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列维纳斯的现象学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恒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共7页
列维纳斯的以不可见的他者为宗旨的现象学描述是现象学运动中的一道别样的景观。他将现象学定位在意向性上,自称始终忠诚于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他将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西方自由-主体传统的顶峰,既而不仅从中剖析了同一性的根源,又借助其... 列维纳斯的以不可见的他者为宗旨的现象学描述是现象学运动中的一道别样的景观。他将现象学定位在意向性上,自称始终忠诚于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他将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西方自由-主体传统的顶峰,既而不仅从中剖析了同一性的根源,又借助其根源处的时间-意识打开了通向他者的道路。从时间与主体在根本上是同一的这个现象学的关键意义上说,列维纳斯仍然是现象学家。他诸多的似乎异类的描述,在精神上与许多现象学家都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维纳斯 现象学 意向性 主体 时间-意识
下载PDF
时间管理能力培养与青少年成才 被引量:2
2
作者 谭小宏 《青年探索》 2003年第2期29-30,共2页
时间管理能力是个体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对青少年成才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加强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也是青少年成才的必然要求。青少年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关键词 时间管理能力 能力培养 成才 青少年 时间价值意识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典和字典编写思想的现代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彭泽润 丘冬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共5页
汉语工具书要严格区分词和字 ,词典和字典。要编纂真正意义的汉语词典 ,必须具有现代语言学思想 ,具有语言的时间和空间意识 ,重视词典和字典的区分 ,重视词意识和正词法等问题。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词典 字典 编写思想 语言现代化 语言思想价值 时间规范意识 空间规范意识 意识 正词法
下载PDF
提升大班幼儿时间管理意识的家园支持策略
4
作者 黄苹 《亚太教育》 2023年第20期33-35,共3页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时间管理意识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家庭对幼儿时间管理教育存在认识不足、方向不当、缺少方法等问题。因此,针对本园大班幼儿时间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家庭时间管理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献学习、专家引领、教育实践...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时间管理意识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家庭对幼儿时间管理教育存在认识不足、方向不当、缺少方法等问题。因此,针对本园大班幼儿时间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家庭时间管理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献学习、专家引领、教育实践,寻找科学有效的家园支持教育方法,提出“提升认识、提供方法、提炼经验”的三步递进策略模式。旨在提升大班幼儿时间管理意识,并帮助家长学习和运用提升幼儿时间管理意识的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时间管理意识 家园支持
下载PDF
浅谈城市空间规划中的时间流意识——以不同时段上的城市道路功能承担等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麦产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68,共5页
城市规划的价值在于通过理性指导城市建设,便利、服务城市活动。然而,城市活动的具体内容多变动不居,并不是直线型的恒定流量,且往往浑然一体,无法把彼此严格区别开并置入不同的界域。这就要求改变那种静态、为特定阶段而规划的操作模式... 城市规划的价值在于通过理性指导城市建设,便利、服务城市活动。然而,城市活动的具体内容多变动不居,并不是直线型的恒定流量,且往往浑然一体,无法把彼此严格区别开并置入不同的界域。这就要求改变那种静态、为特定阶段而规划的操作模式,坚持能够照顾城市活动延续性、变动性等特征的动态、历时性规划。城市规划不能只是暂时性地解决空间资源的优化组合,还要回应城市活动接替演进在时序上的要求。某些城市空间问题的产生,即与规划中缺乏此种观念自觉有关。把时间流意识引入城市规划,有助于促进城市规划由平面规划向纵深规划转变,增进规划的持续有效性。文章以不同时间节点上的城市道路功能承担等为例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活动 时间意识 城市道路实例
