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昏迷病人口腔酸碱度与口腔护理 被引量:73
1
作者 沈佩璋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50-551,共2页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脑外伤致昏迷病人口腔炎的发病率较高,如何有效地做好口腔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不断探讨的问题,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口腔pH值的变化与口腔炎的发病率有关,为此,从1994年起,对脑外伤致昏迷病...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脑外伤致昏迷病人口腔炎的发病率较高,如何有效地做好口腔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不断探讨的问题,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口腔pH值的变化与口腔炎的发病率有关,为此,从1994年起,对脑外伤致昏迷病人做口腔护理的同时,进行了pH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口腔酸碱度 口腔护理
原文传递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37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1
2
作者 唐芸 吴永刚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诊断要点及急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08年5月急诊科收住的374例以昏迷为主诉的急诊内科入院患者,对其病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374例昏迷患者中代谢性脑病占30.2%... 目的: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诊断要点及急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08年5月急诊科收住的374例以昏迷为主诉的急诊内科入院患者,对其病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374例昏迷患者中代谢性脑病占30.2%,急性脑血管病占28.4%,急性中毒占28.1%。其最常见病因为酒精中毒(占20.0%)。结论:以昏迷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应该重视其鉴别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病因 诊断 治疗 常见
原文传递
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55
3
作者 张金利 路楷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对其神经功能、苏醒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进行针灸...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对其神经功能、苏醒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进行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功能障碍评分(DFS)、并发症发生率和苏醒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4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D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4周便秘、压疮、肢体痉挛畸形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可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促进病人尽快苏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官促醒 护理模式 高血压性脑出血 昏迷 神经功能 苏醒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被引量:49
4
作者 曲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原发病因,探索有效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10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占30.0%,急性中毒占26.7%,急性心肌梗死占24.3%。昏迷时伴随症状以...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原发病因,探索有效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10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占30.0%,急性中毒占26.7%,急性心肌梗死占24.3%。昏迷时伴随症状以呼吸循环、瞳孔改变为主要表现。结论昏迷患者原发病因多样,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救治过程中应重视心肺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脑卒中 中毒 心肌梗死
下载PDF
74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49
5
作者 陈晓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545-3547,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和急救方案。方法选择该科收治的74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昏迷病因及相应的急救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74例昏迷患者中急性中毒41.89%、心血管病变3...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和急救方案。方法选择该科收治的74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昏迷病因及相应的急救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74例昏迷患者中急性中毒41.89%、心血管病变33.78%、糖尿病并发症16.22%、继发性脑部病变5.41%、其他(溺水、外伤、电击等)2.70%。经抢救治疗,有效率为85.13%,病死率为14.86%。结论对急性昏迷患者采取及时的病因分析判断,积极的抢救措施,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昏迷 病因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电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5
6
作者 张毅敏 陈爱连 +3 位作者 唐纯志 张玉卿 尹海斌 陈声鑫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9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及纳络酮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纳络酮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静脉滴注纳络酮;电针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 目的:观察电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9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及纳络酮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纳络酮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静脉滴注纳络酮;电针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针刺百会、水沟、风府透哑门、合谷和涌泉,疏密波,频率1Hz/50Hz,强度1~4mA。各组治疗均每天1次,共治疗14d。观察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比较各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及清醒率。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结束1个月的GCS评分较治疗结束时继续提高(P<0.05)。纳络酮组及电针组在治疗结束及结束后1个月的GCS评分及GOS分级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电针组与纳络酮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电针组及纳络酮组清醒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与纳络酮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电针干预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GCS评分、GOS分级及清醒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具有促醒及改善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昏迷 电针 清醒率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格拉斯哥预后分级
原文传递
针刺素髎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6
7
作者 许凯声 宋建华 +5 位作者 黄迢华 黄志华 虞露长 郑伟萍 陈晓珊 刘川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9-533,共5页
