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谭盾音乐及其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启示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平冠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1-95,共5页
谭盾是当代中国“新潮”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其创作深受约翰·凯利等后现代艺术大师的影响,谭盾在作品中十分善于运用多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大量地采用“自然之声”和“无声”的表现手法,其作品有着淳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由于“新潮”,... 谭盾是当代中国“新潮”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其创作深受约翰·凯利等后现代艺术大师的影响,谭盾在作品中十分善于运用多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大量地采用“自然之声”和“无声”的表现手法,其作品有着淳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由于“新潮”,谭盾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音乐家,“谭卞之争”集中反映了争论的焦点所在;谭盾的作品有其合理存在的理由,也是与世界的向前发展一脉相承的,对中国今后音乐创作之路也有着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现代音乐 后现代主义 “谭卞之争” 自然之声 无声
下载PDF
“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论《无声告白》中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冬梅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65,共6页
华裔作家伍绮诗的首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2014)以温婉细腻的文风将种族、婚姻、家庭以及个人成长等"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设置在同一个家庭的屋檐下,采用反复迂回的叙事结构,讲述华洋混血的詹姆斯·李一家的悲剧故事。&... 华裔作家伍绮诗的首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2014)以温婉细腻的文风将种族、婚姻、家庭以及个人成长等"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设置在同一个家庭的屋檐下,采用反复迂回的叙事结构,讲述华洋混血的詹姆斯·李一家的悲剧故事。"种族偏见"带给父亲詹姆斯的是痛楚记忆,家庭的羁绊使母亲玛丽琳的梦想零落成泥,来自父母错位偏执的爱把莉迪亚拖向了湖底。莉迪亚的死使李家被淹没的历史浮现出来,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爱与期待的"绑架",这些埋藏在内心深处从未对外人甚至对家人讲过的苦衷得以一一倾述,呈现给读者的是振聋发聩的无声,生死悲凄的告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 性别 错位 无声
下载PDF
“大音希声”辨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田耀农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11-19,共9页
多年来人们对“大音希声”的阐释一直众说纷纭,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混淆了这一命题的《老子》本文与后继思想的限阈。“大音希声”在《老子》本文里是论“道”的比喻,在后继思想中则分为“无声”与“大声”两个支流。“无声”走向了荒谬... 多年来人们对“大音希声”的阐释一直众说纷纭,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混淆了这一命题的《老子》本文与后继思想的限阈。“大音希声”在《老子》本文里是论“道”的比喻,在后继思想中则分为“无声”与“大声”两个支流。“无声”走向了荒谬不可知的死胡同,“大声”则发展为艺术风格的含蓄、内蕴和意象具足的审美追求。笔者以为“大音希声”的难解关键在于“希”字,“希”的“听之不闻”实为听之不知所闻和听之难言所闻也,难言并非不能言,而是难以一一言说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音希声 无声 大声 弦外之音
下载PDF
无调性、引用、即兴、无声——从《时间组歌》看卢卡斯·福斯中期的创作特点(上)
4
作者 郭赟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5-56,共12页
