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老庄情论之研究
- 1
-
-
作者
屈彩红
滕海滨
-
机构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30-132,共3页
-
文摘
道家的学说、思想影响深远,道家所秉承的"自然无为"的思想通常被世人认为是无情的,有关道家学派有情还是无情的讨论也是时常可见。总体而言,道家学说重理智,似乎"贵在无情",相较于积极提倡"仁义之治"的儒情而言,"无为而治"的道情则显得颇为薄情。然而,当仔细领悟道家学派所倡导的理念后,研究者就不难发现,道家所提倡者,无非以其所言"自然无为"而得自然真情,此乃"无情之情",却是一种超越世俗的道德情感,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情感体验。
-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无情之情
自然之情
-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3
-
-
题名论《谷音》诸诗中的宋人格调
- 2
-
-
作者
陈冠梅
-
机构
湖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7-92,共6页
-
文摘
分别从《谷音》诗歌文本分析与宋代理学“天地之心”命题两个方面,阐述胡应麟所提出的“宋人格调”内涵,从而达到对宋末元初士人人格与诗境一种比较深入的理解。
-
关键词
宋人格调
有我之境
无情之情
天地之心
-
Keywords
stylistic mode in the Song Dynasty
literary world without me
heart of heartlessness
spirit of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论教师发展中的明蔽素质
- 3
-
-
作者
李春桥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
文摘
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于对自身遮蔽性的把握,但又离不开遮蔽性思维与方法。教师自身的遮蔽性表现在知、情、行三个基本方面,相应构成有知之蔽、有情之蔽与有为之蔽,探索这些遮蔽性及其功能,对当下的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关键词
实事求蔽
无知之知
无情之情
无为之为
-
Keywords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knowledge out of ignorance
heartless feeling of love
actionless activity
-
分类号
G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