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4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 被引量:62
1
作者 范宏贵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4-20,107,共8页
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 ,按中国确定的民族有 12个 ,还有 2个民族成分未定 ;按越南确定的民族有 2 6个。这种差异是因两国划分民族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所致。这些民族可分为四类 :一是从中国迁入越南的民族 ;二是居住原地的土著民族 ;三是从... 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 ,按中国确定的民族有 12个 ,还有 2个民族成分未定 ;按越南确定的民族有 2 6个。这种差异是因两国划分民族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所致。这些民族可分为四类 :一是从中国迁入越南的民族 ;二是居住原地的土著民族 ;三是从越南迁到中国的民族 ;四是从中国转老挝进入越南的民族。重视跨境民族的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民族 越南 中越两国 中国云南省 民族自觉意识 中越边境 哈尼族 布依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明末清初
原文传递
日本八十年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 被引量:38
2
作者 常建华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72-83,共12页
关键词 地域社会论 研究述评 宗族 明末清初 珠江三角 名古屋大学 乡绅 三角洲 八十年 东洋史
下载PDF
山东方言里的反复问句 被引量:31
3
作者 罗福腾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9-74,共6页
山东方言里的反复问句罗福腾壹资料与方法本文利用现有的方言调查成果来分析山东全省反复问句的类型及其地域分布,并根据明末清初用山东方言写成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反复问句的事实,来讨论今山东话反复问句的某些类型的历史来源。讨论... 山东方言里的反复问句罗福腾壹资料与方法本文利用现有的方言调查成果来分析山东全省反复问句的类型及其地域分布,并根据明末清初用山东方言写成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反复问句的事实,来讨论今山东话反复问句的某些类型的历史来源。讨论按照反复问句的时态差异,分未然体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问句 山东方言 北京话 未然体 《醒世姻缘传》 聊斋俚曲集 已然体 语气词 双音节词 明末清初
原文传递
明清绅士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4
作者 巴根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5-120,123,共7页
关键词 研究综述 乡绅 社会流动 国家权力 大土地所有制 明末清初 国家与社会 传统内变迁 明清时期 绅士阶层
原文传递
朱仙镇历史地理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长傅 《史学月刊》 1964年第12期38-42,46,共6页
朱仙镇在河南开封城西南四十五里。自宋以来,为军事要镇。明末清初最盛,称我国四大镇之一,与汉口镇、景德镇、佛山镇齐名。清末开始衰落。是典型的历史商业城市之一。茲据个人考察调查,参证文献资料,论述其诞生的由来,兴盛的条件与特征... 朱仙镇在河南开封城西南四十五里。自宋以来,为军事要镇。明末清初最盛,称我国四大镇之一,与汉口镇、景德镇、佛山镇齐名。清末开始衰落。是典型的历史商业城市之一。茲据个人考察调查,参证文献资料,论述其诞生的由来,兴盛的条件与特征,衰落的原因,现状及今后发展如次。以供研究城市历史地理,制订地方经济规划的参考。一、朱仙镇名称的由来朱仙镇相传以朱亥得名。通鉴辑览:“朱仙镇在开封府祥符县西南,以朱亥旧里,故名。”祥符县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仙镇 城市历史地理 商业城市 景德镇 明末清初 贾鲁 黄河 河南 十三年 周家口
下载PDF
近代湖湘文化试探 被引量:28
6
作者 林增平 《历史研究》 1988年第4期3-17,共15页
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漫长的古代,在湖南没有出现过几桩足以影响全国局势的大事;属于湖南籍的名人,寥若晨星.而跨入近代(1840年后),就迥然不同,在诸如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事变中,湖南所产生的反映,着实引人瞩目;且人才辈... 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漫长的古代,在湖南没有出现过几桩足以影响全国局势的大事;属于湖南籍的名人,寥若晨星.而跨入近代(1840年后),就迥然不同,在诸如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事变中,湖南所产生的反映,着实引人瞩目;且人才辈出,为人们所称道,延续至现代,更呈现出鼎盛的局势.其故安在?这是近年学术界所乐于议论,亦即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湖湘文化 湖南移民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起义 湖南人 明末清初 谭嗣同 历史研究 湘军 左宗棠
原文传递
徽州文书所见明末清初的粮长、里长和老人 被引量:24
7
作者 周绍泉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1-146,共16页
徽州文书所见明末清初的粮长、里长和老人周绍泉农村社会实态研究,是明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农村社会实态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明清农村地方社会制度的研究,可以区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根据朝廷和官府的规定,农村地方社会... 徽州文书所见明末清初的粮长、里长和老人周绍泉农村社会实态研究,是明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农村社会实态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明清农村地方社会制度的研究,可以区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根据朝廷和官府的规定,农村地方社会制度是什么样子,比如农村地方行政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文书 契约文书 休宁县 明末清初 万历 行政建制 歙县 赤契 里长户 《天下郡国利病书》
