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4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81
1
作者 唐东芹 杨学军 许东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4-397,共4页
选择了若干对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体现整体性与和谐性要求 ,定量指标主要体现景观多样性要求 ,建立整体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 )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定性指标的量化 ... 选择了若干对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体现整体性与和谐性要求 ,定量指标主要体现景观多样性要求 ,建立整体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 )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定性指标的量化 ,以及采用Simpson指数公式计算景观多样性的定量指标值 ,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结果认为 ,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园林植物景观或其他城市人工植物景观的分析评价 ,尤其是适合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预评价及其多方案选优方面的应用。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模型
下载PDF
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 被引量:242
2
作者 刘滨谊 王云才 《中国园林》 2002年第5期76-79,共4页
乡村景观是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势在必行,乡村景观理论研究迫在眉睫。为此,从乡村景观理论的核心乡村景观评价入手,本文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阐述了乡... 乡村景观是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势在必行,乡村景观理论研究迫在眉睫。为此,从乡村景观理论的核心乡村景观评价入手,本文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阐述了乡村景观的概念、探讨了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乡村景观可居度、可达度、相容度、敏感度、美景度五度以人居环境为导向的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乡村景观 理论基础 景观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观评价中的运用 被引量:180
3
作者 李昆仑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3-147,152,共6页
城市道路景观评价的难点是不可量度指标,由于其不确定性而且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将其尽量量化是较好的办法. 结合城市道路的景观特点提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景观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京西山区森林林内景观评价研究 被引量:140
4
作者 陈鑫峰 贾黎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6,共8页
以京西山区主要林内景观类型为评价对象 ,共收集了 4 4个有代表性的林内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 ,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得公众对每个林内景观的喜好度值 ,然后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喜好度与 15个景观要素间的回归关系。建模结果显示 ,就... 以京西山区主要林内景观类型为评价对象 ,共收集了 4 4个有代表性的林内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 ,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得公众对每个林内景观的喜好度值 ,然后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喜好度与 15个景观要素间的回归关系。建模结果显示 ,就该区域而言 ,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有 6个 ,即 :树干形态、枯树倒木、树干排列、林下层总盖度、林下层统一度和坡度。文中对有关外业工作的规范、受评景观的基本特征、景观要素分解、评判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说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西山区 森林 林内景观 景观评价 景观图片 多元数量化理论 风景林
下载PDF
居住区绿地的美景度评价 被引量:117
5
作者 周春玲 张启翔 孙迎坤 《中国园林》 2006年第4期62-67,共6页
美景度评价是景观评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此方法分析居民对居住区绿地的景观偏好对今后的居住区绿地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背景的5个测试群体在居住区绿地审美方面存在普遍一致性,2个具有专业背景的群体的相关性... 美景度评价是景观评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此方法分析居民对居住区绿地的景观偏好对今后的居住区绿地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背景的5个测试群体在居住区绿地审美方面存在普遍一致性,2个具有专业背景的群体的相关性较其他各种类型的人之间的相关性更好。在诸多影响因子中,水体,尤其是具有动势的水景形式是一个影响美景度评价的重要因子;冠幅是影响美景度评价的又一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评价 研究 美景度评价(SBE) 居住区绿地 景观偏好
下载PDF
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81
6
作者 王保忠 王保明 何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33-1739,共7页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景观已经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类开始把它放到与其它资源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景观资源评价是其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前提.在论述美学、审美及景观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审美心理学机制和审美途径,比较...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景观已经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类开始把它放到与其它资源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景观资源评价是其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前提.