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明代江南民间书坊的勃兴及其社会意蕴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军 杨华林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115,共5页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江南地区民间书坊蓬勃兴盛,其主要表现有三:一是书坊众多、刻书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二是书坊出现的时间相对集中;三是江南地区替代福建建阳成为坊刻重心。民间书坊兴盛折射出士商关系的变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加快了...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江南地区民间书坊蓬勃兴盛,其主要表现有三:一是书坊众多、刻书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二是书坊出现的时间相对集中;三是江南地区替代福建建阳成为坊刻重心。民间书坊兴盛折射出士商关系的变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加快了明代图书出版从初期单纯赞辅政治的单一教化功能向中后期注重民众实用、休闲娱乐功能多元化的转变,为传播明代通俗文化、启蒙思想提供了平台。民间书坊及其出版活动成为影响明代社会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出版 江南地区 民间书坊
下载PDF
试论明代史钞类图书出版兴盛之成因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军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明代史钞类图书出版颇为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史钞类图书的产生是抄撰著述方式的余绪,也是史学著述方式由繁冗趋于简省的必然结果;明政府以史辅经的伦理教化意图,对史钞类图书的出版起了导引、促进作用;科举考试的现实需求刺激着史钞... 明代史钞类图书出版颇为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史钞类图书的产生是抄撰著述方式的余绪,也是史学著述方式由繁冗趋于简省的必然结果;明政府以史辅经的伦理教化意图,对史钞类图书的出版起了导引、促进作用;科举考试的现实需求刺激着史钞类图书的编纂、出版;明代尤其是中后期史钞类图书之所以得到广泛流传,也得益于图书生产市场化的推波助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出版 史钞类图书 明代文化
下载PDF
明代张登云本《吕氏春秋》出版研究
3
作者 俞林波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71-174,共4页
明代出版的张登云校刊本《吕氏春秋》流传不广,清代毕沅组织众名家校勘众本而成的《吕氏春秋新校正》就未参校张登云本《吕氏春秋》。前人对张登云本的研究也存在一些讹舛和疏漏,影响人们对张登云本出版情况的研究和认识。梳理其出版的... 明代出版的张登云校刊本《吕氏春秋》流传不广,清代毕沅组织众名家校勘众本而成的《吕氏春秋新校正》就未参校张登云本《吕氏春秋》。前人对张登云本的研究也存在一些讹舛和疏漏,影响人们对张登云本出版情况的研究和认识。梳理其出版的来龙去脉,考证其真实情况,可以还原古书的本来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张登云本《吕氏春秋》书前有陈文烛《刻吕氏春秋序》和叶逢春《重梓吕氏春秋叙》,后有张登云《吕氏春秋跋》一文。考察研究这三篇文章,可见明人出版研究《吕氏春秋》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出版 《吕氏春秋》 张登云 编辑出版
下载PDF
《唐詩類苑》成書考
4
作者 楊彦妮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1-234,共24页
本文以明代的大型類書式唐詩總集《唐詩類苑》在萬曆十四年(1586)和萬曆二十九年(1601)兩次刊刻的歷史爲核心個案,依靠墓誌、方志等材料重構當時書籍刊刻的文化環境。文章前兩節集中追蹤書籍編輯張之象(1507—1587)生平的兩個重要節點,... 本文以明代的大型類書式唐詩總集《唐詩類苑》在萬曆十四年(1586)和萬曆二十九年(1601)兩次刊刻的歷史爲核心個案,依靠墓誌、方志等材料重構當時書籍刊刻的文化環境。文章前兩節集中追蹤書籍編輯張之象(1507—1587)生平的兩個重要節點,一爲在浙江按察司擔任下級官員,一爲鄉居時對文獻整理刊刻的多種興趣,牽涉到他所能够從政府機關獲取的信息、資源,他與當時江南影響最大的文人群體領袖王世貞(1526—1590)等人之間的疏遠等重要細節。第三節從時間的角度重新整理卓明卿(1535—1594)版《唐詩類苑》的成書邏輯與自我論説,揭示這本書從"選"到"輯"的定位轉向。第四節通過分析萬曆二十九年版的參與人員,探析它所具有的地方公共事務的性質。本文的討論涉及從嘉靖後期到萬曆中期江南文人群體的力量消長以及人力/物力、官/民、公/私等諸多重要因素,它們共同構成了《唐詩類苑》成書前後的嘈雜複雜的歷史現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詩類苑》 張之象 卓明卿 出版文化 明代出版
下载PDF
明代国子监刻书考略(上)——补版及新刻图书、底本及校勘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明杰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89,104,共6页
