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 |
张培震
邓起东
张国民
马瑾
甘卫军
闵伟
毛凤英
王琪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57
|
|
2
|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
李吉均
方小敏
马海洲
朱俊杰
潘保田
陈怀录
|
《中国科学(D辑)》
CSCD
|
1996 |
322
|
|
3
|
天山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地球动力学问题 |
张培震
邓起东
杨晓平
彭斯震
徐锡伟
冯先岳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58
|
|
4
|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走滑-逆冲作用的地貌标志 |
李勇
周荣军
A. L. Densmore
M. A. Ellis
|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3
|
|
5
|
中国黄土高原的风积证据: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开始及青藏高原的隆升驱动 |
安芷生
王苏民
吴锡浩
陈明扬
孙东怀
刘秀铭
王富葆
李力
孙有斌
周卫建
周杰
刘晓东
鹿化煜
张云翔
董光荣
强小科
|
《中国科学(D辑)》
CSCD
|
1998 |
113
|
|
6
|
祁连山北缘老君庙背斜晚新生代磁性地层与高原北部隆升 |
方小敏
赵志军
李吉均
颜茂都
潘保田
宋春晖
戴霜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2
|
|
7
|
塔里木西缘晚新生代造山过程的记录——磨拉石建造及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 |
陈杰
卢演俦
丁国瑜
|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88
|
|
8
|
晚新生代岷江下蚀速率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山脉隆升机制和形成时限的定量约束 |
李勇
曹叔尤
周荣军
AL DENSMORE
M A ELLIS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2
|
|
9
|
青藏高原北缘酒西盆地13Ma以来沉积演化与构造隆升 |
宋春晖
方小敏
李吉均
高军平
赵志军
范马洁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63
|
|
10
|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走滑挤压作用的沉积响应 |
李勇
周荣军
Densmore A L
Ellis M A
黎兵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5
|
|
11
|
晚新生代天山隆升与库车坳陷构造转换的沉积约束 |
李忠
王清晨
王道轩
林伟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9
|
|
12
|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数字地形和地震活动证据 |
贾秋鹏
贾东
朱艾斓
陈竹新
胡潜伟
罗良
张元元
李一泉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6
|
|
13
|
四川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历史与隆升过程初步研究 |
张岳桥
杨农
孟晖
陈文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4 |
51
|
|
14
|
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历史与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初步研究 |
张岳桥
杨农
陈文
马寅生
孟晖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3 |
52
|
|
15
|
青藏高原东北缘临夏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过程 |
袁道阳
张培震
方小敏
王志才
宋春晖
郑德文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1
|
|
16
|
酒西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高原北部隆升 |
宋春晖
孙淑荣
方小敏
孙东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8
|
|
17
|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时序——临夏盆地碎屑颗粒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 |
郑德文
张培震
万景林
李传友
曹继秀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4
|
|
18
|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群演替与青藏高原隆升背景 |
邓涛
|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9
|
|
19
|
新疆叶城晚新生代山前盆地演化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I地层学与岩石学证据 |
郑洪波
KatherineButcher
ChrisPowell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1
|
|
20
|
晚新生代六盘山隆升过程初探 |
宋友桂
方小敏
李吉均
安芷生
苗晓东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