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尼医世说:闵一得及吕祖天仙教金丹道的经世外王理论
1
作者 张广保 《宗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明清道教思想家注重阐发道教的经世思想,从明初高道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提出道教的内圣外王之道,到闵一得及吕祖天仙教的三尼医世说与道教的即身外王说都是围绕着内圣外王之道创立的不同学说,这充分反映了道教在明清时期关注现实、积极... 明清道教思想家注重阐发道教的经世思想,从明初高道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提出道教的内圣外王之道,到闵一得及吕祖天仙教的三尼医世说与道教的即身外王说都是围绕着内圣外王之道创立的不同学说,这充分反映了道教在明清时期关注现实、积极入世的新倾向。本文对闵一得及吕祖天仙教的三尼医世说与道教的即身外王说进行系统研究,认为三尼医世说是清代以闵一得等人为代表的吕祖天仙教共同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一得 经世思想 张宇初 明清道教 积极入世 金丹道 天仙 吕祖
原文传递
明清道教神仙信仰的民众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为香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核心信仰。明清道教神仙信仰的民众化主要是指神仙信仰深入普通民众生活并对民众的生产、生活及心理产生普遍影响的社会现象。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神仙形象的民间化,即从天上神仙到民间异人;神仙功能的社会化,即从...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核心信仰。明清道教神仙信仰的民众化主要是指神仙信仰深入普通民众生活并对民众的生产、生活及心理产生普遍影响的社会现象。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神仙形象的民间化,即从天上神仙到民间异人;神仙功能的社会化,即从个体成仙到救世度人;神仙居所的尘世化与内向化,即从遥不可及的"洞天福地"到遍布乡间市井的宫观庙宇,一直深入到人们的心灵居所。这一民众化过程,是明清社会大变动格局之下的产物,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控制等是民众化最终形成的外部因素。同时,这一民众化过程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特征亦有着密切的关联,凸显了中国文化的一体化与交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道教 神仙信仰 民众化 社会文化内涵
下载PDF
明清净明道與全真道關係略論——以人物交往及師承關係爲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武 《全真道研究》 2011年第1期142-164,共23页
本文通過考察明清時期幾組道教信徒的交往情況及師承關係,發現他們多身兼净明道與全真道的傳承。其中,一些道法高超的道士似乎並没有自覺地考慮如何處理净明道與全真道的關係,而是'順其自然'地任各種道法'爲我所用';另... 本文通過考察明清時期幾組道教信徒的交往情況及師承關係,發現他們多身兼净明道與全真道的傳承。其中,一些道法高超的道士似乎並没有自覺地考慮如何處理净明道與全真道的關係,而是'順其自然'地任各種道法'爲我所用';另一些全真道士則因長期生活於净明道的文化圈内而漸信'净明忠孝'之説,但他們也並不願意完全放棄原來所學,而是試圖融合兩派的學説。在後者中,部分道士採取了創立新宗派以統攝全真、净明兩家學説的做法,並取得了成功;另一部分道士則既未能創立新的宗派,也未能以此派統攝彼派,而是促成了兩派和諧共處於同一宫觀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道教 净明道 全真道
原文传递
高淳道教神像画神祇身份再辨识 与赵伟商榷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奇赫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3,共6页
1989年,高淳县文物工作者在淳溪镇居委会旧房拆修中抢救出339幅明清时期的神像画,包括"神轴"和"斗牌"两种形制,内容以道教神祇为主。这批神像画中的224幅在2006年由高淳县文化局以《明清道教神像画》为题付梓南京... 1989年,高淳县文物工作者在淳溪镇居委会旧房拆修中抢救出339幅明清时期的神像画,包括"神轴"和"斗牌"两种形制,内容以道教神祇为主。这批神像画中的224幅在2006年由高淳县文化局以《明清道教神像画》为题付梓南京出版社出版,濮阳康京、陶思炎、苏金成、高致宇、胡知凡与赵伟等研究人员都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这批神像画为民间画工所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目前发现的数量最多、序列完整的道教主题的神像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道教 文物工作者 神祇 民间画工 南京出版社 赵伟 神像画 高淳县
原文传递
论明清道教神仙群体特征——由吕洞宾民间传说看道教神仙形象的演变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11-112,115,共3页
