晶状体襻是重要考虑因素。相比于AMO Tecnis ZCB00 IOL,HOYA PY60AD IOL更容易出现后囊膜皱褶,Bausch&Lomb AO IOL不容易出现后囊膜皱褶;眼轴较短的患眼更容易出现后囊膜皱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皱褶 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眼轴
下载PDF
虹膜型人工晶状体襻自发断裂二例
5
作者 吴慧娟 鲍永珍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虹膜型人工晶状体自发断裂 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眼外伤 晶状体缺失
原文传递
小切口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 被引量:21
6
作者 邹玉平 林振德 +1 位作者 冯波 李绍珍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33-635,共3页
关键词 小切口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术 手术方法 术后并发症 人工晶状体度数
原文传递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马逸远 刘思源 +1 位作者 靳光明 郑丹莹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54-259,共6页
目的探究先天性晶状体脱位(CEL)患者经巩膜人工晶状体(IOL)缝襻固定术后发生IOL脱位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123例(220眼)接受经巩膜IOL缝襻固定术的CE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VA)、眼压(IOP... 目的探究先天性晶状体脱位(CEL)患者经巩膜人工晶状体(IOL)缝襻固定术后发生IOL脱位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123例(220眼)接受经巩膜IOL缝襻固定术的CE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VA)、眼压(IOP)及IOL位置等。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评估CEL患者术后IOL脱位的危险因素。结果在随访期间(随访时间:36~9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共有16例(17眼)术后发生IOL脱位,发生时间为术后2~78个月,平均为术后(38.2±23.3)个月。缝线断裂、缝线松脱、IOL襻断裂和术后眼外伤是导致IOL脱位的主要原因。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男性(OR:7.897,95%CI:1.025~60.859,P=0.047)、三片式IOL(AR40e,OR:3.344,95%CI:1.092~10.237,P=0.034)、眼外伤(OR:18.874,95%CI:2.271~156.849,P=0.007)及术后眼轴增长(OR:2.215,95%CI:1.022~4.800,P=0.044)是CEL患者术后IOL脱位的危险因素。结论IOL脱位是CEL患者经巩膜IOL缝襻固定术后的一种相对罕见但重要的远期并发症,其中缝线断裂和松脱为主要原因。因此,在缝线的选择和手术固定技术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以降低术后IOL脱位的风险。同时术后应加强随访,特别是对于男性患者,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 经巩膜人工晶状体固定术 人工晶状体脱位
下载PDF
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或后囊膜破裂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嘉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5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或后囊膜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20眼)因不同原因晶状体半脱位或后囊膜破裂的患者,均采用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统计术中情况及并发症发性情况、角膜水... 目的探讨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或后囊膜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20眼)因不同原因晶状体半脱位或后囊膜破裂的患者,均采用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统计术中情况及并发症发性情况、角膜水肿情况、术后眼内晶体(IOL)位置,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没有出现晶状体残核/皮质掉入玻璃体腔;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仅1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瞳孔略变形,但位置居中,未见视力有所影响,未予治疗。所有患者人工晶体均为一期植入。术后患眼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0.37±0.34)(LogMAR视力)优于术前的(1.04±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平均眼压(15.35±3.33)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低于术前的(18.35±2.78)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均有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大部分在术后3~7 d后逐渐好转,随访末期无角膜严重水肿及角膜内皮失代偿者。充分散瞳后可见IOL光学中心部均位于瞳孔中央,无下沉、偏移、翻转等;无虹膜夹持出现,未见悬吊线外露及局部排斥反应出现。结论经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固定术治疗因不同原因晶状体半脱位或后囊膜破裂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视觉恢复,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后囊膜破裂 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辅助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赵威风 王秀凤 贺玮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1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辅助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于医院接受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的80例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辅助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于医院接受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的80例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根据经验选取进针缝合部位的40例作为对照组,将接受术前UBM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进针缝合部位的40例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裸眼视力(UCVA)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UVCA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UVC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M辅助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 超声生物显微镜 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下载PDF
迟发性人工晶状体单襻脱入前房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海泉 殷亮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4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脱位 迟发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