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湟走廊上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临夏州唐汪人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燕 袁同凯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43,共16页
本文在充分挖掘和整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汉、回、东乡等各族之间自古以来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及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唐汪镇不同民族身份的人何以实现互嵌共融,何以在时代的变迁中维系和巩固各民族间的和睦关系... 本文在充分挖掘和整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汉、回、东乡等各族之间自古以来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及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唐汪镇不同民族身份的人何以实现互嵌共融,何以在时代的变迁中维系和巩固各民族间的和睦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唐汪各族以多元文化为幕布,在充满流动性的族际交往中跨越和消解彼此间的"边界",巩固和维系族际亲缘、姻缘、地缘、业缘关系,并建立与周边他姓他族互嵌共融、和合共生的民族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图示和群体心性之过程,彰显出一种层级递进的"共同体"连续谱之生成过程。该"互嵌式社区"的生成路径彰显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图景,不仅有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推进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的建设,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走廊 唐汪人 互动
原文传递
互惠与共融:共食习俗中的族际互动生态——基于贵州省怎雷村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袁东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7,共6页
怎雷村水、苗两族分寨分族交错而居,呈现的“分”“合”景观,体现族际之“共融”“互惠”及差异共生的本相,进而型构怎雷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对村中共食习俗的田野工作与观察,揭示了基于族群边界的共食习俗与多族群互惠共融之间的... 怎雷村水、苗两族分寨分族交错而居,呈现的“分”“合”景观,体现族际之“共融”“互惠”及差异共生的本相,进而型构怎雷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对村中共食习俗的田野工作与观察,揭示了基于族群边界的共食习俗与多族群互惠共融之间的复杂关联。在这个多族群多元文化共存的村落共同体中,共食习俗场域展示出明显之包容他我的认同机理,通过具象化的地方性互惠逻辑,为多族群共居的村落共同体应对族际和谐互动贡献原生态的互惠机制及和平栖居的生存性智慧,并经由认同机理从自在的形成到自觉的建构而导致自我与他者共识的叠加交融,从而跨越民族边界,为促进族际共同体基于互惠的共融提供催化剂及助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食习俗 关系 互动
下载PDF
茶马古道上的纳西族“藏客”起源探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智生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33,共9页
"藏客"这个纳西族参与茶马古道商贸交流的主要参与群体,其起源于赴藏区朝圣的僧侣。而由僧侣向商人的转变及至崛起,得益于纳、藏文化交流的加深及族际间心理认同的深化和升华,契入并借助于藏族"乃仓"这个族群内互... "藏客"这个纳西族参与茶马古道商贸交流的主要参与群体,其起源于赴藏区朝圣的僧侣。而由僧侣向商人的转变及至崛起,得益于纳、藏文化交流的加深及族际间心理认同的深化和升华,契入并借助于藏族"乃仓"这个族群内互助性交换关系而成长壮大起来的。"藏客"的起源与成长,揭示出茶马古道上族际之间的物资交换和商贸发展,有其特殊的地理边界和心理边界,交换行为的发生并不单纯取决于物资补给的需求程度,而是物资需求与文化联系之间多重选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客” 乃仓 互动
下载PDF
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一个理论视角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响 刘如 戴俭慧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72-80,共9页
现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在内容上关注顶层设计的成果偏多,注重基层实况的成果偏少;在思路上关注问题对策的成果偏多,注重生存逻辑的成果偏少;在视角上关注民族地区的视角偏多,注重其他地区的视角偏少。由此,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于... 现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在内容上关注顶层设计的成果偏多,注重基层实况的成果偏少;在思路上关注问题对策的成果偏多,注重生存逻辑的成果偏少;在视角上关注民族地区的视角偏多,注重其他地区的视角偏少。由此,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于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至关重要。非民族地区是指民族自治地区以外的汉族人口占绝对主导地位或者是少数民族聚集影响太小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是促进民族交往、传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战略、深化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掌握族际互动规律,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描述生存交融逻辑,增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解;阐释文化个性差异,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关注内生秩序构建,彰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体。进一步研究提出了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思路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 少数民传统体育文化 非民地区 文化保护 互动 内生秩序 生存逻辑 交融