《时间组歌》是美国作曲家卢卡斯·福斯的一部重要的转型作品。作曲家首次尝试无调性写作,并在创作中对引用技术、无声演奏、即兴风格进行初探,继而成为其中期创作的重要特征。该作品无调性与潜调性的写作方式预示着福斯中期创作中... 《时间组歌》是美国作曲家卢卡斯·福斯的一部重要的转型作品。作曲家首次尝试无调性写作,并在创作中对引用技术、无声演奏、即兴风格进行初探,继而成为其中期创作的重要特征。该作品无调性与潜调性的写作方式预示着福斯中期创作中新的表现意义与结构方式;无声演奏的雏形推动着福斯对新技术的探索;对马勒音乐的引用体现出对历史的敬意;独立于四首歌曲的即兴间奏曲预示着中期带有即兴思维的不确定性风格。这些创作特点对福斯探索调性与无调性、过去与现在、古典与先锋、控制与自由、有声与无声等二元性的创作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调性 潜调性 引用 马勒 即兴 无声
下载PDF
恐怖电影声音现象试论--以心理声学效应的视角释疑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相辉 杨尚鸿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声音是电影作为感官艺术的表现载体,电影中的恐怖声音综合运用语言、音乐、音效以及静默为素材,主要从伴奏与解构、陌生化音效与诗意语言、无声的惊吓三个方面牢牢地攫住了接受者的心理,从而达到了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电影也... 声音是电影作为感官艺术的表现载体,电影中的恐怖声音综合运用语言、音乐、音效以及静默为素材,主要从伴奏与解构、陌生化音效与诗意语言、无声的惊吓三个方面牢牢地攫住了接受者的心理,从而达到了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电影也是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声音技术的发展使得其与视觉效果对于接受者的心理影响逐渐达到了平分秋色的效果。万变不离其宗,电影艺术中恐怖声音效果的处理手段将一如既往地触动接受者内心的灵魂,而这也将是我们永无止境的探索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声音 心理声学 解构 陌生化 无声
原文传递
磨蹭:一种无声的反抗
6
作者 李启波 王媛媛 《中学生博览》 2024年第6期58-59,共2页
相信很多家庭,每天都重复上演着相同的一幕:“快点儿吃,饭都凉了;快点儿走,马上要迟到了;快点儿背,不要磨蹭;快点儿写,作业怎么还没写完;快点儿睡觉,天天都这样,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孩子的人生好像被“快点”两个字占据。不是... 相信很多家庭,每天都重复上演着相同的一幕:“快点儿吃,饭都凉了;快点儿走,马上要迟到了;快点儿背,不要磨蹭;快点儿写,作业怎么还没写完;快点儿睡觉,天天都这样,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孩子的人生好像被“快点”两个字占据。不是你的孩子太磨蹭,而是你没“看见”他大人眼中“看见”孩子的磨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声 磨蹭 家庭
原文传递
禾木树,一首无声的诗
7
作者 涵乙 《初中生之友》 2024年第5期32-33,共2页
禾木村,一个位于我国西北边境地带的小村庄,像一幅出自名家之手的画卷,又似一首无声的诗,向游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人从南昌坐飞机到达乌鲁木齐,再自驾前往禾木村,经过近12个小时的奔波才到达目的地。虽然途中的山路... 禾木村,一个位于我国西北边境地带的小村庄,像一幅出自名家之手的画卷,又似一首无声的诗,向游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人从南昌坐飞机到达乌鲁木齐,再自驾前往禾木村,经过近12个小时的奔波才到达目的地。虽然途中的山路陡峭难走,但沿途的一切景物都为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笼上了更加神秘的面纱。那时正值盛夏,很多地方都酷热难耐,禾木村却如冬日一般寒冷,使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酷热难耐 边境地带 木村 无声 乌鲁木齐 目的地
原文传递
时光无声 笔墨能言
8
作者 徐巳鑫 张强森(指导)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24年第5期12-13,F0003,共3页
古人云:黑白之间,自有天地;书法之中,蕴含无穷。漫漫时光,书法伴我前行,沉迷于笔墨书卷中,陶冶于悠悠中华文化的硕果中。我自幼开始学习书法,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成长了许多。
关键词 学习书法 笔墨 黑白之间 中华文化 无声 时光
下载PDF
无声茶叙里的小隐清欢
9
作者 闻彦 周昂(图) 《茶道》 2024年第3期44-49,共6页
大年初一,茶启新岁。在大理洱海边的众多咖啡馆中,独有一方茶空间,宛如电视剧《梦华录》里东京的赵氏茶坊,让人静享网红打卡地噪杂背后的小隐之乐。空间如其名——无声茶叙·宋风茶馆,一座百年白族老宅,圈起一院子况味清欢。
关键词 咖啡馆 清欢 无声 梦华录
原文传递
无调性、引用、即兴、无声——从《时间组歌》看卢卡斯·福斯中期的创作特点(下)
10