下载PDF
足球进攻中的时空意识及其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辉 金龙泉 赵健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7-60,共4页
从时空观理论视角出发,将足球场地划为六个场区,对现代足球体系中时间和空间意识的表达进行研究,揭示足球比赛中时空争夺的必要性,确立不同场区内时空优势下具体技术的运用和表达方式,从而更深层次地剖析足球运动之内涵和相应规律,为更... 从时空观理论视角出发,将足球场地划为六个场区,对现代足球体系中时间和空间意识的表达进行研究,揭示足球比赛中时空争夺的必要性,确立不同场区内时空优势下具体技术的运用和表达方式,从而更深层次地剖析足球运动之内涵和相应规律,为更好地指导足球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意识 空间观意识 足球进攻
下载PDF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之时空叙事意识管窥
7
作者 陈梦盈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9期109-113,共5页
时间、空间和节奏是建构叙事性文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叙事类作品,但两篇作品中都贯穿着十分明晰的空间叙事意识及时间叙事意识。两部作品分别独立,却建构了一个互通有无的时空体系。陶渊... 时间、空间和节奏是建构叙事性文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叙事类作品,但两篇作品中都贯穿着十分明晰的空间叙事意识及时间叙事意识。两部作品分别独立,却建构了一个互通有无的时空体系。陶渊明对同一精神空间的不同阐释具体化了现实世界与文学世界的关系,这种内在的关联不但强化了读者对两部作品的深入理解,而且为后人提供了一个解读文本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 《桃花源诗》 时间叙事意识 空间叙事意识
下载PDF
浅谈《古诗十九首》对《楚辞》的接受
8
作者 郑杰英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75-78,共4页
《楚辞》,作为中国文学的源流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诗十九首》的“风神”和《楚辞》相似,一方面表现在《古诗十九首》接受了《楚辞》以悲怨为美的审美倾向;另一方面表现在语言应用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楚辞》的时... 《楚辞》,作为中国文学的源流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诗十九首》的“风神”和《楚辞》相似,一方面表现在《古诗十九首》接受了《楚辞》以悲怨为美的审美倾向;另一方面表现在语言应用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楚辞》的时间生命意识,并将两者相互交织,抒发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古诗十九首 悲怨美 时间生命意识 意象
下载PDF
魏晋士人的时间生命意识与艺术选择
9
作者 王婉婉 郭其智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7-179,共3页
中国艺术之自觉践行源于魏晋时期,期间,也是中国古代最富艺术精神的时代,其思想之余绪、艺术之精神播及唐宋甚至影响到今人。魏晋名士对艺术的自觉探讨与魏晋士人的时间生命意识密不可分,他们向外发现了自然山水,向内发现了自我深情,在... 中国艺术之自觉践行源于魏晋时期,期间,也是中国古代最富艺术精神的时代,其思想之余绪、艺术之精神播及唐宋甚至影响到今人。魏晋名士对艺术的自觉探讨与魏晋士人的时间生命意识密不可分,他们向外发现了自然山水,向内发现了自我深情,在意识到时光荏苒即逝、生命流失不可逆转的前提下,或发现身体之美,或在音声中传递生命意志,或在书法、绘画创作中体现着自由心灵与艺术美的结合,或在发现园林山水之趣中实现心灵超越。他们在艺术种种领域内开始了审美观照,成果丰硕;在时代思潮和生命意志的催发下,魏晋名士做出了多样化的艺术人生选择,集中而深刻地传达着时间生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士人 时间生命意识 艺术选择
原文传递
对《古诗十九首》中时间生命意识的解读
10
作者 李阿芳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41-43,共3页
《古诗十九首》以浅语道出远意,对时间生命意识的深刻体认与率真表达,是整个建安时期"人的自觉"、"文的自觉"的前奏,并因此而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时间生命意识在古诗十九首中的体现,展开为及时有为与不达的苦闷、... 《古诗十九首》以浅语道出远意,对时间生命意识的深刻体认与率真表达,是整个建安时期"人的自觉"、"文的自觉"的前奏,并因此而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时间生命意识在古诗十九首中的体现,展开为及时有为与不达的苦闷、政治幻灭之后转而及时行乐、相思怀人之作的率意表达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时间生命意识 古诗解读
下载PDF
论十七年时期散文的时间叙事
11
作者 颜水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236-241,共6页
