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冀豫交界地震定位和一维速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闫睿 万永革 +3 位作者 黄骥超 李祥 崔华伟 高熹微 《华南地震》 2017年第1期54-61,共8页
采用最小一维速度模型方法,基于2008到2014年间河南及其周边台网记录的晋冀豫交界地区165次地震的994个P波到时资料,对该地区的震中和P波一维速度结构进行联合反演,得到相对稳定的P波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台站走时校正值,重新定位后的地... 采用最小一维速度模型方法,基于2008到2014年间河南及其周边台网记录的晋冀豫交界地区165次地震的994个P波到时资料,对该地区的震中和P波一维速度结构进行联合反演,得到相对稳定的P波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台站走时校正值,重新定位后的地震位置更加集中在林县断裂和磁县断裂交界及其附近,且地震分布与断层的走向一致。得到的台站校正值在山区多为正,表明地下有低速物质,而在AY、YON、XX、PY、QF处台站校正值为负,表明地下有高速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位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晋冀豫交界地区 台站校正
下载PDF
晋冀豫交界地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与地震分布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巧霞 徐志萍 +6 位作者 邱勇 段永红 姜磊 莘海亮 赵延娜 贾宇鹏 张丹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51-1262,1279,共13页
利用区域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基于2008年10月—2018年6月近震资料,对晋冀豫交界地区记录到的地震事件进行震源位置与P波、S波三维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重新定位后,地震空间位置得到明显改善,浅部的速度结构与地形及沉积层厚度对应较好,研... 利用区域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基于2008年10月—2018年6月近震资料,对晋冀豫交界地区记录到的地震事件进行震源位置与P波、S波三维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重新定位后,地震空间位置得到明显改善,浅部的速度结构与地形及沉积层厚度对应较好,研究区内控制性断裂和地震多分布在太行山隆起区的高、低速变化梯级带上。对比分析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单元及同一构造单元不同深度的P、S波速度异常特征及其与中小地震和历史强震的分布关系,结合研究区内历史强震和现今中、小震分析发震构造及深部孕震环境,为该区未来强震危险区判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成像 重新定位 地壳速度结构 晋冀豫交界地区 磁县M7.5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