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德亨 刘金龙 +3 位作者 李洋 徐海栋 王与荣 毛广平 《颈腰痛杂志》 2013年第6期506-510,共5页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Subluxation,AARS)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常由于感染、颈部外伤等因素造成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延迟治疗、误诊、漏诊影响到该病预后,进一步加重脱位,造成高位颈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对于...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Subluxation,AARS)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常由于感染、颈部外伤等因素造成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延迟治疗、误诊、漏诊影响到该病预后,进一步加重脱位,造成高位颈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对于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诊断尚不明确,治疗也与处摸索阶段。本文就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寻求对该病的最佳诊断及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旋转脱位 齿突侧块间距 寰齿前间距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退变性脊柱侧凸症治疗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5
2
作者 郑召民 李中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3-676,共4页
退变性脊柱侧凸是由于椎间盘与小关节等退变引起的椎间隙塌陷、椎体旋转半脱位或侧方滑移在冠状面上形成的侧凸,Cobb角〉10°。主要发病于50岁以上,女性较常见。常有腰痛、神经根压迫或椎管狭窄引起的下肢痛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影... 退变性脊柱侧凸是由于椎间盘与小关节等退变引起的椎间隙塌陷、椎体旋转半脱位或侧方滑移在冠状面上形成的侧凸,Cobb角〉10°。主要发病于50岁以上,女性较常见。常有腰痛、神经根压迫或椎管狭窄引起的下肢痛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影像学表现除冠状面上的脊柱侧凸外还伴有腰椎前凸消失、胸腰椎后凸等矢状面失衡。矢状面平衡因与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手术恢复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成为近年研究热点之一。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外科治疗重点在于彻底解除神经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症 外科治疗 旋转脱位 Cobb角 间歇性跛行 神经根压迫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52例病例资料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闫明 王超 王圣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82-790,共9页
目的:总结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dislocation,AARF/AAR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总结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dislocation,AARF/AAR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29例,发病年龄5~17岁,平均11.04±2.73岁;32例有明确发病诱因,其中18例有过颈部轻微外伤史;46例有明确记载从发病到我院就诊时间,为2~18个月,平均6.0±3.2个月;患者均有斜颈、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体征,3例有轻微神经损害。所有患者通过影像学测量寰齿前间隙(ADI)并观察寰枢侧块关节旋转和脱位的移位方向。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类,探讨不同分类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三种类型。A类:ADI<5mm,一侧寰椎侧块向前移位,另一侧后移位,共7例,称之为寰枢关节旋转固定(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AARF);B类:ADI>5mm,寰椎侧块出现旋转移位,矢状位和水平位可见寰枢侧块关节面之间失去接触,共44例,称之为寰枢关节旋转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dislocation,AARD),其中11例一侧寰椎侧块向前脱位,另一侧原位(B1类),24例一侧寰椎侧块向前脱位,另一侧向后脱位(B2类),9例双侧寰椎侧块不对称性向前脱位,两侧轻重有别(B3类);C类:ADI>5mm,寰枢关节旋转脱位合并寰枕关节反向旋转脱位,共1例,称之为枕寰枢关节旋转脱位(occipital-atlanto-axial rotatory dislocation,OAARD)。4例A类患者通过牵引治愈,3例A类患者经保守治疗失败后来我院行寰枢椎间植骨融合术,A类患者的病程在3个月左右。26例B类患者颅骨牵引复位后行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钛板固定融合术;18例B类患者需要经口咽入路松解复位寰枢关节后行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钛板固定融合术。B类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左右。1例C类患者病程4个月,经颅骨牵引复位失败,放弃治疗。手术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旋转固定 旋转脱位 Grisel综合征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旋转功能位检查技术在青少年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眸晗 胡晓萌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1期62-63,共2页
