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我实现与自性成佛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重晖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12,共8页
被梁漱溟先生称为"心理主义"的佛学,的确以如实认识自心为全部教理行果之基础,可谓以心理学为本.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心理学便已高度成熟,其宏深精密,较之近现代科学心理学,不仅毫无逊色,而且包涵着许多超越近现代心理学的卓...
被梁漱溟先生称为"心理主义"的佛学,的确以如实认识自心为全部教理行果之基础,可谓以心理学为本.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心理学便已高度成熟,其宏深精密,较之近现代科学心理学,不仅毫无逊色,而且包涵着许多超越近现代心理学的卓识睿智,形成人类历史上一种奇异的文化早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性
成佛
佛教心理学
教理
自我实现
科学心理学
无上
菩提
心理主义
明心见性
大乘佛教
原文传递
地藏菩萨与金乔觉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文良
《佛教文化》
1991年第3期88-91,共4页
地藏菩萨是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之一。隋唐以后,地藏菩萨信仰深入民间,逐渐构成民间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地藏菩萨在中国的应化道场为九华山,所以到九华山朝圣的信徒终年络绎不绝;农历七月三十日,是纪念地藏菩萨的节日,各...
地藏菩萨是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之一。隋唐以后,地藏菩萨信仰深入民间,逐渐构成民间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地藏菩萨在中国的应化道场为九华山,所以到九华山朝圣的信徒终年络绎不绝;农历七月三十日,是纪念地藏菩萨的节日,各地寺庙届时均举办盛大法事,宣扬地藏的盛德,许多地方还有点“地藏灯”、烧“地藏香”的风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藏菩萨
金乔觉
佛教信仰
地藏十轮经
化城寺
成佛
菩萨摩诃萨
送童子下山
无上
菩提
辟支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房山石经静琬刻成《涅槃经》题记残石考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炳章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28-30,共3页
今年《法音》第二期发表《石经山发现唐武德八年静琬题记残碑》一文,它对研究房山石经有关静琬镌造石经事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残碑发现于石经山雷音洞前边汉白玉石栏板下面,用作垫石;长32厘米、宽37厘米、厚10.5厘米,双面刻、有残缺...
今年《法音》第二期发表《石经山发现唐武德八年静琬题记残碑》一文,它对研究房山石经有关静琬镌造石经事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残碑发现于石经山雷音洞前边汉白玉石栏板下面,用作垫石;长32厘米、宽37厘米、厚10.5厘米,双面刻、有残缺.现残留文字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经山
房山石
残石
涅槃经
碑阳
房山云居寺石经
《华严经》
云居寺
无上
菩提
八年
原文传递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讲(五)
4
作者
王世安
《五台山研究》
1990年第4期6-10,38,共6页
(49)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又是重申第13段中所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意。菩提无相,非定实法,可证...
(49)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又是重申第13段中所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意。菩提无相,非定实法,可证而不可得,得则取相着相,即非菩提。真正的做到心无所得,亦即心无所住,那才可以直证无上菩提。 (50)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上
菩提
三藐三
菩提
有为法
世尊
法身
实相
禅定
六波罗蜜
无所住
善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开悟——第十一讲 禅宗的开悟(二)
5
作者
贾题韬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23,共4页
释迦牟尼佛出家后,参访了许多外道,都解决不了问题;又自己苦修了六年,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以后感到只限于苦行也不行,入尼连禅河洗浴,接受了牧女所献给他的乳糜.吃了以后,精神焕发起来.独自到伽耶菩提树下敷座而坐,自誓若不证无上菩提终...
