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液体射流泵能量损失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玲花 胡卫娟 高传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7,118,共4页
研究了脉冲液体射流泵的能量损失与其基本方程式间的关系,给出了脉冲液体射流泵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压力比的表达式,系统分析了流动部件的能量转化与能量损失及其对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的影响,并与恒定液体射流泵的基本性能进行... 研究了脉冲液体射流泵的能量损失与其基本方程式间的关系,给出了脉冲液体射流泵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压力比的表达式,系统分析了流动部件的能量转化与能量损失及其对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的影响,并与恒定液体射流泵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比较,沟通了两者间关系,分析了产生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提出未来应深入研究优化脉冲液体射流泵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液体 射流泵 压力比 能量损失 均值
下载PDF
CM4模型数据与台站实测数据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细顺 高登平 +6 位作者 李琪 王静 梁斌 胡秀娟 王利兵 罗娜 宋昭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8-425,共8页
本文利用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 4,CM4),计算了1982—2002年隆尧地磁台站的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的地磁北向分量X、东向分量Y、垂直分量Z,分析了各场源磁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磁层源磁场及... 本文利用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 4,CM4),计算了1982—2002年隆尧地磁台站的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的地磁北向分量X、东向分量Y、垂直分量Z,分析了各场源磁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呈现出11年和27天的周期性变化,有些年的27天周期性变化显著,有些年则不太显著;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年相同季节的变化形态一致但幅度不同;日变化分析显示,磁静日和磁扰日期间的模型数据与台站实测数据变化一致性较好,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模型 CM4 地核场 磁层源磁场 电离层源磁场 感应场 均值 相关系数
下载PDF
基于CM4模型的中国大陆地区地磁场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细顺 高登平 +2 位作者 刘立申 赵志远 王利兵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13,共16页
本文利用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 4,CM4),计算了1982—2001年中国大陆地区同一经度链和同一纬度链上地磁台站的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的地磁北向分量X、东向分量Y、垂直分量Z的模型值,分析了... 本文利用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 4,CM4),计算了1982—2001年中国大陆地区同一经度链和同一纬度链上地磁台站的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的地磁北向分量X、东向分量Y、垂直分量Z的模型值,分析了各场源磁场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上,经度链和纬度链台站的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均呈现出11年和27天周期性变化。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年份相同季节变化形态一致但幅度不同。在空间分布上,经度链和纬度链台站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的年变化幅度呈现出不同变化特征,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在经度链上变化特征不同,而纬度链台站的数值基本一致。日变化分析显示,磁静日和磁扰日期间,模型数据与台站实测数据变化一致性较好,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4磁层源磁场 电离层源磁场 实测数据 感应场 均值 相关系数
下载PDF
某天然气联合循环机组启停过程NOx时均值超标分析及其改进
4
作者 王瑾 《电力系统装备》 2019年第13期102-103,共2页
本文介绍了某联合循环电厂在联合循环启停过程NOX时均值超标的原因,提出了相应改进方法,为同类型电厂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贫-贫模式 进气加热系统 均值 缸温变化率
下载PDF
微地震信号到时自动拾取方法 被引量:54
5
作者 刘劲松 王赟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60-1666,共7页