寰枢关节是人体内的主要关节,主要是由枢椎、寰椎、寰椎横韧带、关节囊以及齿状突间韧带等部位组成,其中骨性结构齿状突用于发挥关节的旋转功能,主要位于寰枢关节的寰枢椎间。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多层螺旋CT 旋转脱位 检查技术 青少年 功能位 寰椎横韧带 应用
下载PDF
儿童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诊疗进展
5
作者 潘琳琳 李志军 邢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180-182,共3页
当儿童出现颈部疼痛和头姿势异常而无法恢复中立姿势时,接诊医师应高度怀疑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AARS)。由于斜颈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接诊医生需要鉴别诊断,并明确相应诊疗计划。本综述为临床医师全面的回顾有关AARS历史文献得出制定AARS... 当儿童出现颈部疼痛和头姿势异常而无法恢复中立姿势时,接诊医师应高度怀疑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AARS)。由于斜颈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接诊医生需要鉴别诊断,并明确相应诊疗计划。本综述为临床医师全面的回顾有关AARS历史文献得出制定AARS的诊疗计划,需要综合多因素,如症状的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病史等。本综述的目的是从症状、影像诊断、治疗等方面归纳有关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现有诊疗经验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旋转脱位 颈椎外伤 枢椎 寰椎 斜颈 外伤 AARS
下载PDF
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袁宁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年第5期318-320,共3页
退行性脊柱侧凸在骨骺发育成熟以后发病,多继发于脊柱退行性改变、骨质疏松或骨软化症,畸形主要位于腰椎,且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1-5],表现为脊柱侧凸畸形伴随脊柱的退行性改变,包括椎管狭窄、脊椎滑移、脊柱旋转半脱位或侧方半脱位... 退行性脊柱侧凸在骨骺发育成熟以后发病,多继发于脊柱退行性改变、骨质疏松或骨软化症,畸形主要位于腰椎,且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1-5],表现为脊柱侧凸畸形伴随脊柱的退行性改变,包括椎管狭窄、脊椎滑移、脊柱旋转半脱位或侧方半脱位和腰椎前凸角变小(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畸形 退行性改变 腰椎前凸角 旋转脱位 骨骺发育 骨软化症
下载PDF
合并旋转半脱位的非特发性脊柱畸形患者如何降低术中神经并发症 被引量:2
7
作者 钱邦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6-488,共3页
Trammell等最早将脊椎旋转半脱位定义为头侧椎体相对于尾侧椎体在轴位上发生旋转,冠状面上向侧弯凸侧平移,矢状面上向前方平移。其发生机制为两个弯的交界区脊椎反向旋转,进而在两个弯的交界区形成后凸。表现为严重的侧后凸畸形。这... Trammell等最早将脊椎旋转半脱位定义为头侧椎体相对于尾侧椎体在轴位上发生旋转,冠状面上向侧弯凸侧平移,矢状面上向前方平移。其发生机制为两个弯的交界区脊椎反向旋转,进而在两个弯的交界区形成后凸。表现为严重的侧后凸畸形。这类患者常伴有脊柱特征性萎缩性改变。脊椎旋转半脱位在非特发性脊柱畸形中并不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脱位 脊柱畸形 特发性 神经并发症 患者 后凸畸形 发生机制 交界区
下载PDF
脊柱侧凸椎体旋转半脱位三种测量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可信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世海 刘万友 +2 位作者 史本龙 朱泽章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05-609,共5页
目的:分析MB法(midbody,MB)、EP法(endplate,EP)和C法(centroid,C)在椎体旋转半脱位(rotatory subluxation,RS)测量中的可重复性和可信度,探讨三种测量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0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 目的:分析MB法(midbody,MB)、EP法(endplate,EP)和C法(centroid,C)在椎体旋转半脱位(rotatory subluxation,RS)测量中的可重复性和可信度,探讨三种测量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0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9例脊柱侧凸畸形患者,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凸1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9例,退变性脊柱侧凸16例,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19例;男17例,女42例,平均年龄34.0±18.8岁。3名脊柱外科医师均使用MB法、EP法及C法分别间隔两周测量RS值,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对三种测量方法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平均主弯Cobb角为64.2°±23.9°。RS节段分别为T4/5节段1例(1.7%)、T5/6节段2例(3.4%)、T6/7节段3例(5.1%)、T7/8节段3例(5.1%)、T9/10节段1例(1.7%)、T10/11节段1例(1.7%)、T12/L1节段6例(10.2%)、L1/2节段5例(8.5%)、L2/3节段9例(15.3%)、L3/4节段16例(27.1%)、L4/5节段12例(20.3%)。MB法、EP法、C法测量的RS值分别为16.5±7.1mm、8.5±4.2mm、14.2±6.3mm。三种方法的观察者内一致性分别为MB法0.77-0.91、EP法0.78-0.81、C法0.82-0.94;观察者间一致性分别为MB法0.87、EP法0.90、C法0.86。结论:MB法、EP法和C法在RS的测量中均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其中C法的组内一致性最高、EP法的组间一致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旋转脱位 MB法 EP法 C法 一致性
下载PDF
非创伤性儿童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熊位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67-169,共3页
