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6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 被引量:125
1
作者 张丽红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3年第2期79-81,共3页
星状神经节阻滞能使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等保持恒常性的功能,星状神经节阻滞现已 广泛用于疼痛性及非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机制 治疗 疼痛性 疾病 疗效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缺血性视神经病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45
2
作者 刘风 许国忠 +1 位作者 刘哲丽 王俊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6-499,共4页
目的 比较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ION)的疗效。方法 诊断明确的ION病人70例82眼,随机分为激素组和SGB组。其中激素组34例38眼(地塞米松1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5~10d后改用强的松20mg顿服,每日1次);SGB... 目的 比较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ION)的疗效。方法 诊断明确的ION病人70例82眼,随机分为激素组和SGB组。其中激素组34例38眼(地塞米松1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5~10d后改用强的松20mg顿服,每日1次);SGB治疗组36例44眼(2%利多卡因2~3ml,患眼同侧行SGB,每日1次,10~15d为1疗程);以视力提高、眼底改变、视野变化以及视觉诱发电位(VEP)的改变作为疗效的指标。结果 激素组治疗后显效10眼,有效12眼,好转3眼,无效13眼,总有效率为65.8%。治疗前、后视力为0.26±0.21、0.35±0.26,差异有显著性(P<0.05)。SGB组治疗后显效15眼,有效14眼,好转5眼,无效10眼,总有效率为77.3%。治疗前、后视力为0.26±0.21、0.44±0.23,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激素组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VEP P_(100)波的潜时明显缩短,振幅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P<0.05;SGB组治疗后振幅升高较激素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大部分病人眼底视盘水肿逐渐消退,视网膜颜色、血管逐渐恢复常态,视野基本恢复正常,受损的视神经功能得到恢复。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临床疗效 肾上腺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41
3
作者 徐阳平 方苏亭 +3 位作者 杨功旭 夏文清 吴斌 何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1期2008-2009,共2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观察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选用成年人尸体,借助显微镜,观察星状神经节发出的交感神经在椎动脉Ⅱ段周围的分布特点。结果...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观察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选用成年人尸体,借助显微镜,观察星状神经节发出的交感神经在椎动脉Ⅱ段周围的分布特点。结果:阻滞星状神经节可明显改善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的平均血流速度为32.25cm/s,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为42.02cm/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046,P<0.01),临床效果:31例痊愈,8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解剖发现星状神经节发出的交感神经攀附于椎动脉的表面。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能主要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 血流速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稳定全麻气管内插管及切皮时应激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赵春亭 王恩真 +3 位作者 张迎萍 苗传龙 王国苏 吴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为观察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后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及手术切皮时内分泌的变化 ,将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按麻醉方法的不同 ,分为阻滞组 (S组 ,n =1 4 ,于麻醉诱导前 5min行左SGB)与对照组 (N组 ,n =1 4 )进行对比观察。测量入室 (t0 ... 为观察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后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及手术切皮时内分泌的变化 ,将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按麻醉方法的不同 ,分为阻滞组 (S组 ,n =1 4 ,于麻醉诱导前 5min行左SGB)与对照组 (N组 ,n =1 4 )进行对比观察。测量入室 (t0 )、气管插管后 1min(t1)、手术开始切皮 (t2 ) 3个时间的血浆皮质醇 (COR)、催乳素 (PRL)和胰岛素 (INS)浓度以及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心率 (HR)。结果 :S组 3个时间的COR及PRL呈下降趋势、INS呈上升趋势 ;N组 3个时间的COR及PRL呈上升趋势、INS呈下降趋势 ;且SBP、HR、COR和PRL组内差比较均为N组 >S组 (P <0 .0 5和P <0 .0 1 )。显示SGB后诱导气管内插管及切皮时的SBP、HR及COR、PRL和INS变化相对较小。提示全麻诱导前行SGB具有抑制气管内插管及手术切皮时应激反应和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气管内插管 应激反应 全身麻醉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5
作者 邓芳 张勇军 卫法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00-301,共2页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临床研究综述 阻滞作用 治疗方法 神经阻滞疗法 治疗效果 疼痛性疾病 疼痛门诊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及应用 被引量:33
6