作者 郭赟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时间组歌》是美国作曲家卢卡斯·福斯的一部重要的转型作品。作曲家首次尝试无调性写作,并在创作中对引用技术、无声演奏、即兴风格进行初探,继而成为其中期创作的重要特征。该作品无调性与潜调性的写作方式预示着福斯中期创作中... 《时间组歌》是美国作曲家卢卡斯·福斯的一部重要的转型作品。作曲家首次尝试无调性写作,并在创作中对引用技术、无声演奏、即兴风格进行初探,继而成为其中期创作的重要特征。该作品无调性与潜调性的写作方式预示着福斯中期创作中新的表现意义与结构方式,无声演奏的雏形推动着福斯对新技术的探索,对马勒音乐的引用体现出对历史的敬意,独立于四首歌曲的即兴间奏曲预示着中期带有即兴思维的不确定性风格。这些创作特点对福斯探索调性与无调性、过去与现在、古典与先锋、控制与自由、有声与无声等二元性的创作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调性 潜调性 引用 马勒 即兴 无声
下载PDF
看无声动画 悟人生哲理
11
作者 黄密密 《幼儿教育》 2024年第20期46-47,共2页
几乎没有孩子会拒绝看动画。动画是依靠图像来传达信息的艺术,即使人物不说话,孩子也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理解动画里的故事和情感。如此,动画也成了引导孩子认识世界、树立人生观的绝佳载体。闲暇时间,我们不妨陪伴孩子观看一些饱含人... 几乎没有孩子会拒绝看动画。动画是依靠图像来传达信息的艺术,即使人物不说话,孩子也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理解动画里的故事和情感。如此,动画也成了引导孩子认识世界、树立人生观的绝佳载体。闲暇时间,我们不妨陪伴孩子观看一些饱含人生哲理的无声动画,用动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社交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哲理 闲暇时间 动画 丰富的想象力 传达信息 引导孩子 陪伴孩子 无声
原文传递
逃离都市计划 一场乡村美学设计的朝圣之旅
12
作者 六水 +2 位作者 左小朵(图) 田琦(图) 菠萝(图) 《城市地理》 2024年第7期68-73,共6页
中国漫长的农耕文明孕育出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城市之前,乡村曾是传统文化忠实的载体。那些古老而质朴的艺术,从乡村的土地里生根发芽,逐渐成了一方自然的艺术空间。走进原野中的金色黄庄、山野里的懒坝、三河村的远山·有窑,... 中国漫长的农耕文明孕育出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城市之前,乡村曾是传统文化忠实的载体。那些古老而质朴的艺术,从乡村的土地里生根发芽,逐渐成了一方自然的艺术空间。走进原野中的金色黄庄、山野里的懒坝、三河村的远山·有窑,倾听一场无声的乡村雅乐。“建筑是无声的音乐,是无言的昭示,是历史人文的底蕴,是崇拜与吟唱的雅聚场所,同时也是安顿性灵的密室、修身养性的乐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计划 农耕文明 修身养性 历史人文 性灵 雅乐 逃离 无声
下载PDF
“无声”面面包店
13
作者 张纯(编绘) 《连环画报》 2024年第9期58-65,共8页
在南方的一座小城,有一家特殊的面包店,经营小店的店主和店员都是听障人士,虽然听不到声音,但是他们向阳而生,快乐而努力地经营着这家“无声”的面包店。1家在当地很受欢迎的面包店有个十分响亮的名字——“阳光烘焙”。与其他面包店不... 在南方的一座小城,有一家特殊的面包店,经营小店的店主和店员都是听障人士,虽然听不到声音,但是他们向阳而生,快乐而努力地经营着这家“无声”的面包店。1家在当地很受欢迎的面包店有个十分响亮的名字——“阳光烘焙”。与其他面包店不同,这里显得十分安静,没有背景音乐,没有对话,只有制作面包时器血碰撞发出的声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店 背景音乐 无声 听障人士
原文传递
善言如细雨,润物于无声
14
作者 栎林 《初中生》 2024年第29期40-41,共2页
善言如细雨,润物于无声主题语境:人与自我——情绪与情感,尊重与宽容。升华你的语言,而不是提高声量。滋养花朵的是雨水,而不是雷鸣。鲁米。鲁米(Rumi,全名为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1207-1273),哲学家、诗人,在波斯文学史上有... 善言如细雨,润物于无声主题语境:人与自我——情绪与情感,尊重与宽容。升华你的语言,而不是提高声量。滋养花朵的是雨水,而不是雷鸣。鲁米。鲁米(Rumi,全名为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1207-1273),哲学家、诗人,在波斯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鲁米用他的文字向世人传达善意和温情,似乎总在告诉大家要对他人温柔相待,对生活充满希望,被人称作“精神导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导师 人与自我 善言 鲁米 情绪与情感 主题语境 无声 细雨
原文传递
宋洋 仗剑走,不回头
15
作者 李拾齐(采访) 田野(摄影) 《大众电影》 2024年第8期46-51,共6页
