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斑点热立克次体新种检测及其rOmpA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泮河 曹务春 +3 位作者 张习坦 戴小红 陈振光 许荣满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8-520,共3页
采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引物扩增福建南部来源蜱标本和动物标本中的DNA ,以发现我国可能存在的新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以立氏立克次体rOmpA基因序列中的相关序列为引物 ,扩增标本中rOmpA基因部分片段 ,用pGEM -T载体及其宿主菌进行阳... 采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引物扩增福建南部来源蜱标本和动物标本中的DNA ,以发现我国可能存在的新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以立氏立克次体rOmpA基因序列中的相关序列为引物 ,扩增标本中rOmpA基因部分片段 ,用pGEM -T载体及其宿主菌进行阳性克隆筛选 ,阳性克隆经鉴定之后提取质粒DNA ,进行序列测定。测定序列用Blast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并采集相关序列 ,用Bootstrip方法随机取样 10 0次 ,用PHYLIP软件包进行聚类分析。共检测采自福建宁化地区的越原血蜱 10 0只和野鼠类血标本 38份。其中从越原血蜱(不同来源 )扩增出斑点热立克次体基因片段 ,阳性率为15 0 4% ( 17/ 113) ;并从社鼠、黄胸鼠、褐家鼠扩增出阳性片段 ,以鼠类为单位计算其阳性率为 44 73%。对寄生于野鼠的越原血蜱扩增的阳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新测序列与其它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同一基因片段不同 ,其与日本立克次体同源性最高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4% ,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9 %。从病原学角度首次证实我国福建省存在日本立克次体近缘种立克次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 rOmpA基因 越原血蜱 日本立克次体
下载PDF
日本立克次体与日本斑点热:病原体与疾病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旭 梁莹 +4 位作者 尚猛 王璐 姜宛均 冀好强 刘起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日本斑点热(JSF)作为一种易被忽视的传染病,误诊和延误治疗是JSF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该文对其病原体日本立克次体的遗传进化特征、传播途径及宿主和JSF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应对措施进行综述。尽管我国对该自然疫源... 日本斑点热(JSF)作为一种易被忽视的传染病,误诊和延误治疗是JSF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该文对其病原体日本立克次体的遗传进化特征、传播途径及宿主和JSF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应对措施进行综述。尽管我国对该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目前还缺乏全国范围内媒介蜱类和JSF的分布信息,为此需加强全国JSF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其宿主、媒介生物的监测,为该病的预防控制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立克次体 日本斑点热 流行病学 现状研究
原文传递
日本立克次体感染致脓毒性休克的个案和文献分析
3
作者 王点 高依丹 +1 位作者 刘是奕 陈公英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591-594,600,共5页
目的 基于个案和文献,分析日本立克次体感染致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征,为预防日本斑点热(Japanese spotted fever, JSF)重症化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1例日本立克次体感染迅速进展为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日本斑点热的临床特... 目的 基于个案和文献,分析日本立克次体感染致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征,为预防日本斑点热(Japanese spotted fever, JSF)重症化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1例日本立克次体感染迅速进展为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日本斑点热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措施。结果 报道的病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病情迅速进展,出现脓毒性休克,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明确诊断为JSF,经四环素类抗生素等治疗后病情恢复,整体预后良好。通过文献检索纳入国内发病的15例日本立克次体感染患者均表现出发热、皮疹,发病至入院时间多为7天以上;实验室检查以血小板减少(12/15,80%)、低蛋白血症(8/15,53.3%)、嗜酸性粒细胞缺乏(7/15,46.7%)、凝血功能异常(6/15,40%)为主,46.7%(7/15)的患者进展为重症,1例死亡。结论 JSF患者发病至入院的时间延长、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为JSF重症化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mNGS检查可提高JSF诊断效率,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临床症状应尽早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立克次体 日本斑点热 脓毒性休克 文献复习
下载PDF
高龄重症日本立克次体感染1例
4
作者 胡先平 薛旸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63-566,I0002,共5页
日本立克次体(rickettsia japonica)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播媒介大多数是蜱类,其发病季节主要在夏秋季,潜伏期为2~8 d^([1]),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焦痂、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伴有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 日本立克次体(rickettsia japonica)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播媒介大多数是蜱类,其发病季节主要在夏秋季,潜伏期为2~8 d^([1]),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焦痂、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伴有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出现感染性休克和DIC,是立克次体感染最严重的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立克次体 感染
下载PDF
日本斑点热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于雨阳 范杜 +4 位作者 官岚 朱应群 黄瓅 蔡茜 朱殷慧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3-746,共4页
日本斑点热(Japanese spotted fever)属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属的传染性疾病,是日本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以蜱类为传播媒介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日本斑点热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被蜱叮咬2~8 d后出现全身弥漫性红斑、手掌红斑、头痛、高热、... 日本斑点热(Japanese spotted fever)属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属的传染性疾病,是日本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以蜱类为传播媒介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日本斑点热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被蜱叮咬2~8 d后出现全身弥漫性红斑、手掌红斑、头痛、高热、寒战等症状。日本斑点热的主要发病地区为日本和韩国、菲律宾和泰国等邻近国家。近年来我国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陕西省、湖北省等地区均有散发病例报道,且发病有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斑点热 日本立克次体 多器官功能障碍
下载PDF
莒南县人群斑点热血清抗体调查报告
6
