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腹内压监测联合前馈控制理论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曾丽云 罗春霞 邓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0期148-151,194,共5页
目的 通过随机试验设计,探究持续腹内压监测联合前馈控制理论在提升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机械通气患者100例,将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 目的 通过随机试验设计,探究持续腹内压监测联合前馈控制理论在提升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机械通气患者100例,将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持续腹内压监测与前馈控制理论。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干预后第1、3、7、14天的腹内压变化情况、营养状态指标、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以及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情况。结果 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第7、14天,试验组腹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第14天,试验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第14天,试验组NRS2002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良好耐受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中等耐受和不耐受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结合持续的腹内压监测和前馈控制理论,可以显著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在早期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优化患者营养状态并减少营养缺乏的风险,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监测 前馈控制理论 早期营养耐受 机械通气
下载PDF
ROC曲线评价腹内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文英旭 邢柏 +2 位作者 谭世峰 黄山 王明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0期37-40,共4页
目的应用ROC曲线评价基线腹内压(IAP)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海南省农垦总医院ICU住院时间大于7 d并接受EEN的SAP患者。依EEN耐受情况分为耐受... 目的应用ROC曲线评价基线腹内压(IAP)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海南省农垦总医院ICU住院时间大于7 d并接受EEN的SAP患者。依EEN耐受情况分为耐受组和不能耐受组,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及EEN前基线IAP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价EEN前基线IAP水平对EEN耐受性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108例患者,耐受组76例,不能耐受组32例。耐受组APACHEⅡ评分相对较低[(21.9±5.1)分比(24.2±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耐受组基线IAP水平明显高于耐受组[(18.7±5.9)mm Hg比(13.5±6.7)mm Hg],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2);基线IAP水平预测EEN不能耐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0.026),95%CI:0.825~0.934,其预测EEN不能耐受的截点值为17 mm Hg(1 mm Hg=0.133 kPa)。此值下的Youden指数为0.68,正确百分率为82.4%,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79.3%,阳性似然比4.28,阴性似然比0.145,Kappa值为0.71。结论 EEN前基线IAP水平对EEN耐受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EEN耐受情况筛查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基线腹 早期营养耐受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观察中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惠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0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观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症早期肠内营养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其... 目的:观察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观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症早期肠内营养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其中对照组在肠内营养耐受性观察中运用常规胃残余量监测,而试验组采取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方式。对照两组耐受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达到目标喂养量、重症患者预后治疗和护理的指标APECHEⅡ评分、ICU留置时间、调整肠内营养时间。结果:试验组耐受性不良反应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而试验组达到目标喂养量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两组检测后APECHEⅡ评分明显降低,其中试验组APECHEⅡ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调整肠内营养时间与ICU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观察中,采取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方式,可明显减少早期肠内营养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早期达到目标喂养量,改善患者预后,缩短调整肠内营养时间,缩短ICU内留置时间,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残余量监测 联合检查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营养耐受
下载PDF
中医耳穴贴压护理对结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玉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42-0145,共4页
探究中医耳穴贴压护理技术运用于结肠癌手术之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效果。方法 在溧阳市中医医院普外科选取66例结肠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入院时间在2022年08月至2024年01月之间,66例的分组方法为数字... 探究中医耳穴贴压护理技术运用于结肠癌手术之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效果。方法 在溧阳市中医医院普外科选取66例结肠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入院时间在2022年08月至2024年01月之间,66例的分组方法为数字随机法,33例为对照组,将常规护理以及肠内营养支持运用在对照组,另33例在此之上运用耳穴贴压护理技术为观察组将实验中的数值汇总并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胃肠道恢复时间较短,P<0.05;术后3d与术后7d,观察组腹胀消除以及腹围缩小,疼痛逐步减轻,出现负面问题少,P<0.05。结论 结肠癌术后患者在实行护理期间,为其予以中医耳穴贴压护理的形式,可有效促进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并缓解患者腹胀,以及缩小患者腹围,降低腹部疼痛的现象,同时患者出现负面问题的情况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耳穴压豆护理 癌手术 早期营养耐受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用于重症患者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微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2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的49例患者列入甲组,将接受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的49例患...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的49例患者列入甲组,将接受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的49例患者列入乙组。对比2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炎症因子、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分及喂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结果干预7d后,相较于甲组,乙组ALB、Hb、PA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喂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为4.08%,低于甲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d后,乙组白细胞介素-10水平高于甲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甲组(P<0.05);干预7d后,乙组POMS-SF评分较甲组低,GQOLI-74评分较甲组高(P<0.05)。结论与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相比,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更有助于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炎症反应、心理状态,提高喂养耐受性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早期营养耐受性分级 营养状况 炎症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MDT协作模式在监测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中的应用
6
作者 邓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84-0089,共6页
评估多学科协作模式在监测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中的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了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我院ICU住院的60名需要肠内营养支持并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都接受了常规治疗,... 评估多学科协作模式在监测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中的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了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我院ICU住院的60名需要肠内营养支持并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都接受了常规治疗,包括留置鼻胃管和完全肠内营养(ENN)支持。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我们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胃液回抽法监测胃残余量,而观察组则采用MDT协作模式,通过超声技术监测胃残余量。我们对比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相关预后指标、循环和呼吸参数、营养指标以及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ENN不耐受症状(包括胃潴留、呕吐、腹泻、腹胀等)以及相关并发症。此外,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达目标喂养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都短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28天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在干预3天和7天后,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对照组相当(P>0.05),但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干预7天后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方面,观察组干预7天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和丙二醛(MDA)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DT协作模式在监测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这种方法明显降低了ENN不耐受及并发症风险,缩短了达目标喂养时间和治疗时间,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了炎症和应激反应程度,并稳定了血流动力学。因此,这种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机械通气 MDT协作模式 早期营养耐受 效果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春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66-67,共2页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循证护理对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预防效果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至2020年3月我院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护理预防,观...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循证护理对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预防效果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至2020年3月我院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护理预防,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加营养耐受管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对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明显应用效果,可改善患者早期营养不耐受的情况,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营养耐受 预防管理措施
下载PDF
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8
作者 侯玲玲 吴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48-150,共3页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分析并制定可行性的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颅脑外伤且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80名,按照是否合并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现象,分为耐...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分析并制定可行性的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颅脑外伤且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80名,按照是否合并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现象,分为耐受组和非耐受组。选取包括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GCS评分、APACHEII评分、是否存在机械通气、是否存在幽门后喂养、是否使用止痛药、质子泵抑制剂、镇定药、非甾体消炎药、是否有营养专科护士护理等作为变量,进行赋值比较分析,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意义的选项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导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结果:最终得出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幽门后喂养、镇静剂、营养专科护士护理为本次研究中的危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可行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及时规范护士的操作水平和增强理论知识,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减少镇静剂的使用剂量等可行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保证患者营养需求,减少并发症,减轻其经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早期营养耐受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