非创伤性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常见于儿童,临床上常简称为“寰枢关节半脱位”,又称Grisel’s综合症(Grisel’sSyndrome)。GS在国外属罕见病,基础研究较少,发病因素与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容易与其他病发生混淆,容易造成误诊,该病需早发现... 非创伤性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常见于儿童,临床上常简称为“寰枢关节半脱位”,又称Grisel’s综合症(Grisel’sSyndrome)。GS在国外属罕见病,基础研究较少,发病因素与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容易与其他病发生混淆,容易造成误诊,该病需早发现早治疗,否则会严重损害患儿的脊柱功能,甚至会危害生命,本文分别从流行病学,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归纳该病,为大家在临床诊治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寰枢关节 旋转脱位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健康》2003年1~12期总目录
10
《健康》 2003年第1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2003年 总目 左室肥厚 腹主动脉瘤 慢性咽炎 产前诊断 旋转脱位 老年青光眼 医学影像 男性更年期
原文传递
关于颈枢椎齿突偏移是否为脱位的再认识 被引量:35
11
作者 何灿熙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82-883,共2页
迄今,在颈椎枕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这就是:“齿突偏移,与寰椎侧块左右间距不对称”被认为是寰枢关节脱位。由于认识分歧,以致临床处理混乱,有的患者更被做了寰枢椎融合手术,医患纠纷频发。对“齿突偏移”的... 迄今,在颈椎枕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这就是:“齿突偏移,与寰椎侧块左右间距不对称”被认为是寰枢关节脱位。由于认识分歧,以致临床处理混乱,有的患者更被做了寰枢椎融合手术,医患纠纷频发。对“齿突偏移”的征象,认识分歧由来已久。国外早期一些专著曾把“齿突偏移”视为寰枢侧方脱位。陈学仁等”。在国内最早把“齿突与侧块间隙左右不对称”作为寰枢侧方脱位的主要诊断标准。最近,张仁元提出:齿突偏移,寰椎滑移,枢椎关节面左右不等宽,枢椎棘突偏歪等8项指标是枢椎旋转半脱位和枢椎侧方脱位的诊断指征。Shapiro等注意到这现象出现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并不认为是寰枢脱位。Rothman等并没有把“齿突偏移”视为寰枢椎侧方脱位的诊断指征。上述分歧,究其根源,主要是对寰枢关节的特殊功能结构和动态变化的认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重新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脱位 枢椎齿突 偏移 再认 枢椎旋转脱位 寰椎侧块 主要诊断 诊断指征 动态变化 临床处理
原文传递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诊断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彦彩 李盛华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6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 X线投影 解剖结构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揭开临床多学科中不明病因症状和疾病的奥秘——枢椎旋转半脱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仁元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0-66,共7页
In clinical practice,there are many symptoms with unidentified origin,such as dizziness,headache,nausea,vomiting,papitation,short breath,unstable walking,weakness of four limbs,aching pain of limb muscles,burning pain... In clinical practice,there are many symptoms with unidentified origin,such as dizziness,headache,nausea,vomiting,papitation,short breath,unstable walking,weakness of four limbs,aching pain of limb muscles,burning pain,numbness,dysphagia,tinnitus,deafness,cataplexy,amaurosis,diplopia,hallucination,and retrograde amnesia.We can also encounter many diseases of unknown causes. For example,migraine,neurathenia,neurosis,menopausal syndrome,Meniere’s syndrome,cerebral concussion,cervical spondylopathy,learning disability Hyperactivity,Attention deficite,spasmodic jerk in children,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 syndrome,high blood pressure,low blood pressure,tachycardia,bradycardia,arrhythmia,premature beat,diabetes mellitus or diabetes insipidus,anorexia,frequent micturition,constipation and fever of unidentified origin are among them. Patients with above symptoms or diseases often for years go to see doctors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such as neurology,neurosurgery,cardiology,endocrinology,orthopedics,otolaryngology,stomatology,gynecology,and pediatrics and their disorders are often difficult to treat. In recent 20 years,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anual reposition on the