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 被引量:1
1
作者 彭薇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3期102-104,101,共4页
孔子既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一生多数时间都在把自己的知识和思想传授给弟子门徒。他教育的侧重点不在知识,而在伦理道德,知识的传授是以理想人格的培养为最终目的。那么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仁”,有人说... 孔子既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一生多数时间都在把自己的知识和思想传授给弟子门徒。他教育的侧重点不在知识,而在伦理道德,知识的传授是以理想人格的培养为最终目的。那么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仁”,有人说是“礼”,还有人认为是“仁”与“礼”的统一,等等。我认为,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一个系统,它以“义”、“礼”、“仁”为核心,还包括一系列的道德品质,如好学、智慧、勇敢、宽恕、“敏于事而慎于言”、“贞而不谅”、“过勿惮改”、“畏天命”、“严于律己,等等。本文仅就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谈一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的理想人格 “礼” 保民 管仲 君王 礼则 大夫 颜渊 尊卑
下载PDF
博爱观念的现代诠释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晓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3,共6页
现代意义上的博爱观念 ,是建立在个人自由与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爱 ,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弘扬。这种爱的实践应该是从有差等的爱走向无差等的爱 ,从体制内的爱走向体制外的爱 。
关键词 博爱 制度 人类 生态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的张力——墨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内在矛盾
3
作者 窦炎国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1,37,共6页
墨子思想体系中包蕴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诸如"无差等"的经济伦理理想,"兼相爱"、"交相利"的经济伦理原则,"生产"、"节用"等经济伦理规范,十分深刻地体现了小商品生产者的理想和追... 墨子思想体系中包蕴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诸如"无差等"的经济伦理理想,"兼相爱"、"交相利"的经济伦理原则,"生产"、"节用"等经济伦理规范,十分深刻地体现了小商品生产者的理想和追求,然而却与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存在巨大反差,因而构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张力,成为导致墨学走向沉寂的重要原因之一。剖析墨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内在矛盾,对于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观念,促进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经济伦理 兼相爱 交相利 生产 节用
原文传递
利他主义新探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海明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81,共6页
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现行伦理观,仍属于利他主义而渊源于儒墨。只不过,儒家是爱有差等的利他主义,主张爱亲多于爱民、先亲后民、"亲亲而仁民";墨家是儒家的否定,是爱无差等的利他主义,主张同等爱亲民;现行伦理观则又是墨家的否... 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现行伦理观,仍属于利他主义而渊源于儒墨。只不过,儒家是爱有差等的利他主义,主张爱亲多于爱民、先亲后民、"亲亲而仁民";墨家是儒家的否定,是爱无差等的利他主义,主张同等爱亲民;现行伦理观则又是墨家的否定、儒家的否定之否定而成为一种新的爱有差等的利他主义,它主张爱民多于爱亲、先民后亲、"全心全意为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律 道德他律 爱有
下载PDF
“爱无差等”的伦理诉求与现实挑战——论教师作为学校德育主体的公正与偏爱 被引量:9
5
作者 郝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2,共3页
对待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是对教师的伦理诉求和职业道德规范,但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偏爱行为却普通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教师难以均衡地施爱于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爱可以分为... 对待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是对教师的伦理诉求和职业道德规范,但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偏爱行为却普通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教师难以均衡地施爱于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爱可以分为自然爱和社会爱。"爱无差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层面,属于社会爱,当自然爱与社会爱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难以达成一致,极易出现非公正的偏爱行为。因此,教师需要明确"爱无差等"的真正内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消除偏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偏爱行为,为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公正 教师伦理 偏爱
