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评估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DS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能力和可靠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霍天龙 杜湘珂 廖静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定量评估64层螺旋 CT(MSCT)与 DSA 2种成像方法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及支架内再狭窄的能力和可靠性。方法应用心脏动态体模,设定心率为0、50、70、90次/min,对内径3 mm的模拟冠状动脉(内设25%、50%、75%3段狭窄)及内径4 mm 的模拟带支... 目的定量评估64层螺旋 CT(MSCT)与 DSA 2种成像方法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及支架内再狭窄的能力和可靠性。方法应用心脏动态体模,设定心率为0、50、70、90次/min,对内径3 mm的模拟冠状动脉(内设25%、50%、75%3段狭窄)及内径4 mm 的模拟带支架冠状动脉(支架段内设50%、75%2段狭窄)分别进行 MSCT 与 DSA 成像,将 MSCT 与 DSA 对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MSCT 对25%、50%、75%3段狭窄的平均测量值为(30.0±1.4)%、(49.5±1.3)%、(72.9±3.9)%(P 值分别为0.005、0.531、0.369);DSA 分别为(24.8±2.0)%、(48.2±2.1)%、(75.3±2.4)%(P 值分别为0.883、0.180、0.796)。(2)MSCT 图像伪影随心率增快而增加,心率≥170次/min 影响变明显;DSA 不受心率影响,所有心率下都可清晰地显示狭窄程度,无伪影。(3)MSCT 与 DSA 测量血管狭窄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5,P=0.000)。(4)MSCT 可同时显示支架及支架内狭窄,但显示支架内狭窄能力有限,对50%狭窄分别显示为(46.4±4.5)%(心率为0)和(43.6±5.7)%(心率为50次/min),与标准值(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 可清晰显示支架内狭窄,但不能很好显示支架形态。结论 (1)MSCT 与 DSA 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结果可靠,MSCT 受心率的影响大,时间分辨率有待提高,作为排除性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SCT 对于支架内再狭窄的判断尚有一定局限性,但在管径较粗和低心率条件下评价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狭窄 支架 体模 显象
原文传递
体模实验观察体素大小对CT影像组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涛 胡奎 +6 位作者 张照喜 陈浩 贺瑶瑶 廖甜 李宁 刘明飞 袁子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探讨体素大小对CT影像组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Siemens Definition AS^+ 64排CT扫描仪对美国体模实验室Catphan 700体模进行扫描,对扫描图像进行不同FOV和不同层厚的组合重建,2组图像体素大小范围分别为0.24~2.38 mm^3 和0.72~2.32... 目的探讨体素大小对CT影像组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Siemens Definition AS^+ 64排CT扫描仪对美国体模实验室Catphan 700体模进行扫描,对扫描图像进行不同FOV和不同层厚的组合重建,2组图像体素大小范围分别为0.24~2.38 mm^3 和0.72~2.32 mm^3 。以3D Slicer软件手动勾画ROI,各计算提取7类共计108个特征,包括形状、一阶、灰度相关矩阵、灰度游程矩阵、灰度共生矩阵、灰度区域矩阵及邻域灰度差分矩阵特征,计算变异系数(CV)以评价不同FOV和层厚导致的体素改变对CT影像组学特征的影响。结果体素改变对形状特征的影响较小(CV≤10%),而对其他6类特征中绝大部分的特征影响较大(CV>20%),其中依赖熵、短游程强调、游程熵、反差矩归一化、反差归一化、反差矩、反差及区域熵较稳定(CV均≤10%)。结论改变体素大小对CT影像组学特征有较大影响,数据预处理可能是保证特征稳定性的较好途径,特别是对于多中心数据的应用及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模 显象 影像组学 体素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不同附加滤过与管电压和管电流组合对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戴工华 马承军 +4 位作者 姚杰 曲良勇 于红 段继瑛 王鸣鹏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时,不同附加滤过与管电压、管电流组合条件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日本岛津无线平板移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机和荷兰Artinis公司CDRAD2.0体模,采用小儿床边日常工作的50kV管电压、1.40mAs管电... 