释迦牟尼佛出家后,参访了许多外道,都解决不了问题;又自己苦修了六年,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以后感到只限于苦行也不行,入尼连禅河洗浴,接受了牧女所献给他的乳糜.吃了以后,精神焕发起来.独自到伽耶菩提树下敷座而坐,自誓若不证无上菩提终不起座.端坐思惟经过了四十余昼夜见明星而大彻大悟.有人也许以为端坐四十余昼夜有点困难吧!其实这是少见多怪.佛学院传印法师曾经依止几年的虚云老和尚,丛林里都知道.他在终南山入定十八天.此后,他在传戒时,往往一盘腿,就是七八小时不起座.释迦牟尼佛一坐四十余昼夜,在定中则如一弹指顷.所谓"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正是定中光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迦牟尼佛
无上
菩提
尼连禅河
老和尚
释迎牟尼
一弹指顷
菩提
树下
自性
伽耶
三法印
原文传递
宗教超然于科学
被引量:
1
6
作者
罗侯罗
学愚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8-11,共4页
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一切都被科学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而取得的令人诧异的成果主宰着,而且,人人都为这些辉煌的成就而感到骄傲、自豪。人类早已踏上了月球,散步观光于在史书记载中被我们的祖先敬重的天堂,宇航员已能在飞行于大气层...
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一切都被科学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而取得的令人诧异的成果主宰着,而且,人人都为这些辉煌的成就而感到骄傲、自豪。人类早已踏上了月球,散步观光于在史书记载中被我们的祖先敬重的天堂,宇航员已能在飞行于大气层中的宇宙飞船上平安地生活好几个月。人类又开始探索更遥远的恒星和行星了。所有这一切都归功于科学知识及技术的巨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令人
现代科学
识心达本
哲学派别
这个世界
微尘
无上
菩提
精神导师
无著
精神范畴
原文传递
戒学讲座之一 受戒学戒与持戒
被引量:
1
7
作者
净慧
《法音》
1988年第5期4-6,共3页
佛陀住世,以佛为师;佛陀灭后,以戒为师。作为佛教徒,不论在家出家,都必须受戒、学戒、持戒,以戒为师,才能自度度人,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为帮助初学佛者认识学习戒律、依戒修行的重要性,特从台湾圣严法师所著《戒律学纲要》一书中节录若...
佛陀住世,以佛为师;佛陀灭后,以戒为师。作为佛教徒,不论在家出家,都必须受戒、学戒、持戒,以戒为师,才能自度度人,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为帮助初学佛者认识学习戒律、依戒修行的重要性,特从台湾圣严法师所著《戒律学纲要》一书中节录若干章节,编成《戒学讲座》,陆续在本刊发表,以资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戒
菩萨戒
圣严法师
弘法
学佛
比丘尼戒
三归
僧团
无上
菩提
佛所
原文传递
在正果法师示寂回向法会上致词
8
作者
赵朴初
《法音》
1988年第2期33-34,共2页
我国当代一位爱国高僧正果法师和我们长辞了。法师因长期患病,经多方治疗无效,于1987年11月20日上午11时35分在北京广济寺丈室安详示寂,世寿75岁,戒腊54年。正果法师生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关键词
正果法师
北京广济寺
丈室
法尊法师
汉藏教理院
世寿
新都宝光寺
无上
菩提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事业
原文传递
福慧双修
9
作者
惟因
《法音》
1982年第1期28-29,共2页
佛教徒之间往来书信或节日庆喜,往住互相祝愿:“福慧双增”.如此良好祝愿,乃人之常情。但仔细思量,口头上祝福几句,是否便会满足心愿呢?依理而言,决无此事。要想增福增慧,必须躬行实践。佛经上常讲“闻、思、修”,“信、解、行、
关键词
双修
一切众生
文字般若
正知见
无上
菩提
心无挂碍
文殊师利
六度
两足尊
明心见性
原文传递
南怀瑾:大师远去,馨香永驻
10
作者
了义
《读者欣赏》
2013年第1期103-105,102,共4页
学界对他的评价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他却自评:"我的一生,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没有一样是对的。"人们对其褒贬不一。褒之者,认为他是旷世难见的大师,抛砖引玉,点石成金;而贬...
