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陶瓷的表征与性能测试技术(上)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民华 曾令可 《佛山陶瓷》 2004年第1期5-9,共5页
本文综合论述了多孔陶瓷材料微观结构表征及各种性能的测试技术,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
关键词 多孔陶瓷 表征 性能测试 显微 蒸汽渗透 气体泡压 压汞 气体吸附
下载PDF
三种不同点蚀深度测量方法的比对分析
2
作者 宁文涛 《实验室检测》 2024年第7期141-144,共4页
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三种测量点蚀深度的方法:金相法、测微计法和显微法,并探讨它们在不同点蚀情况下的差异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文针对碳钢和不锈钢表面的腐蚀坑,利用这三种测量方法分别对这两种典型材质表面的点蚀坑进行测量,并... 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三种测量点蚀深度的方法:金相法、测微计法和显微法,并探讨它们在不同点蚀情况下的差异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文针对碳钢和不锈钢表面的腐蚀坑,利用这三种测量方法分别对这两种典型材质表面的点蚀坑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通过对比测量结果可知:金相法较为精确,但该方法属于破坏性测量;测微计法仅适用于宽浅型的点蚀坑;显微镜法不仅适用于宽浅型的点蚀坑,也适用于点蚀坑底部较为窄小的情况。结论(1)针对宽浅的点蚀坑,金相法、测微计法和显微法三种方法均适用且结果一致;(2)针对底部窄小的点蚀坑,金相法和显微镜法较为适用且结果一致;(3)金相法、显微镜法和测微计法测量腐蚀深度时,应考虑均匀腐蚀造成的厚度减少量并对结果进行修正,尤其是在均匀腐蚀较为明显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相 测微计 显微 点蚀深度
下载PDF
合理使用划痕法及显微法测定TiN薄膜与基体结合力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娜 杜菲菲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5年第9期619-622,625,共5页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的方法在TC4钛合金基板上制备了TiN薄膜,利用划痕法测试了TiN薄膜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并结合薄膜硬度与显微法判断的临界载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纯依靠划痕法判断临界载荷较为局限,结合显微法同时考虑硬度等...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的方法在TC4钛合金基板上制备了TiN薄膜,利用划痕法测试了TiN薄膜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并结合薄膜硬度与显微法判断的临界载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纯依靠划痕法判断临界载荷较为局限,结合显微法同时考虑硬度等力学性能共同判断临界载荷,是更为科学合理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痕 显微 TiN薄膜/基体结合力 硬度
下载PDF
去滞散的显微与薄层色谱鉴别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宏 封士兰 +7 位作者 李建喜 王磊 王旭荣 张康 杨志强 王学智 边亚彬 张景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4-166,299,共4页
为了建立去滞散的质量标准,试验分别采用显微法和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山楂、黄芪、当归、枳壳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表明:去滞散中山楂、黄芪、当归、枳壳的显微组织特征明显,易于鉴别;供试品在与4味中药材的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 为了建立去滞散的质量标准,试验分别采用显微法和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山楂、黄芪、当归、枳壳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表明:去滞散中山楂、黄芪、当归、枳壳的显微组织特征明显,易于鉴别;供试品在与4味中药材的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出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说明该鉴别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去滞散的质量标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滞散 显微 薄层色谱(TLC) 中药材 鉴别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时间因素对显微法判定打(复)印文件朱墨时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长亮 吕晨 +2 位作者 陆延 周光磊 李彪 《中国司法鉴定》 2021年第3期65-70,共6页
目的朱墨时序鉴别是文件检验领域的难题之一,其判定受色料组合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用显微法判定打(复)印文件与印文形成交叉后时间因素对检验鉴定结果存在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朱墨时序鉴别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用显微法前后间隔30个月对光... 目的朱墨时序鉴别是文件检验领域的难题之一,其判定受色料组合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用显微法判定打(复)印文件与印文形成交叉后时间因素对检验鉴定结果存在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朱墨时序鉴别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用显微法前后间隔30个月对光敏印文、原子印文、印泥印文与打(复)印文件形成不同组合的朱墨时序同一个交叉部位进行两次检验,研究前后两次检验图片间的变化。结果光敏印文、原子印文与打(复)印文件形成不同组合的朱墨时序,两次检验图片无较明显变化;而印泥印文与打(复)印文件形成不同组合的朱墨时序,后一次检验较第一次检验时显微图片有较明显的变化。结论虽然印泥印文与打(复)印文件形成不同组合的朱墨时序前后两次显微检验图片有较明显的变化,但只要能够准确把握朱墨时序判定的依据,仍可以正确地对印泥印文的朱墨时序进行判定。因此30个月的检验间隔对显微法判定打(复)印文件的朱墨时序无显著影响,此研究为朱墨时序鉴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 时间因素 打(复)印文件 朱墨时序
