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古汉语音韵对日语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晋学新 《外国语文》 1996年第3期67-71,共5页
论古汉语音韵对日语的影响晋学新日本是一个没有自己固有文字的国家。我国的汉字传入日本以后,日本才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并借用汉字发明了“万叶假名”。①后来又在“万叶假名”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偏傍部首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 论古汉语音韵对日语的影响晋学新日本是一个没有自己固有文字的国家。我国的汉字传入日本以后,日本才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并借用汉字发明了“万叶假名”。①后来又在“万叶假名”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偏傍部首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符号“假名”。在历史上,中国文化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读音 汉语音韵 入声字 日语汉字读音 双母音 汉字 中古汉语 日本 古代汉语 浊音
下载PDF
现代汉语声母和日语音读(吴音、汉音)对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春霖 李怀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41-53,共13页
日语汉字读音分为两类:一音读,一训读。本文只涉及音读中的吴音和汉音。音读中的吴音和汉音均来自古汉语的通语或方言。大约公元五至六世纪(中国南北朝时代)或稍早一些传入的音读称吴音,公元八世纪末(中国盛唐、中唐时代)传入的音读称... 日语汉字读音分为两类:一音读,一训读。本文只涉及音读中的吴音和汉音。音读中的吴音和汉音均来自古汉语的通语或方言。大约公元五至六世纪(中国南北朝时代)或稍早一些传入的音读称吴音,公元八世纪末(中国盛唐、中唐时代)传入的音读称汉音。二者俱是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古音。日语里所使用的汉字,中国人几乎全都认识,然而一遇到汉字读音就发生了困难。现代汉语字音和日语音读往往差别很大。如:波、西、见三字的现代汉语读音是bō、xī、jià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音读 吴音 汉音 日语汉字读音 汉语读音 日语罗马字 现代汉语 辅音 汉语拼音字母 汉语声母
下载PDF
汉语声母与日语汉字读音的对应规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保田 王诗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众所周知,日语中的汉字源于汉语,在现代日语中,仍使用着一定数量的汉字。尤其作为日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汉语”中,在词义及用字上,都与现代汉语(或古汉语)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作为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于这部分词汇,绝大部分是未学... 众所周知,日语中的汉字源于汉语,在现代日语中,仍使用着一定数量的汉字。尤其作为日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汉语”中,在词义及用字上,都与现代汉语(或古汉语)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作为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于这部分词汇,绝大部分是未学习就已知其义和用字,只是不会读音罢了。如果能在日语汉字读音上找出一条途径,那么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必将有事半功倍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汉字读音 汉语声母 对应规律 罗马字 头音 日语学习 常用汉字 训读字 现代日语 现代汉语
下载PDF
日语形容词的语音结构新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罗传伟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30,共3页
日语形容词的语音结构新探洛阳工学院副教授罗传伟一、研究日语形容词语音结构的必要性在以往的日语语法书和教材中都很注重词形结构的说明,这对于学习日语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语音结构的指导似乎较薄弱。日语的语音结... 日语形容词的语音结构新探洛阳工学院副教授罗传伟一、研究日语形容词语音结构的必要性在以往的日语语法书和教材中都很注重词形结构的说明,这对于学习日语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语音结构的指导似乎较薄弱。日语的语音结构有严格的规则。如动词词尾均是“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形容词 语音结构 现代日语 形容动词 形容词词尾 长音 日语教学 同义词 日语汉字读音 词形结构
下载PDF
日语音读汉字读音与其对应中文汉字普通话读音对应规律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立 董立新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2-95,共4页
关键词 日语音读汉字 对应规律 普通话读音 日语汉字读音 中文汉字 判断依据 现代汉语 拆分 对应关系 汉语拼音
下载PDF
中日汉字读音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程路颖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69-75,共7页
学过几年日语的同志,碰上一个日语汉字,只要念得出它的汉语读音,大致就能猜出它的日语读法.这是因为,日语汉字读音本来就是模仿汉语读音翻译成日语的,其中自有一定规律.至于它们的差异,一是因为汉语日语语音体系差别甚大,日语读音在模... 学过几年日语的同志,碰上一个日语汉字,只要念得出它的汉语读音,大致就能猜出它的日语读法.这是因为,日语汉字读音本来就是模仿汉语读音翻译成日语的,其中自有一定规律.至于它们的差异,一是因为汉语日语语音体系差别甚大,日语读音在模仿、翻译过程中走了形; 一是因为日语汉字读音的模仿、形成大多是在六朝隋唐时代,从那以后汉语语音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当时没有普通话,日语模仿的汉语读音实际是汉语中某一方言的读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音 吴音 中日汉字 日语语音 韵尾 常用汉字 声母 韵母 古音 日语汉字读音