作者 陈旭 刘慧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颈中神经节 交感神经节 后纤维 颈部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白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向勇 刘菊英 +2 位作者 秦成名 李海峰 杨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福尔马林诱导的兔伤害性反应以及背根神经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和血清白介素8(IL 8)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日本大耳白兔,于星状神经节附近置入导管,8d后取手术成功的24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福尔马林诱导的兔伤害性反应以及背根神经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和血清白介素8(IL 8)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日本大耳白兔,于星状神经节附近置入导管,8d后取手术成功的24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SGB组(B组)和疼痛模型组(C组)。B组和C组在右前肢足底皮下注射3%福尔马林0. 5ml致痛,A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致痛前10min,B组经导管注射0. 25%布比卡因0. 5ml,A组和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致痛后观察各组兔的伤害性反应,并进行伤害性反应评分。致痛前10min(T0 )、致痛后10min(T1 )、60min(T2 )和120min(T3 )取兔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 8的浓度。致痛后120min,取兔右侧C7、C8 和T1 背根神经节,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DNF的表达。结果 SGB后福尔马林诱导的Ⅱ期伤害性反应明显缓解。B组背根神经节恒定面积内BDNF阳性神经元数明显低于C组(P<0. 01),而高于A组(P<0. 01)。B组和C组T2 和T3 时间点血清IL 8浓度较T0 和T1 时间点显著升高(P<0. 01);B组T2 和T3 时间点血清IL 8浓度明显低于C组(P<0. 01)。结论 SGB可部分抑制福尔马林诱导的兔背根神经节BDNF表达和血清IL 8升高,这可能与其缓解炎症痛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星状神经节阻滞 白介素-8 背根神经节 伤害性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血清IL-8 IL-8浓度 放射免疫法测定 福尔马林 日本大耳白兔 足底皮下注射 BDNF 生理盐水 经导管注射 阳性神经 方法选择 置入导管
原文传递
交感神经阻滞 被引量:27
8
作者 平川奈绪美 曲成业 《日本医学介绍》 2001年第10期433-436,共4页
本专辑接续上期 ,继续刊载来自《医学のあゆみ》2 0 0 0年 1 2月 2月出刊的Vol.1 95No9特集 :“痛みとその制御机构———分子メカニズムと治疗の最前线”的文章 ,就当前疼痛治疗问题给与全面阐述。
关键词 交感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胸交感神经阻滞 疼痛 治疗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血流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周志忠 谭杰文 刘河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8-650,共3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脑血流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通过CNKI、EMBASE.com等医药学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组进行前后组内对比。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V2.0软件对大...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脑血流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通过CNKI、EMBASE.com等医药学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组进行前后组内对比。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V2.0软件对大脑供血主要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从512篇文献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8个临床对照试验,涉及210例患者。结果显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脑内血流,其中大脑中动脉[OR=11.438(95%CI,4.842—27.017)>1],椎动脉[OR=8.575(95%CI,5.042—14.586)>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交感神经活性的改变,可明显改善颅内血流速度,可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流速率 星状神经节阻滞 META分析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及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0
作者 彭飞飞 周脉涛 +2 位作者 司波 李国威 余天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5期55-60,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CRB)及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疼痛科确诊的60例头颈部及上肢PHN患者,随机分...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CRB)及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疼痛科确诊的60例头颈部及上肢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超声引导下SGB联合药物治疗;实验组:超声引导下CRB及SGB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l周、4周、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睡眠自评量表(SR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神经阻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VAS、SRSS、SDS评分有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VAS、SRSS、SDS评分有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VAS、SRSS、SDS评分较低;治疗前后两组的VAS、SRSS、SD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只有声音嘶哑、轻度头晕的并发症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CRB及SGB联合药物可有效治疗PHN,是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超声引导
下载PDF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患者全身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宇 马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患者全身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眼眶下壁骨折修复手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 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和B组分别给予超声引导和盲探星状神经节阻滞...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患者全身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眼眶下壁骨折修复手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 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和B组分别给予超声引导和盲探星状神经节阻滞后行全麻诱导经口气管插管术,C组无操作仅行全麻诱导经口气管插管术。