在论述美学、审美及景观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审美心理学机制和审美途径,比较了传统与现代景观审美研究的方法,讨论了景观审美的重要理论(如柏拉图主义、康德学说、移情论、格式塔学派、马克思美学理论、Appleton理论),研究了景观评价方法的四大学派两大阵营(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景观环境科学及景园文化),分析了国内外景观评价的成功实践.研究表明,景观评价历史发展以专家学派与感知学派竞争为特色,专家学派在景观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心理感知学派在研究领域处于支配地位,它们都认为景观质量决定于景观生物物理特性与人的感知判断;未来的景观资源评价仍表现出专家学派和感知学派共同主导、各自探索的特点;景观资源信息化与视觉时空动态模拟将冲击传统景观评价,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将帮助迎接这些挑战.作者提出了21世纪景观评价的新特征①学派兼容并蓄,不断走向融合;②多学科交叉,注重量化评价;③强调环境信息,重视生态价值;④现代科技普遍应用,景观信息动态智能化;⑤景观模拟逼真化,主观感受现场化;⑥关注历史内涵,景观文化地位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资源 审美 景观评价 理论
下载PDF
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评价体系 被引量:58
7
作者 王云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9-393,共5页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 ,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 ,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 ,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景观美景度、敏感度、可达...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 ,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 ,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 ,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景观美景度、敏感度、可达性、相容度和可居性的评价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乡村景观 理论基础 景观评价 评价体系 景观科学 景观规划学 景观地理学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析模型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68
8
作者 张林波 李伟涛 +1 位作者 王维 熊严军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8,共10页
21世纪,全球范围内城市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扩张不可避免地将大量的森林、农田、草地、湿地和水域等发挥着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对城市、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未来快... 21世纪,全球范围内城市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扩张不可避免地将大量的森林、农田、草地、湿地和水域等发挥着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对城市、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未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必需的生态用地对于维持城市自身生态系统健康、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以中国经济特区深圳市为例,将景观生态概念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结合起来,在GIS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了城市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析模型,并分别按照保留城市面积30%、40%、50%和60%生态用地的4种情景,分析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论文所构建的最小生态用地模型能够很好地将城市当中具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土地提取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与分散 景观评价 最小生态用地 GIS 深圳市
下载PDF
景观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陈宇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05年第3期12-15,共4页
本文从客观景物和主观感知角度对景观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六种主要评价模式的理论假设、心理学背景、具体方法、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 景观评价 评价方法
下载PDF
乡村景观的概念内涵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61
10
作者 范建红 魏成 李松志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5-289,306,共6页
乡村景观由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其中的社会结构所组成,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产生的生态综合体。文中通过不同学科范畴对乡村景观进行了概念辨析,认为乡村景观是人地互动的产物,是乡村地域范围内空间性的表征。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起源与发... 乡村景观由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其中的社会结构所组成,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产生的生态综合体。文中通过不同学科范畴对乡村景观进行了概念辨析,认为乡村景观是人地互动的产物,是乡村地域范围内空间性的表征。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起源与发展的回顾及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内容进行梳理,认为目前其主要研究内容集中于乡村景观分类、乡村景观评价、乡村景观格局及演变、乡村景观规划等4个方面,分析了目前乡村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景观分类 景观评价 景观格局 景观规划
下载PDF
广州市城郊景观的生态演化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李贞 刘静艳 +1 位作者 张宝春 李海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633-638,共6页
以广州市郊为例 ,定量地描述了广州市近、中、远郊区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特征及其所处的生态演化阶段 ,并根据景观动态变化规律 ,最终确定了“自然景观→乡村景观→城乡二元化景观→城乡一体化景观→城市景观”
关键词 城郊 景观评价 生态演化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近年我国乡村景观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2