下载PDF
日本《常用汉字表》的日汉读音法对比
7
作者 黄国雄 许乔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24-142,共19页
一、《常用汉字表》是怎样产生的? 1981年3月24日,日本颁布了《常用汉字表》,汉字数为1945个。这个表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日语就以汉字和假名(即日本字母)同时并用的方法写成,这是许多年代的普遍习惯。明治时代(十九世纪... 一、《常用汉字表》是怎样产生的? 1981年3月24日,日本颁布了《常用汉字表》,汉字数为1945个。这个表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日语就以汉字和假名(即日本字母)同时并用的方法写成,这是许多年代的普遍习惯。明治时代(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以后,使用汉字有了增加的趋势。但是由于汉字的字数多,笔划多又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汉字读音 训读法 日汉 汉语读音 日语读音 字数 汉字 字母 使用范围 日本人
下载PDF
现代汉日汉字读音对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军彦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35-43,共9页
关键词 声母 日语汉字读音 吴音 汉音 现代汉语 对应规律 语韵 对应关系 韵字 汉语声母
原文传递
应该给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产品──《日语词汇的奥秘》一书读后感
9
作者 郑孟富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7年第8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日语词汇 精神产品 训读 日语汉字读音 音读 中国人学日语 记单词 日语知识 单词记忆 日文汉字
下载PDF
浅谈对日汉语的语音教学
10
作者 宫本幸子 《呼兰师专学报》 1996年第3期68-71,共4页
0.前言 做为第二外语的汉语教学,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其中语音教学在初级阶段尤为重要。语音教学的内容应该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进行语音基础知识教学。
关键词 语音教学 汉语教学 日语罗马字 日语汉字读音 语音基础 汉语语音 《汉语拼音方案》 送气音 声母韵母 音节
下载PDF
微母字日语音读小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玉明 《外语学刊》 1982年第4期48-54,共7页
一本文拟从日语汉字音读对应关系上,着眼于古汉语声韵源流,探讨现代汉语声韵变化的实况,分析微母对应关系的形态,以便为汉语古无轻唇补充一些来自日语的较为系统的古代读音的材料;为日语汉字读音提出根据汉语声母(古汉语)区别日语音值... 一本文拟从日语汉字音读对应关系上,着眼于古汉语声韵源流,探讨现代汉语声韵变化的实况,分析微母对应关系的形态,以便为汉语古无轻唇补充一些来自日语的较为系统的古代读音的材料;为日语汉字读音提出根据汉语声母(古汉语)区别日语音值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母 日语音读 日语汉字读音 汉音 汉语声母 吴音 韵图 韵母 注音字母 重唇
原文传递
也谈日语的约音现象与汉语的反切关系──兼与邹儒生、邹本建、谯燕三同志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玉环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18-24,共7页
关键词 反切上字 反切法 研究汉语 反切下字 日语汉字读音 日本式 江户时代 平安时代 一个音节 注音方法
原文传递
日语汉字读音复杂多变
13
作者 杜慧中 《外语教学》 1982年第4期21-26,共6页
中国人初学日语,总觉得容易。之所以有这样的概念,是因为日语里有许多汉字。有些人认为,只要看懂汉字就明白其意。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必然一开始学习就受到影响。还有的人认为,只要看懂平假名、片假名和动词、助动词,日语就不难掌握,混... 中国人初学日语,总觉得容易。之所以有这样的概念,是因为日语里有许多汉字。有些人认为,只要看懂汉字就明白其意。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必然一开始学习就受到影响。还有的人认为,只要看懂平假名、片假名和动词、助动词,日语就不难掌握,混个毕业证不成问题等等。我认为这种想法都是极其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汉字读音 日本人 音读 读法 训读 词汇 现代日语 学习 发音 吴音
下载PDF
日语“転音”现象面面观
14
作者 王黎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7年第10期5-8,共4页
关键词 日语汉字读音 语音变化 象面 日汉辞典 现代日语 语音现象 词汇学 音异字 成词 转音
下载PDF
“娘日归泥”与日语音读
15
作者 安宅仁 《殷都学刊》 1981年第2期58-61,共4页
章太炎先生在《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国故论衡》上卷)中曾从谐声偏旁、声训、异文等方面提出许多事实,论证“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支别,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这就是说,上古无娘日,舌上娘、半齿日都读为舌头... 章太炎先生在《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国故论衡》上卷)中曾从谐声偏旁、声训、异文等方面提出许多事实,论证“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支别,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这就是说,上古无娘日,舌上娘、半齿日都读为舌头音泥。如“屔、奴低切,音泥,古泥纽。“尼”、女夷切;“昵”、尼质切,都在娘纽。“仲尼三苍”作“仲屔”,《夏堪碑》作“仲尼何(忄宅)”,可证“尼”声字古音都属泥纽。又如男女之“女”、尼吕切,属娘纽。尔女(汝)之“女”、忍与切,属日纽。但古音“女”本如“帑”,而“帑”、乃都切,《天文志》颜师古说:“帑,雌也”;尔女之“女”展转为“乃”,“乃”、奴亥切,属泥纽。由此可证古娘日二母读同泥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日归泥 日语音读 泥母 日母字 上古音 日语汉字读音 卷舌音 声母 日纽 辅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