学界对他的评价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他却自评:"我的一生,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没有一样是对的。"人们对其褒贬不一。褒之者,认为他是旷世难见的大师,抛砖引玉,点石成金;而贬之者,毫不留情地批其不学无术,疏漏颇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他本人对各种评价,均持散淡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怀瑾
论语别裁
中国文化书院
大学堂
修证
台湾政坛
圆觉经
上下五千年
无上
菩提
药师经
原文传递
敦煌本《坛经》校释疏义 第七章
11
作者
周芳
《藏外佛教文献》
CSSCI
2008年第3期369-387,共19页
§07经文研读班集体讨论一、正文[§07.01.~§07.20.]"五祖平旦,遂唤卢供奉来南廊下画楞伽变。[§07.01.]五祖忽见此偈,读讫。[§07.02.]乃谓供奉曰:‘弘忍与供奉钱三十千,深劳远来,不画变相也。
关键词
《坛经》
弘忍
敦煌本
三恶道
佛教文献
楞伽
校释
无上
菩提
法秀
架屋
原文传递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12
作者
郑见
《电影画刊》
2014年第6期22-23,共2页
电影《六祖慧能传》是一部介绍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生平大事的影片。拍摄千1987年,影片拍摄时邀请了台湾许多高僧大德担任顾问,众多寺院协助拍摄,很多僧人都参加了该片的演出。影片主人公禅宗六祖曹溪惠能大师,出生于贞观十二年,24岁得法...
电影《六祖慧能传》是一部介绍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生平大事的影片。拍摄千1987年,影片拍摄时邀请了台湾许多高僧大德担任顾问,众多寺院协助拍摄,很多僧人都参加了该片的演出。影片主人公禅宗六祖曹溪惠能大师,出生于贞观十二年,24岁得法。39岁开法,76岁入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慧能
影片拍摄
惠能
入灭
中国佛教
无上
菩提
佛性
见闻觉知
无相戒
自性
原文传递
五台山普寿寺:寻找文殊——发挥文殊文化的当代价值
13
《法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3,共3页
我们知道,文化的范畴非常广泛,项目极其繁多。从建筑、文学到绘画、音乐,无不凝聚着文化的缩影。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汇入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灵活表现佛教文化的...
我们知道,文化的范畴非常广泛,项目极其繁多。从建筑、文学到绘画、音乐,无不凝聚着文化的缩影。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汇入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灵活表现佛教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佛教文化对于净化人心、和谐社会的特殊功用,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
普寿寺
四分律比丘尼钞
佛教圣地
科技发展
清凉山志
清凉国师
无上
菩提
四众弟子
僧团
原文传递
论学佛重在开佛知见
14
作者
游有维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4-28,共5页
(一)《法华经》说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何等大事因缘?即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所以众生学佛,首当开佛知见.六祖大师在《坛经》中指示弟子法达说:"汝令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qu...
(一)《法华经》说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何等大事因缘?即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所以众生学佛,首当开佛知见.六祖大师在《坛经》中指示弟子法达说:"汝令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所以佛之知见,即一切众生自心中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见一切众生俱有佛性,皆堪作佛,于是乘机应世,为一切众生说法,开示众生本有佛之知见,令得悟入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了知从前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之非,而以此不生不灭的佛性为本修因,以期达到圆成无上菩提的果地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知见
一切众生
开示悟入
佛性
无上
菩提
本具
《坛经》
《法华经》
释迦牟尼佛
第六意识
原文传递
南能北秀二宗禅法的比较
15
作者
石明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4-28,共5页
唐代禅宗有所谓“南能北秀”的公案。“南能”指的是南宗慧能,“北秀”指的是北宗神秀。南能北秀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禅法的不同。所谓“神秀禅法”,是指类似于神秀所做的“求法偈”(即“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唐代禅宗有所谓“南能北秀”的公案。“南能”指的是南宗慧能,“北秀”指的是北宗神秀。南能北秀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禅法的不同。所谓“神秀禅法”,是指类似于神秀所做的“求法偈”(即“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示的一类禅法,这种禅法不仅为神秀所倡行,实质上是慧能禅法大行以前许多禅师共同的主张,因为神秀在其中更为典型,所以有“神秀禅法”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能北秀
禅法
慧能禅
自性
顿渐
一行三昧
二宗
明心见性
无上
菩提
禅定
原文传递
他也是和尚
16
作者
何洁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86-88,共3页
那种游子归返的地方,明心悟性,心思也简化到了零。或许这正是我要领悟到的一份真切的禅意。翻开二时照片,捡出一张顿使满屋生辉的巨照,好生奇怪,这么张风光无限的照片,怎么会出现在禅房中,,巨决翻过来一看,一行又粗又丑的钢笔字,赫然入...