作者 周心琴 陈丽 张小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7-81,共5页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关于乡村景观尚没有统一的定义。该文从农业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景观评价和乡村景观规划4方面对近年来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并在评价这一时期工作的基础...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关于乡村景观尚没有统一的定义。该文从农业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景观评价和乡村景观规划4方面对近年来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并在评价这一时期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 研究领域 农业景观 文化景观 景观规划 景观评价
下载PDF
高速公路环境景观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夏惠荣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42-43,共2页
总结了以往高速公路绿化工程中出现的弊端 ,提出了高速公路两翼景观评价的必要性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将高速公路两翼景观划分为五类 :既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农业景观、郊区景观和人工建筑景观 ;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框架 ,从美学质量、... 总结了以往高速公路绿化工程中出现的弊端 ,提出了高速公路两翼景观评价的必要性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将高速公路两翼景观划分为五类 :既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农业景观、郊区景观和人工建筑景观 ;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框架 ,从美学质量、景观阈值、景观敏感度、特殊价值四个方面讨论了高速公路两翼的景观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景观评价 环境评价 环境质量 绿化 林带 景观生态
下载PDF
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评价 被引量:54
14
作者 翁殊斐 朱锦心 +2 位作者 苏志尧 袁喆 郜春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7,共8页
【目的】评价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揭示其营建规律,为植物造景和景观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4个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单元(100 m^2)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 【目的】评价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揭示其营建规律,为植物造景和景观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4个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单元(100 m^2)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单元的景观质量进行评价,探寻2种景观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相关性,并引入聚类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植物景观单元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多度和岭南特色滨水植物景观特征。【结果】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景观美景度值(Y_(SBE))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景观质量值(Y_(AHP))的排序差值在20位以内的景观单元数量占总数的75%,显示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性较高;聚类分析将64个植物景观单元分为5类,第1类景观单元2种方法评价结果均为优秀(景观美景度值大于0.50,景观质量值大于6.00),且大多数排序差值小于20位,第4和5类景观单元的美景度值排序均为最后7位,其中5个景观单元的2种评价方法排序差值小于12位,显示评价者有普遍一致的审美观,通过科学方法揭示植物景观营造的内在规律是可行的;景观单元的美景度主要受植物艺术配置多样性(x_6)和群落结构稳定性(x_9)2个指标影响,其回归方程为Y_(SBE)=-4.234 3+0.300 4 x_6+0.357 7 x_9;优秀景观单元中各生长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配置为2种常绿乔木、1种落叶乔木、3种灌木、2种水生植物、4种地被植物,个体多度配置则为4株常绿乔木、1株落叶乔木、12株灌木,水生植物和地被植物的覆盖面积分别为18和74 m^2。【结论】美景度评价法具有简单、可靠、易操作、便于推广的特点;层次分析法评价则较好地兼顾植物景观的美学功能和生态功能,评价结果客观全面。岭南特色滨水植物景观应以简洁、自然为主,常以高大乔木作为背景,选择耐湿、枝条柔软、树形优美的观花(叶)乔灌木,前景植物宜配置具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植物景观 景观评价 美景度评价 层次分析法 岭南
下载PDF
城市水系景观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 被引量:29
15
作者 黄国平 马 廷 王 念 《中国园林》 2002年第3期16-18,共3页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景观评价的方法,针对目前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以城市水系景观评价为例,提出了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从公众对景观质量的评语中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通过求解模糊关系矩阵来获取各因素对整体景观影响的权重系数,从而...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景观评价的方法,针对目前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以城市水系景观评价为例,提出了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从公众对景观质量的评语中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通过求解模糊关系矩阵来获取各因素对整体景观影响的权重系数,从而指导城市水系景观规划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系 景观评价 模糊数学 公众参与
下载PDF
观赏草景观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40
16
作者 王庆海 袁小环 +1 位作者 武菊英 滕文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1-386,共6页