目的探讨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时,不同附加滤过与管电压、管电流组合条件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日本岛津无线平板移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机和荷兰Artinis公司CDRAD2.0体模,采用小儿床边日常工作的50kV管电压、1.40mAs管电流曝光,得到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再于移动DR机束光器开口处附加1mm铝、2mm铝、1+2mm铝和0.3mm铜4种滤过组合,并分别采用50、66、83、100kV4种管电压与不同的管电流组合对体模曝光。所有曝光后图像分析得到IQFInv值。采用Pearson相关及回归分析管电压、管电流对IQFInv值的影响,并且找到与日常工作图像质量IQFInv值相当的各附加滤过与管电压、管电流组合。采用瑞典RTI公司Barracuda诊断水平剂量仪,测量各滤过与管电压、管电流组合的入射体表剂量,每种组合测量20次。结果各种滤过及管电压、管电流组合摄影条件图像质量比较,在测试范围内管电压与IQFInv值呈正相关(r=0.49,P<0.05);管电流也与IQFInv值呈正相关(r=0.36,P<0.05)。随着附加滤过的增加,需要更大的管电流才能得到所需的图像质量。同时随着附加滤过的增加,各级管电压之间IQFInv值差距加大。各种滤过及管电压、管电流组合摄影条件下,采用附加滤过后入射体表剂量变化范围为(30.58±0.21)^(10.49±0.09)μGy。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06~514.585,P<0.05)。各种附加滤过均能有效减少入射体表剂量。同时随着滤过的增加和管电压的增加,入射体表剂量减少更为明显。但是超过83kV管电压以后,各种附加滤过的入射体表剂量都呈上升趋势。结论附加滤过是有效降低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入射体表剂量的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之下,高原子序数的附加滤过与次高千伏的管电压以及匹配的管电流组合是最优的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放射摄影 辐射剂量 体模 显象
原文传递
CT扫描/重建参数对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影像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文杰 林承光 陈立新 《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研究CT模拟定位中,CT扫描/重建参数对三维治疗计划重建的三维假体的几何精确度的影响。[方法]在西门子CT模拟机(Somatomplus4)上扫描自制模体,扫描所得图像登记到ADAC三维治疗计划系统重建成三维假体,测量假体的相关坐标数据并与... [目的]研究CT模拟定位中,CT扫描/重建参数对三维治疗计划重建的三维假体的几何精确度的影响。[方法]在西门子CT模拟机(Somatomplus4)上扫描自制模体,扫描所得图像登记到ADAC三维治疗计划系统重建成三维假体,测量假体的相关坐标数据并与模体的实际数据相比较;对Catphan412模体扫描并测量各组图像的实际层厚,讨论实际层厚的变化对计划系统中登记影像的几何精度影响。[结果](1)CT扫描所采用的不同扫描/重建参数对三维计划系统中重建的三维假体的左右及上下方向的几何精度影响不大,但对重建假体的前后方向(即模体扫描的步进方向)的几何精度有一定的影响。(2)CT扫描所采用的螺距及重建模式会对层厚敏感度曲线(SSP)半高宽值产生影响,该变化对重建假体的前后方向几何精度同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重建CT图像的前后方向的几何误差是随着扫描层厚增加而增加,主要是由于CT扫描的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单纯增加螺距或使用360度线性内插(Wide)重建模式,都会引起CT图像实际层厚的增加,引起更大的容积效应影响。同时部分容积效应也会导致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数字重建影像(DRR)分辨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模 显象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放射治疗计划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X线管电压对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林宇宁 高凯 +4 位作者 邓振生 牟轩沁 余厚军 张学昕 孙立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X线管电压(kVp)与体模管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丙烯酸模板内制作25组直径为1.2mm的圆柱形平行排列的体模管,其间距为11mm。体模管内造影剂碘浓度为4.0~50mg/ml。获取X线图像后,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研究不同... 目的:探讨X线管电压(kVp)与体模管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丙烯酸模板内制作25组直径为1.2mm的圆柱形平行排列的体模管,其间距为11mm。体模管内造影剂碘浓度为4.0~50mg/ml。获取X线图像后,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研究不同X线管电压对体模管图像质量和表面剂量的影响。结果:当X线管电压从54kVp增加到85kVp时,体模表面剂量的变化较图像质量变化大;当超过85kVp后,体模表面剂量的变化不明显而图像质量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结论:在特定体模厚度下,通过建立并分析管电压与图像质量及体模表面剂量间的关系曲线,可以确定最优kVp值,既保证了图像质量又能使体模表面剂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体模 显象
