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昆曲《十五贯》的两次讲话 |
周恩来
|
《文艺研究》
|
1980 |
36
|
|
2
|
中国古代琴歌的艺术特征 |
刘明澜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0
|
|
3
|
关于字正腔圆 |
薛良
|
《中国音乐》
|
1983 |
18
|
|
4
|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
胡丽娜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1
|
|
5
|
长阳南曲考论 |
王峰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2
|
|
6
|
音乐史问题漫谈 |
杨荫浏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
1980 |
17
|
|
7
|
京剧崛起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近代转型——以昆曲的文化角色为背景 |
傅谨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7
|
|
8
|
南京剧坛昆曲史略 |
吴新雷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6 |
9
|
|
9
|
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 |
俞为民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1 |
17
|
|
10
|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 |
白先勇
|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6
|
|
11
|
从《钵中莲》传奇看“花雅同本”的演出 |
胡忌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5
|
|
12
|
音乐史家论治史——访杨荫浏先生 |
毛继增
|
《音乐研究》
|
1982 |
13
|
|
13
|
论昆曲唱腔的艺术美 |
刘明澜
|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1
|
|
14
|
演唱古典诗词的体会 |
王苏芬
|
《中国音乐》
|
1987 |
11
|
|
15
|
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初步探索和几点体会 |
汤雪耕
|
《人民音乐》
|
1963 |
13
|
|
16
|
《江河水》一曲的由来和发展 |
杨久盛
|
《人民音乐》
|
1981 |
12
|
|
17
|
论乾隆时期扬州盐商与昆曲的发展 |
郑志良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0
|
|
18
|
中国昆曲博物馆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尝试 |
顾克仁
|
《中国博物馆》
|
2005 |
10
|
|
19
|
京剧曲牌《夜深沉》 |
李民雄
|
《中国音乐》
|
1982 |
12
|
|
20
|
昆曲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 |
李晓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