sequelae of brain trauma. During this research we unexpectedly disclosed the mystery of many symptoms and diseases of unknown causes and discovered that the common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is \!rotatory axial subluxation (RAS)\",which causes the above symptoms by inducing blood insufficiency of vertibrobasilar arteries. After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ousands of these cases,the mechanism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AS have been systemically studied and well understood.Now it can be easily diagnosed only based on the X-ray film (including the 1 st and 2 nd cervical vertebrae in an anterioposterior mouth-open position). In stead of taking medicines or receiving operations,patients with this disorder can be treated only using manual reposition, a very simple,economical,but magic and effective therapy.This therapy has been accepted 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挥鞭运动 不明病因疾病 枢椎旋转脱位 枢椎侧方脱位 固定型枢椎旋转脱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定点三向仰正法治疗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源性眩晕 被引量:9
14
作者 甘浩 曹方 胡松雪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3期407-409,413,共4页
目的观察定点三向仰正法治疗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定点三向仰正法治疗,1次/d,10次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坐式牵引治疗,1次/... 目的观察定点三向仰正法治疗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定点三向仰正法治疗,1次/d,10次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坐式牵引治疗,1次/d,6次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和X线片(ADI、VBLADS)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33%和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和X线片(ADI、VBLADS)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定点三向仰正法治疗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源性眩晕较坐式牵引疗法治疗效果好,通过手法整复错位关节,达到通利关节、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目的,进而改善患者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 眩晕 定点三向仰正法 推拿手法
下载PDF
寰枢椎旋转半脱位中枢椎棘突X线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学章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提高对枢椎棘突偏移现象的认识,评价其对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患者的开口位片42例,正常组为30例,测量2组枢椎棘突偏移的出现率并对比,同时统计患者组中枢椎棘突偏移的方向与寰枢椎... 目的:提高对枢椎棘突偏移现象的认识,评价其对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患者的开口位片42例,正常组为30例,测量2组枢椎棘突偏移的出现率并对比,同时统计患者组中枢椎棘突偏移的方向与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的方向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枢椎棘突偏移率为36.67%,患者组为83.33%,2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组中枢椎棘突偏移方向与寰椎旋转方向不一致的为64.29%。结论: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患者有枢椎棘突偏移现象,行X线摄片检查时体位改变,尤其是头颈痛性旋转及侧屈体位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枢椎棘突偏移现象是否与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有明确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有些医务工作者将枢椎棘突偏移现象作为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依据及以此作为脊椎手法复位的指征缺乏足够的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脱位 枢椎 棘突 测量
下载PDF
螺旋CT诊断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杰 高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5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价值。方法 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螺旋CT检测、测量与判定。结果经过CT检测与测量,观察组...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价值。方法 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螺旋CT检测、测量与判定。结果经过CT检测与测量,观察组的寰齿前间隙和动力位寰齿前间隙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寰齿后间隙和寰齿侧间隙差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患者经过螺旋CT判断为阳性28例,阴性2例,螺旋CT诊断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3.3%和100.0%。结论螺旋CT诊断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能够准确确评估寰枢关节半脱位状况,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 寰齿前间隙 动力位寰齿前间隙