下载PDF
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的体模结节大小测量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敏 龚建平 张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45,151,共4页
目的评价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测量体模结节大小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机对植入直径2.5、5.0、10.0、20.0mm孤立结节的商用体模进行扫描。结节标准体积采用公式V=(4/3)πr3计算。应用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对... 目的评价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测量体模结节大小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机对植入直径2.5、5.0、10.0、20.0mm孤立结节的商用体模进行扫描。结节标准体积采用公式V=(4/3)πr3计算。应用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对体模扫描数据进行分析,测量体模结节的体积、长径、宽径和高径。结果直径2.5mm结节体积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1.1%,结节体积明显高估,结节的宽径和高径高估;直径5.0、10.0、20.0mm结节体积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7%、-1.6%和-2.3%,结节体积均低估。直径5.0、10.0、20.0mm结节与直径2.5mm的结节大小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对体模结节的大小测量和标准值之间虽然存在误差,但对直径5.0、10.0、20.0mm的体模结节测量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体模 显象 体层摄影 螺旋计算机 智能诊断报告系统
下载PDF
PET重建中绝对散射校正与相对散射校正对图像质量影响的对比
7
作者 杜长治 孟祥溪 +7 位作者 谢卿 张岩 刘士玮 王风 朱华 于江媛 杨志 李囡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6-491,共6页
目的研究PET/CT图像重建过程中,散射校正算法的选择对临床条件下图像伪影和定量参数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符合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U2标准的躯干体模(简称NEMA体模),以^(18)F溶液灌注模体。固定本底的活度,并改变阳性球中溶... 目的研究PET/CT图像重建过程中,散射校正算法的选择对临床条件下图像伪影和定量参数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符合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U2标准的躯干体模(简称NEMA体模),以^(18)F溶液灌注模体。固定本底的活度,并改变阳性球中溶液的活度,获得常规比例(4.08∶1)组与极高比例(200∶1)组。体表污染组在极高比例组的基础上,在模体外部放置不同活度(74、37、3.7和0.37 MBq)的小放射源。回顾性选取2012年7月至2021年12月间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PET/CT检查的病例共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4.5±10.2)岁],其中常规显像(^(18)F-FDG)病例10例,特殊显像病例20例(位移病例10例,体表污染病例10例)。PET/CT显像后,分别采用相对散射校正(Relative)与绝对散射校正(Absolute)进行图像重建,以靶本底比(TBR)或伪影分级评价体模图像质量,以CV或伪影分级比较临床图像质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NEMA体模常规比例组与极高比例组Relative方式的图像TBR始终高于Absolute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比例组:3.30(1.94,4.53)和2.72(1.56,3.56);z=-2.20,P=0.028;极高比例组:105.47(45.62,162.82)和101.36(43.96,155.57);z=-1.99,P=0.046]。体表污染组随着小放射源活度的增加,PET图像伪影越明显,Absolute方式的图像伪影评分始终优于Relative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1.0,2.0)和2.5(2.0,3.0)分;z=-2.00,P=0.046]。10例常规显像病例Relative方式与Absolute方式的CVlive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67%(8.00%,11.00%)和11.00%(9.00%,12.00%);z=-2.57,P=0.010],表明Relative方式的图像质量高。2组特殊显像病例Absolute方式的图像伪影较轻、较少,图像质量始终高于Relative方式,其合格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位移病例:9/10和4/10;χ^(2)=5.50,P=0.019;体表污染病例:9/10和4/10;χ^(2)=5.50,P=0.019)。结论以Relative方式进行图像重建适用于临床常规情况,但当采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散射 辐射 伪迹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体模 显象
