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M探针电化学腐蚀装置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潘金福 黄旭 +1 位作者 王云 丁召 《现代机械》 2008年第5期14-16,共3页
本文根据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探针电化学腐蚀方法的特点,在总结其它STM探针电化学腐蚀装置的基础上,自制了STM探针电化学腐蚀装置。并用此装置进行探针制备的实验研究,摸索出了此装置制备高质量钨探针的较佳工艺条件,同时给出了所制探针... 本文根据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探针电化学腐蚀方法的特点,在总结其它STM探针电化学腐蚀装置的基础上,自制了STM探针电化学腐蚀装置。并用此装置进行探针制备的实验研究,摸索出了此装置制备高质量钨探针的较佳工艺条件,同时给出了所制探针的STM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 显微镜(stm) 探针制备 电化学腐蚀装置
下载PDF
专论金属表面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STM研究进展 Ⅱ.常用金属表面的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 被引量:12
2
作者 孔德生 万立骏 +1 位作者 陈慎豪 杨武 《腐蚀与防护》 CAS 2003年第12期507-512,共6页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与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及其作用密切相关。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实时、原位、三维实空间观察原子/分子的技术优势,在分子水平上认识金属 缓蚀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金属腐蚀科学的理论研...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与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及其作用密切相关。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实时、原位、三维实空间观察原子/分子的技术优势,在分子水平上认识金属 缓蚀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金属腐蚀科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STM对部分常用金属表面有机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分子取向、晶面结构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缓蚀剂 自组装单分子膜 吸附层结构 分子取向
下载PDF
扫描隧道显微镜精密工作台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魏强 张玉林 +1 位作者 宋会英 郝慧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7,共5页
针对扫描隧道显微镜工作台高精度控制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控制系统,其微位移工作台由压电陶瓷驱动器和柔性铰链机构组成。在对驱动器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作台的数学模型。以三层神经网络自学习PID控制器代替... 针对扫描隧道显微镜工作台高精度控制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控制系统,其微位移工作台由压电陶瓷驱动器和柔性铰链机构组成。在对驱动器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作台的数学模型。以三层神经网络自学习PID控制器代替常规PID控制器,实现了样本的在线采集和优化,有效地克服了神经网络控制器需要离线训练的缺点;采用BP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在线训练,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0μm下的过渡时间从3·25s缩短到1·6s,稳态误差从2·78%减小到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精密工作台 压电陶瓷 神经网络 BP算法 PID控制
下载PDF
凝聚态物理学大师海因里希·罗雷尔博士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安远 《中国市场》 2014年第18期150-157,共8页
瑞士物理学家和发明家海因里希·罗雷尔与德国物理学家和发明家格尔德·宾尼希合作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TM的发明被国际科技界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它开启了纳米科技的新纪元,催生了介观物理学。罗雷... 瑞士物理学家和发明家海因里希·罗雷尔与德国物理学家和发明家格尔德·宾尼希合作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TM的发明被国际科技界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它开启了纳米科技的新纪元,催生了介观物理学。罗雷尔博士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1997年退休后曾多次访华(包括2011年对内蒙古科技大学的访问)并进行多场学术演讲和交流,为发展中瑞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推动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因里希·罗雷尔博士 凝聚态物理学 介观物理学 纳米科技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场离子显微镜(FIM)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载PDF
铂纳米团簇在修饰的HOPG表面的生长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辉 张镇 +2 位作者 姚运喜 谭大力 包信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7-292,共6页
用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了经过不同方法处理的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表面的性质以及铂在其上的成核和生长。通过控制氩刻及氧化时间,在HOPG表面制备出分布和大小均匀的坑。这些纳米坑具有较强的活性,在后面的金属铂沉积过程中成为铂团簇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了经过不同方法处理的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表面的性质以及铂在其上的成核和生长。通过控制氩刻及氧化时间,在HOPG表面制备出分布和大小均匀的坑。这些纳米坑具有较强的活性,在后面的金属铂沉积过程中成为铂团簇的成核中心。通过控制坑的密度和分布,可以很好地控制沉积的铂团簇的分布及大小。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研究了甲醇在该体系的吸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定向裂解石墨 氩离子刻蚀 氧化 纳米团簇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下载PDF