目的:比较针刺素髎与水沟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取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神经外科常规急救与手术后的基础上,待病情相对稳定,将82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取素髎... 目的:比较针刺素髎与水沟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取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神经外科常规急救与手术后的基础上,待病情相对稳定,将82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取素髎为主穴,劳宫、涌泉等为辅穴,内关、三阴交、翳风、完骨等为配穴,施强刺激促苏醒针刺手法治疗;对照组取水沟为主穴,辅穴和配穴同观察组,同样施强刺激促苏醒手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10次为一疗程。观察素髎穴与水沟穴针刺后即刻的临床表现,以及两组患者治疗45天、90天后昏迷GCS评分改善程度,评价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苏醒率,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针刺后喷嚏反射出现率为85.7%(36/42),较对照组针刺后表现的喷嚏反射反应强烈[25.0%(10/40),P<0.01];观察组平均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64.6±19.4)天vs(73.8±14.6)天,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苏醒率相当[88.1%(37/42)vs 75.0%(30/40),P>0.05];两组治疗后昏迷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观察组治疗90天后昏迷GCS评分优于对照组(9.52±2.32vs 8.47±2.14,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45.2%(19/42),优于对照组的22.5%(9/40,P<0.05)。结论:针刺素髎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苏醒作用疗效确切,具有特有的促进喷嚏反射和兴奋呼吸中枢的功能,较针刺水沟为主促苏醒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昏迷 针刺疗法 促苏醒 素髎 水沟
原文传递
低血糖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4
8
作者 徐延平 刘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8期1350-1351,共2页
关键词 低血糖 症候群 组织损伤 昏迷 患者 脑组织 血糖浓度 供能 机体功能 标准
下载PDF
呼唤对卒中昏迷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3
9
作者 范慧琴 李建玲 《护理研究(下半月)》 2004年第5期870-871,共2页
[目的 ]探讨呼唤对脑卒中昏迷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47例昏迷病人进行呼唤声音刺激 ,观察脑电波的反应性 ,并与昏迷病因、程度及临床预后进行回顾性相关分析。 [结果 ] 3 0例 ( 63 .8% )昏迷病人出现呼唤反应 ,17例缺乏反应 ... [目的 ]探讨呼唤对脑卒中昏迷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47例昏迷病人进行呼唤声音刺激 ,观察脑电波的反应性 ,并与昏迷病因、程度及临床预后进行回顾性相关分析。 [结果 ] 3 0例 ( 63 .8% )昏迷病人出现呼唤反应 ,17例缺乏反应 ;出现呼唤反应者较缺乏反应者病死率低 ;轻度昏迷病人对呼唤反应较中重度昏迷病人显著。 [结论 ]呼唤对昏迷病人有较高的诊断、治疗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唤 卒中 昏迷 临床应用 脑电波 脑电监测
下载PDF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促醒治疗的参数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石艳红 邵秀芹 +2 位作者 冯珍 郑茶凤 帅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进脑外伤后昏迷患者觉醒的最佳治疗参数。方法 2013年至2015年,本院161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实验1组(n=41)、实验2组(n=39)和实验3组(n=41)。对照组使用常规促醒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正...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进脑外伤后昏迷患者觉醒的最佳治疗参数。方法 2013年至2015年,本院161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实验1组(n=41)、实验2组(n=39)和实验3组(n=41)。对照组使用常规促醒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参数设置:实验1组200μs,30 Hz;实验2组200μs,100 Hz,实验3组200μs,50 Hz。每次60min,每天2次,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治疗30 d和治疗结束后分别比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改良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得分。结果治疗30 d和治疗后,各组在GCS评分、CRS-R评分、治疗次数、清醒人数、昏迷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各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3组优于实验1组和实验2组(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参数为波宽200μs、频率50 Hz时,能更好更早地促进患者的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昏迷 正中神经电刺激 频率 促醒
下载PDF
护士和家属实施感觉刺激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39
11
作者 仲悦萍 张云 +1 位作者 陈晓艳 王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31期3793-3797,共5页
目的评价由护士和家属分别提供的感觉刺激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ICU病房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2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评价由护士和家属分别提供的感觉刺激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ICU病房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2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由主管护士施行感觉刺激,观察组由家庭照顾者施行感觉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施行感觉刺激干预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西方神经感觉刺激参数量表(WNSSP)评分、RLA认知评分以及脑电图检查评估情况。结果施行感觉刺激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行感觉刺激干预2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GCS[(7.28±1.86),(9.78±2.01)分]、WNSSP[(13.23±10.07),(47.48±14.32)分]和RLA认知评分[(2.15±0.98),(3.20±1.30)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脑电图评级(17.39%,3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感觉刺激可促进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意识和基础认知感觉功能的恢复,且家庭照顾者实施感觉刺激的促醒效果优于主管护士实施感觉刺激的促醒效果,前者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昏迷 脑损伤后 护士 家庭照顾者 感觉刺激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赵经郊 孙敬照 +4 位作者 黄崇熙 唐祖是 刘洋 张兵 孙森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8-340,共3页
对12例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HHNC)病人进行临床研究,认为神经外科病人并发HHNC,主要是丘脑下部损害和较长时间大量脱水剂使用引起的,不同于糖尿病引起的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HNDC)。根据血糖、血清钠增高... 对12例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HHNC)病人进行临床研究,认为神经外科病人并发HHNC,主要是丘脑下部损害和较长时间大量脱水剂使用引起的,不同于糖尿病引起的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HNDC)。根据血糖、血清钠增高情况分为高糖型、高钠型、高糖高钠型和普通型四种临床类型,提出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按上述分型确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取得了较好的疗效。8例病人纠正了高渗状态。已有5例痊愈出院。并对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 高血糖性 非酮症性 昏迷 神经外科
原文传递
气管内置管注药最佳部位和体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9
13
作者 王丹玲 叶海花 +1 位作者 吕文斌 刘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51-352,共2页
气管内置管注药最佳部位和体位的实验研究王丹玲,叶海花,吕文斌,刘霞昏迷及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肺炎的发生率较高,[1~3]对此类病例临床治疗及护理均较困难,除给予患者大量广谱抗生素外,往往需要充分彻底排痰及综合护理措施... 气管内置管注药最佳部位和体位的实验研究王丹玲,叶海花,吕文斌,刘霞昏迷及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肺炎的发生率较高,[1~3]对此类病例临床治疗及护理均较困难,除给予患者大量广谱抗生素外,往往需要充分彻底排痰及综合护理措施。最近我们开展了气管内置管吸痰及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脑血管疾病 气管内注药 实验