原文传递
运用自制模体定量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测量误差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朱纯生 洪国斌 +2 位作者 何强 黄桦 黄惠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重建成像的测量误差。资料与方法在自制模体内放置9个直径为10mm的钢球,呈十字排列且平行于床面,钢球之间间隔3.5cm,钢球距床面高17cm,运用DSA机在视野20cm下做三维采集,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至ADW4.3...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重建成像的测量误差。资料与方法在自制模体内放置9个直径为10mm的钢球,呈十字排列且平行于床面,钢球之间间隔3.5cm,钢球距床面高17cm,运用DSA机在视野20cm下做三维采集,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至ADW4.3工作站行血管容积再现(VR)重建,在不同角度下测量每个钢球的直径,计算其放大率,比较不同区域的放大率,并观察钢球的变形失真情况。结果中央区放大率为-0.30%~0.30%,内带区放大率为0.30%~1.00%,外带区放大率为0.7%~1.70%。外带区放大率大于内带区和中央区(P<0.01),内带区放大率大于中央区(P<0.01)。钢球的变形失真率极小。结论 3D-DSA重建成像的测量能基本反映真实物体的大小及形状,其测量误差在介入手术中是可以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模 显象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下载PDF
新型直肠癌放疗个体化固定装置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国付 颜桂明 张飞燕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2-5,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直肠癌放疗个体化固定装置在直肠癌患者放疗体位固定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肿瘤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接受外照射放疗的直肠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31例应用新型直肠癌放疗体位固定装置... 目的探讨新型直肠癌放疗个体化固定装置在直肠癌患者放疗体位固定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肿瘤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接受外照射放疗的直肠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31例应用新型直肠癌放疗体位固定装置加热塑体膜,乙组29例应用简易泡沫垫加热塑体膜。在每次治疗前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应用CBCT图像和计划重建图像比较两组左右(X)、上下(Y)、前后(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甲组X、Y、Z轴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1.61±0.18)mm、(1.82±0.13)mm、(1.91±0.11)mm,乙组X、Y、Z轴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2.22±0.13)mm、(2.43±0.14)mm、(2.36±0.13)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58、17.501、11.283,均P<0.001)。结论新型直肠癌放疗体位固定装置在舒适度上较简易泡沫垫高,摆位误差小于简易泡沫垫加热塑体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适形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体位 辐射损伤 固定装置 塑料 体模 显象
原文传递
管电压对体模及接尘者数字化X线胸片图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华 刘东声 +3 位作者 宣晓 康涵 段江晖 袁慧书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71-674,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管电压下对比度细节体模(CDRAD2.0)及职业性接尘者数字化X线胸片(DR)的图像质量.方法 对CDRAD2.0体模进行高仟伏及不同管电压的DR成像,由3位阅片者对其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并比较影像质量因子(IQF);同时选择136例粉尘... 目的 探讨不同管电压下对比度细节体模(CDRAD2.0)及职业性接尘者数字化X线胸片(DR)的图像质量.方法 对CDRAD2.0体模进行高仟伏及不同管电压的DR成像,由3位阅片者对其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并比较影像质量因子(IQF);同时选择136例粉尘作业人员,拍摄高仟伏X线胸片和不同管电压下的DR片,参照高仟伏胸片分别对DR片的10个解剖部位进行评分,比较DR与高仟伏图像间的差异.