纳米团簇晶体的制备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贾金锋 窦瑞芬 +8 位作者 李绍春 刘洪 徐茂杰 刘熙 王俊忠 厉建龙 薛其坤 李志强 张绳百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4年第5期40-50,共11页
利用表面调制“幻数团簇”的方法制备出Al、Ga和In的纳米团簇人造晶体。这种方法是用Si(111) 7× 7表面作为“模板”生长尺寸相同和分布有序的纳米团簇。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原位分析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确定了金属纳米团簇... 利用表面调制“幻数团簇”的方法制备出Al、Ga和In的纳米团簇人造晶体。这种方法是用Si(111) 7× 7表面作为“模板”生长尺寸相同和分布有序的纳米团簇。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原位分析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确定了金属纳米团簇的原子结构以及这些结构的形成机理。我们的研究表明对生长动力学的精确控制是制备团簇晶体的关键所在。此外 ,这种方法并不局限于制备某一种金属团簇。人造纳米团簇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独特的结构使它们有希望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纳米团簇 金属团簇 结构研究 原子结构 表面 有序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制备 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有机纳米信息存储中的结构转变 被引量:2
7
作者 时东霞 巴德纯 +3 位作者 庞世瑾 宋延林 高鸿钧 aphy.iphy.ac.cn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90-993,共4页
采用真空热蒸发方法制备了有机单体薄膜对硝基苯腈p nitrobenzonitrile (PNBN)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在PNBN薄膜上进行信息记录点的写入 ,通过在STM针尖和高定向裂解石墨 (HOPG)之间施加电压脉冲 ,直接观察到了信息记录点写入前后... 采用真空热蒸发方法制备了有机单体薄膜对硝基苯腈p nitrobenzonitrile (PNBN)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在PNBN薄膜上进行信息记录点的写入 ,通过在STM针尖和高定向裂解石墨 (HOPG)之间施加电压脉冲 ,直接观察到了信息记录点写入前后薄膜发生的局域结构转变 .信息记录点的写入机制主要是这种纳米范围结构变化所导致的薄膜由高阻态向低阻态转变 ,高阻态对应 0 ,低阻态对应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itrobenzonitrile(PNBN)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结构转变 纳米电子学 真空热蒸发 有机纳米信息存储薄膜
原文传递
自适应控制在纳米加工微驱动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魏强 张玉林 +1 位作者 宋会英 于欣蕾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2-474,共3页
为提高扫描隧道显微镜微驱动器的响应速度和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理论的控制方法。微驱动器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在分析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驱动器的简化运动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驱动器参数进行了在线辨识。把自适应控制理论... 为提高扫描隧道显微镜微驱动器的响应速度和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理论的控制方法。微驱动器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在分析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驱动器的简化运动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驱动器参数进行了在线辨识。把自适应控制理论引入到微驱动器的控制中,在参数自校正PID控制律的作用下,实现了PID控制器参数的自动整定。采用专用的压电陶瓷驱动电源,进行了位移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参考位移量为12.39μm时,相对于传统PID控制,动态响应时间由3 s缩短到1.4 s,稳态位移误差由3.2%减小到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PID控制 参数校正 压电陶瓷 纳米定位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9
作者 叶方 杨正德 《广东饲料》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纳米技术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原子力显微镜(AFM) 20世纪80年代 应用 畜牧 纳米尺度 表面效应 小尺寸效应 科技领域
下载PDF
偏压在隧道效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碧华 熊正烨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18,共3页
从隧道扫描势垒模型出发,用量子力学导出隧道电流与针尖间的偏压、间距及它们的逸出功之间的关系,并从能带模型的角度导出样品与针尖的间距不变时,隧道电流与偏压成正比关系.指出偏压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针尖上电子的能量,使针尖上的电子... 从隧道扫描势垒模型出发,用量子力学导出隧道电流与针尖间的偏压、间距及它们的逸出功之间的关系,并从能带模型的角度导出样品与针尖的间距不变时,隧道电流与偏压成正比关系.指出偏压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针尖上电子的能量,使针尖上的电子比样品上的电子更容易穿过势垒,从而形成隧道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穿显微镜(stm) 隧道效应 量子力学
下载PDF
扫描隧道显微镜钨针尖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学慧 程协 曾红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3-338,共6页
