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传统调式上的多调性横向进行——一种新的现代旋律写作法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安伦 《人民音乐》 1985年第3期22-24,共3页
在半音阶、全音阶、五声音阶、“人造”调式、无调性、多调性、十二音体系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噪音”写作法、“非乐音”写作法甚至“无音”音乐都已被西方现代作曲家充分发展了的今天,还剩下什么可供我们中国作曲家来创新的呢?完全是... 在半音阶、全音阶、五声音阶、“人造”调式、无调性、多调性、十二音体系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噪音”写作法、“非乐音”写作法甚至“无音”音乐都已被西方现代作曲家充分发展了的今天,还剩下什么可供我们中国作曲家来创新的呢?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性 作品 旋律写作 调式交替 中国作曲家 充分发展 调性 五声音阶 十二音体系 半音阶
原文传递
音级集合的配套 被引量:22
2
作者 高为杰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61,共33页
音级集合 (pitch -classset)是 2 0世纪音乐理论中的新概念 ,它作为音乐深层结构的音高组织要素存在于一切音乐中。特别是在现代非调性音乐中 ,音级集合的结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 ;而在非序列的无调性音乐中甚之更成为独立的结构力要素。... 音级集合 (pitch -classset)是 2 0世纪音乐理论中的新概念 ,它作为音乐深层结构的音高组织要素存在于一切音乐中。特别是在现代非调性音乐中 ,音级集合的结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 ;而在非序列的无调性音乐中甚之更成为独立的结构力要素。因而对音级集合理论的深入研究 ,无论对音乐创作还是音乐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系统地归纳总结了音级集合整体配套的全部可能性 (包括 5种二音集合、1 1种三音集合、7种四音集合、2 0种六音集合的整体配套 ) ,并提出局部配套与自由配套等新概念 ,以及在音乐中应用的各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级集合 音高系统 序列 十二音 调性 调性 泛十二音 对称性 非对称性 全音程集合
原文传递
我的演进 被引量:18
3
作者 勋伯格 郑英烈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62-70,共9页
勋伯格在他77年的一生中,不仅写了几十部音乐作品(编号至Op.50),六部理论专著(其中《和声的结构功能》和《作曲基本原理》已出中译本),还写过上百篇随笔式的音乐论文,这些论文的写作年代自1911年至1951年,跨越40年时间,内容十分广泛,涉... 勋伯格在他77年的一生中,不仅写了几十部音乐作品(编号至Op.50),六部理论专著(其中《和声的结构功能》和《作曲基本原理》已出中译本),还写过上百篇随笔式的音乐论文,这些论文的写作年代自1911年至1951年,跨越40年时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对个人发展的回顾,现代音乐,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批评,十二音音乐,理论与创作,演出与记谱,作曲教学,社会与政治等问题和领域。这些文章由伦纳德·斯坦编辑成册,全书500余页,取名《风格与观念》。该文集是研究勋伯格的重要资料。现将其中作于1949年的《我的演进》(《My Evolution》)介绍给读者。这篇文章是勋氏逝世前两年写的,是作者在临近结束其音乐生涯之前对自己探索的一生的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勋伯格 和声学 十二音作曲法 音乐家 不协和音 作曲家 主要主题 瓦格纳 调性 弦乐四重奏
下载PDF
无调性与曲作的个性及其他──我在台湾“省交”’95“作曲研习营”讲了些什么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安伦 《人民音乐》 1995年第6期7-11,共5页
无调性与曲作的个性及其他──我在台湾“省交”’95“作曲研习营”讲了些什么文/黄安伦在省交主办的第一届“中国作曲家研讨会”上,我有机会就“写什么”的问题一吐为快(请参考《省交乐讯》第九期)。当时,“如何写”的讲稿已在... 无调性与曲作的个性及其他──我在台湾“省交”’95“作曲研习营”讲了些什么文/黄安伦在省交主办的第一届“中国作曲家研讨会”上,我有机会就“写什么”的问题一吐为快(请参考《省交乐讯》第九期)。当时,“如何写”的讲稿已在手边,因时间关系只有作罢。四年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性 中国音乐 音乐会 现代音乐 调式体系 中华文化 中国民歌 西方音乐理论 民族特性 调性音乐
