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葛兆光 《世界历史评论》 2021年第2期3-68,290,共67页
这是一份讲义,主要讲述的是亚洲(或东亚)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史。虽然在中国学界,以亚洲(或东亚)为单元的历史研究并没有成为显学,但19世纪以来,欧洲的东方学以及日本的东洋学,在种种因素的刺激下,先后形成了一种超越传统中国,视野扩大到亚... 这是一份讲义,主要讲述的是亚洲(或东亚)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史。虽然在中国学界,以亚洲(或东亚)为单元的历史研究并没有成为显学,但19世纪以来,欧洲的东方学以及日本的东洋学,在种种因素的刺激下,先后形成了一种超越传统中国,视野扩大到亚洲(或东亚)的研究风气,并且曾经在20世纪影响了中国学界。这篇讲义就是对欧洲、日本以及中国的亚洲史研究及其背后的学术、文化与政治背景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东方 日本东洋 亚洲史 东亚史 术史
下载PDF
边关何处?——19、20世纪之交日本“满蒙回藏鲜”之学的兴起及其背景 被引量:7
2
作者 葛兆光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97,共11页
19、20世纪之交,日本的东洋史学逐渐成型,所谓"满(洲)、蒙(古)、回(疆)、(西)藏、(朝)鲜"之学迅速崛起。本文要讨论的是这一日本东洋学转变时期的学术变化及其政治背景,并通过这一变化反观中国现代学术史。日本东洋学界这一转... 19、20世纪之交,日本的东洋史学逐渐成型,所谓"满(洲)、蒙(古)、回(疆)、(西)藏、(朝)鲜"之学迅速崛起。本文要讨论的是这一日本东洋学转变时期的学术变化及其政治背景,并通过这一变化反观中国现代学术史。日本东洋学界这一转变,一方面受欧洲东方学的影响,所谓"超越中国"的中国研究开始兴起;一方面由于日本的崛起和所谓"亚洲主义"思潮的影响,日本的兴趣从传统汉族中国偏向所谓"满蒙回藏鲜"的历史地理研究,与日本政界重建国际地位和扩张领土的野心有关。与此同时,中国对于"周边"的历史地理研究,虽然早已有西北史地与蒙元史研究,但此后的学术研究却没有能够与现代民族国家的重建,以及政治领土的确立发生真正的交集,因而只是在欧洲和日本所谓"西域南海之学"或"满蒙回藏鲜之学"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绝学"。如果仔细对比日本东洋学界对"满蒙回藏鲜"的兴趣和中国学界对"四裔之学"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两国政治的巨大差异和两国学界不同的历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蒙回藏鲜 日本东洋 中国 周边 历史
原文传递
白鸟库吉与日本汉学向东洋学的转变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向远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4期26-35,198,共11页
日本近代的“东洋学”与传统“汉学”在研究领域上虽有重合,但学术的宗旨、理念与方法却迥然不同。最为自觉地与“汉学”对抗、决裂,从而建构“东洋学”价值理论与方法论的,是白鸟库吉。白鸟库吉以西洋拼音文字的价值标准,断言汉语是处... 日本近代的“东洋学”与传统“汉学”在研究领域上虽有重合,但学术的宗旨、理念与方法却迥然不同。最为自觉地与“汉学”对抗、决裂,从而建构“东洋学”价值理论与方法论的,是白鸟库吉。白鸟库吉以西洋拼音文字的价值标准,断言汉语是处在语言初级阶段的低等语言,通过对汉语的价值否定,乃至对汉籍可靠性的怀疑而对“汉学”釜底抽薪;又以现代西方式的理性主义,挑战传统汉学的合理主义思维,由此否定中国的尧舜禹、韩国的檀君乃至日本神代传说的史学价值,成为传统“汉学”的颠覆者和“汉学”向“东洋学”转变的推动者。他的东洋学研究的基本动机,是在东亚各民族的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中,宣扬日本国体特殊论和日本民族优越论,并在这个意义上认同儒教的忠君观念,表现出日本东洋学顺应现世、服务国策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日本东洋 白鸟库吉
下载PDF
日本东洋学对中国哲学的臧否褒贬之评价
4
作者 王向远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0-117,共8页
近代日本学界最早将中国传统思想遗产以“哲学”来命名,确认其哲学属性,并设立“东洋哲学”及“中国哲学”学科,使“东洋哲学”与“东洋史学”一道成为日本“东洋学”形成的契机。同时,东洋学家们写出一批“中国哲学史”著作,将中国哲... 近代日本学界最早将中国传统思想遗产以“哲学”来命名,确认其哲学属性,并设立“东洋哲学”及“中国哲学”学科,使“东洋哲学”与“东洋史学”一道成为日本“东洋学”形成的契机。同时,东洋学家们写出一批“中国哲学史”著作,将中国哲学研究从国别哲学研究推向了区域哲学研究,确认了中国哲学的“东洋哲学”价值与地位,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其中,井上哲次郎对儒家哲学的研究及中国哲学优缺点的评价,津田左右吉对道家思想的哲学属性的否定及价值的贬低,观点最为鲜明,评价最为犀利,也最有代表性。从学术史上看,这些评价不论是肯定还是否定、褒扬还是贬抑,都有助于将中国哲学、东方哲学纳入世界哲学的视野,有助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化,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并做出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 中国思想 日本东洋 研究评价
下载PDF
富永仲基与日本“东洋学”的起源
5
作者 王向远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50,共10页