本文讨论了用于微地震信号到时自动拾取的几种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包括长短时均值比(STA/LTA)方法、AIC方法、基于高阶统计量偏斜度和峰度的PAI-S/K方法等,提出了移动时窗峰度的快速算法和改进的峰度拾取初至方法.对我国西部某地观测到的1... 本文讨论了用于微地震信号到时自动拾取的几种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包括长短时均值比(STA/LTA)方法、AIC方法、基于高阶统计量偏斜度和峰度的PAI-S/K方法等,提出了移动时窗峰度的快速算法和改进的峰度拾取初至方法.对我国西部某地观测到的13359个微地震记录,采用两种时窗进行了初至到时拾取,并与人工拾取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为使所研究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采用DE全局搜索方法,以人工拾取的初至作为参照,以时差在0.3s以内的记录所占百分比作为目标函数,自动搜索最佳的拾取参数.结果显示,在拾取时窗选为P波初至前3s至S波初至位置时,AIC方法的结果最佳,时差在0.3s以内的记录占比达到93.6%;在拾取时窗选为包含S波到时的时窗时,改进的峰度法效果最佳,时差在0.3s以内的记录占比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到自动拾取 微地震 长短均值 AIC方法 PAI-S/K方法
下载PDF
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基本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传昌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0-280,共11页
本文运用流体力学、湍流射流理论和时均值计算法 ,导出了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基本方程及其动量修正系数方程组。通过与恒定液体射流泵基本方程进行对比 ,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脉冲液体 射流泵 均值基本方程 动量修正系数方程组
下载PDF
一种微震震相到时自动拾取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崔云洁 贾瑞生 +1 位作者 宋培培 曹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5,共10页
震相初至到时的自动拾取是微震监测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实现震源定位及震源机制解释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微震信号固有的低信噪比、非线性、非平稳等特征,提出了一种震相初至自动拾取方法。首先,应用小波阈值降噪法对采集到的含噪微震信号... 震相初至到时的自动拾取是微震监测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实现震源定位及震源机制解释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微震信号固有的低信噪比、非线性、非平稳等特征,提出了一种震相初至自动拾取方法。首先,应用小波阈值降噪法对采集到的含噪微震信号进行降噪处理,降低人工采集时机械类振动噪声对微震震相初至拾取的干扰;然后使用STA/LTA对降噪后的微震信号进行预拾取,获得震相初至的大致时刻;以该时刻为基准,分别向前向后各截取500个采样点构成一个时间窗口,在该时间窗口内应用AIC准则法精确求取震相初至。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以人工拾取的到时为基准,误差在±10ms之内视为准确拾取。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对低信噪比微震信号拾取的准确率为95.79%,较单纯使用STA/LTA及AIC方法准确率分别提高了9.78%及1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相到 长短均值 池赤准则 小波阈值降噪 信噪比
下载PDF
以振幅为特征函数拾取P波、S波震相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启成 何书耕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1-316,共6页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长短时均值比法进行改进:1)使长短时均值比法作为分子的异常项不包含在作为正常项的分母中,突出其表现异常的能力;2)用振幅的4次方作为特征函数,使特征函数体现震相到时特点,拾取震相到时问题转化为寻找特征函数最大值...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长短时均值比法进行改进:1)使长短时均值比法作为分子的异常项不包含在作为正常项的分母中,突出其表现异常的能力;2)用振幅的4次方作为特征函数,使特征函数体现震相到时特点,拾取震相到时问题转化为寻找特征函数最大值问题;3)仅用竖直向记录拾取P波,用东西、南北两向记录联合拾取S波;4)定义用长短时均值比拾取有效波的第一个峰值为拾取到时阈值的上限,拾取干扰波最大峰值为阈值下限,证实了用振幅4次方作为特征函数拾取震相,其阈值上、下限相差明显,可以定义地震震相到时阈值为阈值下限的2倍;5)明确规定分子的短时间仅仅采用3个记录,当3个记录点包含震相初至的波峰(波谷)和前后次极大值时,长短时均值比一定可得到一个极大值,中间的数据点对应的时刻为震相初至。用改进的方法拾取100个有明显震相的地震记录震相到时,准确度很高。本文方法可以视为是对长短时均值比法的拓展,在确定P波到时阈值后,可以用于地震预警工作中的P波到时的自动拾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到 P波到 振幅 长短均值比法
下载PDF
高含沙水流作用下水垫塘底板上举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昉 李晓娜 周世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8,共6页
针对高含沙水流对水垫塘底板上举力特性的影响,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沙量下底板上举力的分布规律、幅值特性和频谱特性。结果表明:含沙水流作用下的上举力沿程分布规律与清水时相同;各流速下上举力时均值均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 针对高含沙水流对水垫塘底板上举力特性的影响,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沙量下底板上举力的分布规律、幅值特性和频谱特性。结果表明:含沙水流作用下的上举力沿程分布规律与清水时相同;各流速下上举力时均值均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基本呈线性函数关系,斜率在0.17~0.22之间;上举力标准差随含沙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含沙量为183 kg/m^3时出现峰值;上举力的脉动在0~3 Hz的低频范围内,与清水相比,水流含沙后功率谱的频带宽度增加,高频域内的功率谱密度值有所增加;水流的时间积分尺度随着含沙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沙水流 水垫塘 上举力均值 最大上举力 功率谱 模型试验