原文传递
歌曲《涉江采芙蓉》的创作手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英烈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1年第3期76-82,共7页
罗忠鎔同志用十二音技法为古诗《涉江采芙蓉》谱写的歌曲(见1980年《音乐创作》第三期)发表之后,引起了作曲界的广泛注意。这是一首试验性序列音乐作品。序列音乐没有调号,多变音,多跳动,写成声乐作品,演唱难度大,歌曲主要以人声表达思... 罗忠鎔同志用十二音技法为古诗《涉江采芙蓉》谱写的歌曲(见1980年《音乐创作》第三期)发表之后,引起了作曲界的广泛注意。这是一首试验性序列音乐作品。序列音乐没有调号,多变音,多跳动,写成声乐作品,演唱难度大,歌曲主要以人声表达思想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音乐 涉江 十二音体系 和弦 旋律 歌曲 调性 音乐创作 调性因素 民族风格
下载PDF
从调性到无调性——兼论勋伯格的集合意识与集合思维 被引量:8
6
作者 郑英烈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4-90,共7页
瓦格纳的《特里斯坦》把和声发展的进程一下子推进了几十年(作品产生于19世纪中叶,却代表着19世纪末的和声风格)。在这部划时代的作品里,作者对“调性扩展”、“多音和弦”、“和声外音”、“声部的半音进行”、“终止的省略”等等掩盖... 瓦格纳的《特里斯坦》把和声发展的进程一下子推进了几十年(作品产生于19世纪中叶,却代表着19世纪末的和声风格)。在这部划时代的作品里,作者对“调性扩展”、“多音和弦”、“和声外音”、“声部的半音进行”、“终止的省略”等等掩盖功能倾向的和声手段的应用,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致使统治欧洲音乐达数百年之久的功能和声体系面临崩溃的边缘。1899年,年轻的勋伯格承袭瓦格纳的乐风,创作了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O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作品 发展史 勋伯格 调性 集合思维 评论 六音集合 调性音乐 瓦格纳 和声风格
原文传递
“调性”观念的探索与创新——德彪西、斯克里亚宾调性手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文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6,112,共8页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欧洲音乐处于极其动荡的时期。古典调性的逐步衰败与新的调性观念的探索成为欧洲音乐发展的主要焦点。同处于这一时期的两位具有影响的作曲家德彪西和斯克里亚宾,分别从旋律与和声两方面在调性手段上体现了不同的思...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欧洲音乐处于极其动荡的时期。古典调性的逐步衰败与新的调性观念的探索成为欧洲音乐发展的主要焦点。同处于这一时期的两位具有影响的作曲家德彪西和斯克里亚宾,分别从旋律与和声两方面在调性手段上体现了不同的思维观念。本文通过对其部分作品的分析,初步归纳他们在探索新的调性观念时体现出来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性 调性 调中心 旋律调性 三全音 全音音阶
原文传递
民歌主题与无调性和声的巧妙结合——贺桑桐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创作60周年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英烈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关键词 《在那遥远的地方》 和声配置 民歌主题 钢琴曲 调性 五声性旋律 创作
下载PDF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三)──对申克尔分析理论的扩展与修正 被引量:9
9
作者 杨燕迪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4-62,共9页
关键词 申克尔分析 西方音乐 理论述评 音乐理论 调性 二十世纪 调性音乐 勃拉姆斯 特拉维斯 音乐作品
下载PDF
论十二音级双均多宫 被引量:10
10
作者 童忠良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9-95,共7页