3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药物及剂量,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入室(基础值,T_0)、全麻诱导后(T_1)、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_2)、插管后1 min (T_3)、插管后5 min (T_4)、切皮即刻(T_5)、手术结束后清醒时(T_6)、气管导管拔除即刻(T_7)、气管导管拔除后5 min (T_8)的收缩期动脉血压(SBP)、舒张期动脉血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及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A、B 2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出现霍纳综合征的例数及血管损伤、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各时点SpO_2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在T_2、T_3、T_4、T_5、T_6、T_7、T_8时点,与A、B组比较,C组SBP、DBP、MAP、RP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 <0.05)。B组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出现霍纳综合征15例,并发症4例,其中声音嘶哑3例,血管损伤1例。结论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眼眶下壁骨折患者全麻期间可有效减少麻醉诱导、术中及拔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较盲探星状神经节阻滞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星状神经节阻滞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龙氏正骨手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2
作者 钟立军 廖军锋 +1 位作者 宁俊忠 段俊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94-895,共2页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龙氏正骨手法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于治...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龙氏正骨手法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d后分别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并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CASCS评分[(85.5±8.8)分]、优良率(87.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协同治疗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龙氏正骨手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
原文传递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及其对头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慧颖 李红亮 王保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25-28,49,共5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头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疼痛科诊治的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度,并...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头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疼痛科诊治的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度,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评估疗效。对双侧颈动脉及颅内动脉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并记录其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SGB术前比较,术后N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B后6个月总有效率为91.25%。与阻滞前和阻滞对侧比较,SGB可明显升高阻滞侧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及颈外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其脉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颈部动脉及颅内动脉阻滞侧及阻滞对侧血流速度、血流速度变化量及脉动指数SGB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GB后,80例患者中声音嘶哑6例(7.50%)(休息1 h内完全消失),一过性上肢麻木2例(2.50%),臂丛神经阻滞3例(3.75%),穿刺部位疼痛4例(5.00%),异物感3例(3.75%)。结论 SGB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SGB缓解偏头痛症状可能主要是通过明显降低颈外动脉及颈总动脉血管阻力、加快其血流速度、轻度降低颅内动脉血管阻力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 有效性 安全性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赵英 王茂彬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 :观察左右不同侧SGB对犬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取成犬 2 4只 ,急性闭塞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 ,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 (6头 ) :不进行SGB ;左侧SGB组 (9头 ) ,右侧SGB组 (9头 ) ,观察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急性左冠状动... 目的 :观察左右不同侧SGB对犬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取成犬 2 4只 ,急性闭塞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 ,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 (6头 ) :不进行SGB ;左侧SGB组 (9头 ) ,右侧SGB组 (9头 ) ,观察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急性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导致的MOER、RPP的增加 ,左SGB无改善作用 ,并使其进一步增加 ;而右侧SGB后引起HR、CoBF、RPP显著减少。结论 :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时 ,左SGB有可能使心肌缺血、缺氧恶化 ,而右侧SGB在解除心脏疼痛的同时可减少心肌的耗氧量 ,因而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心血管反应 急性冠动脉闭塞 SGB 心肌梗塞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及其应用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京 李福龙 赵自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7-990,共4页
1883年Liverpool和Alexander在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症时,误伤了交感神经,却得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此后,一直采用外科手术切断颈部交感神经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现在,证实当年损伤的部位为星状神经节(SG)。1920年,日本开始推广经皮... 1883年Liverpool和Alexander在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症时,误伤了交感神经,却得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此后,一直采用外科手术切断颈部交感神经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现在,证实当年损伤的部位为星状神经节(SG)。1920年,日本开始推广经皮的SG.阻滞(SGB)疗法,并且很快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应用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7
