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被引量:315
1
作者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58-192,共35页
一、概述我国食管癌发病虽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但食管癌的病死率均较高。据报道,预计2012年全世界食管癌新发患者数455800例,死亡人数达400200例。在中国,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一直位居第四位。2017年陈万青等报道,2013... 一、概述我国食管癌发病虽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但食管癌的病死率均较高。据报道,预计2012年全世界食管癌新发患者数455800例,死亡人数达400200例。在中国,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一直位居第四位。2017年陈万青等报道,2013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27.7万,死亡人数为20.6万,我国食管癌粗发病率为20.35/10万,城市粗发病率为15.03/10万,农村为30.73/10万;我国食管癌粗死亡率为15.17/10万,城市粗发病率为14.41/10万,农村为21.05/10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列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六和第四位。因此,食管癌一直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山西阳城县、江苏扬中县和山西磁县的食管癌粗发病率高达109.5/10万、109.3/10万和103.5/10万(2003年),我国食管癌流行的特点是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区域(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泰安、山东济宁、山东菏泽、安徽、江苏苏北区域)。其他高发区域与中原移民有关,包括四川南充、四川盐亭、广东汕头、福建福州等地区。因此,对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阻断早期食管癌发展成为中晚期食管癌是提高食管癌生存效果和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根本出路。也是减轻我国政府和民众医疗负担的长期有效措施。另外,对于中晚期食管癌的规范诊断和治疗也是改善中晚期食管癌效果的有效措施,可使众多的食管癌患者受益,因此,食管癌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化诊治是全国各级各类具备基本资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食管癌 诊疗规范 早期食管癌 死亡人数 粗死亡率 发病率 恶性肿瘤 高发地区
原文传递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14年,北京) 被引量:150
2
作者 李兆申 +4 位作者 王贵齐 马丹 杨帆 廖专 王洛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0-337,共18页
1引言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食管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8位,死亡率为第6位[1]。我国是食管癌最高发的国家之一[2],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超过22万例... 1引言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食管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8位,死亡率为第6位[1]。我国是食管癌最高发的国家之一[2],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超过22万例,死亡约20万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识 早期食管癌 筛查 内镜诊治
原文传递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精简版(2014年,北京) 被引量:76
3
作者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4-299,共6页
一、引言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22万例,死亡约20万例.超过9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早期食管癌通常经内镜下治疗即可根治,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5年... 一、引言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22万例,死亡约20万例.超过9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早期食管癌通常经内镜下治疗即可根治,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5年生存率可超过95%.因此,在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的基础上进行内镜下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国家医疗资源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下治疗 早期食管癌 共识意见 筛查 5年生存率 专家 诊治 中国
原文传递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 被引量:61
4
作者 孙曦 王向东 +8 位作者 卢忠生 令狐恩强 王淑芳 杨竞 杜红 孟江云 王红斌 张修礼 杨云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新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治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解放军总医院内镜中心数据库系统,对2002—2011年消化内镜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及治疗最佳方式。结果近十年来,随着内镜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解放军总医院消... 目的探讨内镜新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治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解放军总医院内镜中心数据库系统,对2002—2011年消化内镜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及治疗最佳方式。结果近十年来,随着内镜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对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由最初2002年的0.90%上升至2011年的2.02%。自2006年至2011年,共871例消化道早癌接受内镜治疗,其中分别有207例早期食管癌、429例早期胃癌及235例早期大肠癌,内镜根治切除的比例分别为37.8%(207/547),36.7%(429/1167)和40.2%(235/584),其中239例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分次切除术(EMPR)术,542例使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治疗,术前使用内镜新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为97.5%(849/871)。使用内镜治疗的病变的平均尺寸为:早期食管癌2.59 cm×1.91 cm,早期胃癌2.98 cm×2.18 cm,早期大肠癌3.37 cm×2.21 cm。结论消化内镜新诊治技术的出现不但明显提高了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同时深刻改变了消化道早癌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 诊断治疗 内镜技术 临床价值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解放军总医院 早期食管癌
