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喂养方法评估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田多种植物的适应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廖惠敏 郭烨姗 +4 位作者 黄子岸 王佩越 叶雨涵 舒迎花 王建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96-2506,共11页
了解不同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是昆虫-植物互作研究的基础,对制定有效的害虫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可能危害的植物多达353种,但大多数寄主植物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尚不清楚。... 了解不同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是昆虫-植物互作研究的基础,对制定有效的害虫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可能危害的植物多达353种,但大多数寄主植物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尚不清楚。采集植物新鲜叶片饲喂植食性昆虫幼虫是研究的通用方法,而此方法受气候、地理位置、植物生长周期等条件的限制。以玉米(Zeamays)为参照,选取玉米农田及其周边的6种作物和杂草为试验材料,包括大豆(Glycine max)、豇豆(Vigna unguiculata)、番薯(Ipomoea batatas)、艾草(Artemisia argyi)、油麦菜(Lactuca sativa)和黄瓜(Cucumis sativus)。将上述植物的新鲜叶片统一采集、磨成粉末,按1%比例掺入人工饲料中,分别用这些饲料喂养草地贪夜蛾幼虫,观测其存活(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生长(幼虫增重、蛹重、相对生长率)、发育历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和食物利用情况(相对消耗率、近似消化率、食物转化率、消化转化率)等,探究草地贪夜蛾取食这7种植物后的生物学特性。为验证植物叶片粉末饲料喂养方法的可行性,同时采集上述植物的新鲜叶片分别喂养草地贪夜蛾幼虫。结果显示大豆、豇豆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植物;而番薯、艾草、油麦菜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若将其运用于玉米间作系统中,可减轻草地贪夜蛾的为害。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进行量化评分,结果表明,植物粉末饲料和新鲜叶片喂养的效应一致,且前者限制条件少、操作简便,可较好地评估农田植物对草地贪夜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植物 害虫生态防控 生长发育 草地贪夜蛾
下载PDF
唾液效应因子BtArmet靶向NtWRKY51调控烟草防御烟粉虱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都慧 王晓伟 刘树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3-760,共8页
重要农业害虫烟粉虱(Bemisia tabaci)具刺吸式口器,在取食植物韧皮部汁液的同时将唾液分泌到植物中。前期研究发现,烟粉虱通过分泌唾液效应蛋白BtArmet(Bemisia tabaci arginine rich, mutated in early stage of tumors)靶向烟草体内... 重要农业害虫烟粉虱(Bemisia tabaci)具刺吸式口器,在取食植物韧皮部汁液的同时将唾液分泌到植物中。前期研究发现,烟粉虱通过分泌唾液效应蛋白BtArmet(Bemisia tabaci arginine rich, mutated in early stage of tumors)靶向烟草体内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蛋白,抑制植物的抗虫性。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筛选与烟粉虱唾液效应蛋白BtArmet互作的烟草蛋白。通过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实验发现,普通烟的转录因子WRKY51可以与BtArmet发生互作。烟粉虱的侵染可以显著诱导烟草中NtWRKY51基因表达上调,但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方法结合烟粉虱生物学测定实验显示,烟粉虱在沉默NtWRKY51基因烟草上的产卵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沉默空载的烟草),且沉默NtWRKY51基因烟草中水杨酸和茉莉酸介导的激素信号通路均不受影响。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植物对烟粉虱的抗性及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唾液 烟草 植物防御 WRKY51 昆虫-植物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在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互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丽红 白素芬 《河南科学》 2016年第5期677-682,共6页
昆虫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X)主要由下唇腺产生,含量很高,经由吐丝器排出体外,是唾液中的主要酶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昆虫唾液中的GOX在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和协同进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它们互作的纽带.在二... 昆虫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X)主要由下唇腺产生,含量很高,经由吐丝器排出体外,是唾液中的主要酶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昆虫唾液中的GOX在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和协同进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它们互作的纽带.在二者的互作中,植食性昆虫的GOX可以显著抑制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也可以诱导寄主植物的直接或间接防御;而不同的寄主植物对同一种昆虫或相同植物对不同种昆虫GOX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植物中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和糖,都会对GOX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发生在转录、翻译或翻译后水平.同时,植物中毒素对GOX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综述了昆虫GOX的基本特性、与寄主植物防御之间的关系以及食物因子对GOX的影响,以期为深入探讨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的协同进化机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X 昆虫-植物 防御 营养成分 植物毒素
