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群落退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梦辰 刘加珍 陈永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89,共5页
依据植物样地调查资料与土壤采样测定数据,运用时空替代法,将样地划分为退化早期阶段、退化中期阶段、退化晚期阶段,对不同退化阶段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群落特征及水盐因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退化早期阶段至退化晚期阶段,研究... 依据植物样地调查资料与土壤采样测定数据,运用时空替代法,将样地划分为退化早期阶段、退化中期阶段、退化晚期阶段,对不同退化阶段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群落特征及水盐因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退化早期阶段至退化晚期阶段,研究区内柽柳群落的盖度、密度与高度呈减小趋势,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也呈下降态势,柽柳死亡率直线上升,反映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群落严重退化;退化早期阶段土壤养分与盐分仍处于合理范围,至退化晚期阶段已严重超出柽柳生长的承受范围。柽柳群落退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自然因素方面,研究区土壤盐分逐年上升,土壤养分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柽柳死亡与群落退化;人为因素方面,制盐业与水产养殖业迅速兴起,人们大面积砍伐柽柳,从而导致柽柳群落退化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柽柳群落 时空替代法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欣颖 张萌 +3 位作者 郭洋楠 李丹丹 邓杨 陆兆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8-276,共9页
为了研究荒漠草原采煤沉陷区生态恢复效果和影响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土壤因子,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人工恢复5,7年的区域作为研究样地,并将未种植样地(C)作为对照组。通过野外植物群落调查和土壤采样,研究了不同恢复年限的物种多样性及其... 为了研究荒漠草原采煤沉陷区生态恢复效果和影响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土壤因子,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人工恢复5,7年的区域作为研究样地,并将未种植样地(C)作为对照组。通过野外植物群落调查和土壤采样,研究了不同恢复年限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相较于对照区,人工恢复增加了菊科(Compositae)、苋科(Amaranthaceae)的数量,减少了禾本科(Gramineae)的数量;人工恢复5年后物种数增加,7年后物种数减少,且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比例逐渐减少;人工恢复提升了灌木层物种丰富度。(2)人工恢复7年后显著增加了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0.05),优势种由以华虫实(Corispermum stauntonii)为主的单优群落逐渐转变为以刺藜(Dysphania aristata)、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草木樨状黄耆(Astragalus melilotoide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为主的多优群落。(3)在采煤沉陷区进行植被的人工恢复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含量,且对土壤全氮的影响更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对沉陷区草本层Shannon-Wiener、Simpson和Pielou指数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土壤全氮对Shannon-Wiener指数也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煤沉陷区进行植被的人工恢复对提高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以及改善研究区植被群落结构、提高植物物种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荒漠草原 半干旱区 人工恢复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草本层 时空替代法
下载PDF
乌海荒漠植被草原灌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夏菲 《北京园林》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草原灌丛化是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普遍发生的现象,本文以乌海荒漠植被为例,通过对荒漠植被物种构成特征及土壤情况的调查,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不同恢复阶段,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 草原灌丛化是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普遍发生的现象,本文以乌海荒漠植被为例,通过对荒漠植被物种构成特征及土壤情况的调查,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不同恢复阶段,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了不同恢复阶段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在人工扰动下,优势种群更替过程为:西北针茅—四合木。草原灌丛化是荒漠植被演替的重要阶段,它是退化生态系统的自我重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灌丛化 时空替代法 优势种群 演替
下载PDF
黄土高原吕梁山撂荒枣林土壤质量评价
4
作者 王佳琪 王改玲 +2 位作者 殷海善 王荟 孙琳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777-784,共8页
为了探究枣林自然撂荒后土壤质量随年限的变化规律,为该区域土壤质量提升及生态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时空替代法,以山西吕梁山区坡地撂荒枣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酶活性在时间(清耕、撂荒2 a、撂荒6 a、撂荒14... 为了探究枣林自然撂荒后土壤质量随年限的变化规律,为该区域土壤质量提升及生态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时空替代法,以山西吕梁山区坡地撂荒枣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酶活性在时间(清耕、撂荒2 a、撂荒6 a、撂荒14 a)和空间(0~5、5~10、10~20 cm土层)上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与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来表征土壤环境恢复状况。结果表明,自然撂荒后,土壤紧实度随年限增加呈降低趋势,孔隙度增大。各撂荒年限有机质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波浪式特点,撂荒6、14 a在0~5、10~20 cm土层增加较显著;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在土壤剖面上逐层降低的变化较为明显,撂荒14 a后速效钾含量在表层是清耕土壤的1.36倍。随撂荒年限增加,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总体上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对照清耕土壤,撂荒14 a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0~5 cm土层分别增加33.13%~117.62%和21.70%~56.13%。土地撂荒后,随着植被演替的进程土壤的质量指数总体逐渐升高。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撂荒14 a(0.711)、撂荒6 a(0.548)、清耕(0.329)、撂荒2 a(0.119),表明撂荒后土壤质量在植被恢复过程中逐渐得到提高。在撂荒后土壤自我演替恢复中,随着土壤养分的回归、有机碳含量升高,土壤酶活性增强,促进土壤孔隙结构的形成,土壤质量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年限 主成分分析(PCA) 时空替代法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 枣林 吕梁山区
下载PDF
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及空间变异的影响
5
作者 肖志鹏 廖超林 +5 位作者 单雪华 母婷婷 傅灵艺 邹凯 陈治峰 张杨珠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47-53,共7页
了解土壤肥力其及空间变异性的变化是土地整理区发展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时空替代法选择典型土地整理和未整理区,利用多元统计、GIS技术及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及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区土壤pH值... 了解土壤肥力其及空间变异性的变化是土地整理区发展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时空替代法选择典型土地整理和未整理区,利用多元统计、GIS技术及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及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区土壤pH值和全氮显著(P<0.05)低于未整理区,其他6项指标也低于未整理区,但差异不显著;土地整理能显著降低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导致pH值及有机质、全氮、全钾和碱解氮含量变异性减小,而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异性增大。整理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IFI)均值为0.36,比未整理区显著低33.33%,且变异系数大于未整理区。依据土壤肥力等级分布比例,土地整理区差和较差等级分别占9.09%和45.45%,缺乏良好以上的等级,土壤肥力质量普遍较差。土地未整理和整理区IFI最优模型均为高斯模型,相对于未整理区,整理区土壤IFI的块金值、基台值、块金系数和变程均不同程度降低;未整理区和整理区IFI分别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和强空间相关性。依据IFI空间分布面积统计,土地整理导致高等级肥力土壤分布区域减少,低等级肥力土壤分布区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时空替代法 土壤肥力 空间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