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的基本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健 邓晶晶 李晗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提出,源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和纯熟运用,主动应对思想文化领域现实挑战,准确把握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与融合规律。“创造性转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提出,源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和纯熟运用,主动应对思想文化领域现实挑战,准确把握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与融合规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要义包括辨析价值、挖掘资源、改造内涵、创新形式、融入时代五个方面。推动传统优秀思想理念、道德规范、文化艺术、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性转化 创造转化 创新发展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下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性转化 被引量:7
2
作者 付威 易根华 《艺术工作》 2021年第3期15-16,共2页
美育是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的中华美育精神是在融合西方美育思想与中国传统美育观念的基础上,增加马克思主义的美育思想维度,即以儒家美育思想中的道德精神和礼仪规范为导向来"立德树人";以西方美育思想中感性... 美育是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的中华美育精神是在融合西方美育思想与中国传统美育观念的基础上,增加马克思主义的美育思想维度,即以儒家美育思想中的道德精神和礼仪规范为导向来"立德树人";以西方美育思想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来"遵循美育规律";以马克思美育思想中按美的规律来塑造和人的全面发展来"扎根时代生活",以三者相融合的美育精神作为参照来表达生活的根本意义,实现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精神 时代性转化 生活的意义
原文传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的德育面向
3
作者 李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13-18,共6页
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德育的启示和借鉴,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客观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被简单地“照搬”或“复制”,而是需要以时代性转化作为理路上的桥梁或通路。时代性转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对中国共... 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德育的启示和借鉴,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客观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被简单地“照搬”或“复制”,而是需要以时代性转化作为理路上的桥梁或通路。时代性转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对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张的学理探讨及设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的德育面向,可以从价值升华、人性基础、信仰建构、资源丰富、路径完善、方法拓展、载体创新这七个宏观维度予以总结和提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性转化 德育面向
下载PDF
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4
作者 张圆圆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4-97,共4页
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创新要在教学目标上做到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结合,中国哲学中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道德伦理意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要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中国哲学中的天人观、道论、民本思想、修养论可... 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创新要在教学目标上做到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结合,中国哲学中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道德伦理意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要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中国哲学中的天人观、道论、民本思想、修养论可以转化为与新时代相契合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到互动式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用生动、趣味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要在考核方式上做到过程性与模式化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价值目标 时代性转化 教学创新 教学实践
下载PDF
“马魂、中体、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的哲理思考
5
作者 李健 易欢欢 方聪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活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风采、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必然要求。“马魂、中体、西用”的理论构想,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提供了一种较...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活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风采、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必然要求。“马魂、中体、西用”的理论构想,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亦被广泛认可的基本原则。“马魂、中体、西用”的提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及现实背景;“马魂、中体、西用”的内核,强调在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实现三者间的良性互动与互补;“马魂、中体、西用”的方法论意蕴,要求我们要坚持唯物性导向、辩证性导向、人民性导向、实践性导向和开放性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魂、中体、西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性转化
下载PDF
红色家书赋能时代发展的三重向度
6
作者 陈宗旭 王良丽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7-81,共5页
红色家书见证了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是重要的红色资源,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形成、理想信念培育等具有重要的价值。要实现红色家书的时代性转化,就要明晰红色家书蕴含的强大力量和新时代对红色家书传承的新要求。基于红色家书原始文本,挖掘... 红色家书见证了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是重要的红色资源,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形成、理想信念培育等具有重要的价值。要实现红色家书的时代性转化,就要明晰红色家书蕴含的强大力量和新时代对红色家书传承的新要求。基于红色家书原始文本,挖掘红色家书在映照初心使命、彰显革命情感、蕴含理想信念、滋养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时代价值。结合新时代特点,明确红色家书在载体、价值功能、精神等维度的延续路向,从文化传播、教育融合、科技助力、现实指引等角度探寻红色家书的创新传承路径,以期从红色家书中汲取奋进力量,筑牢时代发展的精神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家书 价值延续 时代性转化
下载PDF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的可能性探究
7
作者 李健 赵雅心 李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5期179-183,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应该把握时代、顺应时代、扎根时代,立足于新时代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青年思想文化特点进行合理的时代性转化,以顺应“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要求,契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应该把握时代、顺应时代、扎根时代,立足于新时代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青年思想文化特点进行合理的时代性转化,以顺应“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要求,契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规律。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维度审视,新时代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巨大动能与崭新活力,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化获得了巨大机遇;当代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以及思想文化、价值观的复杂多元,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化面临着现实挑战。从总体上观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在牢牢把握机遇、恰当应对挑战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性转化 机遇 挑战 可能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时代性转化的目标、原则与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兰欣 陈慧敏 《知与行》 2020年第4期74-81,共8页
文化书写、记录着历史,构成一个民族的传统和割不断的历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精神支撑。时代发展变化,绵延中华文脉,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增强民族向心力... 文化书写、记录着历史,构成一个民族的传统和割不断的历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精神支撑。时代发展变化,绵延中华文脉,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增强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塑造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迫切需要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进行时代性转化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包含内容、范畴与概念表述的更新,认知方式和情感态度上的与时俱进,社会功能和社会融入上的跃迁升级。特别是要通过时代性转化把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落实落细,尤其要以家教门风与社会礼仪重建为切入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的伦理化践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深化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价值体系 时代性转化
下载PDF
中国先秦时期的素食观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永芳 刘国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5-32,共8页
中国先秦时期形成了农业文明时代素食观的基本思想形态,其中有较为明确观点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和墨家。儒家的素食观念不甚清晰,但也为维护社会秩序建立了因礼而设的素食制度,并开始把仁爱理念拓展到饮食文化中,总体上不反对肉食,但主... 中国先秦时期形成了农业文明时代素食观的基本思想形态,其中有较为明确观点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和墨家。儒家的素食观念不甚清晰,但也为维护社会秩序建立了因礼而设的素食制度,并开始把仁爱理念拓展到饮食文化中,总体上不反对肉食,但主张在特定时间范围内食素。道家通过提倡素食达到节性适欲的目的,以此调适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墨家和《吕氏春秋》都提出了论述系统、逻辑明晰的素食主张,其中墨家通过提倡素食来达到节财养俭的目的,以此反对和批判统治阶级的贪婪行为。先秦素食观是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在当今生态文明时代,先秦素食观既可以也应该通过创造性转化而重获生机。事实上,健康、科学、合理、有文化品位的饮食观才是这个时代我们应提倡的。先秦素食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因子丰富了中华民族饮食观念里面的传统意蕴、民族底蕴和人文涵蕴,既可以也应该成为现代饮食观的有机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食观 先秦 时代性转化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