下载PDF
超微粉碎技术对栀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凌霞 范可青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15期228-231,共4页
目的:比较超微粉碎前后栀子的变化,并对超微粉碎后栀子的质量进行评价,以考察栀子经超微粉碎后的效果。方法:分别通过显微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三种方式对超微粉碎前后的栀子进行质量评价。其中薄层色谱法使用栀子对照药材和... 目的:比较超微粉碎前后栀子的变化,并对超微粉碎后栀子的质量进行评价,以考察栀子经超微粉碎后的效果。方法:分别通过显微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三种方式对超微粉碎前后的栀子进行质量评价。其中薄层色谱法使用栀子对照药材和栀子苷对照品进行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以栀子苷为含量检测指标。结果:粗粉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完整的细胞组织,能进行栀子的显微鉴别,而超微粉在显微镜下已不能见到完整的组织细胞,不具有显微鉴别特征;粗粉和超微粉在薄层色谱法显示相同的效果;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超微粉碎不仅没有改变栀子中的功能性成分,还提高栀子苷的提取率,超微粉比粗粉平均提高了17.2%。结论:通过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发现,超微粉碎技术对栀子中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率有大幅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栀子 显微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栀子苷 提取率
下载PDF
羌药胃草质量评价研究
7
作者 谭承佳 田徽 +3 位作者 黄御莲 李玉莲 刘容西 马晓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61-67,共7页
为了建立羌药胃草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显微法、TLC法定性鉴别牡荆素、异牡荆素,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牡荆素含量、UV-Vis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显微特征明显,可见... 为了建立羌药胃草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显微法、TLC法定性鉴别牡荆素、异牡荆素,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牡荆素含量、UV-Vis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显微特征明显,可见方晶、非腺毛、梯纹导管、木纤维、晶鞘纤维、淀粉粒等;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6批样品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50%~1.83%、4.63%~4.80%、1.16%~1.21%、15.64%~16.58%,牡荆素在0.101~0.50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9%,RSD为2.56%,平均含量为0.1149 mg/g;总黄酮(以芦丁计)在0.006~0.03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RSD为1.26%,平均含量为2.0641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羌药胃草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草 牡荆素 异牡荆素 总黄酮 显微
下载PDF
爽咽茶的质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新安 朱捷 赵刚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305-306,共2页
目的建立爽咽茶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麦冬、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及显微法对金银花、菊花、甘草进行显微特征鉴别;以醋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1:1:1)为展开剂,以330nm为入口进行反射式锯齿形扫描,测定绿... 目的建立爽咽茶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麦冬、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及显微法对金银花、菊花、甘草进行显微特征鉴别;以醋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1:1:1)为展开剂,以330nm为入口进行反射式锯齿形扫描,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绿原酸的量在1,06—5,3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回归方程为A=79390C+27686。精密度试验RSD为3.2%,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61%,RSD=2.33%。结论该方法对爽咽茶质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爽咽茶 色谱 显微 质量控制 药物 咽喉
下载PDF
坚杆火绒草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雪莲 李奕松 +4 位作者 苏宏娜 谭玲 李文兵 杨正明 刘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0-384,共5页