采用直流电化学刻蚀方法制备扫描隧道显微镜钨针尖,研究了电化学刻蚀过程中NaOH溶液浓度、钨丝浸入长度和刻蚀电压对针尖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针尖曲率半径和针尖纵横比值,以表征针尖的尺寸和形状;通过能谱仪(EDS)... 采用直流电化学刻蚀方法制备扫描隧道显微镜钨针尖,研究了电化学刻蚀过程中NaOH溶液浓度、钨丝浸入长度和刻蚀电压对针尖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针尖曲率半径和针尖纵横比值,以表征针尖的尺寸和形状;通过能谱仪(EDS)分析针尖表面成分,以表征表面清洁度;通过场发射显微镜(FEM)得到Fowler-Nordheim (F-N)曲线来检测针尖发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浓度为2 mol/L、钨丝浸入长度为4 mm、刻蚀电压为3 V时,可以得到曲率半径约为100 nm、纵横比值为13的针尖,且表面无钨的氧化层。FEM结果显示当对针尖施加500 V的负偏压时,针尖可以稳定发射50 nA量级的电流,且针尖性能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电化学刻蚀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场发射显微镜(FEM) 钨(W) 针尖
下载PDF
用于微区阻抗测量的STM探针的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迪 丁喜冬 +1 位作者 杨森 张进修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170-173,共4页
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mscope,STM)的新型扫描阻抗显微镜(scarming impedance microscope,SIM)可以对绝缘电介质表而的阻抗性质进行测量,但由于传统STM针尖不适用于这种模式,需要制备新型的探针。介绍了利... 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mscope,STM)的新型扫描阻抗显微镜(scarming impedance microscope,SIM)可以对绝缘电介质表而的阻抗性质进行测量,但由于传统STM针尖不适用于这种模式,需要制备新型的探针。介绍了利用电化学腐蚀法制备SIM针尖的工艺,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各种条件的控制对针尖质量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对切断时问的控制效果提出了与以往经验不同的看法。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适用于阻抗性质扫描的针尖特点,认为适用于阻抗扫描的针尖其曲率半径应在100~200nm之间,且具有小的纵横比和一级新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腐蚀 扫描阻抗显微镜(SIM) 探针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下载PDF
纳米材料的几种扫描探针显微表征方法
13
作者 褚宏祥 《光电技术应用》 2009年第5期27-29,43,共4页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表面表征工具,不仅可以表征三维形貌,还能定量地研究表面的粗糙度、孔径大小和分布及颗粒尺寸,在许多学科均可发挥作用.以纳米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综述了国外最新的几种扫描探针显微表征技术,包...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表面表征工具,不仅可以表征三维形貌,还能定量地研究表面的粗糙度、孔径大小和分布及颗粒尺寸,在许多学科均可发挥作用.以纳米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综述了国外最新的几种扫描探针显微表征技术,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SNOM)等方法,展示了这几种技术在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征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原子力显微镜(AFM)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SNOM)
下载PDF
4-戊氧基肉桂酸在HOPG表面的自组装及光诱导结构转变的STM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管静 谭忠印 +3 位作者 许利苹 李珊珊 杨志勇 万立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37-1240,共4页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4-戊氧基肉桂酸(AOCA)分子在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表面的光诱导结构转变.光反应前,4-戊氧基肉桂酸(AOCA)分子间在氢键作用下,在石墨表面形成稳定的有序自组装单分子层.光反应后变为无序的结构,这是由于二...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4-戊氧基肉桂酸(AOCA)分子在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表面的光诱导结构转变.光反应前,4-戊氧基肉桂酸(AOCA)分子间在氢键作用下,在石墨表面形成稳定的有序自组装单分子层.光反应后变为无序的结构,这是由于二聚后的分子立体性较强,原来形成的二维有序结构被破坏.STM揭示了自组装层变化的分子结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4-戊氧基肉桂酸(AOCA) 自组装 光诱导反应
原文传递
在半金属衬底上四联苯分子的手性自组装
15
作者 邹智星 王浩 王俊忠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2023年第4期477-487,共11页
本文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low temperatur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LT-STM)研究了四联苯分子在半金属Bi(111)表面上的超分子手性及其自组装结构。在极低的覆盖度下,四联苯分子形成纳米尺度的分子团簇,团簇中的分子有平躺和... 本文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low temperatur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LT-STM)研究了四联苯分子在半金属Bi(111)表面上的超分子手性及其自组装结构。在极低的覆盖度下,四联苯分子形成纳米尺度的分子团簇,团簇中的分子有平躺和侧躺的取向。随着覆盖度的增加,四联苯分子形成多畴的自组装单层结构。自组装单层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两个平躺分子和一个侧躺分子构成的三聚体。高分辩的STM图表明,平躺的四联苯分子表现出结构对称性,而侧躺的四联苯分子表现为四个之字形的突起,表明四个苯环之间发生了扭曲,使得三聚体团簇具有超分子手性。有趣的是,在畴区内部相邻两个三聚体的手性相反;在畴界两侧两个三聚体的手性相同,表明同手性的三聚体之间存在空间位阻作用。当覆盖度增加到一个满层,畴界不复存在,整个分子单层形成长程有序的消旋结构。此外,由于分子与半金属衬底之间较弱的相互作用,无论是侧躺的分子还是平躺的分子,都会受到针尖电场的影响发生移动或转动。上述研究结果为理解四联苯分子和半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超分子手性和分子自组装结构之间的关联,以及制备长程有序的界面结构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态物理 超分子手性 四联苯 自组装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分子操纵