原文传递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二) 被引量:28
8
作者 何炳棣 《世界农业》 1979年第5期21-31,共11页
(二) 甘藷 甘藷,现代一般称山芋、红薯、白薯、番薯,源出于中美和南美。虽然学术界大体认为甘藷的世界性的传播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的,但近20年来有若干科学迹象使一些学人相信在哥伦布以前甘藷已传入太平洋玻里内西亚岛群中... (二) 甘藷 甘藷,现代一般称山芋、红薯、白薯、番薯,源出于中美和南美。虽然学术界大体认为甘藷的世界性的传播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的,但近20年来有若干科学迹象使一些学人相信在哥伦布以前甘藷已传入太平洋玻里内西亚岛群中某些岛屿。甘藷传华的历史,自明末清初即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以清初久任(1647—1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蜀黍 中国粮食生产 十六世纪 云南 《明史》 天台县志 乾隆 《广东新语》 明末清初 四川
下载PDF
译入与译出:困惑、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27
9
作者 许钧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5年第4期111-117,共7页
翻译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它构建并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借鉴与尊重,成为世界交流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从中华文明的演进来看,对异域文化的译人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传译,明末清初的科... 翻译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它构建并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借鉴与尊重,成为世界交流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从中华文明的演进来看,对异域文化的译人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传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东渐,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直接参与了中国文化、宗教乃至社会的变革、改造与更新,体现了翻译与重大社会实践之间的深刻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翻译 五四运动时期 人与社会 异域文化 文明进程 中华文明 明末清初 西学东渐
下载PDF
从云锦公所到铁机公会——近代苏州丝织业同业组织的嬗变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翔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4-131,共28页
苏州丝织手工业历史悠久 ,云锦公所为其行会组织。明末清初以后 ,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行会制度开始动摇 ,行会功能遭到削弱。清朝末期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 ,苏州丝织业云锦公所的旧式行会色彩日益淡化 ,虽仍沿用旧称 ,但与传... 苏州丝织手工业历史悠久 ,云锦公所为其行会组织。明末清初以后 ,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行会制度开始动摇 ,行会功能遭到削弱。清朝末期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 ,苏州丝织业云锦公所的旧式行会色彩日益淡化 ,虽仍沿用旧称 ,但与传统社会里的纯粹行会组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表现出向资产阶级同业团体过渡的特征。到民国年间 ,在苏州丝织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 ,云锦公所也完成了自身的转化 ,演变为资产阶级同业组织的成熟形态———“铁机丝织业同业公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会制度 苏州 资产阶级 清朝末期 近代 明末清初 手工业 削弱 根本 传统社会
原文传递
社会动荡与地方士绅──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阳城陈氏为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世瑜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3-39,共7页
Taking the example of a Shanxi gentry family’s behavior during the social turmoil of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importance the gentry attached to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stabili... Taking the example of a Shanxi gentry family’s behavior during the social turmoil of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importance the gentry attached to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stability, and the effects of this emphasis on their sentiments and behavior at a time of dynastic transition. The author also relates these matters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small community" in traditional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士绅 陈廷敬 明末清初 社会动荡 陈氏 阳城县 山西 社区 基层社会 小共同体本位
