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教中国化视角下的四大名山信仰 被引量:1
1
作者 景天星 《民族大家庭》 2019年第1期59-60,共2页
佛教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中华大地传承两千年左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成功融入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和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是分不开的。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很多具有代表性的... 佛教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中华大地传承两千年左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成功融入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和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是分不开的。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或模式,比如,隋唐时期形成的八大宗派被认为是佛教中国化的理论典型;又如,明清时期,在四大菩萨信仰基础上形成的四大名山信仰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指的是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中国化 普贤菩萨 峨眉山 地藏菩萨 九华山 五台山 文殊菩萨 菩萨信仰 佛教信仰 四大名山
原文传递
北石窟寺第165窟帝释天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宝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25,共9页
庆阳北石窟寺第165窟前壁窟门南侧乘象菩萨,长期以来定名为普贤菩萨,本文认为是帝释天。帝释天着菩萨装,乘阿伊罗婆陀大象(艾罗伐陀),它和窟门北侧阿修罗天配对守候在门侧。
关键词 乘象菩萨 帝释天 普贤菩萨 阿修罗天
下载PDF
画意禅境 笔妙清心——中濠典藏2019春拍明代佛画析览
3
作者 木子 《收藏家》 2019年第6期85-90,共6页
中濠典藏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主办的201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吸睛的当是明代中早期至清代初期的近20幅汉传佛教绘画珍品,所涵盖的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既有诸佛、菩萨、罗汉及护法神像,又有教化引导民众的佛经故事,造型生动传神,衣纹线条流畅,... 中濠典藏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主办的201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吸睛的当是明代中早期至清代初期的近20幅汉传佛教绘画珍品,所涵盖的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既有诸佛、菩萨、罗汉及护法神像,又有教化引导民众的佛经故事,造型生动传神,衣纹线条流畅,服饰繁缛精致,敷色华美典丽,使画面洋溢着庄严、圣洁的气氛,具有美妙感人的教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陀天 普贤菩萨 十二圆觉菩萨 大势至菩萨 文殊菩萨 金刚杵 善财童子 释迦牟尼佛 工笔画法
原文传递
略说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
4
作者 韩华 《文史杂志》 2004年第6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佛教 文殊菩萨 观音菩萨 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
下载PDF
漫谈四川石窑菩萨
5
作者 郭祝崧 《阿坝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四川 中国 石窟 观世音 宗教 大势至菩萨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佛教
下载PDF
我国四大名山因何成为佛教圣地
6
作者 慧明 《风景名胜》 1994年第10期40-41,共2页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与寺院往往有不解之缘。有名的寺院大多建在风景优美的名山之中,这似乎已成定例。也许是因为名山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佛教所要寻求的清净、庄严、神圣的境界十分吻合之故吧。 "金五台、银普陀...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与寺院往往有不解之缘。有名的寺院大多建在风景优美的名山之中,这似乎已成定例。也许是因为名山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佛教所要寻求的清净、庄严、神圣的境界十分吻合之故吧。 "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吸引了多少游人和香客!我国的名山远不止这4座,因何这4座名山成为我国佛都的圣地呢?那是因为这些名山都与佛都的传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山西的五台山,传说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佛经上说,文殊菩萨的得道之地在清凉山。也许因为山西五台山气候寒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圣地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四大名山 观音菩萨