下载PDF
藏彝走廊地区族际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智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通过梳理族际人口迁徙、族际交换、城镇辐射导引等民族经济共生的互动因素,以族际经济联系研究为视角,试图揭示"藏彝走廊"这个多民族交错聚居区历史上各民族经济生活共生关系发展的活动内涵和成长特质,进而指出中国西南... 本文通过梳理族际人口迁徙、族际交换、城镇辐射导引等民族经济共生的互动因素,以族际经济联系研究为视角,试图揭示"藏彝走廊"这个多民族交错聚居区历史上各民族经济生活共生关系发展的活动内涵和成长特质,进而指出中国西南边疆的形成与发展从某种意义讲就是各民族在特定内空间共生关系动态演进的积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彝走廊 互动 共生发展
下载PDF
明代川西北的卫所、边政与边地社会 被引量:8
6
作者 邹立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卫所是明代在川西北统治体系的重要军事依托。在以安抚为主的治边政策影响和文官系统层层监管下,卫所成为明代川西北边政的主要执行机构之一。除肩负军事防御职责外,卫所同时兼管与藏羌事务相关的具体行政职权,无形中拓展、加深了卫所... 卫所是明代在川西北统治体系的重要军事依托。在以安抚为主的治边政策影响和文官系统层层监管下,卫所成为明代川西北边政的主要执行机构之一。除肩负军事防御职责外,卫所同时兼管与藏羌事务相关的具体行政职权,无形中拓展、加深了卫所与川西北边地社会之间的接触广度和深度。更为重要的是,为解决卫所粮饷等物资供给问题,明代官方举措和卫所戍军自发性的谋生活动,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代川西北戍军与藏羌民族之间的族际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川西北 卫所 边政 互动
下载PDF
制度变革与藏彝走廊人群迁移——对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13,共6页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的调查,对藏彝走廊近百年来的人群移动特征进行探讨。认为:近百年来制度因素的变化,导致藏彝走廊的人群移动加快,族群空间变化。表明藏彝走廊近百年来仍然是各民族迁徙流动、族际互动非常频繁的区...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的调查,对藏彝走廊近百年来的人群移动特征进行探讨。认为:近百年来制度因素的变化,导致藏彝走廊的人群移动加快,族群空间变化。表明藏彝走廊近百年来仍然是各民族迁徙流动、族际互动非常频繁的区域,仍然保持着作为民族走廊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彝走廊 制度变革 空间 互动
原文传递
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解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被引量:7
8
作者 马伟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40,共6页
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够创造一个各民族共同繁荣、相互学习的良好社会环境等方面。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必须在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中进行,如果没有这样的良好环境,精神家园... 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够创造一个各民族共同繁荣、相互学习的良好社会环境等方面。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必须在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中进行,如果没有这样的良好环境,精神家园的构建将无从谈起。营造良好民族关系,必须实现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真正平等,实现各民族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精神家园 互动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3-58,共6页
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历史演变周平1.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政治不过是一定的公共权力对社会的管理。而政治在运作中形成了一个体系,以政治体系的方式存在。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说:“体系是指各部分之间的某种相互依存以及体系同环境之间... 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历史演变周平1.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政治不过是一定的公共权力对社会的管理。而政治在运作中形成了一个体系,以政治体系的方式存在。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说:“体系是指各部分之间的某种相互依存以及体系同环境之间的某种界限。”①社会的政治生活尽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系 少数民 中国民 互动 各民 区域自治 中原王朝 区域 次级政治体系 共同体
下载PDF
对口援疆背景下的民族关系协调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岿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5,共5页
民族关系对于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根本性的影响。长期以来,新疆的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文化认知等因素阻隔了族际深入交往。对口援疆突破了地理环境的制约,使大量资金、技术、人才进入偏远农牧地区。在优先改善民生的同时,也... 民族关系对于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根本性的影响。长期以来,新疆的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文化认知等因素阻隔了族际深入交往。对口援疆突破了地理环境的制约,使大量资金、技术、人才进入偏远农牧地区。在优先改善民生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结构性差异和尊重文化性差异,建立解决民族利益关系、协调民族分歧、缓和张力的民族关系协调机制,为各族群众提供交往交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援疆 关系 互动