“运气不错。”这句话在宋洋整个采访过程中出现了六次。男人四十,不惑、顺势、接纳,少帐惆,多沉静。和宋洋对话中,当然,运气总是强者的托词,宋洋这一路,成长与蜕变藏在阴处,脱胎于武侠江湖,《暴裂无声》后是无声地爆裂,在他毫无波澜的... “运气不错。”这句话在宋洋整个采访过程中出现了六次。男人四十,不惑、顺势、接纳,少帐惆,多沉静。和宋洋对话中,当然,运气总是强者的托词,宋洋这一路,成长与蜕变藏在阴处,脱胎于武侠江湖,《暴裂无声》后是无声地爆裂,在他毫无波澜的脸庞上难以察觉到他的付出、偏执与较劲,但内心却早已锤炼过几度春秋、无数峰回路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气 武侠 无声 沉静
原文传递
无声纪录片再现昔时潍县
16
作者 王秀富 阚景奎 许勇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3,共2页
潍坊市档案馆珍贵的无声黑白纪录片《潍县大观》,为该馆镇馆之宝。近年来,该片通过对社会广泛展影,收到良好社会、经济、文化和民俗效益,深为社会民众称道!影片来历与拍摄1948年4月27日,解放军浴血奋战,解放潍县。在清理旧县衙遗留档案... 潍坊市档案馆珍贵的无声黑白纪录片《潍县大观》,为该馆镇馆之宝。近年来,该片通过对社会广泛展影,收到良好社会、经济、文化和民俗效益,深为社会民众称道!影片来历与拍摄1948年4月27日,解放军浴血奋战,解放潍县。在清理旧县衙遗留档案时,发现了无声黑白纪录片《潍县大观》拷贝。1982年年底,该影片由公安部门移交潍坊市档案馆,成为珍贵馆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无声 潍县 潍坊市 镇馆之宝 公安部门
下载PDF
信仰与爱永不消逝
17
作者 赵丽霞 许雨舟(图) 《雷锋》 2024年第22期54-55,共2页
今年6月18日,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公映,该片也是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当天中午,我在家附近的寰映影城观看了这部新片。90分钟的电影虽然无声,却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年代的场景,让我第一次感到舞剧电影竟然有这么... 今年6月18日,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公映,该片也是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当天中午,我在家附近的寰映影城观看了这部新片。90分钟的电影虽然无声,却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年代的场景,让我第一次感到舞剧电影竟然有这么大的震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电影节 《永不消逝的电波》 舞剧 震撼力 无声 电影
原文传递
米永霞散文诗
18
作者 米永霞 《当代教育》 2024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生活的花开过四季(组章)暮春纪事从春天的战场归来,树木们炫起油亮翠绿的铠甲,擎起一个个胜利的果实。在南方,花事不止一场,花期可以无限。清晨,在无声的啼鸣中,鸡冠刺桐又火热了不少。被啼鸣划开的花朵,俏立在枝头,起舞,燃烧,但它防御... 生活的花开过四季(组章)暮春纪事从春天的战场归来,树木们炫起油亮翠绿的铠甲,擎起一个个胜利的果实。在南方,花事不止一场,花期可以无限。清晨,在无声的啼鸣中,鸡冠刺桐又火热了不少。被啼鸣划开的花朵,俏立在枝头,起舞,燃烧,但它防御的刺,让我不敢驻足太久。一只鸡,一朵花,一根刺,人类的情感,总是繁复又简单。紧抓春天的尾巴,油桐下了一场无声的白雪。高高的枝头,白帽子戴了一顶又一顶。风一吹,雪又落了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诗 一朵花 无声
下载PDF
李渔《无声戏》、《连城璧》版本嬗变考索 被引量:6
19
作者 萧欣桥 《文献》 1987年第1期64-80,共17页
清代戏曲名家李渔,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小说家。关于李渔的小说创作,可以肯定的有拟话本小说集《无声戏》(别名《连城壁》)和《十二楼》,基本肯定的有长篇小说《合锦回文传》和《肉蒲团》,其他还有少量传奇小说。
关键词 无声 尊经阁 李渔小说 连城 孙楷第 版本源流 版本问题 大连图书馆 拟话本 小说创作
原文传递
无声使者甘云山 痴守聋哑学校三十载
20
作者 朱波夫(摄影) 《湖北画报》 2023年第7期65-67,共3页
无言传递大爱,无声滋润万家。“中国好人·无声使者”甘云山是一名优秀党员、聋哑美术老师。他和其子都是先天失聪,更懂得聋哑学生的艰辛和痛苦,所以他进人聋校走上特教讲台后就把聋哑学生当“子女”。近30载特教讲台上,他以父亲般... 无言传递大爱,无声滋润万家。“中国好人·无声使者”甘云山是一名优秀党员、聋哑美术老师。他和其子都是先天失聪,更懂得聋哑学生的艰辛和痛苦,所以他进人聋校走上特教讲台后就把聋哑学生当“子女”。近30载特教讲台上,他以父亲般的亲情,用无声的语言,给学生们带去绚烂的多彩世界;用无声的画笔,凭着心灵和眼神的交流,使教学极富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老师 聋哑学生 聋哑学校 特教 讲台 无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