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事物中的主观意图及其客观阐释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晓明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3-150,2,共8页
为应对文艺理论关于作者意图在阐释中是否在场的讨论,文章拟就普遍的"历史事物"进行探究,以期从哲学上去把握这些事物中主观意图的实际生存,以及历史事物的客观阐释将如何包摄并超越这样的主观意图。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对历... 为应对文艺理论关于作者意图在阐释中是否在场的讨论,文章拟就普遍的"历史事物"进行探究,以期从哲学上去把握这些事物中主观意图的实际生存,以及历史事物的客观阐释将如何包摄并超越这样的主观意图。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对历史事物之真正客观的阐释中,历史活动者的各类意图不能不在场;但仅仅依循主观意图来定向的阐释乃是不充分的和可能误入歧途的,因为"作者"及其意图本身植根于特定的时代状况或历史处境中。当代解释学面对的问题领域在于"文本"作者的处境和阐释者自身处境的相互关系。特别是通过对"偏见"意义的重估、"视域融合"概念阐释以及"效果历史"原则的建立,当代解释学的进展使得我们对这一主题的探讨能更加深入和更富内容地开展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事物 主观意图 客观阐释 时代状况 解释学
原文传递
论教育学的想象力——人之存在境况的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稳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91,共8页
如何帮助人准确把握时代状况以洞察自身的存在境况进而更好地存在于世,呼唤着教育学想象力的理论研究。教育学的想象力生发于人对教育行动的体察和反思之中,以自觉关怀人的生长和深刻洞察其生命存在意义为核心,以人之真实存在境况的持... 如何帮助人准确把握时代状况以洞察自身的存在境况进而更好地存在于世,呼唤着教育学想象力的理论研究。教育学的想象力生发于人对教育行动的体察和反思之中,以自觉关怀人的生长和深刻洞察其生命存在意义为核心,以人之真实存在境况的持续改善为目的,在教育探究本性的彰显、教育行动的改善及教育人文精神的重整方面极具价值。长时以来,唯学科化倾向的教育学知识建构逻辑对人的遮蔽、技术理性对教育行动的桎梏以及“碎片化”教育研究对教育行动正当性的消解共同遏制了教育学的想象力。故而,促使教育学研究能够依据教育行动来建构教育学知识以回归原点、促使知识融通以重整教育的人文精神,以及丰富教育行动以创新教育学知识,也就成为教育学想象力关照人之存在境况的基本实现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的想象力 时代状况 教育行动 人之存在境况
下载PDF
非虚构写作的可能与精神向度
3
作者 何万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6,共4页
与虚构的文学作品相比较,非虚构写作以对现实社会及人物的深切观照,更容易呈现大时代中作者的责任担当、价值立场和家国情怀。本文例举的李海鹏、邹波、晏礼中当属非虚构写作的佼佼者,他们各自以不同的叙事与表述方式,共同致力于以社会... 与虚构的文学作品相比较,非虚构写作以对现实社会及人物的深切观照,更容易呈现大时代中作者的责任担当、价值立场和家国情怀。本文例举的李海鹏、邹波、晏礼中当属非虚构写作的佼佼者,他们各自以不同的叙事与表述方式,共同致力于以社会学与文学的方法描绘中国现实,贴近人的呼吸与脉搏,关注人的命运与生存状态,追寻普通人跌宕的生命历程。也可以说以非虚构写作的多样性探索,表现了这个时代可贵的精神光亮与守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 新闻特稿 人生命运 时代状况 精神向度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的艺术状况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一川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4-59,共16页
全媒体时代的艺术状况表现为传统媒介艺术与新兴媒介艺术并存交融及艺术传者与艺术受者之间双向互动,体现为多媒介艺术交融、跨媒介艺术传播、艺术家与观众双向互动、多重艺术文本并置等特征,导致越来越明显的艺术分赏现象,即由日常媒... 全媒体时代的艺术状况表现为传统媒介艺术与新兴媒介艺术并存交融及艺术传者与艺术受者之间双向互动,体现为多媒介艺术交融、跨媒介艺术传播、艺术家与观众双向互动、多重艺术文本并置等特征,导致越来越明显的艺术分赏现象,即由日常媒介接触惯习所形成的不同公众群体间相互分疏的艺术鉴赏状况。这就需要呼唤艺术公赏力的正常运行,后者是一种跨越当今艺术分赏格局而实现艺术家与公众及公共与公众之间的公共对话的整体驱动力。研究艺术分赏的艺术美学后果,可见出戏剧性与真实性、类型性与典型性、平面性与深度性、身体性与心灵性等美学原则的相互冲突和交融格局。当前公民应注重媒体素养与艺术素养的个体养成,艺术学界应加强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研究,特别是通过研究艺术分赏而探索艺术公赏及艺术公赏力的必要性并为之建立相应的公共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的艺术状况 艺术分赏 艺术公赏 艺术公赏力
下载PDF
论现时代人的精神危机及其根源——读雅斯贝斯的《时代的精神状况》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凤 《延边党校学报》 2009年第5期55-57,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技术和机器越来越成为群众生活的决定因素,人的精神危机日益成为社会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时代的精神状况》作为雅斯贝尔斯重要的著作之一,对人的精神危机作了全面的分析,认为现时代人的精神危机主要是由...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技术和机器越来越成为群众生活的决定因素,人的精神危机日益成为社会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时代的精神状况》作为雅斯贝尔斯重要的著作之一,对人的精神危机作了全面的分析,认为现时代人的精神危机主要是由于近代西方文化观念的衰落以及人在现时代中的处境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时代的精神状况 精神危机 根源