那种游子归返的地方,明心悟性,心思也简化到了零。或许这正是我要领悟到的一份真切的禅意。翻开二时照片,捡出一张顿使满屋生辉的巨照,好生奇怪,这么张风光无限的照片,怎么会出现在禅房中,,巨决翻过来一看,一行又粗又丑的钢笔字,赫然入目:宏法同党和刊家领导人!旋即戴上放大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过来
二时
禅意
下愚
对我说
受苦受难
无上
菩提
断善根
八分
释迎牟尼
原文传递
论开悟 第五讲 唯识学的开悟(上)
17
作者
贾题韬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18-20,共3页
上一讲对于小乘有关开悟的内容作了概略的介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无论就其思想或者就其果位而言,都是不能使人满意的。因此,小乘趋向于大乘,是佛教思想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研究佛学,尤其是在实践上追求无上菩提一定要以大乘...
上一讲对于小乘有关开悟的内容作了概略的介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无论就其思想或者就其果位而言,都是不能使人满意的。因此,小乘趋向于大乘,是佛教思想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研究佛学,尤其是在实践上追求无上菩提一定要以大乘为中心。真正的佛教是大乘,绝非小乘! 大乘教义里主要有两个学派:一个是中观学派,另一个是唯识学派。从历史的发展来说,小乘部派佛教日趋分裂之后,紧接而起的是中观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学
中观学派
无上
菩提
佛教思想
阿赖耶识
百法明门论
无为法
成唯识论述记
窥基
有为法
原文传递
南怀瑾婉拒蒋经国进门
18
作者
张达明
《龙门阵》
2013年第7期11-12,共2页
1948年,国学大师南怀瑾比国民党早一步来到台湾。因为刚落脚,全家只好栖身于基隆海滨的陋巷中,6口人挤在一间小屋内,瓦可漏月,门不闭风,子女尚在髫龄或襁褓,生活甚为清苦。南怀瑾先生曾赋诗形容当时的境况:"运厄阳九,窜伏海疆,矮...
1948年,国学大师南怀瑾比国民党早一步来到台湾。因为刚落脚,全家只好栖身于基隆海滨的陋巷中,6口人挤在一间小屋内,瓦可漏月,门不闭风,子女尚在髫龄或襁褓,生活甚为清苦。南怀瑾先生曾赋诗形容当时的境况:"运厄阳九,窜伏海疆,矮屋风檐,尘生釜甑。"可见其一家当初在台湾生活之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怀瑾
无上
菩提
登门拜访
密宗
证悟
任国
禅海蠡测
丹道
阳九
义路
原文传递
浅释六波罗蜜多
19
作者
苦心
《法音》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9,共3页
浅释六波罗蜜名义修学佛法,分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六波罗蜜多属于第三阶段——行,是大小乘共修之法门。“波罗蜜”华言度或到彼岸。二者名异义同,果能超越生死之海,则已证涅槃;果达于涅槃之彼岸,则不复沉溺于生死苦海无疑。六法者:一名布...
浅释六波罗蜜名义修学佛法,分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六波罗蜜多属于第三阶段——行,是大小乘共修之法门。“波罗蜜”华言度或到彼岸。二者名异义同,果能超越生死之海,则已证涅槃;果达于涅槃之彼岸,则不复沉溺于生死苦海无疑。六法者:一名布施,梵语檀波罗蜜,檀是檀那之略,译为布施度;二名持戒,梵语尸波罗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波罗蜜
波罗蜜多
檀波罗蜜
持戒
六度
摄大乘论
学佛
无上
菩提
净戒
自性
原文传递
剖心沥血 功在万世——记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经因缘
20
作者
徐恒志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41-42,共2页
北京黄念祖老居士是一位显密双修、宗教俱通的大德。他经净宗大德夏莲居老居士的嘱咐,发心解释《大乘无量寿经》(会集本,后称《大经》,)前后历时六年,遍览群籍、广引博征。一部《大经》把净宗心髓阐述无遗,真可谓冥心孤诣,饶益当来!近...
