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打击的回声:“吾谁与归”与“鸣声上下”——《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臆说
1
作者
陈维俭
《中国校外教育》
2007年第11期122-122,共1页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篇名文同样写贬谪,同样是遭受打击激荡出来的回声,范仲淹比欧阳修表现得更旷达超脱些。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已五十七岁,晚年后对一己之升降荣辱得失就看得淡了,而对倾注了自己一生心血的事业则看得重了...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篇名文同样写贬谪,同样是遭受打击激荡出来的回声,范仲淹比欧阳修表现得更旷达超脱些。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已五十七岁,晚年后对一己之升降荣辱得失就看得淡了,而对倾注了自己一生心血的事业则看得重了,自然胸襟博大;而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才三十九岁,正当奋发进取有所作为的年龄,对这一次贬谪他自然十分在意,所受的打击自然格外沉重,反应自然较为消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旷达
超脱
荣辱得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打击的回声:“吾谁与归”与“鸣声上下”——《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臆说
1
作者
陈维俭
机构
甘肃民乐县民联中学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
2007年第11期122-122,共1页
文摘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篇名文同样写贬谪,同样是遭受打击激荡出来的回声,范仲淹比欧阳修表现得更旷达超脱些。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已五十七岁,晚年后对一己之升降荣辱得失就看得淡了,而对倾注了自己一生心血的事业则看得重了,自然胸襟博大;而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才三十九岁,正当奋发进取有所作为的年龄,对这一次贬谪他自然十分在意,所受的打击自然格外沉重,反应自然较为消极。
关键词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旷达
超脱
荣辱得失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打击的回声:“吾谁与归”与“鸣声上下”——《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臆说
陈维俭
《中国校外教育》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