下载PDF
1985—1990年地磁基准台站时均值数据集
10
作者 张素琴 陈传华 +5 位作者 王建军 赵旭东 何宇飞 李琪 杨冬梅 胡秀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4期173-182,共10页
北京、佘山、长春、拉萨、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地磁台在中国最早开始地磁观测,系统收集、清理8个地磁台在1985—1990年的历史资料,采用数码拍照和人工录入方式,实现纸质资料数字化,同时研制数据入库软件,将梳理后的数据导入“十... 北京、佘山、长春、拉萨、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地磁台在中国最早开始地磁观测,系统收集、清理8个地磁台在1985—1990年的历史资料,采用数码拍照和人工录入方式,实现纸质资料数字化,同时研制数据入库软件,将梳理后的数据导入“十五”数据库,并进行质量审核,实现珍贵历史资源的电子化、数据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数据的后续使用奠定基础。本数据集展示了8个地磁台站在1985—1990年的地磁观测数据,数据内容由磁偏角(D)、水平强度(H)和垂直强度(Z)3个要素的绝对时均值组成。利用该数据集,可以开展地磁场、空间天气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导航、通讯、电网、高铁、油气管道等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绝对均值 磁偏角 水平分量 垂直分量 数字化
下载PDF
基于分形维数的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地震P波震相识别方法
11
作者 杨长卫 张凯文 +3 位作者 吴东升 张志方 张良 瞿立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1,共8页
为更好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实施十分必要。5级以下的小震事件占据地震事件的95%以上,提高高速铁路预警系统在小震震相识别的速度与精度能有效保障高铁安全运营。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地震震相识别算法,优... 为更好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实施十分必要。5级以下的小震事件占据地震事件的95%以上,提高高速铁路预警系统在小震震相识别的速度与精度能有效保障高铁安全运营。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地震震相识别算法,优化传统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分形维数的计算速度。引入分形斜率曲线并划分为4个阶段,分析临界点的分形斜率特征,通过识别分形斜率极值时刻判断地震波精准到达时刻。提出的算法平均误差达到0.006 3 s,标准差达到0.043 8 s,满足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时效性和准确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地震预警 P波识别 均值与短均值之比 赤池信息法则
下载PDF
基于簇检测的地震数据脉冲噪声压制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弢 胡秋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15074-15080,共7页
地震记录中常伴有脉冲噪声干扰,严重影响地震数据分析的后续工作。这些噪声常表现为聚集状态,持续时间长,将其称之为脉冲噪声簇。使用中值滤波器进行脉冲噪声簇压制会大大损坏有效信号,而改进的决策中值滤波器不能有效的区分出脉冲噪声... 地震记录中常伴有脉冲噪声干扰,严重影响地震数据分析的后续工作。这些噪声常表现为聚集状态,持续时间长,将其称之为脉冲噪声簇。使用中值滤波器进行脉冲噪声簇压制会大大损坏有效信号,而改进的决策中值滤波器不能有效的区分出脉冲噪声簇。因而,提出一种基于簇检测的脉冲噪声压制方法,首先使用长短时平均值比法(short-term average/long-term average,STA/LTA)对噪声进行判别和检测,然后进行同一脉冲噪声簇判别,以解决噪声的漏检问题,最后结合中值滤波器,自适应的伸缩滤波窗口对脉冲噪声簇进行滤波。合成和真实数据实例表明,相比于其他方法,本文方法可有效压制脉冲噪声簇,并使得有效信号损坏程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噪 脉冲噪声 簇检测 长短均值 中值滤波
下载PDF
基于长短时窗事件检测的电力电缆局放在线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龙洁 杨贵营 +3 位作者 李贵州 王海港 孙抗 张静 《电力学报》 2020年第5期394-401,409,共9页
在以高频电流法结合行波法为基础的电缆局部放电在线定位中,局部放电脉冲初至时刻的拾取是影响局部放电源定位精度的关键。针对现有方法易拾取伪脉冲的问题,提出一种长短时窗能量均值比结合变时窗峰度的局部放电在线精确定位方法。首先... 在以高频电流法结合行波法为基础的电缆局部放电在线定位中,局部放电脉冲初至时刻的拾取是影响局部放电源定位精度的关键。针对现有方法易拾取伪脉冲的问题,提出一种长短时窗能量均值比结合变时窗峰度的局部放电在线精确定位方法。首先,采用长短时窗能量均值比进行局放事件检测,搜寻局放脉冲所在时窗;然后,根据确定的时窗数据绘制其变时窗峰度曲线,曲线的最大值点对应局部放电脉冲的初至时刻;最后,根据多传感器法对局部放电源进行定位。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同时,现场实测局放信号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定位方法能够在实际应用环境下准确拾取局放初至脉冲,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脉冲拾取 局部放电 在线检测与定位 窗能量均值 窗峰度 多传感器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