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削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莫小金 常树森 +6 位作者 魏在荣 周健 曾可为 陈伟 聂开瑜 李书俊 邓呈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66-1272,共7页
目的探讨显微削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thoracodors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TDAP)修复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例DFU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22~6... 目的探讨显微削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thoracodors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TDAP)修复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例DFU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22~67岁,平均49.3岁。2型糖尿病10例,1型糖尿病1例;糖尿病病程3个月~25年,中位病程8个月。DFUs病程6 d~120个月,中位病程1个月;Wagner分级:3级6例,4级5例。溃疡创面均有组织坏死及脓性分泌物,以及不同程度肌腱、骨外露;皮肤缺损范围为5 cm×3 cm~17 cm×6 cm。采用显微削薄TDAP游离移植修复DFUs创面,其中皮瓣6例(包括1例分叶皮瓣),范围为10.0 cm×4.5 cm~26.0 cm×7.0 cm;嵌合穿支皮瓣5例,其中皮瓣范围为10.0 cm×4.5 cm~16.0 cm×5.5 cm,肌瓣范围为6 cm×2 cm~10 cm×3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患者手术时间3.42~11.17 h,平均5.92 h。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1例患者出现皮瓣边缘窦道形成,经换药后术区愈合良好。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佳,受区外形良好,无臃肿;足部轮廓佳,鞋具穿戴舒适,活动良好,患者无需二次整形。供区切口Ⅰ期愈合,仅遗留线性瘢痕且瘢痕隐蔽,无明显凹陷畸形,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在确保下肢血供充足和加强围术期管理的前提下,显微削薄TDAP修复DFUs创面可获得较好疗效及外形;但手术时间延长,增加了DFUs患者发生麻醉及手术风险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显微削薄皮瓣 胸背动脉穿支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显微削薄-嵌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9
2
作者 唐举玉 王玉玲 +7 位作者 吴攀峰 俞芳 卿黎明 潘丁 庞晓阳 曾磊 肖勇兵 刘睿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d-LCFA)为蒂的显微削薄-嵌合(II-MCh)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合并深部死腔的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四肢合并深部无效腔的复杂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均采用以d-LCF... 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d-LCFA)为蒂的显微削薄-嵌合(II-MCh)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合并深部死腔的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四肢合并深部无效腔的复杂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均采用以d-LCFA为蒂的II-MCh穿支皮瓣或显微削薄-分叶-嵌合(III-MPCh)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其中显微削薄的穿支皮瓣覆盖浅表创面,肌瓣填塞深部死腔。皮瓣切取面积6.0 cm×3.0 cm~33.0 cm×8.0 cm,肌瓣切取体积5.0 cm×3.0 cm×1.0 cm~13.0 cm×10.0 cm×1.5 cm,皮瓣供区直接闭合。术后1、3、6、9、12个月随访,记录皮瓣的外形、颜色、质地及感染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6例皮瓣一期顺利成活。2例出现静脉危象,1例出现动脉危象,予以探查重新吻合受区血管后皮瓣成活。随访8~36个月,平均16个月,受区皮瓣皮肤质地柔软,外形不臃肿,皮瓣供区均一期愈合,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结论以d-LCFA为蒂的II-MCh穿支皮瓣既可一次性均匀削薄,使皮瓣受区获得满意外观,同时又可有效填塞深部死腔,实现了创面的立体修复,体现了"微创、美学"的修复理念,是修复四肢合并深部死腔的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显微削薄嵌合皮瓣 特殊形式穿支皮瓣 四肢 修复
原文传递
显微削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3
作者 余少校 周望高 +5 位作者 陈国荣 张振伟 吴文溢 叶学浪 曾锦浩 柯于海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削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8月-2020年7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收治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采用显微削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患者19例,创面缺损面积为3.8 cm×1.5 cm~5.8 c... 目的探讨显微削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8月-2020年7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收治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采用显微削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患者19例,创面缺损面积为3.8 cm×1.5 cm~5.8 cm×3.0 cm,均伴指骨、肌腱外露。皮瓣切取面积4.0 cm×1.8 cm~6.0 cm×3.3 cm。根据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面积大小,以腓动脉穿支为中心设计皮瓣,皮瓣长、宽均比缺损创面大0.2~0.3 cm,皮瓣在深筋膜浅层切取,切取穿支血管长2.0~3.0 cm。在显微镜下将皮瓣大部分脂肪组织剔除,保护好脂肪组织间微小动脉。将皮瓣覆盖手指缺损创面,皮瓣穿支动脉与受区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穿支动脉的伴行静脉与受区指背静脉吻合,皮瓣内的皮神经和指背神经缝接,皮瓣供区直接拉拢间断缝合。术后定期门诊及微信随访伤口愈合情况、皮瓣成活情况、皮瓣感觉及皮瓣供区恢复情况及手指的屈、伸功能等。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结果全部伤口一期愈合,1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9~25个月,平均11.5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质地良好,皮瓣感觉恢复到S_(4)4例,S_(3)9例,S_(2)6例,皮瓣供区仅留线状瘢痕;手功能恢复评价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结果优18例、良1例。结论显微削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外形良好,手术操作简单,避免了二期修薄整形手术,治疗效果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皮瓣 显微削薄穿支皮瓣 修复 指背 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