下载PDF
孩子歪脖子是“落枕”吗?警惕寰枢椎旋转半脱位
17
作者 张跃辉 刘海涛 邵将 《科学生活》 2024年第6期54-55,共2页
大超今年16岁,早晨起来脖子疼,活动不灵光。家长觉得是“落枕”了,贴了膏药,休息了几天以后,症状果然缓解了。小涛今年三岁半,最近感冒了,早上家长发现他脖子歪斜,哭闹不止,也以为是“落枕”了。休息了两天却没见任何改善,家长赶紧带他... 大超今年16岁,早晨起来脖子疼,活动不灵光。家长觉得是“落枕”了,贴了膏药,休息了几天以后,症状果然缓解了。小涛今年三岁半,最近感冒了,早上家长发现他脖子歪斜,哭闹不止,也以为是“落枕”了。休息了两天却没见任何改善,家长赶紧带他去医院看医生。6岁的小灰灰正是调皮的年纪,在幼儿园跟同学打闹以后说自己脖子痛。起初家长以为孩子只是不想上学,3天后孩子仍喊疼,家长才察觉不对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涛 寰枢椎旋转脱位 幼儿园
原文传递
3~6岁幼童外伤性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的三维数字化应用研究
18
作者 潘琳琳 李志军 +1 位作者 王星 郝韵腾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59-761,F0003,共4页
目的对外伤性寰枢椎旋转型半脱位(AARS)幼童与正常幼童的寰枢关节进行对比,探讨异常寰枢关节结构与其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3~6岁30例正常幼童为正常组和35例AARS患儿为实验组的临床影像学数据进行扫描,用Mimics软件对寰枢关节进... 目的对外伤性寰枢椎旋转型半脱位(AARS)幼童与正常幼童的寰枢关节进行对比,探讨异常寰枢关节结构与其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3~6岁30例正常幼童为正常组和35例AARS患儿为实验组的临床影像学数据进行扫描,用Mimics软件对寰枢关节进行三维重建。以齿突中心面为标准轴面,重新分割,建立寰枢椎三维结构;对两组分别测量寰枢椎相关间距和前倾角;分析两组寰枢椎关节的发育解剖结构,并分析其异同。结果(1)正常组寰枢关节两侧寰枢椎纵向间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寰枢节双侧寰枢椎纵向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寰枢椎关节男童左右侧有差异而正常女童无差异,实验组两侧寰枢椎横间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组寰枢椎关节无明显偏位,而实验组寰枢椎关节较大偏位;正常寰枢椎关节前倾角较实验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寰枢椎关节前倾角越大患病年龄越低。寰枢椎关节前倾角与寰枢椎关节稳定性呈负相关。结论外伤性AARS发病的重要原因与其寰枢关节损伤后解剖异常,如与前倾角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寰枢椎关节面倾角越大其越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脱位 外伤性 CT三维结构重建 3~6岁幼童
下载PDF
单中心儿童突发性颈部旋转受限420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祥水 楼跃 +4 位作者 范毓华 唐凯 张志群 林刚 周颖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801-1804,共4页
目的总结单中心儿童突发性颈部旋转受限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420例以突发性颈部旋转受限为首发症状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目的总结单中心儿童突发性颈部旋转受限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420例以突发性颈部旋转受限为首发症状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20例患儿中,男248例,女172例;年龄2~14岁,平均7.2岁,病程2h~2d。就诊时均有明显的突发性颈部旋转受限。其中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353例,颈椎髓核钙化42例,多发性抽动7例,颅内占位4例,颈椎嗜酸性肉芽肿3例,颈椎结核2例,良性阵发性斜颈2例,川崎病2例,病毒性脑炎2例,神经母细胞瘤颈椎改变1例,血友病性颈椎脊髓内血肿1例,甲氧氯普胺药物反应1例。353例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患儿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寰齿间隙不对称或寰枢椎侧块不对称,按Fielding临床分型:Ⅰ型204例,Ⅱ型122例,Ⅲ型21例,Ⅳ型6例。结论儿童突发性颈部旋转受限多数为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同时应排除其他诊断,以防止误诊误治。突发性颈部旋转受限行枕颌牵引及佩戴颈托固定,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 突发性颈部旋转受限 鉴别诊断 儿童
原文传递
浅谈临床寰枢关节旋转式半脱位诊治过程中有待商榷的几个部分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海光 赵胜杰 +1 位作者 赵文娟 鲁刚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19,24,共3页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损伤,由于寰枢关节的解剖位置和功能的复杂性,相应的临床症状也相当复杂且严重。若未经及时治疗,其脱位程度常进行性加重,导致脊髓高位受压而危及生命。由于其潜在危险性大,因此关于寰枢关节的诊...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损伤,由于寰枢关节的解剖位置和功能的复杂性,相应的临床症状也相当复杂且严重。若未经及时治疗,其脱位程度常进行性加重,导致脊髓高位受压而危及生命。由于其潜在危险性大,因此关于寰枢关节的诊断治疗存在诸多争论。本文从问诊与查体、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这三个方面阐述目前所存在的争议,力求更精确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 颈椎病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