结果 在CDRAD2.0体模中,3位阅片者DR图像的IQF值均在120 kV条件下达到最小,平均IQF值为22.25.经随机效应模型的方差分析,不同管电压下的DR图像的平均IQF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75,P<0.01).120 kV的DR图像与高仟伏图像IQF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P=0.979).在接尘者中,120 kV投照条件下的DR图像对解剖情况的显示最接近高仟伏模拟图像,均值与0(基本等同于高仟伏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DRAD2.0体模或接尘者中,120kV管电压下的DR图像质量基本等同于高仟伏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电压 体模 显象 放射摄影 数字
原文传递
被检体形状及放置对MR线圈信噪比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07-1108,共2页
目的了解被检体、线圈间的耦合与线圈信噪比(sNR)的关系。方法 MR 扫描时,在头、体线圈中使用不同形状的水模及不同放置,做 SNR 测量序列扫描,检测 SNR。结果扁圆柱体W100水模在头线圈中轴向放置时 SNR(55.47±0.69)比径向放置时(46... 目的了解被检体、线圈间的耦合与线圈信噪比(sNR)的关系。方法 MR 扫描时,在头、体线圈中使用不同形状的水模及不同放置,做 SNR 测量序列扫描,检测 SNR。结果扁圆柱体W100水模在头线圈中轴向放置时 SNR(55.47±0.69)比径向放置时(46.59±1.36)高(t=16.48,P<0.01),也比水平向放置时(46.32±0.88)高(t=23.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扁圆柱体W100水模在体线圈中轴向放置时 SNR(20.35±0.29)比径向放置时(19.52±0.42)高(t=4.60,P<0.01),也比水平向放置时(19.68±0.46)高(t=3.5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径较小的长圆柱体自制水模,中央轴对称放置于头线圈时 SNR(27.64±0.83)比侧移或倾斜时(26.32±0.85)高(t=3.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线圈中心轴为对称轴放置被检体,可提高线圈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模 显象 研究技
原文传递
改进的定位技术在胸部肿瘤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12
作者 付秀根 石磊 +2 位作者 郑祖安 姜永生 袁响林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92-995,共4页
目的:探索CT-SIM三维定位系统、体模固定技术和PET-CT融合影像导引定位技术在胸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0例胸部肿瘤患者行改进的CT定位技术下的经皮穿刺活检术。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毗邻关系、活动度以及患者的... 目的:探索CT-SIM三维定位系统、体模固定技术和PET-CT融合影像导引定位技术在胸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0例胸部肿瘤患者行改进的CT定位技术下的经皮穿刺活检术。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毗邻关系、活动度以及患者的心肺功能状态,综合运用CT-SIM系统、体模固定技术和PET-CT融合影像导引技术,为患者进行穿刺前定位。统计穿刺定位时间长度、成功率、确诊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210例采用传统铅栅定位下胸部肿瘤穿刺活检的相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改进的CT定位技术的380例患者穿刺定位精确,平均定位时间(9.5 min)较传统方法(16.8 min)缩短7.3 min,活检成功率和确诊率分别是98.7%和95.3%,高于传统定位方法的93.3%和83.3%,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相似,气胸发生率分别为2.8%和2.9%,咯血发生率分别为11%和12.8%。结论:根据患者状态及肿瘤特点,在CT-SIM系统快速精确定位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体模固定技术和PET-CT融合影像导引技术,能显著缩短经皮穿刺活检的定位时间,提高活检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体模 显象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活组织检查 针吸
下载PDF
PET/MRI衰减校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海鹏 樊馨 +3 位作者 贠明凯 章志明 刘宇 单保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299,共5页
PET/MRI是近年兴起的新型多模式成像设备。PET图像需要利用衰减图进行衰减校正,从而得到真实的放射性药物浓度的分布信息。PET/MRI利用MRI数据得到衰减图对PET进行校正,其获取衰减图的方法是PET/MRI系统的关键技术。PET/MRI衰减校正的... PET/MRI是近年兴起的新型多模式成像设备。PET图像需要利用衰减图进行衰减校正,从而得到真实的放射性药物浓度的分布信息。PET/MRI利用MRI数据得到衰减图对PET进行校正,其获取衰减图的方法是PET/MRI系统的关键技术。PET/MRI衰减校正的方法主要有分割法、地图集法和发射数据重建法。本文介绍这3种方法的原理、校正效果及优缺点,并对PET/MRI衰减校正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象 磁共振成像 衰减校正 分割法 地图集法 发射数据重建法