国子监刻书上起五代,下迄清朝,绵延千年而不绝。明代是国子监刻书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国子监刻书史上颇具代表性。该文通过征文考献,系统考察了明代南、北二监的补版及新刻图书、底本及校勘、书工及刻工、版式行款、刻书经费、社会评价等... 国子监刻书上起五代,下迄清朝,绵延千年而不绝。明代是国子监刻书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国子监刻书史上颇具代表性。该文通过征文考献,系统考察了明代南、北二监的补版及新刻图书、底本及校勘、书工及刻工、版式行款、刻书经费、社会评价等诸多问题,较全面地展现了明代国子监刻书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国子监 国子监刻书 明代出版
下载PDF
袁宏道著作的印行及其文坛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7,共9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作家文坛地位的外缘因素大致可分为权威性与非权威性两类。为成就文坛事业,袁宏道曾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发声,其中之一是利用晚明迅速发展的印书业。万历二十五年到万历三十七年,其诗文著作至少刻印过十五次,可称为&qu... 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作家文坛地位的外缘因素大致可分为权威性与非权威性两类。为成就文坛事业,袁宏道曾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发声,其中之一是利用晚明迅速发展的印书业。万历二十五年到万历三十七年,其诗文著作至少刻印过十五次,可称为"密集滚动式"印行。其读者除了士大夫阶层,还经由商业出版扩散至下层文人。传媒效应扩张了袁宏道的文化影响力,带动不少文人改变欣赏趣味和写作方式,冲击了当时的文学主潮;袁氏也因此成为时代文坛不可忽视的突起异军。袁宏道的成功,切实体现了来自士大夫以外文化圈的非权威性因素影响晚明文坛格局能力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宏道 明代出版 晚明文坛 书种堂
原文传递
明代国子监刻书考略(下)——书工及刻工、版式行款、刻书经费、社会评价诸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明杰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50,共6页
国子监刻书上起五代,下迄清朝,绵延千年而不绝。明代是国子监刻书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国子监刻书史上颇具代表性。该文通过征文考献,系统考察了明代南、北二监的补版及新刻图书、底本及校勘、书工及刻工、版式行款、刻书经费、社会评价等... 国子监刻书上起五代,下迄清朝,绵延千年而不绝。明代是国子监刻书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国子监刻书史上颇具代表性。该文通过征文考献,系统考察了明代南、北二监的补版及新刻图书、底本及校勘、书工及刻工、版式行款、刻书经费、社会评价等诸多问题,较全面地展现了明代国子监刻书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国子监 国子监刻书 明代出版
下载PDF
十六世纪中国大众传媒社会的形成及其结构——明代中后期出版物大众化的原因和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韩鹏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6-102,共7页
学界对明代书籍出版的研究历来以印刷术及商业为切入点,如技术进步对出版之推动,或商业需求、成本下降导致出版业隆盛而至学风、文化之大变等等。除此以外,隐藏于商业与技术进步背后的文化系统对出版业的推动、社会巨变背景下各类信息... 学界对明代书籍出版的研究历来以印刷术及商业为切入点,如技术进步对出版之推动,或商业需求、成本下降导致出版业隆盛而至学风、文化之大变等等。除此以外,隐藏于商业与技术进步背后的文化系统对出版业的推动、社会巨变背景下各类信息之传递、出版活动对社会形态的影响也是重要课题。具体而言,明代社会横跨官方、民间一整套动态的文化系统之任何细节,如官方的举措对书籍发行的影响、民间士人的礼仪往来及学术交流于出版业的推动、新闻信息网络的及时建立和出版物之舆论导向、文人阶层与出版商群体之合作与融合等等多种元素,皆可证明明代中晚期这样一个"十六世纪中国大众传媒社会"之形成,当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用文献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方法对其进行演绎分析,能够更全面地看待明代中末期出版业之特征与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大众化 明代出版 官刻 私刻 坊刻
下载PDF
日藏明代“名山记”刊本研究
9
作者 冯乃希 《励耘学刊》 2023年第1期323-336,391,392,共16页
明代中后期伴随出版文化与旅游业的繁荣,以“名山记”为题的游记集不断刊刻发行。文章围绕日本内阁文库等地所藏各版本“名山记”游记集,梳理不同版本之间的关联与差异,并讨论不同时代的编者应对阅读市场而采用的多样化编辑策略。在重... 明代中后期伴随出版文化与旅游业的繁荣,以“名山记”为题的游记集不断刊刻发行。文章围绕日本内阁文库等地所藏各版本“名山记”游记集,梳理不同版本之间的关联与差异,并讨论不同时代的编者应对阅读市场而采用的多样化编辑策略。在重刊过程中,“名山记”游记集不仅兼具了“地志”与“艺文”双重属性,还囊括了图画、清玩小品等各种晚明出版界的时兴内容。在这一过程里,士人的个人游览体验被不断公众化,闲情文学成为吸引大众阅读趣味的“消费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山记 游记 明代出版