下载PDF
榕树繁育系统及榕小蜂资源利用塑造了榕小蜂群落
4
作者 冯志荣 陈明波 +5 位作者 杨小芳 王刚 董乙乂 彭艳琼 陈华燕 王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3,共15页
物种–资源利用网络可以呈现不同物种在资源利用上的竞争、共享以及分化,可为从资源利用角度解释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提供新的视角。昆虫群落一方面由群落内种间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决定,也受寄主植物生态特征的影响。通过寄主生态特征解释物... 物种–资源利用网络可以呈现不同物种在资源利用上的竞争、共享以及分化,可为从资源利用角度解释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提供新的视角。昆虫群落一方面由群落内种间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决定,也受寄主植物生态特征的影响。通过寄主生态特征解释物种–资源利用网络指标将深入揭示昆虫群落的组织模式和多样性决定机制。本研究采集榕属(Ficus)18种榕树的榕小蜂群落,构建每种榕树上的榕小蜂–榕果资源利用网络,分析网络指标间的关系。我们重点关注了群落物种数(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健度指标与其他网络指标间的关系,并比较不同寄主特征(传粉模式、生活型、繁育系统)对榕小蜂物种数以及榕小蜂–榕果资源利用网络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8种榕树上共收集到隶属于5科28属173种榕小蜂。榕小蜂群落物种数与网络的连接度呈负相关,与分化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网络稳健度与物种数无显著相关关系,但与连接度、加权嵌套性、互作Shannon多样性、分布重叠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互作专化度、分化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雌雄异株榕树相比,雌雄同株榕树的榕小蜂资源利用的互作专化度高,种间分布重叠度小,分化度高(资源利用分化高),所以雌雄同株榕树比雌雄异株榕树上榕小蜂物种数多。本研究支持资源利用的特异性和分化促进了榕小蜂物种多样性,支持竞争导致的资源利用分化在促进近缘种多样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群落对资源丢失的稳健度与群落的物种数无关,但是与物种的资源共享程度(由连接度、分布重叠度表示)正相关。此外,繁育系统间榕小蜂物种数的差异可能与雌雄异株榕树繁殖功能的分化和专化以及对非传粉榕小蜂产卵的防御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资源利用网络 昆虫植物网络 网络指标 昆虫多样性 榕小蜂群落
原文传递
基于三者互作解析的虫媒植物病害前沿防控技术研发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璇 叶健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7-485,共9页
虫媒病害是我国农业高产稳产的重大威胁之一,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柑橘等多年生木本作物的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给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介体昆虫在虫媒病害的流行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虫媒病原的抗性基因研... 虫媒病害是我国农业高产稳产的重大威胁之一,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柑橘等多年生木本作物的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给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介体昆虫在虫媒病害的流行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虫媒病原的抗性基因研究在主要作物中匮乏,介体昆虫的抗性基因研究尚属空白,所以目前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化学杀虫剂对虫媒病害进行防治,导致昆虫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和世界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深入探索病原—昆虫—植物三者互惠共生、协同进化的机制,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多病原、微生物组、昆虫群落包括天敌等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明确病害流行、爆发、控制过程中的机制和调控关键节点,设计靶向性强、生态安全的新型调控剂和植物保护方案,均将为虫媒病毒的绿色防控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了病原—昆虫—植物三者互作的理论假说体系,包括了三者互作的核心、内层和外围组成;简要总结了三者互作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目前研究现状;明确了现阶段主要集中于植物挥发物、植物激素以及外界环境在病原—昆虫—植物三者互作中的作用研究;分析了未来在三者互作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瓶颈问题;力求为虫媒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媒病害 病原—昆虫植物三者 植物挥发物 植物激素 非生物胁迫抗性 绿色防控
原文传递
媒介昆虫-病毒-植物互作加剧生物入侵的过程和生理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萌 栾军波 刘树生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12-1117,共6页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及其传播的双生病毒是全球性重大入侵生物,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媒介昆虫—病毒—植物互作是决定病害流行和昆虫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但其在生物入侵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未受到关注。入侵烟粉虱与双生病毒通过...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及其传播的双生病毒是全球性重大入侵生物,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媒介昆虫—病毒—植物互作是决定病害流行和昆虫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但其在生物入侵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未受到关注。入侵烟粉虱与双生病毒通过寄主植物所形成的间接互惠共生关系可能是其广泛入侵并取代土著近缘生物的一个重要生态机制。现已从植物生理变化、昆虫共生细菌生理功能和昆虫生理反应三个方面综合探讨这种互惠共生关系的生理机制及分子机制,以期深入揭示媒介昆虫与病毒互作在生物入侵中的作用,为发展高效的预警和治理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昆虫—病毒—植物 生物入侵 生理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