下载PDF
“爱无差等”与“爱有差等”的统一:重释墨家“兼爱”
6
作者 武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先秦以来,将墨家的“兼爱”等同于“爱无差等”逐渐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主流观点,对兼爱的许多批判也由此而来。但仔细辨析《墨子》文本,可以进行这样的解读:一方面,墨家兼爱在要求不可亏害任何人的底线意义上,确实坚持人与人之间的“爱... 先秦以来,将墨家的“兼爱”等同于“爱无差等”逐渐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主流观点,对兼爱的许多批判也由此而来。但仔细辨析《墨子》文本,可以进行这样的解读:一方面,墨家兼爱在要求不可亏害任何人的底线意义上,确实坚持人与人之间的“爱无差等”,否定了特殊性人际之爱在道德上的绝对至上性;另一方面,在满足了这一底线要求的前提下,墨家兼爱并没有否定、反而积极肯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有差等”,为实现特殊性人际之爱提供了保障。兼爱不会基于任何“差等”而使任何人受到不义的亏害,不至于使“爱有差等”缺少正当性约束,造成以亏害人为代价去爱特定人的不义后果,从而保障了“爱有差等”在道德上的正当性,由此达成了“爱无差等”与“爱有差等”的内在统一。从墨家兼爱观中的这种统一,可以看到“平等”和“差等”并不是必然对立的,其所体现的“平等”是在不可亏害任何人的底线意义上的,是为了确保每个人的基本权益都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 兼爱 不可亏人 爱有
下载PDF
论墨子的伦理观──兼论儒墨伦理思想的异同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实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伦理思想 墨子 伦理观 后期墨家 道德修养论 道德教育 伦理范畴 动机与效果 义利观
下载PDF
孔子的“仁”与墨子“兼爱”的异同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娣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9-12,共4页
孔子贵“仁”,但他的“爱人”却存在差等,不能一视同仁。墨子贵“兼”,主张“以兼易别”。孔子“重义轻利”。把义同利对立起来,墨子则“贵义尚利”,把义利统一起来规定为公利。然而,两者之间又存在诸多的“贯通”之处:他们都主... 孔子贵“仁”,但他的“爱人”却存在差等,不能一视同仁。墨子贵“兼”,主张“以兼易别”。孔子“重义轻利”。把义同利对立起来,墨子则“贵义尚利”,把义利统一起来规定为公利。然而,两者之间又存在诸多的“贯通”之处:他们都主张“爱人由己”“推己及人”;都反对私利,弘扬公利;都注重践行。总之,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仁”的继承、批判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爱 推己及人 践行
全文增补中
差等与平等:论教育实践中爱的两重性——以教师课堂提问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季轩民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2,共4页
'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两种爱的观念,前者是儒家的思想主张,后者是墨家的伦理思想。两种不同的爱的观念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道德行为,与之相适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现实中遭遇了差等与平等的两难困境。... '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两种爱的观念,前者是儒家的思想主张,后者是墨家的伦理思想。两种不同的爱的观念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道德行为,与之相适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现实中遭遇了差等与平等的两难困境。教师课堂提问对象的挑选就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爱的观念。'爱有差等'实现了爱的层次性,却忽视了伦理关怀;'爱无差等'实现了爱的理想,但忽视了教育正当性。传统教育理论向现代教育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握教育正当与教育美善原则,重新审视教师爱的观念,为学生发展寻求最终的价值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有 教育实践 教育正当
原文传递
“兼爱”只是“爱无差等”吗?--墨家“兼爱”说新诠
10
作者 张万强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第6期70-79,共10页
学界多用“爱无差等”来界说“兼爱”之内涵。然考诸《墨子》文本,此一解说缺乏直接的文本依据。墨家在《兼爱》《天志》《大取》《小取》等篇所讨论的“兼爱”,表示的是一种“所有人应爱所有人”的理想之爱,具有交互性、周遍性与相若... 学界多用“爱无差等”来界说“兼爱”之内涵。然考诸《墨子》文本,此一解说缺乏直接的文本依据。墨家在《兼爱》《天志》《大取》《小取》等篇所讨论的“兼爱”,表示的是一种“所有人应爱所有人”的理想之爱,具有交互性、周遍性与相若性等特质。“兼爱”的实质还在于“施由周始”,即施为者面对施为对象,皆秉持“视人如己”和“爱人之亲若爱其亲”的态度一体加以对待而已。而“爱无差等”则语出孟夷之辩中的墨者夷子,主要用以表示一种不区分“己之亲”与“人之亲”的同等之爱。据此观之,以“爱无差等”来界说“兼爱”,并不能完整揭示出“兼爱”所强烈追求的“周遍性”特质,从而可能会窄化和简化墨家“兼爱”说的丰富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爱 兼相爱 周遍性 相若性