北京黄念祖老居士是一位显密双修、宗教俱通的大德。他经净宗大德夏莲居老居士的嘱咐,发心解释《大乘无量寿经》(会集本,后称《大经》,)前后历时六年,遍览群籍、广引博征。一部《大经》把净宗心髓阐述无遗,真可谓冥心孤诣,饶益当来!近年他不顾年迈体弱,继续撰写《大经白话解》,为法忘身,悲愿无尽!老人家已于1992年3月27日安祥往生,遗体柔软,并发异香,荼毗后,获五色舍利数百余粒,瑞相昭著,叹为稀有。大德云亡,回忆往事,不胜感慨!《无量寿经》是净土宗主要经典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念祖
净宗
大乘无量寿经
夏莲居
瑞相
净土宗
往生
双修
云亡
无上
菩提
原文传递
题名
自我实现与自性成佛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重晖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12,共8页
文摘
被梁漱溟先生称为"心理主义"的佛学,的确以如实认识自心为全部教理行果之基础,可谓以心理学为本.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心理学便已高度成熟,其宏深精密,较之近现代科学心理学,不仅毫无逊色,而且包涵着许多超越近现代心理学的卓识睿智,形成人类历史上一种奇异的文化早熟现象.
关键词
自性
成佛
佛教心理学
教理
自我实现
科学心理学
无上
菩提
心理主义
明心见性
大乘佛教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地藏菩萨与金乔觉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文良
出处
《佛教文化》
1991年第3期88-91,共4页
文摘
地藏菩萨是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之一。隋唐以后,地藏菩萨信仰深入民间,逐渐构成民间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地藏菩萨在中国的应化道场为九华山,所以到九华山朝圣的信徒终年络绎不绝;农历七月三十日,是纪念地藏菩萨的节日,各地寺庙届时均举办盛大法事,宣扬地藏的盛德,许多地方还有点“地藏灯”、烧“地藏香”的风俗。
关键词
地藏菩萨
金乔觉
佛教信仰
地藏十轮经
化城寺
成佛
菩萨摩诃萨
送童子下山
无上
菩提
辟支佛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房山石经静琬刻成《涅槃经》题记残石考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炳章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28-30,共3页
文摘
今年《法音》第二期发表《石经山发现唐武德八年静琬题记残碑》一文,它对研究房山石经有关静琬镌造石经事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残碑发现于石经山雷音洞前边汉白玉石栏板下面,用作垫石;长32厘米、宽37厘米、厚10.5厘米,双面刻、有残缺.现残留文字如下:
关键词
石经山
房山石
残石
涅槃经
碑阳
房山云居寺石经
《华严经》
云居寺
无上
菩提
八年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讲(五)
4
作者
王世安
出处
《五台山研究》
1990年第4期6-10,38,共6页
文摘
(49)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又是重申第13段中所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意。菩提无相,非定实法,可证而不可得,得则取相着相,即非菩提。真正的做到心无所得,亦即心无所住,那才可以直证无上菩提。 (50)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
关键词
无上
菩提
三藐三
菩提
有为法
世尊
法身
实相
禅定
六波罗蜜
无所住
善法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开悟——第十一讲 禅宗的开悟(二)
5
作者
贾题韬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23,共4页
文摘
释迦牟尼佛出家后,参访了许多外道,都解决不了问题;又自己苦修了六年,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以后感到只限于苦行也不行,入尼连禅河洗浴,接受了牧女所献给他的乳糜.吃了以后,精神焕发起来.独自到伽耶菩提树下敷座而坐,自誓若不证无上菩提终不起座.端坐思惟经过了四十余昼夜见明星而大彻大悟.有人也许以为端坐四十余昼夜有点困难吧!其实这是少见多怪.佛学院传印法师曾经依止几年的虚云老和尚,丛林里都知道.他在终南山入定十八天.此后,他在传戒时,往往一盘腿,就是七八小时不起座.释迦牟尼佛一坐四十余昼夜,在定中则如一弹指顷.所谓"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正是定中光景.