目的建立坚杆火绒草质量标准。方法显微法、TLC法进行定性鉴别,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HPLC法测定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结果显微特征明显,可见表皮细胞、气孔、非腺毛、... 目的建立坚杆火绒草质量标准。方法显微法、TLC法进行定性鉴别,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HPLC法测定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结果显微特征明显,可见表皮细胞、气孔、非腺毛、梯纹导管、螺纹导管、木纤维、薄壁细胞、花粉粒等。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6批样品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分别为0.92%~2.87%、7.28%~11.90%、1.08%~5.28%、20.38%~23.02%,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2%、98.96%,RSD分别为1.51%、1.46%。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坚杆火绒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杆火绒草 绿原酸 3 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显微 TLC HPLC
下载PDF
时间因素对显微法判定书写字迹朱墨时序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王长亮 吕晨 +4 位作者 陆延 刘笑影 顾瑜卿 周光磊 李彪 《中国司法鉴定》 2022年第3期63-69,共7页
目的朱墨时序鉴别是文件检验领域的难题之一,其判定受色料组合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旨在研究书写字迹与印文形成交叉后,时间因素对显微法检验结果存在的影响,为朱墨时序鉴别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对光敏印文、原子印文、印泥印文与书写字... 目的朱墨时序鉴别是文件检验领域的难题之一,其判定受色料组合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旨在研究书写字迹与印文形成交叉后,时间因素对显微法检验结果存在的影响,为朱墨时序鉴别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对光敏印文、原子印文、印泥印文与书写字迹形成不同组合的朱墨时序上的同一个交叉部位进行两次显微检验,前后间隔30个月,研究前后两次检验图片间的变化。结果光敏印文、原子印文、印泥印文与黑色签字笔、蓝色圆珠笔、蓝黑钢笔、衬垫式复写纸书写字迹形成不同组合的朱墨时序,除蓝黑钢笔书写字迹的颜色加深、变黑以及印泥印文常伴有极少部分脱落外,两次检验图片无较明显变化;光敏印文、原子印文、印泥印文与无碳复写纸书写字迹形成不同组合的朱墨时序,两次检验图片发生较大变化,无碳复写字迹变淡或消失。结论光敏印文、原子印文、印泥印文与黑色签字笔、蓝色圆珠笔、蓝黑钢笔、衬垫式复写纸、无碳复写纸书写字迹形成不同组合的朱墨时序样本中,除无碳复写字迹与印泥油形成不同组合的朱墨时序有显著变化外,其他组合均无明显变化,对朱墨时序判定影响较小;无碳复写字迹与印泥油形成不同组合的朱墨时序前后两次检验变化显著,在无碳复写字迹变淡或消失的第二次检验时更无法判定其先后顺序,对朱墨时序的判定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 时间因素 书写字迹 朱墨时序
下载PDF
医院制剂新贡—5的质量标准研究
11
作者 赵梦中 靖彩霞 张冬梅 《北方药学》 2016年第3期17-18,共2页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新贡—5的鉴别方法,制定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及薄层色谱法对医院制剂新贡—5中的光明盐、肉豆蔻、阿魏进行鉴别。结果:该法清晰地鉴别了医院制剂新贡—5中的三种药材,阴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显...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新贡—5的鉴别方法,制定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及薄层色谱法对医院制剂新贡—5中的光明盐、肉豆蔻、阿魏进行鉴别。结果:该法清晰地鉴别了医院制剂新贡—5中的三种药材,阴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显微特征分明,薄层色谱法中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可作为新贡—5的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制剂 新贡—5 显微 薄层色谱 阿魏
下载PDF
粉末样品的X射线显微定量分析
12
作者 朱绫 杨业智 刘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4-76,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能用于球形或近似球形微粒的X射线显微定量分析方法。对多元素钴基合金、黄铁矿等微粒样品进行了实际分析,获得了比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 X线 显微 粉末样品
下载PDF
全息干涉显微术测量光纤折射率分布
13
作者 陈志清 吕如寿 《光学工程》 CSCD 1989年第5期21-23,共3页
本文介绍用双曝光全息干涉显微法测量自聚焦棒透镜折射率分布的测量原理。通过实验测试,表明这种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视场大、放大倍数连续可调和数据处理简单等优点。
关键词 光纤 折射率 全息干涉 显微 测量
下载PDF
硅橡胶电树枝通道微观形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周远翔 张旭 +3 位作者 刘睿 侯非 张云霄 高胜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5,共7页
电树枝是引起聚合物绝缘材料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电树枝通道形貌包含了材料绝缘寿命、缺陷形成机理等重要信息。为此,利用共焦显微镜,首次使用荧光显微法对电缆内绝缘用硅橡胶(SIR)材料中电树枝老化通道进行逐层扫描观测,得到荧光显微... 电树枝是引起聚合物绝缘材料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电树枝通道形貌包含了材料绝缘寿命、缺陷形成机理等重要信息。为此,利用共焦显微镜,首次使用荧光显微法对电缆内绝缘用硅橡胶(SIR)材料中电树枝老化通道进行逐层扫描观测,得到荧光显微法三维电树枝形态图和透射光源法电树枝微观形态图。另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电树枝通道横切面进行观测,得到电树枝通道横切面电镜图像并利用暗视野显微成像得到电树枝通道落射光法显微图像。通过上述4种实验观测方法得到的电树枝通道形貌图表明,硅橡胶电树枝通道整体形态为由球状破坏点连成的树枝状中空气隙通道,这种形貌特点首次通过实验方法直接观测得到。进而,基于这一实验结果和电树枝局部放电理论,提出了硅橡胶电树枝球状生长模式,不仅与实验观测相符合,也可为进一步研究硅橡胶中电树枝生长机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电树枝老化 通道微观形貌 荧光显微 三维电树枝 局部放电
