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的晕征在肺混合磨玻璃结节CT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马伟玲 谭明瑜 +6 位作者 赵伟 高丰 孙英丽 陈武飞 肖立 李铭 张国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表现的晕环征象在肺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直径<2 cm的mGGN,其中良性组60例,浸润前组[包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22例,微浸润腺癌(MIA)组70例和浸润性腺癌(I... 目的探讨不同表现的晕环征象在肺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直径<2 cm的mGGN,其中良性组60例,浸润前组[包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22例,微浸润腺癌(MIA)组70例和浸润性腺癌(IAC)组63例。根据磨玻璃内、外边界情况将晕环征分为四种类型:Ⅰ型,晕环的外边界模糊,内边界清晰;Ⅱ型,晕环的外边界清晰,内边界模糊;Ⅲ型,晕环的内外边界均模糊;Ⅳ型,晕环的内外边界均清晰。记录并分析各组结节的磨玻璃成分、实性成分大小和基本影像学特征。运用SPSS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5例肺结节依据晕环类型分为Ⅰ型24例;Ⅱ型84例;Ⅲ型81例;Ⅵ型26例。晕环分型在良性/浸润前组、MIA组、IAC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6,P=0.000);晕环分型在良性组和腺癌组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684,P=0.000)。Ⅲ型晕环多见于良性结节,Ⅱ型晕环多见于肺腺癌结节。患者年龄、磨玻璃成分的比例在良性组和腺癌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详细分析mGGN周围晕环的边缘特征可为肺mGGN的定性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腺癌
原文传递
肝脏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的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维 朱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0期774-777,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的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肝内血管周围间隙增宽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总结分布特点、发病机制及疾病类型。结果:肝脏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表现为门静脉左右支及其分支周围T...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的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肝内血管周围间隙增宽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总结分布特点、发病机制及疾病类型。结果:肝脏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表现为门静脉左右支及其分支周围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呈"轨道征"或"晕环征"。17例血管周围间隙增宽中肝源性1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7例,肝硬化4例,外伤1例),胆源性2例,心源性2例,胃癌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MRI可以准确显示肝脏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的影像表现及其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 MRI 轨道
下载PDF
超声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覃丽虹 《广州医药》 2009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腺瘤多为单侧单发,多数伴液化。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腺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晕环征"并不是甲状腺腺瘤特有...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腺瘤多为单侧单发,多数伴液化。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腺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晕环征"并不是甲状腺腺瘤特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瘤 超声图像特
下载PDF
3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超声诊断中的各项特征分析
4
作者 任海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9期18-20,共3页
目的对超声检查中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各项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确诊率。方法选择本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HCC的31例患者(A组)和非肝内占位病变的96例患者(B组),对两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并对超声诊... 目的对超声检查中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各项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确诊率。方法选择本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HCC的31例患者(A组)和非肝内占位病变的96例患者(B组),对两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并对超声诊断中的各项特征采取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具有意义的各项检查特征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病灶范围、病灶边界、病灶数量、病灶后方回声、病灶内部回声及病灶是否存在晕环征、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能量多普勒、脉冲多普勒频谱、造影剂增强方式、占位病变的造影时间-强度曲线中的峰值强度及肿瘤内彩色血管平均密度等超声特征对HCC的预测存在一定意义,而针对上述超声诊断特征中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晕环征、能量多普勒、造影剂增强方式及肿瘤内彩色血管平均密度因素为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HCC的超声诊断中,晕环征、能量多普勒、造影剂增强方式及肿瘤内彩色血管平均密度具有一定诊断价值,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可与其他非HCC肝占位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多普勒 造影剂增强方式 肿瘤内彩色血管平均密度 原发性肝细胞癌 超声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甲状腺木乃伊结节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分析
5
作者 张丽丽 谭小蕖 +2 位作者 温泉 刘玉江 钱林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木乃伊结节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表现,以期更准确地诊断甲状腺木乃伊结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7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具有可疑超... 目的探讨甲状腺木乃伊结节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表现,以期更准确地诊断甲状腺木乃伊结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7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具有可疑超声征象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甲状腺细针抽吸活检证实为甲状腺木乃伊结节40例,PTC 40例,分别作为木乃伊结节组、PTC组。对两组患者结节的二维超声特征(包括大小、回声、形态、边界、钙化、黑白双层晕环征、血流信号等)及其超声造影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木乃伊结节组结节的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钙化、有黑白双层晕环征超声特征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7.5%、60.0%、55.0%、37.5%,均高于PTC组(25.0%、22.5%、1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纵横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结节回声构成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乃伊结节和PTC均更容易表现为低回声。而在血流方面比较,木乃伊结节更多表现为周边和内部无血流信号,两组间在血流分布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乃伊结节组与PTC组患者行超声造影,两组间造影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乃伊结节多表现为整体无增强,而PTC多表现为低或等增强。结论PTC更容易出现点样钙化、边界模糊,而黑白双层晕环征易出现在甲状腺木乃伊结节中,结节内部无血流,超声造影无增强等超声特征,将有助于提高甲状腺木乃伊结节的诊断,从而避免过度诊断及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乳头状癌 木乃伊结节 黑白双层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围晕环征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兰涛 袁芬 +4 位作者 韩金花 马珺 刘少东 林红雨 张正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240-1242,1254,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围晕环征(perivascular lucency,PVL)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脏PVL的CT及临床资料,总结其CT表现、分布特点、相关病理基础及疾病类型。结果肝脏CT增强扫描,PVL表现为肝脏门静脉左右支及其分支周...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围晕环征(perivascular lucency,PVL)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脏PVL的CT及临床资料,总结其CT表现、分布特点、相关病理基础及疾病类型。结果肝脏CT增强扫描,PVL表现为肝脏门静脉左右支及其分支周围和/或第二肝门区的下腔静脉周围"双轨道征"或"日晕征"。18例PVL中,位于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者8例,门静脉中远段者4例,第二肝门区的下腔静脉周围者2例,同时出现上述2种或3种征象者4例。疾病类型中,慢性活动性肝炎7例,肝硬化4例,心功不全3例,外伤后2例,食管癌化疗后1例,长期大量饮酒者1例。结论肝脏PVL的CT增强表现和分布特点具有特异性,是反映肝内淋巴动力学和血液动力学异常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 淋巴管 动力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围晕环征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顾华勇 李兰涛 +3 位作者 谭政帅 刘震 马珺 孙业全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54-356,397,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围晕环征(PVL)的CT表现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脏PVL的CT及临床资料,总结其CT表现、分布特点、相关病理基础及疾病类型。结果肝脏CT增强扫描中,PVL表现为肝脏门静脉左右支及其分支周围和/或第二肝门区...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围晕环征(PVL)的CT表现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脏PVL的CT及临床资料,总结其CT表现、分布特点、相关病理基础及疾病类型。结果肝脏CT增强扫描中,PVL表现为肝脏门静脉左右支及其分支周围和/或第二肝门区下腔静脉周围"双轨道征"或"日晕征"。18例PVL中,位于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者8例,门静脉中远段者4例,第二肝门区下腔静脉周围者2例,同时出现上述两种或3种征象者4例。疾病类型中,慢性活动性肝炎7例,肝硬化4例,心功能不全3例,外伤后2例,食管癌化疗后1例,长期大量饮酒者1例。结论肝脏PVL的CT增强表现和分布特点具有特异性,是反映肝内淋巴动力学和血液动力学异常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 淋巴管 动力学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