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种山药的药性成分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喻晶
刘建波
刘曦
童述强
周强
-
机构
重庆市北碚区科技推广站
重庆市北碚区观音峡林场
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0期147-148,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重庆栽培双胞山药和市售铁棍山药、普通山药的尿囊素、薯蓣皂苷、多糖含量,比较3种山药的药用品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尿囊素和薯蓣皂苷含量,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重庆栽培双胞山药的尿囊素和多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市售山药品种。结论:重庆栽培的双胞山药是值得推广的药用优良品种。
-
关键词
双胞山药
铁棍山药
普通山药
药性
-
分类号
S632.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管不了就不要管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房志雄
高军
-
出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第9期32-33,共2页
-
文摘
2016年2月15日,春节收假后的第二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官网上悄然公布了一条"关于《国务院决定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的通知"。这突然落地的一纸通知,意味着在我国已经试行了14年、引起行业内部强烈争议的中药材GAP认证正式取消。中药材GAP认证是什么?为什么试行14年后不但没有"转正"反而寿终正寝了?
-
关键词
药品监督
中药材生产
普通山药
中药材质量
中药材品种
药用植物栽培
天然药物资源
天津天士力
食药监
药监局
-
分类号
R288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贡山白山药高产栽培
- 3
-
-
作者
丁秀梅
-
机构
贡山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发展中心
-
出处
《云南农业》
2022年第10期79-80,共2页
-
文摘
贡山白山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生长期短、栽培技术简易、经济价值高(价格是普通山药的2倍),市场前景良好,深受消费者青睐及贡山县广大农民喜爱。近几年按“高产优质”思路试验示范种植,总结出贡山白山药栽培关键技术,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栽培关键技术
白山药
种植户
示范种植
高产栽培
普通山药
贡山县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如何膳食防秋燥
- 4
-
-
作者
谷传玲
-
机构
北京营养师俱乐部
-
出处
《健康与营养》
2016年第10期57-59,共3页
-
文摘
从潮湿闷热的夏天进入天高气爽的秋天,出汗少了,身上不再黏糊糊,呼吸更顺畅了,让人感觉神清气爽。但是秋燥的困扰也悄然而至,皮肤和嘴唇干燥脱皮,咽喉冒烟,免疫力降低,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场呼吸道感染或换季感冒,一下子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那应该怎么饮食才能防秋燥呢?1.每天足量饮水皮肤、嘴唇表面的细胞直接暴露于空气,咽喉表面的细胞也因呼吸直接与空气相通,由夏入秋,湿度降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面的细胞更容易丢失水分。要补水,喝水无疑是最佳方法。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
关键词
秋燥
潮湿闷热
呼吸道感染
不饱和脂肪酸
食物搭配
食物消化
铁棍山药
白萝卜
在路上
普通山药
-
分类号
R151.41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
题名发展紫红色蔬菜促进菜农增收
- 5
-
-
作者
曹华
李新旭
王亚慧
-
机构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家书屋》
2015年第4期60-61,共2页
-
文摘
紫色蔬菜是指部分蔬菜由于花青素含量高、呈现紫色或紫红色、具备保健功效的一类蔬菜,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颜色也不断发生变化,由20世纪70年代的黄色为主(玉米面窝头),到80年代的白色为主(大米、白面),到90年代的红色(肉类),2000年以后的白色、红色、绿色相互搭配(米面、肉类、蔬菜)。
-
关键词
普通山药
每亩产量
紫山药
食用部位
叶用甘薯
花青素
露地种植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F326.13
[农业科学—园艺学]
-
-
题名黔中薯蓣与普通山药的区别
- 6
-
-
作者
龙菊
-
机构
安顺学院农学院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1X期50-50,52,共2页
-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安顺市人民政府
+1 种基金
安顺学院联合科技基金
黔科合J字LKA[2012]05号
-
文摘
黔中薯蓣作为山药中的一种特殊品种,因其较高的药用以及保健价值而受到人们广泛的追捧。但大多数人对黔中薯蓣以及普通山药的区别并不了解,基于此,从黔中薯蓣的价值出发,探讨了黔中薯蓣同普通山药之间的区别。
-
关键词
黔中薯蓣
普通山药
-
分类号
S632.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福建薯蓣资源及利用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林明光
-
机构
福州市仓山镇菜办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1期34-34,共1页
-
文摘
福建薯蓣资源及利用林明光(福州市仓山镇菜办350009)福建为薯蓣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据考证西晋稽含所著《南方草木状》中就有记载。品种资源分布全省各地,但多集中在闽北、闽东各县,占全省栽培面积的70%以上,是优良品种的分布区,产品以往主要用于鲜...
