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减贫与旅游再贫困:旅游发展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贫困人口的影响 被引量:54
1
作者 罗鲜荣 王玉强 保继刚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128,114,共9页
旅游发展能否真正减贫以及如何实现减贫应是当前旅游减贫大背景下备受讨论的焦点,并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积极关注。然纵观现有研究,对旅游减贫效果的实证探讨及细致剖析尚十分缺乏。本文选取旅游发展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作为研究视角,探... 旅游发展能否真正减贫以及如何实现减贫应是当前旅游减贫大背景下备受讨论的焦点,并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积极关注。然纵观现有研究,对旅游减贫效果的实证探讨及细致剖析尚十分缺乏。本文选取旅游发展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作为研究视角,探讨这一过程对贫困人口生存状态的影响。研究以三亚亚龙湾度假区发展对周边两个村庄的土地使用(征用、租用)为例,采用多维贫困概念,探讨旅游发展给两村村民在收入、居住条件、就业及生产方式以及话语权等带来的影响。研究提出了旅游再贫困的概念,意在说明旅游发展在使贫困人口短暂富裕后再次陷入贫困状态的发展现象,是旅游发展之于贫困人口负面影响的一种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土地资源利用 旅游再贫困 多维贫困
原文传递
旅游减贫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吗? 被引量:44
2
作者 王松茂 何昭丽 +1 位作者 郭英之 郭安禧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119,共17页
针对现有文献缺乏旅游减贫多维效果及空间效应研究,本文基于多维贫困视角,运用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经济、教育、医疗、生活与环境五个维度的贫困减缓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共同构成的... 针对现有文献缺乏旅游减贫多维效果及空间效应研究,本文基于多维贫困视角,运用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经济、教育、医疗、生活与环境五个维度的贫困减缓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共同构成的综合嵌套矩阵的基础上,分别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各维度贫困减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发展对各维度贫困减缓的空间效应。主要结论有:(1)十年间,中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空间正向相关性,纳入空间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较好地揭示出区域间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十年间,各维度的减贫效果亦呈现显著空间正向相关性,表明各维度减贫效果存在着空间集聚特征。(3)十年间,旅游发展对经济、生活、环境等维度的贫困均具有显著减缓作用,更重要的发现是旅游发展在这三个减贫维度上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旅游发展对教育、医疗两个维度上贫困减缓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4)从空间异质性视角分析,旅游发展对经济减贫维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东部区域→中部区域→西部区域逐步递减规律;旅游发展对生活减贫维度和环境减贫维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呈现出由东部区域→中部区域→西部区域逐渐增大特征。最后,论文就旅游减贫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多维贫困 空间溢出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旅游减贫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一个尝试性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79,共8页
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通过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打造文明新风等,增加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复兴、满足城乡居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基于耦合理论的分析,发现旅游... 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通过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打造文明新风等,增加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复兴、满足城乡居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基于耦合理论的分析,发现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存在资源依赖、发展着力点、依托路径、发展目标的耦合基础,从而设计出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为探索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路径,更好地发挥两个系统的耦合效应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乡村文化振兴 耦合发展 分析框架
下载PDF
民族地区县域旅游减贫效应研究——基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大鹏 王巧巧 +1 位作者 涂精华 李亚娟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共16页
已有民族旅游减贫文献主要探讨绝对贫困问题,鲜有兼顾相对贫困是否减轻的研究。文章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构建一个整合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旅游减贫分析框架,并利用2007—2019年我国75个民族自治县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民族地区... 已有民族旅游减贫文献主要探讨绝对贫困问题,鲜有兼顾相对贫困是否减轻的研究。文章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构建一个整合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旅游减贫分析框架,并利用2007—2019年我国75个民族自治县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民族地区县域旅游减贫效应。结果表明,民族地区县域旅游发展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民族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绝对贫困减缓效应明显;同时,相对贫困程度较深的县域旅游发展具有较好的包容性特征,对相对低收入居民的带动作用更大,有利于减轻相对贫困。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汉族居民,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居民收入的增长效应偏低,表明民族地区县域旅游减贫效应中存在明显的族群差异。文章为后脱贫时代民族地区包容性旅游减贫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民族地区 包容性增长
下载PDF
以实践为导向的旅游地返贫机制分析框架构建 被引量:5
5
作者 冯楚瑶 翁时秀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2-331,共20页
防范返贫风险、实现可持续减贫是“后扶贫时代”原贫困旅游地巩固脱贫成效的重点工作。本文以实践为导向,以旅游减贫经典理论为骨架,整合多学科返贫研究成果,构建旅游地返贫机制分析框架。该框架建立了旅游返贫类型体系,指明了返贫风险... 防范返贫风险、实现可持续减贫是“后扶贫时代”原贫困旅游地巩固脱贫成效的重点工作。本文以实践为导向,以旅游减贫经典理论为骨架,整合多学科返贫研究成果,构建旅游地返贫机制分析框架。该框架建立了旅游返贫类型体系,指明了返贫风险可能的发生途径与机制。框架指出:扶贫机制不完善将导致机会、增权、保障3个关键因素不同程度的缺失,这些缺失将通过直接效应、间次效应或动态效应三种路径导致低资产返贫、低增长返贫、再结构返贫或暂时性返贫的产生。文章进而给出分析框架的实际应用步骤,以指导旅游减贫实践者检视返贫风险、判断可能的返贫类型结果、阻断返贫发生路径,为脱贫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及返贫风险防范提供了指引。尽管以解决实践问题、提高实践效率、降低实践成本为导向,但该框架也能在理论上指引未来的旅游地返贫研究面向现实需求,探索是否有更优的返贫分类方法、是否有需要补充的返贫成因、是否有新的返贫路径等问题,有助于明确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返贫机制 旅游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中国旅游减贫: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黄渊基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6-39,共14页