下载PDF
玉石贸易与族际互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南阳个案研究
11
作者 马伟华 王钰蓓 《民族学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河南省南阳市涉及汉族与维吾尔族深度互动的玉石贸易,经历了由秩序混乱到统一管理、由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由私人关系到集体关系的变迁。此过程由政府、社区、个人共同推动,并从市场规范、社区服务、文化交融等多方面显现出来。南阳地区... 河南省南阳市涉及汉族与维吾尔族深度互动的玉石贸易,经历了由秩序混乱到统一管理、由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由私人关系到集体关系的变迁。此过程由政府、社区、个人共同推动,并从市场规范、社区服务、文化交融等多方面显现出来。南阳地区在玉石贸易中呈现的族际互动关系,为研究中东部散杂居地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分析视角。以玉为载体通过商贸活动的发展而促进维吾尔族与汉族间的和谐互动,实现了族际之间良好的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石贸易 互动 铸牢中华民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牛羊育肥与族际互动:农牧交错地带多民族共生互惠共同体的生成
12
作者 朱金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牛羊育肥作为农牧结合地带的一种特色产业,不仅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而且串联起不同区域与环节过程中的各个民族,将之编织到同一个有机的经济社会网络之中,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青海循化的牛羊育肥产业在牛... 牛羊育肥作为农牧结合地带的一种特色产业,不仅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而且串联起不同区域与环节过程中的各个民族,将之编织到同一个有机的经济社会网络之中,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青海循化的牛羊育肥产业在牛羊贩运、育肥、屠宰、出售等各个阶段中,撒拉族、藏族、回族、汉族等民族都存在着广泛且深入的交往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跨区域跨民族的互惠互助关系。牛羊育肥所推动形成的多民族共生互惠关系,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树立了典型案例,对当前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育肥 农牧交错 互动 共生互惠共同体
下载PDF
宁夏西海固地区乡土社会的文化共享与族际互动——以篮球文化实践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人类学阐释
13
作者 沙彦奋 《民族论坛》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实践的支撑。作为社会实践的一个向度,文化实践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宁夏西海固地区乡土社会篮球文化实践积淀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形塑了族际互动的载体媒介,成为当地各民族共同...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实践的支撑。作为社会实践的一个向度,文化实践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宁夏西海固地区乡土社会篮球文化实践积淀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形塑了族际互动的载体媒介,成为当地各民族共同坚守的地方性传统。通过宁夏西海固地区乡土社会篮球文化实践的人类学阐释,既从文化本位立场重新认识了体育文化的地方性实践的内涵、特征与意义,又立足文化实践的基本思想强调篮球文化实践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地方性实践的文化事实与经验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实践 文化共享 互动 交往交流交融
原文传递
族际商贸交流与近代西南边疆民族的经济生活——以滇西北为中心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智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51,共5页
本文以白、纳西、藏、傈僳、普米、怒、独龙等多个民族世居的滇西北地区为研究中心,试图展现民族间商贸活动与近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生活变迁间的具体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族际经济互动是促进近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生... 本文以白、纳西、藏、傈僳、普米、怒、独龙等多个民族世居的滇西北地区为研究中心,试图展现民族间商贸活动与近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生活变迁间的具体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族际经济互动是促进近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生活转型的内在动力和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商贸交流 经济生活
下载PDF
多民族区域族际互动空间的圈层与秩序——以洮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宇瀚 李静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8,185,共9页