十七年时期散文在时间叙事方面具有鲜明特征,主要表现为时间的意识形态化、历史决定论和历史化方法三个方面。在十七年散文中,时间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负载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符码;强调过去—现在—未来的紧密关... 十七年时期散文在时间叙事方面具有鲜明特征,主要表现为时间的意识形态化、历史决定论和历史化方法三个方面。在十七年散文中,时间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负载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符码;强调过去—现在—未来的紧密关系,遵行过去—现在—未来的线性发展规律,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忽略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曲折性;把时间放置在历史进程中进行理解和认识,或者把时间与特定历史阶段进行对比,体现出一种历史主义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散文 时间叙事 历史化方法 时间意识形态化
下载PDF
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 被引量:53
12
作者 汪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7,共7页
1985年,我初到北京念书,向唐弢先生请教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说现代文学是现代的,那么怎样解释“现代”或者文学的“现代性”?唐先生说,这是很复杂的问题,很难一言敝之。因为“现代”概念似乎不是一个时间概念,或者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 1985年,我初到北京念书,向唐弢先生请教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说现代文学是现代的,那么怎样解释“现代”或者文学的“现代性”?唐先生说,这是很复杂的问题,很难一言敝之。因为“现代”概念似乎不是一个时间概念,或者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他提到现代文学原先仅指“新文学”。因此现代文学的概念与“新”的概念是一脉相承的。他举例说,在他主编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时,曾经有人建议将毛泽东诗词作为其中一章,他不同意。一方面是因为如果收入毛泽东诗词,那么中国现代时期其他人所写的大量的、有些是很精彩的旧体诗词怎么办?另一方面是他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在语言上和形式上都是区别于旧文学的文学。换言之,现代文学的产生,一方面是和一种特殊的时间观念相关的,这种时间意识体现为古代/现代/未来的历史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 历史叙事 时间意识 中国文学 时间观念 毛泽东诗词 文学活动 语言实践 白话文运动
下载PDF
是不可译论还是不可知论 被引量:41
13
作者 唐述宗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7,共4页
本文是一篇纯学术论争文章,站在“可译性/不可译性”争论的一极,从不同的视点批驳本刊去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它首先通过对李白诗歌《静夜思》英译的个案分析,指出对原文的理解不能采取极端的结构分析方法,把许多并非作者原义的结构歧义... 本文是一篇纯学术论争文章,站在“可译性/不可译性”争论的一极,从不同的视点批驳本刊去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它首先通过对李白诗歌《静夜思》英译的个案分析,指出对原文的理解不能采取极端的结构分析方法,把许多并非作者原义的结构歧义强加给译文读者。文章接着用大量的语言数据反驳“汉语聚合关系虽经几千年历时态演变却依然如故”和“汉语时间意识不可译”等草率的结论,从而揭示“论不可译性”一文“逻辑先在地”把汉语视为不可译的荒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歧义 聚合关系 历时态演变 时间意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时间意识的空间化及其对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赵奎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48,共7页
在中国古代时空观念问题上,不少学者倾向于“重时轻空”说。从方位隐喻思维、空间化象形字、阴阳五行四时配四方的结构模式看,中国古代非但不曾轻视空间,还透露出“空间方位情结”,隐含着时间空间化的根源。空间化时间在空间方位上... 在中国古代时空观念问题上,不少学者倾向于“重时轻空”说。从方位隐喻思维、空间化象形字、阴阳五行四时配四方的结构模式看,中国古代非但不曾轻视空间,还透露出“空间方位情结”,隐含着时间空间化的根源。空间化时间在空间方位上铺展开来,成为意象化的、可逆的、趋于凝缩的封闭圆环,具有非线性发展的同时性结构,隐含着诗性本源。时间的空间化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也使得传统艺术在内在精神上追求天人合一的虚空境界,在形式结构上呈现为“同时性”整体,形成了与西方线性时间观不同的文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时间意识 空间方位隐喻 空间化
下载PDF