本文所论证的十二音级,是以双均多宫为组织基础的一种极度扩展的一元化宫调体系,它不同于西方现代音乐的“无调性”十二音技法,而是中国传统音乐宫调理论的总结与开拓。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东西方音乐风格特点的异同。 所... 本文所论证的十二音级,是以双均多宫为组织基础的一种极度扩展的一元化宫调体系,它不同于西方现代音乐的“无调性”十二音技法,而是中国传统音乐宫调理论的总结与开拓。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东西方音乐风格特点的异同。 所谓双均多宫,是由两个不同的同均三宫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音技法 同均三宫 中国传统音乐 西方现代音乐 东西方音乐 宫调体系 调性 风格特点 组织基础 古音阶
原文传递
勋伯格自由无调性创作技术风格特征的传统性审视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楠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3-83,共11页
关键词 勋伯格 调性 十二音序列 和声 旋律 音程 创作 学者 传统性 阶段
原文传递
笙演奏技术的创新──现代笙曲提出的挑战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超铭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0-73,共4页
丰富多采的传统演奏技术,形成了主演奏极强的民族特色。笙赋格曲《远草赋》和现代笙曲《唤凤》等相继问世后,深入发掘笙演奏多声的潜在性能,为笙曲创作开拓了一条新路。"复调"、"多调性"、"无调性"、&... 丰富多采的传统演奏技术,形成了主演奏极强的民族特色。笙赋格曲《远草赋》和现代笙曲《唤凤》等相继问世后,深入发掘笙演奏多声的潜在性能,为笙曲创作开拓了一条新路。"复调"、"多调性"、"无调性"、"快喉颤音"等成为主演奏的创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笙演奏技术 现代笙曲 复调 调性 调性 快喉颤音
下载PDF
勋伯格是怎样走向“十二音”的?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英烈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共7页
研究勋伯格的学者几乎都把他的创作划分为"调性时期"、"无调性时期"和"十二音时期";也有将1933年后的作品另列为"美国时期"的。其实,勋伯格本人将无调性时期和十二音时期看作是同一时期,就风... 研究勋伯格的学者几乎都把他的创作划分为"调性时期"、"无调性时期"和"十二音时期";也有将1933年后的作品另列为"美国时期"的。其实,勋伯格本人将无调性时期和十二音时期看作是同一时期,就风格而论,两者并无区别,十二音技法只是保证无调性风格的一种手段,是对同一风格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而已。笔者试图通过勋伯格的《风格与观念》(Style and Idea)中的有关论述,来证明他的这一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勋伯格 调性 十二音 《风格与观念》 《用十二音作曲》
下载PDF
阿多诺的新音乐哲学 被引量:7
14
作者 斯茨勃尔斯基 王才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9年第3期15-20,14,共7页
阿多诺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面对现实的绝望”试图“由怎样使现实成为拯救自己的理论出发点来观察一切事物”阿多诺认为:能够中介地成为试图拯救自己的东西就是艺术,因为,艺术并非一开始就是由某些预定概念决定,并由这些概念来“... 阿多诺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面对现实的绝望”试图“由怎样使现实成为拯救自己的理论出发点来观察一切事物”阿多诺认为:能够中介地成为试图拯救自己的东西就是艺术,因为,艺术并非一开始就是由某些预定概念决定,并由这些概念来“调整”的,艺术通过使所有人类意识客观化而“最真实”地表现了人们绝望的事实,而音乐则最完满地做到了这点,因为正如黑格尔所说音乐是最无概念的艺术。阿多诺非常重视对其他作品具有典范作用的音乐作品,他认为:“这些作品是没有概念,没有意识框框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哲学 阿多诺 音乐作品 理论出发点 勋伯格 斯特拉文斯基 人类意识 典范作用 调性 哲学反思
下载PDF
早期自由无调性音乐中的调性因素——谈勋伯格《六首钢琴小曲》(op.19)的写作特点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盛林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4-18,共5页
本文通过对勋伯格《六首钢琴小曲》Op . 19的逐一分析 ,阐明了早期自由无调性音乐作品的写作特点 ,并对作品中所包含的调性因素作了较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勋伯格 调性 钢琴 音乐作品 写作特点