原文传递
时代精神状况与存在的遗忘——海德格尔对本质主义形而上学的生存论批判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当今时代人的状况及其作为哲学的精神而存在的人的状况,可以说是人渐次地正屈从于资本逻辑的全面统治、即其质实是人渐次地正屈从于恰恰是人自身以主体的绝对地位居于其中的那个实际上作为形而上学蜕化的产物的精神统治。人,主谋参与了... 当今时代人的状况及其作为哲学的精神而存在的人的状况,可以说是人渐次地正屈从于资本逻辑的全面统治、即其质实是人渐次地正屈从于恰恰是人自身以主体的绝对地位居于其中的那个实际上作为形而上学蜕化的产物的精神统治。人,主谋参与了这一统治,尤其是以西方或西方哲学或世界人类文明的名义。这一状况被海德格尔指称为"技术形而上学"的精神统治。由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主客二分"的逻辑化思维方式,希腊早期的"存在"被遗忘了,其结果是世界被主客二重化。理性的专制、技术形而上学的抽象、资本逻辑的统治、世界主体化、人的物化以及人被抽象化等本身,不是作为"原因"出现的,而是作为传统形而上学对象化思维方式的"结果"出现的。为此,海德格尔以"生存论的存在论"批判了近代本质主义的形而上学,从而探寻了拯救"时代精神状况"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时代精神状况 形而上学 生存论的存在论
原文传递
生态文化、生存理念与时代的精神状况——读傅修延教授《生态江西读本》
7
作者 鲁枢元 《鄱阳湖学刊》 2019年第4期12-15,123,共5页
“生态文化”,不但是解救生态危机的最终途径,也是一个至今仍然被当代人忽视、误解的关键问题。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这些“人文传统资源”,有可能对疯狂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发挥制衡作用,从而对一个地区的生态养护产生积极效应,... “生态文化”,不但是解救生态危机的最终途径,也是一个至今仍然被当代人忽视、误解的关键问题。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这些“人文传统资源”,有可能对疯狂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发挥制衡作用,从而对一个地区的生态养护产生积极效应,这也正是傅修延教授《生态江西读本》特别看重并详加陈述的。中国叙事学天然具备了丰盈的生态意蕴。良好的生态与清纯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至为珍稀的资源,正是这些才会影响到地球与人类社会的未来。这些珍稀资源在赣鄱大地上拥有丰厚的蕴藏,这也正是江西省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的后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生态叙事 时代精神状况 《生态江西读本》
下载PDF
诗人的病:缺席者的隐喻——略论新世纪《收获》勾画的“时代的精神状况”
8
作者 韩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新世纪的《收获》提供了一份以“当代文学史”书写者自居的新生代作家视野中的“时代的精神状况”。从1980年代的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诗歌因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以大众文化事件的形象存在。“第三代”诗人为文学史留下了五彩... 新世纪的《收获》提供了一份以“当代文学史”书写者自居的新生代作家视野中的“时代的精神状况”。从1980年代的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诗歌因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以大众文化事件的形象存在。“第三代”诗人为文学史留下了五彩缤纷的诗歌宣言,造就得更多的还是“飞在天上”的诗人。但是他们最终是无所栖居。生活的悬置和缺席是诗人疾病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精神状况 缺席者 《收获》研究
原文传递
现代性双重危机下的古典教化——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的教育思想解读
9
作者 程路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16,共4页
雅斯贝尔斯在1931年出版的《时代的精神状况》一书中,深刻地反思了德国现代化历程中"技术—群众"社会导致"纳粹专制"的内在机理,揭示了其对人类自由天性的双重压迫,并分析了其对教育的影响。针对时代的状况,雅斯贝... 雅斯贝尔斯在1931年出版的《时代的精神状况》一书中,深刻地反思了德国现代化历程中"技术—群众"社会导致"纳粹专制"的内在机理,揭示了其对人类自由天性的双重压迫,并分析了其对教育的影响。针对时代的状况,雅斯贝尔斯提出了以古典教化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强调向古代经典学习在培育人性力量、争取人的精神自由方面的重要性。雅斯贝尔斯这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仍然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时代的精神状况 精神自由 古典教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