原文传递
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鞠辉 钟芸诗 +4 位作者 姚礼庆 周平红 徐美东 时强 任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6期310-314,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为今后预防和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回顾性总结362例早期食管癌ES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术后狭窄的关系。结果发生术后狭窄42例。发生狭窄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为今后预防和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回顾性总结362例早期食管癌ES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术后狭窄的关系。结果发生术后狭窄42例。发生狭窄患者(狭窄组,n=42)与未发生狭窄患者(未狭窄组,n=320)在病变的纵向长度、环周直径、环周范围和组织浸润深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选择性阶梯变量回归分析提示,病变环周范围〉3/4(OR=44.2,95%CI:4.4—443.6,P=0.0002)与组织浸润深度超过m2(OR=14.2,95%CI:2.7~74.2,P=0.0002)是ESD术后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显示,狭窄程度与病变环周范围(关联系数φ=0.47,P〈0.05)和组织浸润深度(关联系数φ=0.647,P〈0.05)存在关联。结论早期食管癌ESD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是病变浸润深度和环周范围,且与狭窄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狭窄 危险因素 早期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红平 唐波 +5 位作者 樊超强 唐媛 邓磊 柏健鹰 杨仕明 于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治疗食管环周3/4以上的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内镜下行ESD治疗的26例食管环周3/4以上的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内镜、...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治疗食管环周3/4以上的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内镜下行ESD治疗的26例食管环周3/4以上的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内镜、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全部病例一次性完整切除,ESD剥离病变成功率100%(26/26);ESD手术时间75—140rain,平均95min;术后未发生出血、穿孔、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所有剥离病变经病理进一步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明显病变累及;术后随访3~43(平均15.6个月)个月,创面完全愈合,仅1例病变复发;术后食管狭窄率50%,经扩张后随访,狭窄均得以临床治愈。结论对食管环周3/4以上的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仍然可以行ESD治疗,且操作安全,创伤少,术后食管狭窄通过扩张后仍然能够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避免了外科手术的巨大创伤,是ESD在治疗近环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环周3 4以上病变
下载PDF
不同内镜方式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志宏 李良平 +1 位作者 刘晓岗 陈子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内镜方法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白光内镜检查拟诊早期食管癌的患者,依次采用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分别使用IPCL分型和B分型方法)、超声内... 目的评价不同内镜方法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白光内镜检查拟诊早期食管癌的患者,依次采用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分别使用IPCL分型和B分型方法)、超声内镜判断浸润深度,随后碘染取活检,其中活检病理提示中一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食管癌的患者,以及虽然活检病理提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但自光或者NBI内镜高度提示食管癌的患者接受内镜或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最终病理(活检及手术病理的最高诊断)确诊为早期食管癌的患者共54例,针对这部分患者使用Kappa值统计上述不同内镜方式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准确性。结果NBI放大内镜下B分型与最终病理一致性好(Kappa=0.802),白光内镜(Kappa=0.596)和NBI放大内镜下IPCL分型(Kappa=0.601)与最终病理具有中等一致性,超声内镜与最终病理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32)。在判断早期食管癌M1~M2浸润方面,B分型的准确率最高(86.7%,26/30),其次为白光内镜(76.7%,23/30)和IPCL分型(73.3%,22/30),超声内镜的准确率最低(30.0%,9/30),并且其过度判率最高(70.0%,21/30);在判断早期食管癌M3-SM1浸润方面,B分型的准确率最高(89.5%,17/19),其次为IPCL分型(78.9%,15/19)和白光内镜(73.7%,14/19),超声内镜的准确率最低(42.1%,8/19),并且其过度判率最高(52.6%,10/19)。结论白光内镜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方面仍有较大临床价值;NBI放大内镜下的B分型和IPCL分型较白光内镜更有优势,其中B分型较IPCL分型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对于初学者更简单和易于掌握;超声内镜在判断黏膜及黏膜下各层浸润时的准确性不尽如人意,过度判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内窥镜检查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早期食管癌
原文传递
早期食管癌治疗方式与预后效果评价 被引量:28
8
作者 顾建华 张楠 王家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7-830,共4页