关键词
释迦牟尼佛
无上
菩提
尼连禅河
老和尚
释迎牟尼
一弹指顷
菩提
树下
自性
伽耶
三法印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宗教超然于科学
被引量:
1
6
作者
罗侯罗
学愚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8-11,共4页
文摘
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一切都被科学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而取得的令人诧异的成果主宰着,而且,人人都为这些辉煌的成就而感到骄傲、自豪。人类早已踏上了月球,散步观光于在史书记载中被我们的祖先敬重的天堂,宇航员已能在飞行于大气层中的宇宙飞船上平安地生活好几个月。人类又开始探索更遥远的恒星和行星了。所有这一切都归功于科学知识及技术的巨大发展。
关键词
令人
现代科学
识心达本
哲学派别
这个世界
微尘
无上
菩提
精神导师
无著
精神范畴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戒学讲座之一 受戒学戒与持戒
被引量:
1
7
作者
净慧
出处
《法音》
1988年第5期4-6,共3页
文摘
佛陀住世,以佛为师;佛陀灭后,以戒为师。作为佛教徒,不论在家出家,都必须受戒、学戒、持戒,以戒为师,才能自度度人,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为帮助初学佛者认识学习戒律、依戒修行的重要性,特从台湾圣严法师所著《戒律学纲要》一书中节录若干章节,编成《戒学讲座》,陆续在本刊发表,以资提倡。
关键词
持戒
菩萨戒
圣严法师
弘法
学佛
比丘尼戒
三归
僧团
无上
菩提
佛所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在正果法师示寂回向法会上致词
8
作者
赵朴初
出处
《法音》
1988年第2期33-34,共2页
文摘
我国当代一位爱国高僧正果法师和我们长辞了。法师因长期患病,经多方治疗无效,于1987年11月20日上午11时35分在北京广济寺丈室安详示寂,世寿75岁,戒腊54年。正果法师生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关键词
正果法师
北京广济寺
丈室
法尊法师
汉藏教理院
世寿
新都宝光寺
无上
菩提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事业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福慧双修
9
作者
惟因
出处
《法音》
1982年第1期28-29,共2页
文摘
佛教徒之间往来书信或节日庆喜,往住互相祝愿:“福慧双增”.如此良好祝愿,乃人之常情。但仔细思量,口头上祝福几句,是否便会满足心愿呢?依理而言,决无此事。要想增福增慧,必须躬行实践。佛经上常讲“闻、思、修”,“信、解、行、
关键词
双修
一切众生
文字般若
正知见
无上
菩提
心无挂碍
文殊师利
六度
两足尊
明心见性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南怀瑾:大师远去,馨香永驻
10
作者
了义
出处
《读者欣赏》
2013年第1期103-105,102,共4页
文摘
学界对他的评价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他却自评:"我的一生,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没有一样是对的。"人们对其褒贬不一。褒之者,认为他是旷世难见的大师,抛砖引玉,点石成金;而贬之者,毫不留情地批其不学无术,疏漏颇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他本人对各种评价,均持散淡态度。
关键词
南怀瑾
论语别裁
中国文化书院
大学堂
修证
台湾政坛
圆觉经
上下五千年
无上
菩提
药师经
分类号
K825.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敦煌本《坛经》校释疏义 第七章
11
作者
周芳
出处
《藏外佛教文献》
CSSCI
2008年第3期369-387,共19页
文摘
§07经文研读班集体讨论一、正文[§07.01.~§07.20.]"五祖平旦,遂唤卢供奉来南廊下画楞伽变。[§07.01.]五祖忽见此偈,读讫。[§07.02.]乃谓供奉曰:‘弘忍与供奉钱三十千,深劳远来,不画变相也。
关键词
《坛经》
弘忍
敦煌本
三恶道
佛教文献
楞伽
校释
无上
菩提
法秀
架屋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12
作者
郑见
出处
《电影画刊》
2014年第6期22-23,共2页
文摘
电影《六祖慧能传》是一部介绍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生平大事的影片。拍摄千1987年,影片拍摄时邀请了台湾许多高僧大德担任顾问,众多寺院协助拍摄,很多僧人都参加了该片的演出。影片主人公禅宗六祖曹溪惠能大师,出生于贞观十二年,24岁得法。39岁开法,76岁入灭。
关键词
六祖慧能
影片拍摄
惠能
入灭
中国佛教
无上
菩提
佛性
见闻觉知
无相戒