作者 李世伟 朱孔利 +3 位作者 张庆达 王奉伟 桑卫兵 张延学 《预防医学论坛》 1996年第3期220-221,共2页
斑点热或称蜱传斑疹伤寒,是一组由立克次体属,斑点热群内各种立克次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在欧、亚、非、南北美洲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也有发现,山东省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此次调查。1
关键词 血清抗调查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山东省莒南县 阳性率 北亚蜱传斑疹伤寒 斑点热立克次体 山东省卫生防疫站 立克次体 日本立克次体 急性传染病
下载PDF
日本立克次体ompB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严延生 内田孝宏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0-226,共7页
参照立氏立克次体分子量为12×10^4蛋白基因序列合成引物,分两段扩增日本立克次体的12×10^4蛋白基因,扩增DNA的长度分别为2.5和2.6kb。含有启动子区的2.6kb片段在pUC19质粒中不稳定。从这... 参照立氏立克次体分子量为12×10^4蛋白基因序列合成引物,分两段扩增日本立克次体的12×10^4蛋白基因,扩增DNA的长度分别为2.5和2.6kb。含有启动子区的2.6kb片段在pUC19质粒中不稳定。从这段DNA删去启动子及85个氨基酸编码子区的扩增产物可被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立克次体 ompB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逊克县边疆俄罗斯民族村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付维明 焦丹 +5 位作者 丁淑丽 鞠文东 徐宁 耿聪 程成 黄洋 《口岸卫生控制》 2021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调查黑龙江逊克县边疆俄罗斯民族村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调查。方法采集2017年4-6月418只活蜱样本,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3种不同目的基因的特异性片段,通过基因测序进一步鉴定。结果在所有蜱中共检出斑点... 目的调查黑龙江逊克县边疆俄罗斯民族村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调查。方法采集2017年4-6月418只活蜱样本,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3种不同目的基因的特异性片段,通过基因测序进一步鉴定。结果在所有蜱中共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核酸阳性样本93例,经SFGR 3种不同目的基因测序对比确定所有样本均属于同一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且为日本立克次体(Rickettsia japonica),感染率为22.25%(93/418)。其中在全沟硬蜱中检测阳性样本62例,感染率为21.68%(62/286);在嗜群血蜱中检测到阳性样本31例,感染率为23.48%(31/132)。结论 Rickettsia japonica是该地区主要蜱携带病原体,并存在潜在威胁人类健康的风险,应加强对黑龙江逊克县边疆俄罗斯民族村地区媒介蜱的防治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逊克县 俄罗斯民族村 活蜱 日本立克次体
下载PDF
日本斑疹伤寒
9
作者 王静舒 《日本医学介绍》 2006年第7期333-333,共1页
关键词 日本立克次体 斑疹伤寒 立克次体 传染病法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病例 传染性疾病 发疹性疾病 医务工作者 传播媒介
下载PDF
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近缘株重组OmpB蛋白抗原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宗佳 刘伯玉 +6 位作者 陈振 Adams 李嘉嘉 章孝成 刘晓宁 任翠平 柳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68-1772,共5页
目的探讨关于斑点热立克次体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而进行的诊断方法学研究。方法构建R.Japonica Anhui 120 strain OmpB原核表达质粒,表达、鉴定并纯化重组蛋白,用其作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检测120份临床样本中日本斑点热... 目的探讨关于斑点热立克次体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而进行的诊断方法学研究。方法构建R.Japonica Anhui 120 strain OmpB原核表达质粒,表达、鉴定并纯化重组蛋白,用其作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检测120份临床样本中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特异性IgG抗体,并评价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获得了高表达、高纯度的OmpB重组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体系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可的诊断试剂盒相比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两者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6.7%,符合率为99.2%,Kappa值为0.98。结论 OmpB重组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反应性,能特异地检出斑点热立克次体IgG抗体,间接ELISA方法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技术储备及流行病调查和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 OmpB 蛋白纯化 包涵 间接ELISA
下载PDF
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安徽120株ompB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和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伯玉 罗婉蓉 +6 位作者 陈振 余冬阳 高越 朱禹 洪颖 杨莉 柳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9-824,共6页
目的对从我国临床患者血液中新发现和分离出的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安徽120株ompB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预测,为深入了解其在立克次体致病机制中的作用、研发斑点热临床诊断试剂和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日本斑点热立... 目的对从我国临床患者血液中新发现和分离出的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安徽120株ompB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预测,为深入了解其在立克次体致病机制中的作用、研发斑点热临床诊断试剂和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安徽120株ompB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信号肽、跨膜区、疏水性等性质和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安徽120株ompB基因在3 297~3 311处存在连续15个碱基的缺失,除此之外,该分离株还有4个碱基突变。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数目为1 651个,蛋白质分子量为167.69 ku,共由2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氨基酸是Gly;理论等电点pI为5.15,消光系数为58 805或58 680,蛋白不稳定指数为7.15,脂肪指数为88.86,总平均亲水性(GRAVY)为0.06,为疏水性蛋白;Signal peptide (Sec/SPI) Likelihood为0.567 7,有信号肽序列;存在一个Pfam区域和自转运体区,分别与细菌黏附宿主和蛋白质转运有关;蛋白二级结构中以无规卷曲为主,其次为β-折叠和α-螺旋,分别占到53.73%、30.83%和15.45%。同源模建蛋白的三级结构中,第1 308~1 651氨基酸部分在蛋白表面形成桶状结构,可能具有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蛋白分子内抗原表位较丰富,共有159个可能的抗原表位,预测分数最高(0.94)的为1 269~1 284位序列。结论成功分析和预测了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安徽120株ompB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组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为研究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的致病机制、临床诊断试剂和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安徽120株 ompB B细胞抗原表位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