目的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22万例,死亡约20万例。早期食管癌经治疗预后良好,而中晚期预后较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减轻疾病负担,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就早期食管癌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效果进行回... 目的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22万例,死亡约20万例。早期食管癌经治疗预后良好,而中晚期预后较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减轻疾病负担,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就早期食管癌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效果进行回顾性综述,探讨不同治疗方法之间优点与局限性。方法以"早期食管癌,治疗,生存报告,随访"为关键词,全面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1993-01-2015-07发表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行信息摘录和综合归纳。纳入标准:(1)早期食管癌的治疗;(2)进行术后随访并评价生存状况;(3)含有生存率指标。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21篇(中文9篇,外文12篇)。结果手术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90%,复发及转移率低,但创面大,患者身体负担过重;放射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但远期生存效果较差,术后复发率高;内镜下微创治疗创伤小,能较完整切除病灶,术后生存率>90%,兼顾手术治疗与放射治疗优点,但部分术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术者操作要求较高。结论内镜下微创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治疗和生存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风险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将会是治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主要方法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治疗 生存报告 术后随访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竹建强 何远静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早期食...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ESD组(41例)与EMR组(41例)。比较两组完整和整块切除率,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和穿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ESD组完整切除和整块切除率、术中出血率和穿孔率高于EMR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SD组手术时间短于EMR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6个月,ESD组复发率低于EMR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SD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疗效优于EMR,但其术中出血率和穿孔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 早期食管癌 前病变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林永良 林英卓 +5 位作者 关家喜 李青云 钟海彬 邓果明 钱凯 庄小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6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8年10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接受ESD治疗的51例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术后病理、R0切除率、并发症及...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8年10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接受ESD治疗的51例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术后病理、R0切除率、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1、术后病理提示为鳞癌50例(98.0%),腺癌1例(2.0%);水平/垂直切缘阳性率7.8%(4例),R0切除率92.2%(47例)。2、ESD术后出血2例(3.9%),食管狭窄4例(7.8%),无一例穿孔。3、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49例患者进行了至少一次的内镜下复查,创面愈合率100%,术后复发率6.1%(3例)。结论ESD在治疗早期食管癌患者中具有R0切除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D 早期食管癌 切除率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月明 王贵齐 《中国消化内镜》 2008年第2期21-29,共9页
早期食管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食管黏膜层以内且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者。随着内镜的普及和早诊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同时,应用内镜下微创技术治疗早期食管病变,不仅能获得与传统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操... 早期食管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食管黏膜层以内且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者。随着内镜的普及和早诊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同时,应用内镜下微创技术治疗早期食管病变,不仅能获得与传统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操作简单、安全、风险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代表了早期食管癌的诊治方向。本文就早期食管癌内镜下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了回顾性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内镜诊断 治疗早期 无淋巴结转移 传统外科手术 术后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率 内镜下诊断
下载PDF
大范围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发生难治性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唐健 刘枫 +2 位作者 陈洁 施新岗 李兆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大范围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发生难治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因早期食管癌在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剥离范围≥3/4环周,术后发生狭窄的35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按狭窄的内... 目的探讨大范围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发生难治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因早期食管癌在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剥离范围≥3/4环周,术后发生狭窄的35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按狭窄的内镜下扩张次数分成难治性狭窄组(n=21)和非难治性狭窄组(n=14),组间对比分析使用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2组在固有肌层损害(P=0.018)、黏膜剥离纵径长度(P=0.013)、肿瘤浸润深度(P=0.031)以及止血夹使用数量(P=0.03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既往放化疗史、肿瘤位置、内镜下分型、术后口服激素等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期食管癌行大范围ESD治疗者,肿瘤浸润深度超过M2、术中固有肌层损伤、黏膜剥离纵径≥50mm以及止血夹使用数量≥6个时术后可能易发生难治性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早期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NBI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3
