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的政治——以“伤痕”和“反思”小说中的创伤叙事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敏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46,共5页
“时间的政治”是指我们的各种文化实践是如何编织出不同意义的时间的。文章认为在“伤痕”和“反思”小说的创伤叙事中,时间的政治表现在对于刻度时间和结构时间的组织上,这种时间的构造与社会意识形态的表意机制具有内在的同一关系。
关键词 伤痕和反思小说 创伤叙事 时间 时间政治
下载PDF
“时间的政治”与学衡派文学发展观的历史命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黎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9-210,共12页
与新文学派解释文学史的线性模式不同,学衡派对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的阐释是基于循环时间概念的。尽管其对线性进化文学史观进行了不少修正,丰富了文学发展理论的内涵,对中国文学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改革思路,但由于他们解释文学发... 与新文学派解释文学史的线性模式不同,学衡派对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的阐释是基于循环时间概念的。尽管其对线性进化文学史观进行了不少修正,丰富了文学发展理论的内涵,对中国文学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改革思路,但由于他们解释文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产生于古典时期,时间观念的古典性质也就决定了其文化身份的"保守"属性。学衡派的文学发展观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命运是"时间的政治"宰制文学史和文学家历史地位的一个典型案例。反思这一现象、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对于总结中国文化与文学现代性经验及教训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衡派 文学发展观 时间政治 循环时间 线性进化 历史命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