下载PDF
CT-超声实时影像虚拟导航引导穿刺活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贺需旗 李凯 +3 位作者 郑荣琴 苏中振 许尔蛟 张新玲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87-889,共3页
目的 利用体模验证CT-超声实时影像虚拟导航(real-time virtual navigation system,RVS)引导活检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体外模型内含30个红色球形胶块,胶块CT可见但超声不可见.两名不同经验操作者针对每个胶块以RVS引导与常规超声引... 目的 利用体模验证CT-超声实时影像虚拟导航(real-time virtual navigation system,RVS)引导活检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体外模型内含30个红色球形胶块,胶块CT可见但超声不可见.两名不同经验操作者针对每个胶块以RVS引导与常规超声引导两种方法各活检一次,记录活检是否成功及检出的目标胶条长度.结果 两名操作者无论采用RVS引导还是常规超声引导,其活检成功率及检出的目标胶条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VS引导法及常规超声引导法活检成功率分别为96.7%(58/60)及43.3%(26/60),检出目标胶条长度的中位数分别为7.5(6~9)mm及0(0~5)mm.RVS引导法活检成功率及检出目标胶条的长度均高于常规超声引导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引导活检超声不可见目标是可行的,且具较高的准确性,有望为介入性超声提供一种新的引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模显象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实时影像虚拟导航
原文传递
肺隐球菌病20例的PET-CT影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锦云 许尚文 +1 位作者 赵春雷 陈自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 肺隐球菌病的18F-FDG PET/CT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类型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21年9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肺隐球菌病的20例患者,结合病人的免疫状态分析肺部病灶的部位、大小、内部特征、类型(结节型/肿块型... 目的 肺隐球菌病的18F-FDG PET/CT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类型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21年9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肺隐球菌病的20例患者,结合病人的免疫状态分析肺部病灶的部位、大小、内部特征、类型(结节型/肿块型、肺炎型及混合型)及SUVmax值。结果 在18F-FDG PET/CT的影像表现中,20例中位于单个肺叶的有12例(60%),位于两个肺叶及以上的有7例(35%);病变影像征象同时具有“毛刺”征及“分叶”征的有3例(15%),仅有“毛刺”征的3例(15%),仅有“分叶”征的1例(5%)。20例中结节型有13例(65%),单发结节型有10例(50%),多发结节型有3例(15%),肿块型2例(10%),肺炎型有1例(5%),混合型有4例(20%);病变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1.0~17,以高代谢为主(16/20,80%),其中10例作延时显像,有5例SUVmax值升高,5例SUVmax值降低。结论 肺隐球菌病以结节型为主,单发结节、高代谢多见,不同影像类型的肺隐球菌病的SUVmax值有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象 体层摄影 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应用氟荧光标记去氧D葡萄糖(E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象术诊断胰腺癌
16
作者 Fri.,H 汪佩文 《国外学者来访报告》 1996年第3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 断层显象 诊断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诊断特征及临床(附78例分析)
17
作者 邱学芬 张梦华 高玉丽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221-223,共3页
本文报告经超声检查证实诊断的感染性心内膜炎78例,其中88.3%有心脏病史。超声显象对赘生物的大小、形态和部位等能清楚的显示,反复定期探测可观察赘生物动态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还对超声特征、发病年龄等,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显象 感染性心内膜炎 赘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