下载PDF
全内反射显微技术探测亚表面缺陷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崔辉 刘世杰 +3 位作者 赵元安 杨俊 刘杰 刘文文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129,共7页
亚表面缺陷的检测和去除对于提高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阈值至关重要。结合全内反射显微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信息的新方法,利用显微镜系统的有限焦深,对亚表面缺陷沿深度方向扫描,可以获得不同离焦量下的散射图像... 亚表面缺陷的检测和去除对于提高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阈值至关重要。结合全内反射显微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信息的新方法,利用显微镜系统的有限焦深,对亚表面缺陷沿深度方向扫描,可以获得不同离焦量下的散射图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建立缺陷散射图像清晰度评价值与离焦量的关系,通过清晰度曲线得到亚表面缺陷的深度位置及深度尺寸。模拟全内反射显微平台的成像过程,讨论微调焦过程中全内反射显微成像的特点。缺陷深度位置及深度尺寸的测量精度主要由载物台精密调焦机构的精度以及显微镜的焦深决定,一般可达微米量级。利用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制备尺寸和位置已知的微结构,使用该方法准确获得了微结构信息,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亚表面缺陷 全内反射显微 清晰度评价 微调焦 成像模拟 飞秒刻写
原文传递
固结磨料研磨SiC晶片亚表面损伤截面显微检测技术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银霞 杨乐乐 +1 位作者 郜伟 苏建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6-910,共5页
本文对采用截面显微检测法检测SiC晶片亚表面损伤时样品的制备、腐蚀液配方及腐蚀环境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固结磨料研磨SiC晶片(0001)Si面和(0001)C面亚表面损伤的深度及微裂纹构型。结果表明,采用腐蚀液配方为KOH∶K2CO3=20 ... 本文对采用截面显微检测法检测SiC晶片亚表面损伤时样品的制备、腐蚀液配方及腐蚀环境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固结磨料研磨SiC晶片(0001)Si面和(0001)C面亚表面损伤的深度及微裂纹构型。结果表明,采用腐蚀液配方为KOH∶K2CO3=20 g∶1 g,在420℃下腐蚀3 min时亚表面损伤观测效果较好。在研磨压力为2 psi、金刚石磨粒粒径14μm时,固结磨料研磨SiC晶片的亚表面损伤层深度约为2.6μm,亚表面微裂纹构型有垂线状、斜线状、钩状、叉状、树枝状、人字状以及横线状。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SiC晶片的(0001)Si面和(0001)C面的损伤深度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晶片 截面显微 亚表面损伤 固结磨料研磨
下载PDF
阴离子掺杂对KDP晶体光散射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建芹 王圣来 +2 位作者 房昌水 孙洵 顾庆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8-272,共5页
选用硫酸钾、硝酸钾和氯化钾作为掺杂剂,采用传统降温法和“点籽晶”快速法生长了磷酸二氢钾(KDP)晶体,利用超显微法对KDP晶体中的散射颗粒进行了观察,研究了SO42-、NO3-和Cl-三种阴离子掺杂对晶体中光散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后SO42... 选用硫酸钾、硝酸钾和氯化钾作为掺杂剂,采用传统降温法和“点籽晶”快速法生长了磷酸二氢钾(KDP)晶体,利用超显微法对KDP晶体中的散射颗粒进行了观察,研究了SO42-、NO3-和Cl-三种阴离子掺杂对晶体中光散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后SO42-造成晶体光散射的轻度增加;而NO3-和Cl-离子掺杂后,对于传统降温法所得晶体,散射明显加重,对于“点籽晶”快速法所得晶体的散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剂 KDP晶体 显微 光散射
下载PDF
Dynamic tracking and mobility analysis of single GLUT4 storage vesicle in live 3T3-L1 cells 被引量:8
18
作者 ChenHongLI LiBAI +2 位作者 DongDongLI ShengXIA TaoXU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80-486,共7页
Glucose transporter 4 (GLUT4) is responsible for insulin-stimulated glucose transporting into the insulin-sensitive fat and muscle cells. The dynamics of GLUT4 storage vesicles (GSVs) remains to be explored and it is ... Glucose transporter 4 (GLUT4) is responsible for insulin-stimulated glucose transporting into the insulin-sensitive fat and muscle cells. The dynamics of GLUT4 storage vesicles (GSVs) remains to be explored and it is unclear how GSVs are arranged based on their mobility. We examined this issue in 3T3-L1 cells via investigat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mobility