洮州地区的各民族在生计发展历史中不断地发生着交往交流交融,并在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空间。洮州内圈的农业经济带、中环圈的农牧交错地带以及联结洮州与外界的资源流动链,共同构成了“圈序-互嵌型... 洮州地区的各民族在生计发展历史中不断地发生着交往交流交融,并在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空间。洮州内圈的农业经济带、中环圈的农牧交错地带以及联结洮州与外界的资源流动链,共同构成了“圈序-互嵌型”的洮州地方社会。而与“圈序-互嵌型”社会相辅相成的地方文化秩序,发挥着一定社会效应,为洮州这一多民族地区创造了和谐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 互动 地方文化秩序 地域共同体 洮州地区
下载PDF
基于传统藏医药创造性转化背景下尤阙疗法的身体实践与族际互动
16
作者 杨雅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背景下,传统藏医药的发展促使更多的民族了解、使用藏医药。该研究以青海省循化县中藏医院为田野点,主要介绍尤阙疗法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围绕尤阙疗法的医疗实践而展开的族际互动以及传统藏医药创造... 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背景下,传统藏医药的发展促使更多的民族了解、使用藏医药。该研究以青海省循化县中藏医院为田野点,主要介绍尤阙疗法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围绕尤阙疗法的医疗实践而展开的族际互动以及传统藏医药创造性转化为族际互动带来的影响。该研究旨在通过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尤阙疗法的医疗实践,以民族学视角下的藏医药族际互动为主线,非遗实践促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 藏医药 创造性转化 互动 尤阙疗法
下载PDF
漠北回鹘汗国境内的粟特人——以粟特人与回鹘互动关系为中心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建英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4,共16页
744年回纥汗国代突厥第二汗国而兴,标志着漠北地区进入回纥/回鹘化进程。漠北回鹘汗国境内的粟特人与回鹘,在政治、经济、宗教等领域呈现频繁互动乃至深度融合,推动了回鹘族群的熔铸和成型,北方草原文明也推进到以尊奉摩尼教为突出特点... 744年回纥汗国代突厥第二汗国而兴,标志着漠北地区进入回纥/回鹘化进程。漠北回鹘汗国境内的粟特人与回鹘,在政治、经济、宗教等领域呈现频繁互动乃至深度融合,推动了回鹘族群的熔铸和成型,北方草原文明也推进到以尊奉摩尼教为突出特点的回鹘文明时代。但是,粟特在与回鹘的互动、融合过程中,亦时有不谐与矛盾,回鹘内政的动荡和对外(唐)关系的紧张以及漠北回鹘汗国的败亡,其辖境内的粟特人也难辞其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人 漠北回鹘 互动 融合与矛盾
原文传递
族际互动模式及其转化
18
作者 何明 普成山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47,共13页
族体间的接触和互动有双面性,一方面能减少族际偏见,促进族际和谐;另一方面可能强化偏见,甚至引发族际冲突,因此需要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进行学理性分析,以便进行积极引导。族际互动可以分为直接模式和间接模式,直接模式可进一... 族体间的接触和互动有双面性,一方面能减少族际偏见,促进族际和谐;另一方面可能强化偏见,甚至引发族际冲突,因此需要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进行学理性分析,以便进行积极引导。族际互动可以分为直接模式和间接模式,直接模式可进一步划分为:交换、互惠、强制、合作、竞争、冲突六种模式。所谓的“族际互动”,很少是不同族体的全部成员间的互动,而是少数个体的情境性互动被泛化的结果。族际互动发生机制的重点是社会认同,尤其是族体身份认同。族际互动事关社会稳定以及国家长治久安,其模式需要向更加积极的方向转化,转化的基本条件包括:平等地位、共同目标、制度支持、媒体和教育支持、适当的时间和构建高层级身份认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交往交流交融 社会认同
原文传递
我国民族研究的概念史梳理
19
作者 菅志翔 马戎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2期147-148,共2页
今天在中国开展民族问题研究,离不开对核心概念“民族”的讨论。当前,族际互动全面增强,民族人口地理分布格局和社会分层角色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如果不把“民族”这个核心概念的定义阐释清楚,而继续保留含混与多重含义的解读,我... 今天在中国开展民族问题研究,离不开对核心概念“民族”的讨论。当前,族际互动全面增强,民族人口地理分布格局和社会分层角色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如果不把“民族”这个核心概念的定义阐释清楚,而继续保留含混与多重含义的解读,我们的民族理论、制度、政策将始终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力图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厘清“民族”这一概念的引人和演变脉络,促成不同解读之间达成某种共识,从而真正在学理上推进我国的民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流 互动 概念史 演变脉络 社会分层 地理分布格局 历史性变化 问题研究
原文传递
西北民族走廊上的族际亲缘关系研究--兼论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燕 丹曲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82,共10页
本文以西北民族走廊上的唐、孔两姓为个案,对其“跨”民族的族际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表现了中国家族文化中以“和”为核、强调个体忠孝于家庭、家族、国家的伦理价值观念,认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对于传承“个人-家庭-家族-国家”... 本文以西北民族走廊上的唐、孔两姓为个案,对其“跨”民族的族际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表现了中国家族文化中以“和”为核、强调个体忠孝于家庭、家族、国家的伦理价值观念,认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对于传承“个人-家庭-家族-国家”这一充满差序格局色彩的“文化基因”发挥着筑基树本的作用,成为培育“各民族亲如一家”认同的重要力量,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益裨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走廊 亲缘关系 互动 中华民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