16
作者 岳剑宁 武百山 +5 位作者 王琦 郭玉娜 刘京杰 何明伟 李玄英 倪家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76例需行SGB治疗且无禁忌证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超声组(n=38)应用超声引导定位SGB,常规组(n=38)应用传统SGB治疗。观...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76例需行SGB治疗且无禁忌证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超声组(n=38)应用超声引导定位SGB,常规组(n=38)应用传统SGB治疗。观察手术总操作时间,霍纳征发生率,操作中患者是否出现明显不适,多次阻滞后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喉返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局部麻药醉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超声组SGB阻滞霍纳征出现率(98.5%),高于常规组(81.1%);超声组穿刺中出现明显不适发生率(1.2%),远低于常规组(23.5%)。超声组多次阻滞后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2.7%),明显低于常规组(18.3%)。喉返神经阻滞(0.6%),臂丛神经阻滞(0.9%),局部麻醉药中毒(0.3%)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穿刺组(分别为5.6%、7.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定位下SGB比传统盲探穿刺法操作更安全,成功率更高,有较多优势,值得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星状神经节阻滞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颅骨骨膜下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7
作者 陈云飞 安建雄 苏心镜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穴位注射 偏头痛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双侧局部脑氧饱和度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张媛 钱燕宁 +2 位作者 鲍红光 史宏伟 周建伟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135,共4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术中双侧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纳入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术中双侧rSO2... 本研究旨在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术中双侧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纳入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术中双侧rSO2,采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视觉语言学习测试(VVLT)、数字广度测试(DST)评估认知功能。结果发现:1术后第7天星状神经节阻滞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阻滞组阻滞侧rSO2在体外循环复温前显著高于星状神经节阻滞前(P<0.05),体外循环开始前显著高于非阻滞侧(P<0.05),体外循环开始前和体外循环停机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阻滞组非阻滞侧rSO2在麻醉诱导前显著低于阻滞前和对照组(P<0.05)。研究显示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明显增加术中阻滞侧rSO2,明显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局部脑氧饱和度 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海马及颞叶皮质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全守波 王清秀 +3 位作者 刘菊英 杨光 傅南安 朱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海马及颞叶皮质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SGB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处理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8只,随机分成四组(n=7):SGB组(E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海马及颞叶皮质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SGB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处理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8只,随机分成四组(n=7):SGB组(E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组)、空白对照组(C组)和假手术组(S组)。采用星状神经节旁置管法制作SGB模型及六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0 min再灌注30 h(E、P、C组)或观察相应时间(S组)后取脑组织,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双侧海马CAl区及颞叶皮质HSP70的表达。结果 与P、C组比较,E组双侧海马和颞叶皮质HSP70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且双侧之间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持续左侧SGB,可降低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神经细胞HSP70的过度表达,单侧SGB的效应对于双侧脑组织损伤后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全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 海马 颞叶皮质 热休克蛋白70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白志勇 李水清 +3 位作者 张华斌 贾东林 栾好梅 梁婷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应用止痛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口服加巴喷丁,0.3 mg,每日3次,盐酸替扎尼定,2 mg,每日3次,共计4周。实验组除口服上述药物外,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应用止痛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口服加巴喷丁,0.3 mg,每日3次,盐酸替扎尼定,2 mg,每日3次,共计4周。实验组除口服上述药物外,采用高频超声实时引导穿刺阻滞星状神经节,每周1次,共4次。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8.68±0.76及8.60±0.81,两组间无差异。治疗后分别为3.63±2.70和5.10±2.75,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VAS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55%;对照组显效率为12.5%、有效率为42.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口服加巴喷丁、盐酸替扎尼定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超声 颈源性头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