下载PDF
普罗科菲耶夫的和声手法(下) 被引量:2
16
作者 朴英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音调 大三和弦 调性 和弦连接 变化音
下载PDF
无调性、引用、即兴、无声——从《时间组歌》看卢卡斯·福斯中期的创作特点(下)
17
作者 郭赟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时间组歌》是美国作曲家卢卡斯·福斯的一部重要的转型作品。作曲家首次尝试无调性写作,并在创作中对引用技术、无声演奏、即兴风格进行初探,继而成为其中期创作的重要特征。该作品无调性与潜调性的写作方式预示着福斯中期创作中... 《时间组歌》是美国作曲家卢卡斯·福斯的一部重要的转型作品。作曲家首次尝试无调性写作,并在创作中对引用技术、无声演奏、即兴风格进行初探,继而成为其中期创作的重要特征。该作品无调性与潜调性的写作方式预示着福斯中期创作中新的表现意义与结构方式,无声演奏的雏形推动着福斯对新技术的探索,对马勒音乐的引用体现出对历史的敬意,独立于四首歌曲的即兴间奏曲预示着中期带有即兴思维的不确定性风格。这些创作特点对福斯探索调性与无调性、过去与现在、古典与先锋、控制与自由、有声与无声等二元性的创作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性 调性 引用 马勒 即兴
下载PDF
无调性、引用、即兴、无声——从《时间组歌》看卢卡斯·福斯中期的创作特点(上)
18
作者 郭赟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5-56,共12页
《时间组歌》是美国作曲家卢卡斯·福斯的一部重要的转型作品。作曲家首次尝试无调性写作,并在创作中对引用技术、无声演奏、即兴风格进行初探,继而成为其中期创作的重要特征。该作品无调性与潜调性的写作方式预示着福斯中期创作中... 《时间组歌》是美国作曲家卢卡斯·福斯的一部重要的转型作品。作曲家首次尝试无调性写作,并在创作中对引用技术、无声演奏、即兴风格进行初探,继而成为其中期创作的重要特征。该作品无调性与潜调性的写作方式预示着福斯中期创作中新的表现意义与结构方式;无声演奏的雏形推动着福斯对新技术的探索;对马勒音乐的引用体现出对历史的敬意;独立于四首歌曲的即兴间奏曲预示着中期带有即兴思维的不确定性风格。这些创作特点对福斯探索调性与无调性、过去与现在、古典与先锋、控制与自由、有声与无声等二元性的创作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性 调性 引用 马勒 即兴
下载PDF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性与多元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淼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3-196,共4页
纵观中国钢琴音乐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可以感受到业界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定位上不断地求索与反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最初的单纯从旋律、和声、节奏上追寻民族化创作道路,到中期追求西方无调性技术、十二音技术以及... 纵观中国钢琴音乐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可以感受到业界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定位上不断地求索与反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最初的单纯从旋律、和声、节奏上追寻民族化创作道路,到中期追求西方无调性技术、十二音技术以及先锋音乐、偶然音乐等流派创作技法,并将中西创作技法的创意性融合,在西方作曲技法基础之上开创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创作方式,这其中无不体现本民族音乐的包容性和作曲家们艺术思维的大胆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音乐 偶然音乐 调性 艺术思维 先锋音乐 民族音乐 民族化创作 西方作曲技法
原文传递
从勋伯格的音乐看表现主义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颖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本文从表现主义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论述勋伯格表现主义音乐的美学意义:一、表现内容的改变——表现真实的自我,反映社会不幸的呼号;二、表现技法的革新——开辟全新的音乐天地。
关键词 勋伯格 表现主义 美学特征 审美意识 调性 十二音序列 表现技法 音乐内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