-
关键词
薯蓣
品种资源
分布
普通山药
田薯
间套作
-
分类号
S632.10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金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郑世椿
饶鸣钿
-
机构
福建省沙县郑湖农技站
福建省沙县农技站
-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5年第4期52-52,共1页
-
文摘
金薯是我县普通山药或称家山药的高产优质农家品种。属于薯蓣科,山药属。茎蔓生,茎园无梭翼,株高300cm左右,叶色绿带紫,叶子对生,卵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棍棒状,长35~50cm,横径3~4cm,须根多,肉白色,每株3~4个,单株重1~1.5kg。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品质优良,食味佳,是一种珍贵蔬菜。也是一种滋补品,具有健脾补肺,固肾涩精等功效。
-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人粪尿
普通山药
农家品种
过磷酸
雌雄异株
健脾补肺
高产优质
立枯病
加强水分管理
-
分类号
S63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粗茶淡饭保健康
- 9
-
-
作者
汪欣
-
出处
《晚晴》
2008年第11期31-31,共1页
-
文摘
每天吃50克以上粗粮青椒炒玉米:准备两到三节玉米棒,把生玉米粒一颗颗地掰下来待用;青椒切成颗粒状后先下锅煸炒;等青椒变色后把玉米粒也一起倒进锅里,继续翻炒一分钟左右,加适量调味就可以起锅了。玉米最好挑金黄色的甜玉米,一来口感好。
-
关键词
青椒
普通山药
野生
鱼片
口感
沥干
装盘
玉米粒
备用
健康
-
分类号
R151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
题名入秋先把水喝足
- 10
-
-
作者
谷传玲
-
机构
首都保健美食营养学会
-
出处
《晚晴》
2017年第9期96-96,共1页
-
文摘
利少量多次喝足水。秋天湿度降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皮细胞更易丢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法。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轻体力劳动者女性每天饮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喝水最好喝白开水,少量多次,不要“牛饮”或等口渴了再喝。睡前喝点水可避免夜间因出汗、呼吸、尿液损失水分导致的血液黏稠;早晨喝点水可及时补水。橙色蔬果缓干燥。不少蔬果含水量高达90%,也是补水大户。
-
关键词
血液黏稠
表皮细胞
可及时
不饱和脂肪酸
普通山药
体力劳动者
铁棍山药
秋燥
养肺
Β胡萝卜素
-
分类号
F371.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双胞无架山药零余子繁殖技术
- 11
-
-
作者
范仲先
-
机构
江苏省启东市合作镇洋桥村中国农科院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科普推广示范基地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3年第2期14-14,共1页
-
文摘
双胞无架山药与普通出药一样,其山药栽子连续种植了3~4年后,逐渐发生退化,产品和品质均明显下降,不宜再作繁殖材料,这时候就必须采用零余子繁殖更新。栽培零余子后,第一年得到的小山药是良好的山药栽子,单根重约30~100克,最大200克以上。第二年将小山药(100克以下可不分切)种下后,得到的就是商品价值高的大山药块茎。虽然零余子繁殖的时间较长,但可防止退化,保证高品质和高产量。山药表皮中有表达遗传性状的基本组织,种薯表皮越多,遗传性状表达越显著。采用表皮相对较多的小山药作栽子,后代生命活力旺盛,增产显著,而且生长期间病虫害很少、双胞无架山药零余子(长得较少)是用于生产原种的繁殖材料。
-
关键词
零余子
繁殖技术
商品价值
病虫害
生长期
栽培
块茎
原种
催芽时间
普通山药
-
分类号
S632.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细毛山药
- 12
-
-
作者
马冬菊
李新军
郑淑英
杨华
-
机构
山东省郐平县农业局农业开发办
-
出处
《农业知识》
2004年第5期17-17,共1页
-
文摘
品种特性细毛山药属普通山药长柱变种。种子褐色、椭圆形。块茎细长,一般长80~100厘米,直径2~4厘米,块茎顶端尖、扁(畸形)、分杈(畸形)。根痕突起,皮淡黄褐色,有大小不等的粉红色斑块。肉白细,多黏汁,含水量低,出干率高,达60%以上,耐贮藏。
-
关键词
普通山药
品种特性
淡黄褐色
长柱
红色斑块
科学栽植
腐熟圈肥
人泥
畦栽
畦沟
-
分类号
S632.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秋季易缺水 吃对食物帮补水
- 13
-
-
作者
谷传玲
-
机构
首都保健美食营养学会
-
出处
《中国食品》
2017年第18期155-155,共1页
-
文摘
进入秋天,秋燥的困扰随之而来,皮肤和嘴唇脱皮、咽喉干、免疫力降低,稍有不慎就会患上感冒,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其实,秋季吃对饮食可以帮你防秋燥。少量多次喝足水喝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法。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轻体力劳动者女性每天饮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这是一个最少量,每天喝2000-3000毫升都可以。需要提醒的是,喝水最好喝白开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牛饮"或等口渴了再喝。
-
关键词
秋燥
膳食指南
体力劳动者
不饱和脂肪酸
普通山药
铁棍山药
秋梨
白萝卜
咳嗽多痰
血液黏稠
-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