下载PDF
遭挫折而思进取 逢坎坷却能乐观——赞《滕王阁序》的审美人生
11
作者 陈龙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75-77,共3页
《膝王阁序》是一篇很有名的序文.大古文家韩愈在他的《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及得三王所为序屈、赋、记等,壮其文辞”.这里“三王”之一,就指王勃,“序”是指《膝王阁序》.可见膝王阁能在江南诸多“... 《膝王阁序》是一篇很有名的序文.大古文家韩愈在他的《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及得三王所为序屈、赋、记等,壮其文辞”.这里“三王”之一,就指王勃,“序”是指《膝王阁序》.可见膝王阁能在江南诸多“临观之美”中独为第一,是因为有文辞壮其名.楼阁虽美,不过百年,无后人修聋,将不复存在,文章之美,却可传诵千古,《滕王阁序》就是这样的美文.美在其文,辞藻华丽,音律铿锵;美在其质,遭挫折而思进取,逢坎坷却能乐观.可谓尽善尽美,中国人特殊的审美人生,化作了作者胸中的自然之美,人事之美,命途之美.先说作者胸中的自然之美.《滕王阁序》写作之时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已是深秋季节,自然风景特征既有天高气清之明朗,更有草木凋零之萧瑟.所以自宋玉《九辩》出,悲秋便成为无数诗歌的主题.文中这样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滕王阁序》 审美人生 自然之美 陶渊明 王勃 思进 风景特征 命途 深秋季节
全文增补中
儒墨康德基督教伦理观之比较(上)
12
作者 王海明 孙英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9,共9页
儒墨康德基督教伦理观一致把无私利他奉为评价人们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准则,因而同属利他主义。但是,一方面,儒家是揭示无私利他真实情感动因的利他主义,基督教是演示无私利他虚幻情感动因的利他主义,墨家是片面强调无私利他功利动因的... 儒墨康德基督教伦理观一致把无私利他奉为评价人们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准则,因而同属利他主义。但是,一方面,儒家是揭示无私利他真实情感动因的利他主义,基督教是演示无私利他虚幻情感动因的利他主义,墨家是片面强调无私利他功利动因的利他主义,康德是绝对化无私利他理智动因的利他主义;另一方面,儒家主张合于情理的爱有差等的利他主义,康德主张悖于情理的爱有差等的利他主义,墨家与基督教则主张爱无差等的利他主义。总之,儒家是比较现实的、直诚的、温和的、富有人情味的利他主义,而墨家、基督教、康德则是比较理想的、虚幻的、极端的、缺乏人情味的利他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主义 私利他 爱有
下载PDF
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伦理观念
13
作者 罗长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8-92,共5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企业伦理道德观念。我认为,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伦理观念,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企业本位道德 道德的主体,要么是具有独立意志的个人,要么是具有整体性独立意志的群体...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企业伦理道德观念。我认为,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伦理观念,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企业本位道德 道德的主体,要么是具有独立意志的个人,要么是具有整体性独立意志的群体。就企业伦理来说,相应地也就有了两个层次:职工个人道德,其道德主体是单个的职工;企业法人道德(或简称为企业道德),其道德主体是整个企业或法人。作为企业法人道德,主要包括企业社会道德(处理企业、国家、社会三者关系的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伦理观念 集体主义 企业法人道德 道德主体 适应市场经济 企业改革 道德观念 爱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载PDF
对教育“不平等”的认识
14
作者 张健平 《中华少年》 2016年第24期270-271,共2页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全面普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与此同时,教育的不平等现象也是我们所必然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教育的不平等不仅仅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进行的如何,更多得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作为...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全面普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与此同时,教育的不平等现象也是我们所必然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教育的不平等不仅仅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进行的如何,更多得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深刻认识这种教育的不平等现象,以全力改善这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现象 分班 纸笔考试 学习动机 课堂设计 重点学校 合作学习能力 重点班 自我发展