下载PDF
国学自测(九)
7
作者 池溪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27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普贤菩萨 文人词 《花间集》 地藏菩萨 杨云清 以意逆志 菩萨 王实甫 《莺莺传》
原文传递
中古法华信仰新图像类型之考释 以榆林窟第3窟《昙翼感普贤菩萨化现女身图》(拟题)为中心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书彬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30,共9页
榆林窟第3窟开凿于西夏(1038―1227)统治瓜州晚期,窟内显密佛教壁画并存,内容复杂而丰富。1贾维维《榆林窟第3窟壁画研究》2是目前关于该窟最全面的研究,她通过使用梵、藏、汉、西夏文等多种文献,对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文本依据和配置... 榆林窟第3窟开凿于西夏(1038―1227)统治瓜州晚期,窟内显密佛教壁画并存,内容复杂而丰富。1贾维维《榆林窟第3窟壁画研究》2是目前关于该窟最全面的研究,她通过使用梵、藏、汉、西夏文等多种文献,对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文本依据和配置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尝试从整体上审视西夏石窟造像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造像 西夏 瓜州 普贤菩萨 文本依据 题材内容 图像类型 法华信仰
原文传递
银川市出土的铜佛像年代及伪造的西夏佛像 被引量:2
9
作者 金申 《文博》 2006年第4期4-9,共6页
  1986年在银川市新华东街出土了七尊窖藏青铜鎏金佛像,这些佛像尺寸高大,做工精美,甚可重视,关于这批佛像的名称和时代,吴峰云有论文发表.名称为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韦驮天王、护世天王以及寒山、拾得像.[1]……
关键词 佛像 台座 韦陀天像 普贤菩萨 西夏文 莲瓣 银川市 明代初期
下载PDF
明末木庵禅师绘文殊普贤像略释
10
作者 林晓君 《福建文博》 2014年第3期40-43,共4页
福建博物院收藏有明末木庵禅师所绘的两幅菩萨像——普贤菩萨像、文殊菩萨像,但具体哪幅为普贤菩萨、哪幅为文殊菩萨目前尚未明确。文章从宗教学的角度,试图对画像中的像赞等进行解析,从而为两幅画像定名。
关键词 木庵禅师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下载PDF
莫高窟第280窟菩萨乘象图和比丘诵经图的再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惠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隋代第280窟建于隋代晚期,本文对该窟比丘诵经图、菩萨乘象图、涅槃图进行了考察,提出比丘诵经图可能表示《法华经》中的妙光法师说法,菩萨乘象图则表示普贤菩萨守护《法华经》信仰者,而涅槃图则表示《法华经》为佛临涅槃时所说。这些... 隋代第280窟建于隋代晚期,本文对该窟比丘诵经图、菩萨乘象图、涅槃图进行了考察,提出比丘诵经图可能表示《法华经》中的妙光法师说法,菩萨乘象图则表示普贤菩萨守护《法华经》信仰者,而涅槃图则表示《法华经》为佛临涅槃时所说。这些壁画题材是研究法华信仰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贤菩萨 《法华经》 莫高窟第280窟
下载PDF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欣赏
12
作者 裴雨 《集邮博览》 2023年第5期104-105,共2页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大佛 佛教文化 普贤菩萨 峨眉山 四大佛教名山 四川省西南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峨眉天下秀
原文传递
明清象牙雕人物造像差异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福波 《炎黄地理》 2021年第4期58-60,共3页
象牙,从古至今一直非常珍贵,不仅是因为其质地洁白细腻,更多的是象牙制品随着封建王朝的兴替,逐步成为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且由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为普贤菩萨坐骑的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因此象牙制品一直为达官贵人所钟爱。直至明... 象牙,从古至今一直非常珍贵,不仅是因为其质地洁白细腻,更多的是象牙制品随着封建王朝的兴替,逐步成为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且由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为普贤菩萨坐骑的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因此象牙制品一直为达官贵人所钟爱。直至明清,由于海上贸易的繁荣以及雕刻技艺的发展,象牙制品作为艺术品于民间亦逐步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贸易 人物造像 雕刻技艺 普贤菩萨 象牙 明清 封建王朝 艺术品
下载PDF
久远的祈愿
14
作者 袁士洪 《海峡影艺》 2012年第3期28-35,共8页
2012,属龙人的本命年,亦是普贤菩萨的大行愿之年.自龙年伊始,便有着无数的属龙人不远千里朝圣峨眉山,礼敬普贤,以求普贤护佑本命年,以此消灾解难。龙年里,或许你能在峨眉山普贤菩萨的愿行中修得爱情的甜蜜圆满;龙年里,或许你能在峨眉山... 2012,属龙人的本命年,亦是普贤菩萨的大行愿之年.自龙年伊始,便有着无数的属龙人不远千里朝圣峨眉山,礼敬普贤,以求普贤护佑本命年,以此消灾解难。龙年里,或许你能在峨眉山普贤菩萨的愿行中修得爱情的甜蜜圆满;龙年里,或许你能在峨眉山普贤菩萨的愿行中求得全家的幸福安康;龙年里,或许你能在峨眉山普贤菩萨的愿行中获得生活的吉祥福运。如果从地图上去看中国山川河流的走势,便会发现炎黄龙脉起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逐渐延伸,绵延整个华夏大地,入海而止。故尔昆仑便是龙脉祖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贤菩萨 峨眉山 本命年