作者 苏法 杨莉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NBI放大内镜联合EUS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检查的94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进行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的基础上进行NBI放大内镜结合超声内镜检查... 目的探讨NBI放大内镜联合EUS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检查的94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进行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的基础上进行NBI放大内镜结合超声内镜检查,记录早期食管癌在普通白光内镜、NBI放大内镜模式下的不同表现,同时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标准,确定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在不同内镜模式下的检出情况及EUS检查对食管病变浸润深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94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经普通白光内镜模式、NBI放大内镜模式及病理检查共发现病灶107处,其中癌前病变43例,食管炎症53例,早期食管癌9例,食管癌侵及肌层2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经NBI放大内镜检出率(86.54%),显著高于经普通白光内镜检出率(67.31%)(P <0.05);普通白光内镜下,共发现77处食管病灶,包括黏膜发红34例,黏膜发白27例,红白相间16例;其中Ⅱa型17例,Ⅱb型18例,Ⅱc19例,Ⅱa+Ⅱc型23例; NBI放大内镜下,共发现97例食管病灶,呈IPCL改变,其中Ⅳ、Ⅴ1、Ⅴ2型92例,Ⅴ3、Ⅴn型5例;食管病变经EUS判定发现癌前病变28个,黏膜内癌2个,黏膜下癌7个,侵及肌层癌2个,其中癌前病变经EUS判定的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81.82%、准确性为90.24%;黏膜内癌+黏膜下癌经EUS判定的敏感性为77.78%、特异性为87.50%、准确性为85.37%。结论 NBI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检查有利于清晰显示食管黏膜形态及血管网分布情况,提高了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同时准确判断食管病变浸润深度,为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前病变 窄带成像技术 放大内镜 超声内镜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杨佳佳 党旖旎 +4 位作者 彭磊 金多晨 桑怀鸣 陈梅红 张国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ESD的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42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ESD的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42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其术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查结果判定为治愈性切除组和非治愈性切除组。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427例,年龄为(63.2±7.7)岁,其中男302例,女125例。早期食管癌9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31例。ESD整块切除率为94.8%(405/427),88例为ESD治疗后非治愈性切除,非治愈性切除率为20.6%。单因素分析显示,治愈性切除组与非治愈性切除组在病变是否为早期食管癌(OR值为3.682,95%CI 2.216~6.118,P<0.01)、黏膜下浸润(OR值为10.220,95%CI 4.861~21.481,P<0.01)、ESD适应证(OR值为6.005,95%CI 3.545~10.172,P<0.01)和病灶基底部注射后抬举征(OR值为2.508,95%CI 1.005~6.255,P=0.042)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黏膜下浸润阳性(OR值为4.329,95%CI为1.758~10.661,P=0.001)、病变超过ESD绝对适应证范围(OR值为6.484,95%CI为2.205~19.068,P=0.001)和术中抬举征阴性(OR值为3.182,95%CI为1.171~8.651,P=0.023)均为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理提示为早期食管癌、存在黏膜下浸润、非ESD绝对适应证和术中抬举征阴性的患者易发生非治愈性切除,黏膜下浸润、非ESD绝对适应证和术中抬举征阴性为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食管癌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非治愈性切除
原文传递
内镜下碘染粉色征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陈雅华 郑家垚 +5 位作者 陈洋洋 郑晓玲 邓万银 郭仙斌 罗蕾 梁玮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1-904,共4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碘染粉色征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疑诊早期食管癌的306例患者共计312处病灶临床资料,所有可疑病灶均行卢戈液染色.根据碘染过程中有无粉色征出现... 目的 探讨内镜下碘染粉色征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疑诊早期食管癌的306例患者共计312处病灶临床资料,所有可疑病灶均行卢戈液染色.根据碘染过程中有无粉色征出现分为粉色征阳性组及粉色征阴性组,与活检或术后病理进行对比,评估粉色征与病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记录粉色征出现时间的病灶分为0~30 s、>30~60 s、>60~90 s和>90~120 s 4组,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粉色征出现时间对病理的诊断价值.结果 312处病变中,粉色征阳性组208处,其中炎症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28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或癌180处;粉色征阴性组104处,其中炎症或LGIN 69处,HGIN或癌35处.粉色征阳性诊断HGIN及早期食管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3.7%、71.1%和79.8%.多因素分析显示,HGIN和癌与粉色征出现时间显著相关(P=0.000,OR=0.016,95%CI=0.042~0.324).粉色征阳性组中89例记录了粉色征出现时间,粉色征出现时间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最佳截断值为60 s,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2.8%、84.2%及91.0%.结论 碘染粉色征对早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粉色征出现时间在60 s以内诊断价值更大,通过对粉色征最早出现的部位靶向活检,可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早期食管癌 碘染色 粉色征
原文传递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鹏 张澍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1期8-9,共2页
