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作为崛起大国的“战略透支”问题探析 |
高程
|
《战略决策研究》
|
2017 |
13
|
|
2
|
也谈开罗会议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兼与时殷弘和陶文钊同志商榷 |
赵志辉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3
|
战略对头战术欠妥——评马立诚和时殷弘的两篇文章 |
凌星光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4
|
从艺术的角度看待战略透支 |
徐进
|
《战略决策研究》
|
2017 |
2
|
|
5
|
“对日关系新思维”质疑——与时殷弘教授商榷 |
林治波
|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6
|
时殷弘——寻找历史与战略连接的思想者 |
时殷弘
陆昕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7
|
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南大风格” |
刘卫忠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8
|
面向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国际政治探究———评时殷弘著《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历史概观·战略思考》 |
宋德星
|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9
|
探寻现当代国际体系嬗变的特点与规律——评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 |
张杨
毕元辉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0
|
一本史论结合、高屋建瓴的好书——介绍《新趋势新格局新规范》 |
邵永灵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1
|
地平线上的多极世界 |
安德鲁.莫迪
|
《世界知识》
|
2015 |
0 |
|
12
|
回顾20世纪,推荐三本书,兼说四点看法 |
姚椿龄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3
|
时殷弘: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
|
《红旗文稿》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4
|
中国要追求“文化崛起” |
郑永年
|
《财经文摘》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