原文传递
由苦情向快乐 慈善方能长久
15
作者 刘梦琳 《中国社会组织》 2017年第18期43-44,共2页
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成立于2002年,比较特殊的是,先有了"健康快车"慈善项目才有了基金会。这个项目是与香港回归祖国相伴相生。时间回溯到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主权回归祖国之际,时任香港首任特别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代表670万香港市民... 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成立于2002年,比较特殊的是,先有了"健康快车"慈善项目才有了基金会。这个项目是与香港回归祖国相伴相生。时间回溯到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主权回归祖国之际,时任香港首任特别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代表670万香港市民,向祖国内地赠送了首列"健康快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快车 香港回归祖国 向祖国 香港市民 白内障手术 民间机构 重复生产 医疗设备 当代人生
下载PDF
教师仁爱美德的伦理特性探析
16
作者 钱彩秀 左志德 陈健 《科教文汇》 2017年第33期14-15,共2页
教师仁爱的伦理特性是指在教师仁爱发展历程中共同存在的、能够体现教师仁爱本性的道义假设和伦理精神。考察教师仁爱的历史和现实会发现,爱无差等和教书育人是人类教师活动不可或缺的道德基石。爱无差等和爱有差别相对立,强调教师把自... 教师仁爱的伦理特性是指在教师仁爱发展历程中共同存在的、能够体现教师仁爱本性的道义假设和伦理精神。考察教师仁爱的历史和现实会发现,爱无差等和教书育人是人类教师活动不可或缺的道德基石。爱无差等和爱有差别相对立,强调教师把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无差别地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共同在充满师爱的环境中成长。教书育人体现着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强调教师的师德修养以及对人成长的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伦理 教书育人 道德标准
下载PDF
墨子兼爱本义析
17
作者 连艺博 《职大学报》 2018年第6期23-26,77,共5页
兼爱,一般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爱别的一切人,二是无差别地爱人。不过溯本求源,这两层含义与《兼爱》上、中、下三篇所体现的兼爱最初的内涵有所不同。兼爱的本义不是爱别的一切人,也不是无差别地爱人,是后期墨家对兼爱本义的推广,兼爱... 兼爱,一般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爱别的一切人,二是无差别地爱人。不过溯本求源,这两层含义与《兼爱》上、中、下三篇所体现的兼爱最初的内涵有所不同。兼爱的本义不是爱别的一切人,也不是无差别地爱人,是后期墨家对兼爱本义的推广,兼爱的本义是爱人若爱其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爱 周爱 爱人如己
下载PDF
杨朱的个人本位思想及伦理原则
18
作者 唐梵凌 《阴山学刊》 2017年第2期13-19,共7页
战国中期,杨朱之"言盈天下",既是其特定时代使之然,也是杨朱思想本身的魅力。杨朱思想就是"为己贵生"。为己贵生的人生目的是"全生",其世界观是个人本位论,伦理原则是生命至上和合理利己。以个人主义精... 战国中期,杨朱之"言盈天下",既是其特定时代使之然,也是杨朱思想本身的魅力。杨朱思想就是"为己贵生"。为己贵生的人生目的是"全生",其世界观是个人本位论,伦理原则是生命至上和合理利己。以个人主义精神为支点,以生命至上为基本诉求,以合理利己为根本规范,其全生方式是现实地"生",其基本方法是"不损一毫",包括"不损己一毫"和"不损人一毫"。这种"不损一毫"的方法论本质,就是利无差等的自利和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朱 为己贵生 不损一毫 生命至上 合理利己
下载PDF
成长是幸福的追求
19
作者 祁顺成 《中小学德育》 2014年第10期80-81,共2页
影响一个教师成长的因素很多,无论何种因素,它都始终伴随着教师自我的心境,这是一种幸福的追求。在阅读中成长阅读一直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的确,阅读在丰厚我们的底蕴的同时,也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胸怀去看待... 影响一个教师成长的因素很多,无论何种因素,它都始终伴随着教师自我的心境,这是一种幸福的追求。在阅读中成长阅读一直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的确,阅读在丰厚我们的底蕴的同时,也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胸怀去看待当下的教育,审视学生的发展,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更智慧,更具人文情怀。读一读四书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活 实践性知识 师爱 理论性知识 吴非 平凡生活 世界名著 建筑大师 人我
下载PDF
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公正研究
20
作者 房月华 闫帅领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4期17-17,共1页
教师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论述了教师公正问题的提出、内涵,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教师公正。
关键词 教师公正 一视同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