原文传递
一针一线皆修行——访宫廷杭绣传承人赵亦军
15
作者 朱江锋 《佛教文化》 2021年第1期58-65,共8页
赵亦军,浙江省及杭州市非物质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赵亦军传承了具有杭州历史渊源、师承关系、地方特色、风格面貌的宫廷绣法,1992年以来,创作刺绣了大量的佛教题材作品,以佛教内容为载体,把濒... 赵亦军,浙江省及杭州市非物质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赵亦军传承了具有杭州历史渊源、师承关系、地方特色、风格面貌的宫廷绣法,1992年以来,创作刺绣了大量的佛教题材作品,以佛教内容为载体,把濒临失传的杭绣技法融入到作品中。其杭绣作品《大日如来》《四十八宏愿阿弥陀》《西方三圣》《观经图》《普贤菩萨》《鳌鱼观音》《俱利伽罗龙王》等作品多次参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弥陀 工艺美术大师 普贤菩萨 师承关系 非物质遗产 大日如来 佛教题材 西方三圣
原文传递
峨眉天下秀
16
作者 吕雪萱 《林业与生态》 2022年第6期32-33,共2页
蜀中多仙山,峨眉秀甲天下自小就有耳闻。山中佛光、佛灯的现象,既神奇又玄妙。普贤菩萨数度在山中显灵的传说,更使它蒙上仙山道场的神秘气氛。心向往之,我与好友奔向四川峨眉。一进入峨眉山区,四周的山景就予人一种灵秀之感。一路沿溪而... 蜀中多仙山,峨眉秀甲天下自小就有耳闻。山中佛光、佛灯的现象,既神奇又玄妙。普贤菩萨数度在山中显灵的传说,更使它蒙上仙山道场的神秘气氛。心向往之,我与好友奔向四川峨眉。一进入峨眉山区,四周的山景就予人一种灵秀之感。一路沿溪而行,但见山峦起伏,大山连绵。林木苍翠,无边无际,白云在山头飘荡,山雾自山谷冉冉升起,四周看不到人烟,好像回到了远古。或许因为山区多雨,山中处处湿润,群山一重又一重,山并不高,亦不险峻,但格外秀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天下秀 普贤菩萨 心向往之 山峦起伏 峨眉山 甲天下 仙山
下载PDF
大地上生长的禅意 组章
17
作者 温小词 《散文诗世界》 2020年第1期94-96,共3页
山行峨眉。山在山中修行,佛在佛中打坐。直到山成为一尊佛,佛成为一座山。沿着钟磬音拾级而上,看缥缈的云雾从峨眉山的身体里长出来,又开成莲花的模样。五彩的佛光像一面神奇的镜子,面对它,你是否看到了另一个自己?金光顶宝相庄严,万佛... 山行峨眉。山在山中修行,佛在佛中打坐。直到山成为一尊佛,佛成为一座山。沿着钟磬音拾级而上,看缥缈的云雾从峨眉山的身体里长出来,又开成莲花的模样。五彩的佛光像一面神奇的镜子,面对它,你是否看到了另一个自己?金光顶宝相庄严,万佛殿诸佛颔首,而普贤菩萨唇角的浅笑如度世轻舟,已穿越万重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贤菩萨 峨眉 里长
原文传递
红尘中的峨眉
18
作者 张宇慧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8年第1期47-,46,共2页
十分幸运,峨眉的天气在我们来的这几天里,是特别的晴朗。艳阳高照着青山绿水,阳光洒满每一座山峰,每一片树叶,每一处林荫小道,使得阳光下的小桥碧波、庙宇楼阁、人群猴群、滑杆索道。
关键词 旅游 日出 金顶 普贤菩萨 索道 输送机 峨眉 佛教文化 万年寺
下载PDF
一部推介乐峨佛教文化的力作——读徐杉《梵境:乐山世界文化遗产的起源与发展》
19
作者 王荣益 《法音》 2020年第9期74-75,共2页
乐山,三江汇流之地,有弥勒大佛临江而坐以镇水患;峨眉山,有"秀甲天下"之誉,普贤菩萨道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乐山大佛与峨眉山的悠久历史中,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作者徐杉多年来走访民间,经过田野调查,拍摄大量一... 乐山,三江汇流之地,有弥勒大佛临江而坐以镇水患;峨眉山,有"秀甲天下"之誉,普贤菩萨道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乐山大佛与峨眉山的悠久历史中,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作者徐杉多年来走访民间,经过田野调查,拍摄大量一手图片,采集到许多生动的民间故事,又以对佛教和乐峨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为支撑,将这些故事填入历史大框架,继出版纪实文学《布金满地——神秘的峨眉山佛门传奇与揭秘》、长篇历史小说《最后的大佛》后,又写成《梵境:乐山世界文化遗产的起源与发展》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名山 佛教文化 普贤菩萨 世界文化遗产 峨眉山 长篇历史小说 乐山大佛 纪实文学
原文传递
天台宗与普贤感应
20
作者 曾其海 《台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9,13,共5页
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宗经,该经最后一品《普贤菩萨劝发品》宣称:释迦牟尼涅后,由普贤护持佛法。只要你持诵《法华经》,普贤就会乘六牙白象现于你前,并为你说法、纠错、答疑,使你深解义趣。根据普贤愿,你死后升兜率天。随着《法华... 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宗经,该经最后一品《普贤菩萨劝发品》宣称:释迦牟尼涅后,由普贤护持佛法。只要你持诵《法华经》,普贤就会乘六牙白象现于你前,并为你说法、纠错、答疑,使你深解义趣。根据普贤愿,你死后升兜率天。随着《法华经》的流行,普贤感应也广泛流行,造普贤寺、立普贤像、行普贤忏,设普贤斋、升兜率天等普遍流行,龙以天台宗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宗 法华经 普贤菩萨 兜率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