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和日本爪乌贼个体发育期营养生态位变化分析
1
作者 刘必林 刘庭羽 宋林玮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8-877,共10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柔鱼和日本爪乌贼个体发育期营养生态位变化,根据2021—2022年“淞航”号渔业资源调查船所采集36尾柔鱼和30尾日本爪乌贼样本,对其眼睛晶体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柔鱼个体δ^(13)C、δ^(15)N值分别为0.10‰... 为了更好地了解柔鱼和日本爪乌贼个体发育期营养生态位变化,根据2021—2022年“淞航”号渔业资源调查船所采集36尾柔鱼和30尾日本爪乌贼样本,对其眼睛晶体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柔鱼个体δ^(13)C、δ^(15)N值分别为0.10‰~1.68‰、0.79‰~7.51‰;日本爪乌贼个体δ^(13)C、δ^(15)N值分别为0.15‰~1.20‰、0.81‰~7.05‰。柔鱼、日本爪乌贼生态位面积分别为0.40‰^(2)~5.85‰^(2)、0.27‰^(2)~5.36‰^(2)。GAM模型分析显示:柔鱼眼睛晶体δ^(13)C、δ^(15)N与晶体直径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偏差解释率分别为31.9%和34.3%。日本爪乌贼眼睛晶体δ^(13)C、δ^(15)N与晶体直径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偏差解释率分别为12.9%和19.4%。分析认为,柔鱼和日本爪乌贼的摄食柔性是导致其眼睛晶体δ^(13)C、δ^(15)N值随胴体增大无规律变化的原因;个体同位素变化幅度较大反映了西北太平洋黑潮-亲潮过渡区同位素基线值变化幅度较大;83%的柔鱼样本和80%的日本爪乌贼样本个体间的δ^(13)C的生态位幅度较小,但是δ^(15)N的生态位幅度较大,所以该海域的柔鱼、日本爪乌贼个体摄食水平存在差异;GAM模型显示个体发育和基线值是影响组织δ^(13)C、δ^(15)N值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柔鱼 日本乌贼 眼睛晶体 碳氮稳定同位素 GAM模型
原文传递
西北太平洋公海两种大洋性鱿鱼营养生态位分析
2
作者 刘庭羽 张嘉琦 刘必林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8-887,共10页
为了深入了解大洋性鱿鱼在西北太平洋食物网中的作用,根据2021年和2022年上海海洋大学“淞航”号开展农业农村部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专项时采集的样品,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西北太平洋柔鱼和日本爪乌贼两种头足类肌肉稳定同位... 为了深入了解大洋性鱿鱼在西北太平洋食物网中的作用,根据2021年和2022年上海海洋大学“淞航”号开展农业农村部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专项时采集的样品,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西北太平洋柔鱼和日本爪乌贼两种头足类肌肉稳定同位素以及营养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柔鱼各站点间的δ^(13)C、δ^(15)N值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日本爪乌贼2个站点间的δ^(13)C值存在显著性差异、δ^(15)N值差异性不显著。柔鱼和日本爪乌贼间的肌肉δ^(13)C、δ^(15)N值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发育过程中,柔鱼、日本爪乌贼的δ^(13)C、δ^(15)N值与胴长相关性不显著。柔鱼营养生态位宽度(SEAc=0.35‰^(2))大于日本爪乌贼生态位宽度(SEAc=0.20‰^(2)),两者之间的重叠率中等(0.314)。柔鱼和日本爪乌贼种内雌雄间生态位重叠率高,分别为0.988和0.760。分析认为,柔鱼和日本爪乌贼的δ^(13)C值受海表温及摄食作用的影响;柔鱼和日本爪乌贼的δ^(15)N值受摄食作用的影响;两种头足类雌性和雄性群体对食物和栖息地资源的利用高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日本乌贼 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