of single GSV labeled with EGFP-fused GLUT4. A thin layer of cytosol right adjacent to the plasma membrane was illuminated and successively imaged at 5 Hz under a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with a penetration depth of 136 nm. Employing single particle track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ubpixel displacement of single GSV was tracked at a spatial precision of 22 nm. Both the mean square displacement and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were calculated for each vesicle. Tracking results revealed that vesicles moved as if restricted within a cage that has a mean radius of 160 nm,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some intracellular tethering matrix. By constructing the histogram of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GSVs, we observed a smooth distribution instead of the existence of distinct group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GSVs are dynamically retained in a continuous and wide range of mobility rather than into separate cla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ULIN GLUT4 GLUT4 storage vesicle (GSV) 3T3-L1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single particle tracking.
下载PDF
基于偏振激光共聚焦的研磨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检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白倩 马浩 殷景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95-1803,共9页
石英玻璃在研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亚表面损伤,对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的检测一直是石英玻璃加工工艺优化中的热点。本文结合偏振激光散射法及激光散射共聚焦法,提出了基于偏振激光共聚焦的研磨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的无损检测方法。搭... 石英玻璃在研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亚表面损伤,对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的检测一直是石英玻璃加工工艺优化中的热点。本文结合偏振激光散射法及激光散射共聚焦法,提出了基于偏振激光共聚焦的研磨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的无损检测方法。搭建无损检测系统,对采用不同金刚石研磨液研磨的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进行检测,并采用横截面显微有损检测法对同一批石英玻璃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对比无损和有损检测结果,亚表面损伤深度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亚表面裂纹构型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偏振激光共聚焦无损检测方法可实现研磨石英玻璃亚表面损伤的定量、非破坏检测,可为后续石英玻璃的加工工艺优化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成像 亚表面损伤 偏振激光散射 横截面显微 石英玻璃
下载PDF
泽兰实蝇内生殖器官的结构及其发育状况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熹 马沙 +3 位作者 汪金蓉 叶敏 李正跃 吴国星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1期61-65,共5页
【背景】泽兰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是杂草紫茎泽兰的重要专性天敌。该蝇幼虫可蛀入紫茎泽兰内部形成虫瘿,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的扩散,许多国家都利用泽兰实蝇控制紫茎泽兰的危害。【方法】通过光学显微法观察了泽兰实蝇成虫内生殖器官的结... 【背景】泽兰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是杂草紫茎泽兰的重要专性天敌。该蝇幼虫可蛀入紫茎泽兰内部形成虫瘿,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的扩散,许多国家都利用泽兰实蝇控制紫茎泽兰的危害。【方法】通过光学显微法观察了泽兰实蝇成虫内生殖器官的结构及其发育动态。【结果】雌性泽兰实蝇的内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受精囊、雌性附腺等器官组成,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雄性附腺、射精管组成。在成虫发育过程中,雌虫卵巢的长度在第4日龄时达最大值,宽度在1日龄时达最大值,与其他日龄相比有显著差异,雌性附腺及受精囊的大小在各日龄间无显著差异;雄虫精巢长度在4日龄时达到最大,宽度在2日龄时达最大,且不同日龄间也有显著差异,而雄性附腺的大小在不同龄期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本文阐明了泽兰实蝇的内生殖系统结构与发育状况,这有助于为提高泽兰实蝇人工繁殖效率及生物防治效果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兰实蝇 内生殖器官 光学显微 紫茎泽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