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耶稣会数学科学在中国——明清时期欧洲天文医学的传入与转型
1
作者 葛业静 钮卫星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2,共8页
明末清初,天文医学作为欧洲数学科学的分支与解读基督教宇宙观的工具被传教士介绍到中国,首次在语境中被确立为独立知识类别。通过耶稣会士穆尼阁的系统译介,天文医学主要理论以及个体疾病和流行病大会合说两种解释模式嵌进清代文本传... 明末清初,天文医学作为欧洲数学科学的分支与解读基督教宇宙观的工具被传教士介绍到中国,首次在语境中被确立为独立知识类别。通过耶稣会士穆尼阁的系统译介,天文医学主要理论以及个体疾病和流行病大会合说两种解释模式嵌进清代文本传统。中国天文学家积极地摘录、引用、注释、质疑和改编,并通过调动历史记忆资源和对西学的理解尝试纠正翻译文本中的错误。另一方面,来华耶稣会士与民间从业者的交往,直接推动了欧洲天文医学与传统数术知识的化合。清中期以降,天文医学逐渐脱离天文学家的叙事体系,既符合耶稣会数学科学知识传播的全球趋势,也是传统向现代转型中既定知识类型重新排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医学 耶稣会士 天主教 明清西学 中国化
原文传递
我与明清间耶稣会翻译文学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奭学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8年第1期109-130,共22页
本文乃个人迄今从翻译文学的角度研究明末东传之西学的自述,但在文章开头及结尾,我也稍谈前人如陈垣与今人如毕墨惜的研究。我就翻译文学所做的研究始自个人的博士论文,而我的第一本书《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明末耶稣会古典型证道故事考... 本文乃个人迄今从翻译文学的角度研究明末东传之西学的自述,但在文章开头及结尾,我也稍谈前人如陈垣与今人如毕墨惜的研究。我就翻译文学所做的研究始自个人的博士论文,而我的第一本书《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明末耶稣会古典型证道故事考诠》也就这本论文扩大改写与加章添节而得。我的第二本专书《译述:明末耶稣会翻译文学论》讨论了八部当时译作,包括《圣梦歌》与《轻世金书》在内。第三本拙作乃与梅谦立合著,题为Jesuit Chreia in Late Ming China:Two Studies with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Alfonso Vagnone’s"Illustrations of the Grand Dao"。如书题所述,除两篇专论外,我们笺注并出,中译了高一志的《达道纪言》。第四本拙作《明清西学六论》系论文合集,所论议题多与翻译有关,例如利玛窦译《二十五言》或贺清泰译《古新圣经》等。我现在撰写中的是一本有关马若瑟的专书,内容和马氏的中文创作及法文翻译有关,希望能尽快完成,送请学界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间耶稣会士 明末翻译文学 传教士小说 明末耶稣会证道故事 明清西学
下载PDF
守山阁学人群体的崛起与明清“西学”的延续性:以《几何原本》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天纲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42,共12页
一般以为明末利玛窦、徐光启引进“西学”以后,“利徐之学”在清代曾经中断,似乎只在“鸦片战争”以后,晚至“戊戌”时期的康、梁一辈学者,才重新开始“西学”启蒙运动。然而,清中叶以降江南地区学术传承脉络证明:以钱熙祚、顾观光、张... 一般以为明末利玛窦、徐光启引进“西学”以后,“利徐之学”在清代曾经中断,似乎只在“鸦片战争”以后,晚至“戊戌”时期的康、梁一辈学者,才重新开始“西学”启蒙运动。然而,清中叶以降江南地区学术传承脉络证明:以钱熙祚、顾观光、张文虎、李善兰为核心的学者群体在1837年即通过抄录、校勘、刊刻“守山阁丛书”,研究和传承明末耶稣会士翻译的天文、地理、数学等著作,并为战后之“西学”复兴做了铺垫。“守山阁丛书”及一系列包含“西学”书目之丛书的刊刻与发行,证明江南地区的乾嘉学者有一种内在和纯学术的热情。如同笛卡尔、帕斯卡哲学提倡“几何学精神”一样,李善兰、伟烈亚力续译《几何原本》(1858)后九卷,接续利玛窦、徐光启的“所以然”的“metaphysical study”,表现了“西学”启蒙运动的延续性。19世纪30年代起,“守山阁丛书”刊刻实践,以及与之相关的墨海书馆、江南制造局、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译书活动,是一种延续性事业,更是“戊戌变法”中“西学”宣传运动的基础。总之,“守山阁丛书”学人群体的学术自觉,并不能以“冲击—反应论”的模式来解释,而需要某种形式的“内在理路”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原本》 守山阁丛书 明清西学 江南儒学
原文传递
作为创世隐喻的自鸣钟——反思明末清初时期传教士引入的钟表与机械知识
4
作者 苏文捷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3,共10页
明清时期被介绍到中国的自鸣钟绝不仅是外交礼物或西洋奇器,钟表及其相关的机械知识也是传教士向中国士人学者阐释基督教宇宙观的重要媒介。天地万物有没有外在的设计者和推动力?这是早期现代中西对话中浮现出的核心宇宙观差异。在辩教... 明清时期被介绍到中国的自鸣钟绝不仅是外交礼物或西洋奇器,钟表及其相关的机械知识也是传教士向中国士人学者阐释基督教宇宙观的重要媒介。天地万物有没有外在的设计者和推动力?这是早期现代中西对话中浮现出的核心宇宙观差异。在辩教著作中,寰宇的秩序被类比成精准运行的机械钟,以论证必然存在创造天地且调停万物的终极钟表匠。在十六到十七世纪欧洲机械与力学知识的发展脉络中,实证数理方法其实始终和神学理论交叉碰撞,它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被介绍到明清中国。反观本土尤其是清宫设计的钟表,并非只限于技术接受,而是在图像学层面与西方宗教观进行了深度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鸣钟 基督教创造论 机械世界观 耶稣会传教士 明清西学
原文传递
王学对明清之际西学的接应及其意义
5
作者 陈卫平 《贵州文史丛刊》 2016年第1期9-15,共7页
从明末万历年间至清代乾隆年间,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在中国流传了二百多年。学术界对于这一时期西学的流播已作了很多研究。明清之际西学得以流播,是与中国本土思想特别是王学为其提供的接应分不开的。这对于明清之际信仰价值系统的... 从明末万历年间至清代乾隆年间,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在中国流传了二百多年。学术界对于这一时期西学的流播已作了很多研究。明清之际西学得以流播,是与中国本土思想特别是王学为其提供的接应分不开的。这对于明清之际信仰价值系统的重建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学 明清之际西学
下载PDF
明清之际输入之西方科学文化新耶?旧耶?
6
作者 张晓 《社会科学论坛》 2007年第10期15-28,共14页
明清间输入之西学,除了基督教教义以外,其主体是西方近代科学文化,这对于中国古老的科学技术走出传统向近代过渡,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 明清之间西学东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