原文传递
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蓝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年第2期141-156,1,共17页
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蓝勇清代四川地区土著和移民问题,是清代历史研究中较重要的问题。清初四川究竟存有多少土著?土著存留多少有无地域差异?究竟有多少移民进入四川?各省移民的具体比例怎样?各省移民进入四川后... 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蓝勇清代四川地区土著和移民问题,是清代历史研究中较重要的问题。清初四川究竟存有多少土著?土著存留多少有无地域差异?究竟有多少移民进入四川?各省移民的具体比例怎样?各省移民进入四川后的分布有无地域差异?均是需要进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移民 地理特征 四川地区 川东地区 土著 成都平原 川南地区 明末清初 地理分布 川西南地区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云贵汉族移民的时间和地理特征 被引量:21
13
作者 蓝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77-81,共5页
明清时期云贵汉族移民的时间和地理特征蓝勇以往研究云贵地区清代移民问题,在分析移民构成这一点时一般是用个别县志中计算的当地构成状况来说明整个云贵地区移民构成状况,但是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其研究的信度是不够高的。若能... 明清时期云贵汉族移民的时间和地理特征蓝勇以往研究云贵地区清代移民问题,在分析移民构成这一点时一般是用个别县志中计算的当地构成状况来说明整个云贵地区移民构成状况,但是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其研究的信度是不够高的。若能找出一个更全面的统计移民构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地区 明清时期 汉族移民 移民迁入 江西籍 地理特征 江南 贵州地区 古人声 明末清初
下载PDF
明末清初太仓乐郊园示意平面复原探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顾凯 《风景园林》 2017年第2期25-33,共9页
明末清初太仓的乐郊园为当时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名园,但对此园的研究尚不深入,与此园的历史地位并不匹配,这主要是由于历史材料的局限,也与研究方法有关。本文通过几种材料的综合比对判断,在获得历史材料间的关系认识基础上,针对两篇园... 明末清初太仓的乐郊园为当时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名园,但对此园的研究尚不深入,与此园的历史地位并不匹配,这主要是由于历史材料的局限,也与研究方法有关。本文通过几种材料的综合比对判断,在获得历史材料间的关系认识基础上,针对两篇园记分别作出示意平面复原、并综合3种材料绘制总体示意平面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乐郊园的布局构成、景物配置、营造过程等基本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对这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园林作出认识上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园林史 乐郊园 示意平面复原 明末清初
下载PDF
清代陕南地区的移民、农业垦殖与自然环境的恶化 被引量:19
15
作者 谭作刚 《中国农史》 1986年第4期1-10,共10页
农业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农业垦殖活动顺应自然规律,采用较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原则,便能够促进自然界与人类生产活动的良性循环,使人类获得丰富的自然之赐;如果忽视自然规律,采取盲目、野蛮的开发手段,就会造成自... 农业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农业垦殖活动顺应自然规律,采用较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原则,便能够促进自然界与人类生产活动的良性循环,使人类获得丰富的自然之赐;如果忽视自然规律,采取盲目、野蛮的开发手段,就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影响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农业垦殖史上,以上两个方面都同时存在,但各自所占比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又是各不相同的。本文仅就清代陕西南部农业垦殖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变化关系作一简略考察,以便为当代农业经济开发活动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地区 农业垦殖 移民 社会经济 我国古代 中府 乾隆 明末清初 土地兼并 自然环境
下载PDF
试论达干尔族的族源问题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述 《民族研究》 1959年第8期43-50,共8页
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过去有过不同的意见:有说达斡尔是成吉思汗的子孙的;有说达斡尔是契丹或白鞑靼的;也有说达斡尔是元末明初才出现的等等说法。根据我初步接触的材料和分析研究的结果,认为达斡尔族来源于契丹的说法是正确的。(当... 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过去有过不同的意见:有说达斡尔是成吉思汗的子孙的;有说达斡尔是契丹或白鞑靼的;也有说达斡尔是元末明初才出现的等等说法。根据我初步接触的材料和分析研究的结果,认为达斡尔族来源于契丹的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不是说辽代契丹全部发展成为现代的达斡尔,也不是说达斡尔没有契丹以外的成分)。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讨论参考,并希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契丹人 蒙古史 成吉思汗 源问题 通古斯 明末清初 蒙古人 族源 辽代
原文传递
明清戏曲与女性角色 被引量:17
17
作者 叶长海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7-88,共12页
