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昼精夜暝”理论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袁芳 郭静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993-5996,共4页
目的:基于"昼精夜暝"理论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P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P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昼精夜暝"理论指导下的调神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无效穴位针刺治疗,疗程均为4周,... 目的:基于"昼精夜暝"理论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P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P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昼精夜暝"理论指导下的调神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无效穴位针刺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日志评估患者睡眠状况,采用过度觉醒量表(HAS)评估患者日渐过度觉醒程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睡眠时间显著增加(P<0.01),睡眠潜伏时间以及觉醒次数显著降低(P<0.01,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PSQI和HAS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基于"昼精夜暝"理论的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PI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针刺 过度觉醒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过度觉醒量表
原文传递
基于“脑-肠-菌”轴探索昼精夜暝的现代学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泽 韩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4期42-46,共5页
失眠自古以来就是困扰人们的难题。从昼夜节律变化及与肠道菌群关系方面探讨了失眠的发病机制,对今后失眠的临床研究提出建议,为失眠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失眠 “脑-肠-菌”轴 免疫因子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心率变异性监测设备探究“昼精夜暝”理论在胃癌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沈丹丽 邓正明 +3 位作者 王刚 成汇 张小春 江志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运用人工智能心率变异性(HRV)监测设备探究“昼精夜暝”与“昼不精,夜不暝”两种状态对胃癌患者术后自主神经昼夜节律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行择期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2... 目的运用人工智能心率变异性(HRV)监测设备探究“昼精夜暝”与“昼不精,夜不暝”两种状态对胃癌患者术后自主神经昼夜节律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行择期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2例。根据患者术后第3天(记D3)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将AIS评分≤6分的患者划分为Ⅰ组(“昼精夜暝”组),将AIS评分>6分的患者划分为Ⅱ组(“昼不精,夜不暝”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LF/HF、pNN50和rMSSD的昼夜节律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首次通气/通便时间、疼痛评分(VAS评分)、炎症指标(WBC、CRP、IL-6和TNF-α)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与Ⅱ组患者相比,Ⅰ组患者的pNN50、rMSSD和LF/HF在D3已基本恢复其昼夜节律。Ⅰ组患者D3的TNF-α水平[(2.65±2.49)pg/mL vs(6.07±4.82)pg/mL,P=0.03]和D3的VAS评分[(0.60±0.75)分vs(1.67±1.56)分,P=0.04]下降,术后肛门通气/通便时间[(20.56±5.14)h vs(31.01±11.08)h,P<0.01]提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例vs 5例,P=0.02)降低,术后住院天数[(4.60±0.72)d vs(7.25±2.93)d,P<0.01]缩短。结论维持“昼精夜暝”状态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自主神经昼夜节律的恢复,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促进器官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图谱 术后睡眠障碍 人工智能 加速康复外科 胃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