自性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B949.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五台山普寿寺:寻找文殊——发挥文殊文化的当代价值
13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3,共3页
文摘
我们知道,文化的范畴非常广泛,项目极其繁多。从建筑、文学到绘画、音乐,无不凝聚着文化的缩影。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汇入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灵活表现佛教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佛教文化对于净化人心、和谐社会的特殊功用,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文殊
普寿寺
四分律比丘尼钞
佛教圣地
科技发展
清凉山志
清凉国师
无上
菩提
四众弟子
僧团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学佛重在开佛知见
14
作者
游有维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4-28,共5页
文摘
(一)《法华经》说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何等大事因缘?即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所以众生学佛,首当开佛知见.六祖大师在《坛经》中指示弟子法达说:"汝令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所以佛之知见,即一切众生自心中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见一切众生俱有佛性,皆堪作佛,于是乘机应世,为一切众生说法,开示众生本有佛之知见,令得悟入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了知从前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之非,而以此不生不灭的佛性为本修因,以期达到圆成无上菩提的果地修证.
关键词
佛知见
一切众生
开示悟入
佛性
无上
菩提
本具
《坛经》
《法华经》
释迦牟尼佛
第六意识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南能北秀二宗禅法的比较
15
作者
石明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4-28,共5页
文摘
唐代禅宗有所谓“南能北秀”的公案。“南能”指的是南宗慧能,“北秀”指的是北宗神秀。南能北秀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禅法的不同。所谓“神秀禅法”,是指类似于神秀所做的“求法偈”(即“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示的一类禅法,这种禅法不仅为神秀所倡行,实质上是慧能禅法大行以前许多禅师共同的主张,因为神秀在其中更为典型,所以有“神秀禅法”之称。
关键词
南能北秀
禅法
慧能禅
自性
顿渐
一行三昧
二宗
明心见性
无上
菩提
禅定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他也是和尚
16
作者
何洁
出处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86-88,共3页
文摘
那种游子归返的地方,明心悟性,心思也简化到了零。或许这正是我要领悟到的一份真切的禅意。翻开二时照片,捡出一张顿使满屋生辉的巨照,好生奇怪,这么张风光无限的照片,怎么会出现在禅房中,,巨决翻过来一看,一行又粗又丑的钢笔字,赫然入目:宏法同党和刊家领导人!旋即戴上放大镜。
关键词
翻过来
二时
禅意
下愚
对我说
受苦受难
无上
菩提
断善根
八分
释迎牟尼
分类号
I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开悟 第五讲 唯识学的开悟(上)
17
作者
贾题韬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18-20,共3页
文摘
上一讲对于小乘有关开悟的内容作了概略的介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无论就其思想或者就其果位而言,都是不能使人满意的。因此,小乘趋向于大乘,是佛教思想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研究佛学,尤其是在实践上追求无上菩提一定要以大乘为中心。真正的佛教是大乘,绝非小乘! 大乘教义里主要有两个学派:一个是中观学派,另一个是唯识学派。从历史的发展来说,小乘部派佛教日趋分裂之后,紧接而起的是中观学派。
关键词
唯识学
中观学派
无上
菩提
佛教思想
阿赖耶识
百法明门论
无为法
成唯识论述记
窥基
有为法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南怀瑾婉拒蒋经国进门
18
作者