下载PDF
明代官方出版中錯葉充抵現象探源--以兩種福建官版《十三經注疏》的印刷爲中心
10
作者 沈暢 《古典文献研究》 2022年第1期37-51,共15页
官方出版是明代出版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官方出版具有職守衆多、主管常易的特性,在出版的各個環節中難免出現失落現象與違規操作行爲。《南臃志·經籍考》卷下引言中言及明代成化(1465-1487)以前南京國子監書版短缺現象時曾指出... 官方出版是明代出版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官方出版具有職守衆多、主管常易的特性,在出版的各個環節中難免出現失落現象與違規操作行爲。《南臃志·經籍考》卷下引言中言及明代成化(1465-1487)以前南京國子監書版短缺現象時曾指出“板既叢亂,每爲刷印匠竊去刻他書以取利利,故旋補旋亡”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利 刷印 明代出版
原文传递
明代图书出版产业的市场要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子卿 柳宏 《科技与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4-137,共4页
明代作为我国古代图书出版产业的鼎盛时期,业已形成了市场化和产业规模化,具备了现代出版市场的完整特征。文章基于市场要素的视角,依次从明代图书出版市场的卖方要素、买方要素和产品要素三个角度对明代图书出版产业体系进行剖析与解读。
关键词 明代图书出版 市场要素 出版主体机构 消费者市场
原文传递
《诗经图史合考》作者考辨
12
作者 仲艳青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3年第3期39-44,共6页
旧题钟惺所作的《诗经图史合考》是晚明时期掇拾诸家注解,杂考《诗经》名物的著作,亦是科举生态下的《诗》类应试之书。清代以来围绕其作者及真伪,形成了“钟惺说”“质疑钟惺说”两大派,而以前者为主流。梳理清代吴骞增补的《千顷堂书... 旧题钟惺所作的《诗经图史合考》是晚明时期掇拾诸家注解,杂考《诗经》名物的著作,亦是科举生态下的《诗》类应试之书。清代以来围绕其作者及真伪,形成了“钟惺说”“质疑钟惺说”两大派,而以前者为主流。梳理清代吴骞增补的《千顷堂书目》和以《四库全书总目》等为主的清代官方目录,辨析《诗经图史合考》“钟惺说”的来源和诸家之说中需要进一步考证之处。结合拥万堂书坊标榜名人、剽剥他书等商业化出版特点,考察《诗经图史合考》与托名蔡清《四书图史合考》、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在编法体例与内容上的承袭关系,从而证实《诗经图史合考》是拥万堂书坊托名钟惺的伪作,并进一步探讨晚明《诗》学与商业出版和科举文化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图史合考》 钟惺 拥万堂 明代商业出版
原文传递
论明代胡应麟《经籍会通》的编辑学术特色
13
作者 梅焕钧 阎现章 《泰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经籍会通》的编辑学术特色及其成就主要包括:一是编辑、编录、摘编了历史上及明代有关图书出版传播和收藏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出版传播史和文献史意义。同时,该书也附有编者对有关问题的议论考辨和编辑点评,将历史记载与编辑个... 《经籍会通》的编辑学术特色及其成就主要包括:一是编辑、编录、摘编了历史上及明代有关图书出版传播和收藏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出版传播史和文献史意义。同时,该书也附有编者对有关问题的议论考辨和编辑点评,将历史记载与编辑个人的评论两者合而为一,富有特色。二是综合分析历代反映图书传播历史的史志目录、官修和私编目录之成就和缺失,并对各家目录书的书目编辑得失和编辑分类(即类例)进行评论,因此该书也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书目编辑史和编辑提要史的重要历史文献。三是对于明代中期以后图书的刻印传播情况,根据其所见闻进行了记载,这对于研究明代图书出版传播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应麟 《经籍会通》 明代文化传播 明代编辑出版
下载PDF
触摸“不明”的“大明”--评《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
14
作者 杨河源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的作者认为"明代商业出版打破了两千多年来精英文化独断的局面,实现了传统的主流文化、启蒙思潮和大众文化共存的多元文化格局"。这一结论是否成立?读者见仁见智。对笔者而言,该书... 《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的作者认为"明代商业出版打破了两千多年来精英文化独断的局面,实现了传统的主流文化、启蒙思潮和大众文化共存的多元文化格局"。这一结论是否成立?读者见仁见智。对笔者而言,该书介绍明代商业出版的类型:通俗文学、日常类书及生活实用图书、蒙学读物、科举考试用书,很有意思。尤其是科举考试用书和大明王朝的关系,也许能矫正一些人对八股文的成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商业出版 《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