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脂渗透技术治疗早期釉质脱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朱玫颖 毕静 +4 位作者 韦瑜 杨蕾 张琳 罗胜 陈旭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早期釉质脱矿是龋病防治的有效阶段,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修复治疗。树脂渗透技术是一种采用特殊低黏度树脂渗透到早期龋齿多孔病变体层中的微创技术,为早期釉质脱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树脂渗透... 早期釉质脱矿是龋病防治的有效阶段,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修复治疗。树脂渗透技术是一种采用特殊低黏度树脂渗透到早期龋齿多孔病变体层中的微创技术,为早期釉质脱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树脂渗透治疗无痛、微创、对患者依从性要求低,远期疗效好。文章就树脂渗透技术的原理、优势、适应证以及与其他牙科材料的联合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渗透技术 早期釉质脱矿 微创治疗
原文传递
树脂渗透技术治疗早期釉质龋及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姜国涛 张宁 +1 位作者 罗宁 章善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索树脂渗透技术治疗早期釉质龋及早期釉质脱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笔者医院应用树脂渗透技术治疗的早期釉质龋及早期釉质脱矿的54例患者为实验组,纳入采用常规氟化物治疗的59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 目的:探索树脂渗透技术治疗早期釉质龋及早期釉质脱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笔者医院应用树脂渗透技术治疗的早期釉质龋及早期釉质脱矿的54例患者为实验组,纳入采用常规氟化物治疗的59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白垩斑面积(Area of demineralization,AREA)、表面光滑度(Surface microhardness,SMTS)、釉质层结构完整性(Integrity of enamel layer,IGTY)、牙面色泽(Color uniformity of tooth surface,COLU)及疗效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AREA值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SMTS值、IGTY值及COLU值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AREA、SMTS、IGTY、COLU指标较术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显效率35.19%,高于观察组的20.34%(P<0.05)。结论:树脂渗透技术治疗早期釉质龋及早期釉质脱矿疗效优于常规氟化物治疗,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渗透技术 早期釉质 早期釉质脱矿 氟化物治疗 白垩斑
下载PDF
渗透树脂和生物活性玻璃联合治疗早期釉质脱矿后牙面颜色稳定性的研究
3
作者 杨蕾 王雅楠 +2 位作者 程立军 满莎莎 杨倩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对釉质脱矿色泽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釉面完整的人前磨牙随机分为ICON渗透树脂组、ICON 0.1%氟化钠组、ICON渗透树脂组联合生物活性玻璃组,每组分为4组,分别用红酒、咖啡、茶和人工唾液浸泡,在24 h,1 w,2 w...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对釉质脱矿色泽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釉面完整的人前磨牙随机分为ICON渗透树脂组、ICON 0.1%氟化钠组、ICON渗透树脂组联合生物活性玻璃组,每组分为4组,分别用红酒、咖啡、茶和人工唾液浸泡,在24 h,1 w,2 w,4 w时采用分光光度仪测量,分析计算出各牙的△E值。结果不同时间、溶液、修复方式对治疗早期釉质脱矿后牙面颜色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在四个时间点,△E:红酒>咖啡>茶>人工唾液,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定时间后,浸泡在红酒和咖啡的△E均大于3.7,表明色彩改变在临床上不可接受。治疗后牙面颜色稳定性:ICON渗透性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治疗组>ICON渗透性树脂联合0.1%的氟化钠治疗组>ICON渗透性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ON渗透性树脂联合生物活性玻璃治疗早期釉质脱矿后颜色维持的稳定性更好,临床操作方法简便快捷且安全性高,后期美学效果更稳定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ON渗透树脂 生物活性玻璃 早期釉质脱矿 颜色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