张达明
出处
《龙门阵》
2013年第7期11-12,共2页
文摘
1948年,国学大师南怀瑾比国民党早一步来到台湾。因为刚落脚,全家只好栖身于基隆海滨的陋巷中,6口人挤在一间小屋内,瓦可漏月,门不闭风,子女尚在髫龄或襁褓,生活甚为清苦。南怀瑾先生曾赋诗形容当时的境况:"运厄阳九,窜伏海疆,矮屋风檐,尘生釜甑。"可见其一家当初在台湾生活之艰难。
关键词
南怀瑾
无上
菩提
登门拜访
密宗
证悟
任国
禅海蠡测
丹道
阳九
义路
分类号
K825.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浅释六波罗蜜多
19
作者
苦心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9,共3页
文摘
浅释六波罗蜜名义修学佛法,分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六波罗蜜多属于第三阶段——行,是大小乘共修之法门。“波罗蜜”华言度或到彼岸。二者名异义同,果能超越生死之海,则已证涅槃;果达于涅槃之彼岸,则不复沉溺于生死苦海无疑。六法者:一名布施,梵语檀波罗蜜,檀是檀那之略,译为布施度;二名持戒,梵语尸波罗蜜。
关键词
六波罗蜜
波罗蜜多
檀波罗蜜
持戒
六度
摄大乘论
学佛
无上
菩提
净戒
自性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剖心沥血 功在万世——记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经因缘
20
作者
徐恒志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41-42,共2页
文摘
北京黄念祖老居士是一位显密双修、宗教俱通的大德。他经净宗大德夏莲居老居士的嘱咐,发心解释《大乘无量寿经》(会集本,后称《大经》,)前后历时六年,遍览群籍、广引博征。一部《大经》把净宗心髓阐述无遗,真可谓冥心孤诣,饶益当来!近年他不顾年迈体弱,继续撰写《大经白话解》,为法忘身,悲愿无尽!老人家已于1992年3月27日安祥往生,遗体柔软,并发异香,荼毗后,获五色舍利数百余粒,瑞相昭著,叹为稀有。大德云亡,回忆往事,不胜感慨!《无量寿经》是净土宗主要经典之一。
关键词
黄念祖
净宗
大乘无量寿经
夏莲居
瑞相
净土宗
往生
双修
云亡
无上
菩提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我实现与自性成佛
陈重晖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
6
原文传递
2
地藏菩萨与金乔觉
张文良
《佛教文化》
199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房山石经静琬刻成《涅槃经》题记残石考
黄炳章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
3
原文传递
4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讲(五)
王世安
《五台山研究》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开悟——第十一讲 禅宗的开悟(二)
贾题韬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
0
原文传递
6
宗教超然于科学
罗侯罗
学愚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
1
原文传递
7
戒学讲座之一 受戒学戒与持戒
净慧
《法音》
1988
1
原文传递
8
在正果法师示寂回向法会上致词
赵朴初
《法音》
1988
0
原文传递
9
福慧双修
惟因
《法音》
1982
0
原文传递
10
南怀瑾:大师远去,馨香永驻
了义
《读者欣赏》
2013
0
原文传递
11
敦煌本《坛经》校释疏义 第七章
周芳
《藏外佛教文献》
CSSCI
2008
0
原文传递
12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郑见
《电影画刊》
2014
0
原文传递
13
五台山普寿寺:寻找文殊——发挥文殊文化的当代价值
《法音》
北大核心
2016
0
原文传递
14
论学佛重在开佛知见
游有维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
0
原文传递
15
南能北秀二宗禅法的比较
石明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
0
原文传递
16
他也是和尚
何洁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1989
0
原文传递
17
论开悟 第五讲 唯识学的开悟(上)
贾题韬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
0
原文传递
18
南怀瑾婉拒蒋经国进门
张达明
《龙门阵》
2013
0
原文传递
19
浅释六波罗蜜多
苦心
《法音》
北大核心
1993
0
原文传递
20
剖心沥血 功在万世——记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经因缘
徐恒志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