原文传递
167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8
14
作者 叶俊宇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3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及有效救治措施。方法选取急诊内科2005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167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并提出有效救治方案,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急性中毒75例,占44.91%;...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及有效救治措施。方法选取急诊内科2005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167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并提出有效救治方案,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急性中毒75例,占44.91%;原发性脑部疾病62例,占37.13%;糖尿病并发症20例,占11.98%;继发性脑病疾病5例,占3.00%;其他疾病3.00%。经过急救后,抢救成功145例,占86.92%。结论急性中毒和原发性脑部疾病是导致昏迷的主要原因,在急诊救治过程中要尽快明确诊断,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急诊 昏迷 原发性脑疾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实验大鼠轻中型闭合性脑损伤昏迷指标与分级标准 被引量:33
15
作者 于建云 李俊祥 +2 位作者 郭泽云 赵小林 赵旭东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为使实验室间的研究数据可比,特建立大鼠轻型和中型闭合性脑损伤分级的昏迷量化标准。方法利用自制金属单摆装置复制大鼠脑损伤动物模型,按照大鼠脑损伤后昏迷反应程度进行呼吸暂停时间,角膜反射、外耳道刺激反应、翻正反射及针刺... 目的为使实验室间的研究数据可比,特建立大鼠轻型和中型闭合性脑损伤分级的昏迷量化标准。方法利用自制金属单摆装置复制大鼠脑损伤动物模型,按照大鼠脑损伤后昏迷反应程度进行呼吸暂停时间,角膜反射、外耳道刺激反应、翻正反射及针刺疼痛反应消失后恢复时间的实际测量与评分,结合肉眼颅脑解剖检查进行验证,对前述指标的实测值和评分赋值数据进行多元判别回归分析,建立判别方程。结果应用实测值和评分值进行轻型脑损伤判别的概率分别是88.9%和91.9%。结论该标准是一个较理想实用的大鼠轻、中型脑损伤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大鼠 脑损伤 昏迷 分级标准
下载PDF
刺激性干预在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6
作者 顾宇丹 费雅雅 +1 位作者 秦殊 黄庆锋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刺激性干预应用于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南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试验组行刺激性... 目的探讨刺激性干预应用于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南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试验组行刺激性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清醒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干预15 d、30 d内清醒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激性干预应用于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可加快清醒,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性干预 昏迷 脑损伤后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老年护理学
原文传递
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17
作者 葛东明 王正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8-768,F0003,共2页
颅脑损伤可造成大脑半球严重广泛损伤、皮层功能丧失、昏迷或无意识状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观察比较,刺激性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刺激性护理 昏迷 促醒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7
18
作者 高正主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对联合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脑出血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治... 目的:对联合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脑出血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出血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脑血肿程度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GC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昏迷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脑出血 醒脑静 盐酸纳洛酮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昏迷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李秀 王同 +4 位作者 丁震 陈若静 张春美 吴祖凤 张素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32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和42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非昏迷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水平无创正压辅助通气(BiPAP),动态观察治...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32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和42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非昏迷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水平无创正压辅助通气(BiPAP),动态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Glasgow昏迷评分(GCS)、NPPV天数、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昏迷组32例患者中30例经BiPAP通气后好转(2h后意识转清26例,3.8h意识转清3例,24h后完全清醒1例),血气分析指标好转,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增加,通气(9±4)d恢复至稳定期状态,与非昏迷组(7±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昏迷组胃肠胀气的发生率高,较非昏迷组明显增加(80.5%比10.6%,P〉0.05)。两组间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93.75%比97.62%,P〉0.05)。结论昏迷不是NPPV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高碳酸血症 昏迷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杨中良 杨秀云 +2 位作者 郭梅凤 孙宝玲 刘卫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87例,于入院24h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评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10活性、血糖...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87例,于入院24h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评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10活性、血糖水平和脑出血体积,同时监测患者住院期间MODS的发生情况。按住院期间是否继发MODS,分为MODS组32例和非MODS组55例,比较MODS组与非MODS组患者上述指标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MODS与IL-1、IL-6、IL-10、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评分、血糖及脑出血体积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MODS组血清IL-10活性、APACHE-Ⅱ评分、血糖及脑出血体积明显高于非MODS组,而格拉斯哥评分明显低于非MODS组(P<0.01)。MODS与血清IL-10活性、APACHE-Ⅱ评分、血糖及脑出血体积呈正相关。结论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入院24h内高血糖、脑出血体积较大、APACHE-Ⅱ评分高及血清IL-10活性升高为继发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对MODS的发生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昏迷 多器官功能衰竭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高血糖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