从生态价值、资源价值和美学价值三方面构建了观赏草景观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北京植物园和南中轴公共绿地的观赏草景观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该评价体系得出北京植物园和南中轴公共绿地观赏草景观很美的... 从生态价值、资源价值和美学价值三方面构建了观赏草景观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北京植物园和南中轴公共绿地的观赏草景观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该评价体系得出北京植物园和南中轴公共绿地观赏草景观很美的隶属度分别为0.459和0.413,美的隶属度分别为0.302和0.301.评价结果与公众感觉和反应一致,说明该方法适用于观赏草景观效果的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草 景观评价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
下载PDF
景观规划中的审美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周向频 《城市规划汇刊》 CSCD 1995年第2期54-60,共7页
本文阐述景观知党中的审美因素及其在景观资源规划中的作用.在回顾了我国传统景观审美的观念陈旧和目前景观研究中审美领域的不足后,介绍了国际上现行景观审美研究理论与方式,评述了其优劣.进而从景观记录,景观评价两方面提出适宜... 本文阐述景观知党中的审美因素及其在景观资源规划中的作用.在回顾了我国传统景观审美的观念陈旧和目前景观研究中审美领域的不足后,介绍了国际上现行景观审美研究理论与方式,评述了其优劣.进而从景观记录,景观评价两方面提出适宜我国国情的景观审美理论涵构.以及深化研究的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资源规划 景观评价 计算机 开发
原文传递
普陀山风景区森林景观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倪淑萍 施德法 《华东森林经理》 1996年第1期58-63,共6页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森林景观在其自然景观中占有重要位置。为摸清普陀山风景区森林景观现状、特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景区内的森林景观进行评价,并提出改造利用意见...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森林景观在其自然景观中占有重要位置。为摸清普陀山风景区森林景观现状、特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景区内的森林景观进行评价,并提出改造利用意见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 森林景观 景观因子 景观评价 景观改造
下载PDF
城市滨水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评价——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41
19
作者 姚玉敏 朱晓东 +2 位作者 徐迎碧 杨海燕 孙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836-5845,共10页
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合肥市为例评价城市滨水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综合"基于公众感知"和"基于专家/设计"的评价方法,选取22张滨水景观照片作为研究对象,评价这些滨水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和各物理要... 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合肥市为例评价城市滨水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综合"基于公众感知"和"基于专家/设计"的评价方法,选取22张滨水景观照片作为研究对象,评价这些滨水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和各物理要素等级,对评价数据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环境质量得分较高的滨水景观比得分较低的滨水景观拥有更多的自然式驳岸和适当的园林小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人工景观"、"驳岸类型"和"树群轮廓线"对滨水景观视觉环境质量有着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另外,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未来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环境质量 景观评价 滨水景观 城市 合肥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析法的城市滨水景观质量评价研究——以南京市秦淮河中华门段为例 被引量:39
20
作者 曹加杰 张梦凡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1-227,共7页
【目的】基于使用者的心理感知,定量评估影响城市滨水景观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城市滨水景观质量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南京市秦淮河中华门段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分析(SD)法从使用者的心理角度出发,对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滨水景观进行质... 【目的】基于使用者的心理感知,定量评估影响城市滨水景观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城市滨水景观质量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南京市秦淮河中华门段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分析(SD)法从使用者的心理角度出发,对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滨水景观进行质量评价。从景观、生态、人文3个方面制定评价因子,针对各评价因子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者对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观的亲水性、岸线形态、景观美感度、环境整洁度以及历史文化延续性的评价较高,对视域宽广度、环境视觉趣味性、植被覆盖率和娱乐活动多样性的评价较低。基于评价结果认为,影响滨水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为公众参与度、植物多样性和河流水质,结合秦淮河中华门段景观现状,提出:(1)提高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融合,突出秦淮河景观的独特性,增强游人的归属感;(2)重视公共参与度,加强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同时丰富秦淮河中华门段的空间功能,增强滨水景观的活力;(3)进一步加强对秦淮河水质的保护与治理,提高植被覆盖率,并充分利用水生植物来营造滨水生态景观,给游人近自然的生态体验。【结论】通过对感知对象的评价,引入SD法分析游人心理感知为评价城市滨水景观质量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路径,有助于聚焦城市滨水景观效能的科学分析,推动城市滨水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未来城市滨水景观的优化提供了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景观 景观质量 语义分析法 景观评价 秦淮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