时间意识与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与西方比较的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牛宏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40,共9页
本文以中国传统时间意识与西方时间意识之间所显示的差异为线索,以揭示时间意识所模塑的中国传统审美的独特方式。时间意识是一个文化体将世界、民族和个体生活纳入可靠形式结构中的基本模式。因此,时间意识应该被看做是审美和艺术的形... 本文以中国传统时间意识与西方时间意识之间所显示的差异为线索,以揭示时间意识所模塑的中国传统审美的独特方式。时间意识是一个文化体将世界、民族和个体生活纳入可靠形式结构中的基本模式。因此,时间意识应该被看做是审美和艺术的形式动力机制。时间意识由本源时间,即人的存在的展开或生命生成的展开,和被表征的时间,即一个文化体对本源时间的刻写、度量、呈现和控制所表征的时间所构成。在古代,从古希腊起,西方的时间意识以建立永恒观念以及永恒与世俗时间现象之间的矛盾为特征。但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形成永恒概念以及永恒与世俗现象之间的冲突,而是形成了生与息双面体循环的时间观,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或道被认为就是时间的本源,并在时间之中。这样的时间意识模塑了中国传统审美的独特方式:对人的生命时间之流的敏感,并从时间之流变中汲取诗情和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意识 本源时间 被表征的时间 中国传统审美方式 永恒
原文传递
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 被引量:12
16
作者 欧阳康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现代性问题 哲学视野 笔谈 价值二重性 哲学问题 提出问题 多维视角 时间意识 价值取向 制度安排 精神气质 哲学认识 时代性 历史性 价值性 事实性 制度性 观念性 多样性 统一性 自主性 自然性 多层次
原文传递
现代性:一项尚未完成的事业(上) 被引量:17
17
作者 于尔根.哈贝马斯 行远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57-159,共3页
1980年,建筑家们步画家和制片商的后尘,来参加在威尼斯举行的两年一度的艺术节。这首届建筑节的调子是令人失望的。我想说,那些参展的艺术家们形成了一个与先锋派相反的阵线。我的意思是,他们为了给新历史主义留一席之地,而牺牲了现代... 1980年,建筑家们步画家和制片商的后尘,来参加在威尼斯举行的两年一度的艺术节。这首届建筑节的调子是令人失望的。我想说,那些参展的艺术家们形成了一个与先锋派相反的阵线。我的意思是,他们为了给新历史主义留一席之地,而牺牲了现代性的传统。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现代性 现代主义文化 新保守主义 先锋派 后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日常生活 新历史主义 时间意识 事业
下载PDF
天时与人时——民众时间意识探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萧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2-586,共5页
古代中国民众的时间意识表现为天时与人时二重组合。从民众时间意识的起源上看,自然时序、原始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节奏是形成民众时间观念的三大要素。从历史发展的路径看,早期社会以自然时序的天时为第一选择,随着社会生活秩序的确立... 古代中国民众的时间意识表现为天时与人时二重组合。从民众时间意识的起源上看,自然时序、原始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节奏是形成民众时间观念的三大要素。从历史发展的路径看,早期社会以自然时序的天时为第一选择,随着社会生活秩序的确立,人们逐渐以适用社会生活节奏的人时为岁时体系建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时 人时 时间意识
下载PDF
《儒林外史》的时空操作与叙事谋略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义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2期75-81,共7页
关键词 《儒林外史》 空操作 功名富贵 杜少卿 时间意识 八股取士 主要人物 科举制度 匡超人 八股文
下载PDF
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关联研究论纲 被引量:5
20
作者 萧放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岁时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角度看,它与中国民众的时间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特性,但作为时间民俗的两项内容,两者的文化联系密切。在民族文化建设的今天... 岁时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角度看,它与中国民众的时间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特性,但作为时间民俗的两项内容,两者的文化联系密切。在民族文化建设的今天,传统岁时中的有效因素可以转换为当代节日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节日 关联性 中国 民俗文化 传统岁时 文化资源 时间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