食管癌是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食管癌分为食管鳞癌和腺癌。前者主要出现于发展中国家,发病与吸烟、饮酒、环境和基因因素有关。后者主要发生于发达国家,其发病与胃食管反流及Barrett食管有关。中国是食管癌... 食管癌是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食管癌分为食管鳞癌和腺癌。前者主要出现于发展中国家,发病与吸烟、饮酒、环境和基因因素有关。后者主要发生于发达国家,其发病与胃食管反流及Barrett食管有关。中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每年全世界新增加的30万食管癌患者中,约有一半发生在中国,且多为食管鳞癌,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内镜诊断 BARRETT食管 发展中国家 发病率 食管 食管反流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青青 施新岗 李兆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5期294-296,共3页
早期食管癌是指病变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并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近年来随着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内镜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及内镜医师诊断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早期食管癌被发现,并得以准确的诊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 早期食管癌是指病变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并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近年来随着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内镜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及内镜医师诊断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早期食管癌被发现,并得以准确的诊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食管癌与传统的外科根治性手术相比,具有相同的疗效,并有侵袭性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食管癌 治疗 无淋巴结转移 诊断水平 根治性手术 黏膜下层 染色内镜
原文传递
我国早期食管癌筛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国仁 戴建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8,共7页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食管癌精准筛查和早期诊断是精准治疗的前提和关键,也是改善食管癌预后的有效措施。高危群体的重点筛查与机会性个体筛查相结合的模式,内镜辅以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的方法,是现阶段筛查早期食管癌较为可行的策略...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食管癌精准筛查和早期诊断是精准治疗的前提和关键,也是改善食管癌预后的有效措施。高危群体的重点筛查与机会性个体筛查相结合的模式,内镜辅以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的方法,是现阶段筛查早期食管癌较为可行的策略和适用有效的方法。人工智能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方向具有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碘染色 精准治疗 人工智能 分子生物学技术 早期诊断 高危群体 指示性
原文传递
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处理食管黏膜病变疗效评价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杜萍 丁黎葭 +6 位作者 马丽黎 陈世耀 练晶晶 邱枫 吴永梅 毛於安 姚礼庆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处理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分别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内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35例患者,其中男... 目的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处理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分别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内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35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0岁。对患者行内镜下治疗,观察术中出血、穿孔及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统计病灶完整大块切除率与组织学完全切除率,通过随访评价复发或转移情况,对内镜治疗短期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完成ESD操作28例,7例(20.0%)改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切除,手术耗时20~125min,平均耗时65 min。颈部气肿1例,术中穿孔2例(5.7%),术中少量出血8例(22.9%),术后延迟性出血1例。组织学治愈26例(74.3%)。除2例手术治疗外,32例完成随访,1例(3.3%)失访。随访4~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随访中,3例复发,复发率9.4%(3/32),3例发生术后食管狭窄包括1例复发病例。结论 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孙迪 时强 +7 位作者 徐美东 钟芸诗 蔡世伦 齐志鹏 李冰 陈涛 姚礼庆 周平红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6-810,共5页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01至2016-12-3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25例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01至2016-12-3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25例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灶大小、病理学检查结果、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结果 22例病人同期切除多个病灶,3例病人分次切除病灶,其中1例病人6个月内分次切除4个病灶,每次2个。共切除54个病灶,切除标本49块,其中5块标本上有2个病灶。整块切除率100%,治愈性切除率为87%(47/54)。术后1例病人食管穿孔,2例食管狭窄,无其他并发症。2例病人接受术后放疗,2例病人同时接受术后放疗和化疗,1例病人追加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9.4(8.6~43.8)个月,1例病人局部复发,无手术相关性死亡,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 ESD用于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安全有效。对于早期食管癌病人行胃镜检查时,应格外警惕食管多原发病灶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同时性多原发 早期食管癌 前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