下载PDF
应用CO_2激光器制备STM光纤探针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晁军峰 魏山城 贾忠伟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5-456,共2页
以普通的单模石英光纤为材料,改进熔融拉锥装置,利用有旋转曲面的凹面镜,实现了制作扫描隧道显微镜光纤探针的加工过程。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拉锥装置满足了制作纳米量级针尖曲率半径光纤探针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光纤探针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熔融拉锥 凹面
原文传递
功率谱估计在扫描隧道显微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小平 王少峰 杨学恒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9-133,共5页
扫描隧道显微镜(简称STM)所采集到的隧道电流信号,不仅包含着表征样品的表面形貌和分子结构的有效信号,而且还隐含着整个扫描隧道显微系统的动态特性.针对STM采集的信号,运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对其波形数据进行功率谱密度估计,对信号在频... 扫描隧道显微镜(简称STM)所采集到的隧道电流信号,不仅包含着表征样品的表面形貌和分子结构的有效信号,而且还隐含着整个扫描隧道显微系统的动态特性.针对STM采集的信号,运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对其波形数据进行功率谱密度估计,对信号在频率域中的特征向量加以提取.结果表明:基于谱空间的特征向量,准确地分辨出了工频在信号中的干扰,也能有效地解释和分析STM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而认为存在一小阻尼系统对信号施以影响;此外,分析的结果可以为STM扫描过程的控制,诊断以及扫描图像的重建和解释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功率谱密度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STM图像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红秀 李鸿琦 张振宇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59,共4页
根据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特点,将小波变换应用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降噪、增强及融合方法进行了阐述。对于不同仪器和不同扫描样品的图像,选用不同的小波基函数和分解层数进行分解和重构,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变换对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进... 根据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特点,将小波变换应用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降噪、增强及融合方法进行了阐述。对于不同仪器和不同扫描样品的图像,选用不同的小波基函数和分解层数进行分解和重构,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变换对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进行处理是有效的、可行的,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小波变换 图像降噪 图像增强 图像融合
下载PDF
原子尺度上的异质催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路军岭 高鸿钧 +2 位作者 时东霞 Shamil Shaikhutdinov Hans-Joachim Freund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0-376,共7页
现实中的催化剂是个相当复杂的系统体系,且为粉末状,限制了多种表面科学表征手段的应用.科学家通过建立简化的催化剂模型,充分利用目前多种有力的科技分析手段,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透射电镜(TEM)、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 现实中的催化剂是个相当复杂的系统体系,且为粉末状,限制了多种表面科学表征手段的应用.科学家通过建立简化的催化剂模型,充分利用目前多种有力的科技分析手段,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透射电镜(TEM)、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谱(FTIR)、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等,直观地在原子尺度上研究催化反应的机理,从而使得人们能够设计出选择性能更高、催化性能更好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催化剂模型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光电子能谱(XPS)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谱(FTIR) 纳米颗粒 氧化物薄膜
原文传递
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振动检测及补偿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梦超 傅星 胡小唐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99-302,共4页
微振动是提高纳米测量精度的主要障碍,为了减小微振动在STM测量中的影响,需要对微振动进行隔离和检测.因此,抗振、隔振及振动补偿技术成为了纳米测量领域的一大分支.设计了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振动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微振动是提高纳米测量精度的主要障碍,为了减小微振动在STM测量中的影响,需要对微振动进行隔离和检测.因此,抗振、隔振及振动补偿技术成为了纳米测量领域的一大分支.设计了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振动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分辨力,并用设计的振动传感器进行了纳米级振动检测试验.在隧道状态下, 观察隧道间隙对外界微振动的响应情况,并用测量结果实时对STM测量进行补偿.结果表明,基于隧道效应的测振传感器具有很好的响应特性和良好的幅频特性,并且可以进行STM的振动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振动传感器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振动检测 隧道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