日本18世纪前期的学者富永仲基在《翁之文》尤其是《出定后语》中,以理性的学术研究,改变了以往以"信仰"为前提基础的日本佛学与儒学的基本格局。他从儒学介入中国文化,由佛学介入印度文化,又把印、中、日三国进行比较分析,以... 日本18世纪前期的学者富永仲基在《翁之文》尤其是《出定后语》中,以理性的学术研究,改变了以往以"信仰"为前提基础的日本佛学与儒学的基本格局。他从儒学介入中国文化,由佛学介入印度文化,又把印、中、日三国进行比较分析,以"幻""文""绞"(质)三字概括三国的不同特点,同时提出了"加上说"及"言有三物五类"等一套理论方法,使日本学术史从国别研究进入了亚洲区域研究及"东方学"领域,并且在东方三国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诚之道",来综合东方三道,使得日本的儒学、佛学由信仰的体系而转换为学问的体系。富永仲基对东方传统文化既有理性的分析批判,也有自觉的认同与继承,是近代前期日本第一个有着自己明确方法论的学者,其研究成为近代东洋学和现代东方学的滥觞或源头,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东洋 富永仲基 《出定后语》
下载PDF
“生态史观森林思想”与当代日本的东西方观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向远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08,共8页
在当代日本的东方学(东洋学)思想建构中,出现了一股生态学层面的东西方文明比较论的思潮,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最先把地理、风土、环境、生态与“比较文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东洋-中洋-西洋”的世界三分法,进而把东洋最东端的... 在当代日本的东方学(东洋学)思想建构中,出现了一股生态学层面的东西方文明比较论的思潮,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最先把地理、风土、环境、生态与“比较文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东洋-中洋-西洋”的世界三分法,进而把东洋最东端的日本和西洋最西端的西欧划归为两个对称的“第一世界”,其他则被划归“第二世界”,以此来取代以往的“东方-西方”世界观,凸显日本文明的独立性与特殊性。随后,安田喜宪、岸根卓郎从“环境考古学”及“森林文明”论的角度,以喜马拉雅山为坐标划分“东方-西方”,强调日本文明的卓越特性与优越位置,梅原猛则从哲学宗教及“森林思想”的角度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东洋 东洋-中洋-西洋 生态史观 森林思想
下载PDF
日本“东洋史学”对中国史学的正负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向远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日本“东洋史”学家对中国史学及其学术方法做出不同的判断与评价。内藤湖南最早在京都大学开设“中国史学史”课程,高度肯定了中国史学传统及其方法论上的现代价值,是中国传统史学的肯定派。相反地,津田左右吉认为中国历史只是王朝的历... 日本“东洋史”学家对中国史学及其学术方法做出不同的判断与评价。内藤湖南最早在京都大学开设“中国史学史”课程,高度肯定了中国史学传统及其方法论上的现代价值,是中国传统史学的肯定派。相反地,津田左右吉认为中国历史只是王朝的历史,并且只是“史料”而非真正的“历史”,从而完全否定了中国传统史学的价值;桑原骘藏则对于中国现代史学予以有限的肯定,总体上却以不懂“科学方法”、不知“比较研究”为由而加以否定。对中国史学的正负两方面的评价,是东洋史学价值观念与立场方法的体现,也表明了日本东洋史学与中国史学的深刻关联,体现了近代中日两国学术文化的竞争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东洋 东洋 内藤湖南 津田左右吉 桑原骘藏
下载PDF
日本“东洋学”的三种理论及其实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向远 《国际汉学》 CSSCI 2022年第3期21-30,202,共11页
日本“东洋学”在实证研究之外也有鲜明的思想理论贯穿,可以概括为三种主要的理论形态——“文化中心移动论”“混合民族论”和“国民思想论”。其中,内藤湖南从文化学层面提出“文化中心移动论”,认为近代东洋的文化中心已从历史上的... 日本“东洋学”在实证研究之外也有鲜明的思想理论贯穿,可以概括为三种主要的理论形态——“文化中心移动论”“混合民族论”和“国民思想论”。其中,内藤湖南从文化学层面提出“文化中心移动论”,认为近代东洋的文化中心已从历史上的中国移动到了日本;久米邦武等人强调日本属于亚洲民族,从民族学层面提出了日本民族的“南种—北种”来源论及“混合民族论”,并由鸟居龙藏、江上波夫等东洋学家进一步发挥论证;津田左右吉不赞同上述两种理论的“东洋”立场,他从日本特殊论出发提出“国民思想论”,并从“国民思想”的层面论证日本的独特性。“东洋学”的这三种理论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日本“东洋学”的特点与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东洋 文化中心移动论 混合民族论 国民思想论
下载PDF
佛学的东方属性及亚洲核心思想之地位——高楠顺次郎的佛学价值功能论
9
作者 王向远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3,共9页
日本“东洋学”家高楠顺次郎站在亚洲整体观及东方学的立场上,对佛学之于印度的“文化清算”功能做了深入系统的分析阐述,认为佛学的出现标志着来自西方的印度雅利安人的文化由物质性的文化改造为精神性的东方文化,指出佛学从十五个方... 日本“东洋学”家高楠顺次郎站在亚洲整体观及东方学的立场上,对佛学之于印度的“文化清算”功能做了深入系统的分析阐述,认为佛学的出现标志着来自西方的印度雅利安人的文化由物质性的文化改造为精神性的东方文化,指出佛学从十五个方面对以往婆罗门教文化做了彻底的“文化清算”,从而与雅利安人固有的“西方思想”分道扬镳,实现了佛学的东方化,不仅改变了印度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而且逐渐成为“亚洲的核心思想”;他还进一步对印度、中国和日本的佛学特色做了比较。高楠顺次郎关于印度佛学的研究贯穿着“东方—西方”意识,表现了“亚洲核心思想”的认同,富有理论东方学的价值,值得我们进行批判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东洋 东方佛 高楠顺次郎 亚洲核心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