明代后期,许多戏曲作品极鲜明地表现了女性的独立人格和人生价值,并反映了有关女性的各种社会问题。丰富多彩的戏曲活动,吸引了女性作家直接参与创作。她们的剧作大多写女性的才干和情爱,以此来表现她们的自尊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 明代后期,许多戏曲作品极鲜明地表现了女性的独立人格和人生价值,并反映了有关女性的各种社会问题。丰富多彩的戏曲活动,吸引了女性作家直接参与创作。她们的剧作大多写女性的才干和情爱,以此来表现她们的自尊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明清戏曲中出现了如花木兰、杜丽娘、李香君等许多著名角色,同时有更多不知名的女性角色,她们共同构成了绚烂的艺术人物画廊,给历代读者和观众传达了古代妇女的情感心态,表达了她们的生活感受和她们的理想企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明清戏曲 女性角色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女性作家 女作家 戏曲作品 明末清初 女剧作家 女子
原文传递
徽商及其网络 被引量:16
18
作者 臼井佐知子 何小刚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8-24,共7页
本文拟透过徽州商人的经营活动,从网络分析这个视角对中国明清社会加以考察。一、明末清初的徽商网络明代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徽商和山西商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财力最为雄厚的两大商帮。当时,这两个商帮的中坚力量都在从事获利丰厚... 本文拟透过徽州商人的经营活动,从网络分析这个视角对中国明清社会加以考察。一、明末清初的徽商网络明代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徽商和山西商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财力最为雄厚的两大商帮。当时,这两个商帮的中坚力量都在从事获利丰厚的盐业。万历四十五年(1617),盐业纲运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有利于徽商对于两淮盐场的控制。此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商 徽州商人 网络分析 徽州盐商 商品经济 明末清初 族谱 人际关系 商业网络 盐业
下载PDF
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在梅州的整合研究——以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江金波 司徒尚纪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作为汉族民系的客家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客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从文化地理学理论考察 ,区域文化的成型取决于主体文化要素的分别成熟。据此 ,确定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成型期在明... 作为汉族民系的客家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客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从文化地理学理论考察 ,区域文化的成型取决于主体文化要素的分别成熟。据此 ,确定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成型期在明末清初。由于历史的原因 ,梅州客家文化与梅州客家山歌具有客家区域文化代表意义。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整合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这在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中原文化构建了梅州客家山歌的骨架。因此 ,梅州客家山歌的艺术风格、修辞方法、章法结构都留有“十五国风”以及迁徙途经的江南吴音印迹。客家山歌自明末清初始与吴歌分道扬镳 ,佐证了客家民系及其文化成型于明末清初说。土著文化填充了客家山歌的肉体并使其尽显地域个性。因而 ,梅州客家山歌中还大量存在土著民族的歌词、唱名、旋律及修辞方法。从过程来看 ,文化整合导致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也是客家民系长期的区域环境感应的结果。从模式与效应来看 ,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经历了前期的汉族低势位文化与土著高势位文化的整合、中期汉族与土著等势位文化的整合、后期汉族高势位文化与土著低势位文化的整合的不同模式。属于特殊的高低互位的文化整合模式 ,其效应是互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著文化 客家民系 中原文化 明末清初 客家文化 汉族 江南 客家山歌 修辞方法 吴音
原文传递
明至清初云南藏区的政教关系及其特点 被引量:16
20
作者 冯智 《中国藏学》 CSSCI 1993年第4期129-143,共15页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的前缘,是滇、川、藏三省(区)毗邻交界地,也属于“藏彝民族走廊”的最南端。历来不仅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且也是滇藏各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早在唐代这里就存在一条“茶马古道”。明至清初,由于...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的前缘,是滇、川、藏三省(区)毗邻交界地,也属于“藏彝民族走廊”的最南端。历来不仅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且也是滇藏各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早在唐代这里就存在一条“茶马古道”。明至清初,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现了滇藏民族关系的新发展。特别是围绕政教关系,使这一地区进一步成为诸种民族、教派、集团等方面相互抗衡、密切交汇的场所。本文根据藏汉文文献档案资料及实地调查材料就明末清初滇藏政教关系及其历史影响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氏土司 云南藏区 政教关系 中甸 和硕特部 丽江 明末清初 西藏 纳西族 五世达赖喇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