研究通俗文学与道教的关系,对于考察道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以及道教对影响中国社会的独特方式都有重大意义。在中国民间的诸多道教传说中以吕洞宾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与他相关的传说在历代不断被改编为小说、话本、戏剧等,为老百姓... 研究通俗文学与道教的关系,对于考察道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以及道教对影响中国社会的独特方式都有重大意义。在中国民间的诸多道教传说中以吕洞宾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与他相关的传说在历代不断被改编为小说、话本、戏剧等,为老百姓们所喜闻乐见。在有关他的种种民间传说中,"吕洞宾戏白牡丹"的故事是流传最广、版本最多的一个。这不仅说明了这个故事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还反映出以吕洞宾为代表的神仙形象的改变背后所隐喻的道教神仙群体特征在世俗化进程中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道教 神仙特征 吕洞宾
下载PDF
明清学术视野下的道教思想特征论析
6
作者 许伟 《文教资料》 2015年第26期75-77,共3页
道教在明清之际渐成颓势,这主要表现在道教在上层的发展上。而在明清下层社会,道教的影响却有增无减。这一情况也深刻地体现在明清道教学术思想的转向上,这种学术与思想的发展转向与其时整个社会的学术思想背景密不可分。它反过来也解... 道教在明清之际渐成颓势,这主要表现在道教在上层的发展上。而在明清下层社会,道教的影响却有增无减。这一情况也深刻地体现在明清道教学术思想的转向上,这种学术与思想的发展转向与其时整个社会的学术思想背景密不可分。它反过来也解释了明清道教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从而提醒在对明清道教及其思想的认识上不能仅仅以衰退论一笔带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道教 学术思想 特征
下载PDF
明清道教神仙功能的民众化探析
7
作者 李为香 杨轶男 《沧桑》 2010年第2期144-144,147,共2页
明清时期道教的发展呈现出较为突出的民众化趋势。在神仙功能上,唐宋以来道教的救世度人的群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明清道教所崇祀的神灵,均与民众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帮助人们解脱现实苦难,诸如关帝、送子娘娘、八仙等等。这一民... 明清时期道教的发展呈现出较为突出的民众化趋势。在神仙功能上,唐宋以来道教的救世度人的群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明清道教所崇祀的神灵,均与民众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帮助人们解脱现实苦难,诸如关帝、送子娘娘、八仙等等。这一民众化过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民众的功利性心理需求,从而为神仙信仰赢得了更深层的民众心理基础。神仙功能的民众化既是对明清时期社会动荡的积极应对,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同时又有利于中国文化的统一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道教 神仙功能 民众化
下载PDF
胡适《西游记考证》的失误及其影响
8
作者 郭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胡适于1923年所作的《西游记考证》一文被后来的《西游记》研究者广泛引用。然而,由于胡适对与《西游记》密切相关的道教内丹学知识缺乏了解,其考证也不够严谨,所以此文中对明清时期的《西游记》研究现象、《虞集序》、《西游记》的性... 胡适于1923年所作的《西游记考证》一文被后来的《西游记》研究者广泛引用。然而,由于胡适对与《西游记》密切相关的道教内丹学知识缺乏了解,其考证也不够严谨,所以此文中对明清时期的《西游记》研究现象、《虞集序》、《西游记》的性质和主旨等诸多内容的评论都存在问题,严重误导了后世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西游记》 明清道教 内丹 吴承恩
原文传递
《性命圭旨》淵源考
9
作者 張雪松 《全真道研究》 2020年第1期105-122,共18页
《性命圭旨》本身並未標明作者,後人因爲書中稱尹真人爲"吾師",故此推測該書作者是"尹真人高弟"。尹真人並非指尹喜或元代全真道士尹志平,很可能是指與王陽明關係密切的明代全真道士尹蓬頭。將《性命圭旨》最初成... 《性命圭旨》本身並未標明作者,後人因爲書中稱尹真人爲"吾師",故此推測該書作者是"尹真人高弟"。尹真人並非指尹喜或元代全真道士尹志平,很可能是指與王陽明關係密切的明代全真道士尹蓬頭。將《性命圭旨》最初成書時間大體定在明嘉靖到萬曆之間是適宜的;其最初流傳地域,應該是在皖南、贛皖江浙交會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命圭旨 明清道教 内丹學 尹蓬頭
原文传递
兰州金天观古建筑群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超 《山西建筑》 2010年第4期27-28,共2页
以相关历史文献为依据,结合现有测绘图纸,对兰州市金天观历史建筑群的古今格局进行了翔实的分析,探讨了兰州金天观古建筑群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为今后对金天观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 明清道教建筑 空间格局 价值
下载PDF
探讨明清道教与戏剧研究
11
作者 李莉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7期45-45,共1页
本文对明清戏剧展开分析,从其与文化的结合方向,对道教文化在其中的应用进行剖析。笔者希望本文对明清道教与戏剧的研究分析,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我国明清道教与戏剧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明清道教 戏剧 研究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