近30年来,旅游减贫逐渐从地方探索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区域个别实践扩展为全国普遍模式,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后,脱贫攻坚将向乡村振兴... 近30年来,旅游减贫逐渐从地方探索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区域个别实践扩展为全国普遍模式,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后,脱贫攻坚将向乡村振兴过渡。在促进持续减贫和乡村振兴过程中,旅游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旅游减贫依然存在顶层谋划设计仍需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产品业态创新仍需推进等现实问题,须从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设施建设、新创产品业态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旅游减贫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乡村振兴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1996-2020年中国旅游减贫研究热点、演进与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曹瑾 唐承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5,共7页
系统梳理旅游减贫相关研究脉络并预测其研究趋势,能为巩固拓展旅游脱贫成果、推动脱贫地区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该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旅游减贫研究的文献特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研究阶段及发展趋势进行探索... 系统梳理旅游减贫相关研究脉络并预测其研究趋势,能为巩固拓展旅游脱贫成果、推动脱贫地区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该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旅游减贫研究的文献特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研究阶段及发展趋势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虽然呈逐步增长趋势,但研究力量较薄弱,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旅游扶贫模式、旅游扶贫效率及其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等是旅游减贫领域中热度性强的重要议题,具体可划分为开发式旅游减贫早期探讨阶段、综合式旅游减贫缓慢增长阶段和旅游精准减贫成熟完善阶段。新时代旅游减贫阻贫长效机制构建、多主体参与旅游减贫模式、旅游减贫绩效、旅游减贫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逻辑与路径等重要命题有望成为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乡村旅游 旅游开发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阿者科计划”旅游减贫方法的经验与反思
8
作者 杨兵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5,共3页
当我们开始探讨旅游作为一种减贫方法时,背后隐藏一种工具理性思维,随即引导出一个关键问题:旅游作为一种方法,如何能够有效促进减贫事业?要回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回应旅游减贫这种方法如何不同于其他减贫方法,如何在实践策略层面提供... 当我们开始探讨旅游作为一种减贫方法时,背后隐藏一种工具理性思维,随即引导出一个关键问题:旅游作为一种方法,如何能够有效促进减贫事业?要回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回应旅游减贫这种方法如何不同于其他减贫方法,如何在实践策略层面提供一些案例经验参考。基于参与云南“阿者科计划”5年驻村建减贫项目经历,笔者溯源了该村的旅游减贫方法施行历程,有以下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有效促进 经验与反思 驻村 减贫方法 减贫事业 策略层面 工具理性
下载PDF
IRT框架视域下的中国旅游减贫特征与模式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燕琴 崔佳奇 施佳伟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1-374,共14页
【目的】旨在通过对中国旅游减贫经验的总结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指南和理论支撑。【方法】以一体化乡村旅游(IRT)框架对2018—2020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中90个中国案例进行内容分析。【结果】(1)IRT框架可修订为由速度、质量... 【目的】旨在通过对中国旅游减贫经验的总结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指南和理论支撑。【方法】以一体化乡村旅游(IRT)框架对2018—2020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中90个中国案例进行内容分析。【结果】(1)IRT框架可修订为由速度、质量、外源性和内源性重构的SQEI框架,并建立起4大类10子类旅游发展模式体系;(2)旅游减贫模式以“企业+就业”的外源质量型模式占比最多、分布最广;(3)东、中、西部减贫模式分别多采用“合作社+就业”的内源质量型、“村企+产业”的内源速度型、“企业+产业”的外源速度型模式;(4)旅游发展模式演化存在垂直和水平两种演化路径。【结论】(1)在IRT框架基础上重构的SQEI框架更加契合中国情境;(2)通过政府调动多方力量参与的中国旅游减贫呈现出政府主导、外源帮扶为主、减贫质量较高三大特征;(3)“企业+农户+合作社”的平衡发展模式是理想的旅游发展型态。推进乡村振兴,各地需要在旅游发展中发挥既有经验优势防止返贫,注重因地制宜振兴乡村,并构建多元主体利益关联的共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乡村振兴 一体化乡村旅游 SQEI框架 演化路径 中国案例
原文传递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减贫效应分析——基于秦巴山区商洛市2008—2017年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萌 王怡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5期179-184,共6页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的商洛市为样本,对2008—2017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测度和减贫效应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减贫的主要动力,旅游产业是特困地区的优势产业,旅游业是特困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因素,...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的商洛市为样本,对2008—2017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测度和减贫效应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减贫的主要动力,旅游产业是特困地区的优势产业,旅游业是特困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因素,发展旅游业是区域脱贫的主要推力。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旅游业要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民培训,使旅游业更好地促进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收入 经济增长 贡献度 旅游减贫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减贫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安徽省15个欠发达县面板数据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明华 黄雨 +3 位作者 王富炜 刘祎 刘诚 孟晓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81,共17页
乡村旅游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十四五”时期,乡村旅游仍然是维护脱贫成果、减少相对贫困、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文章以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结合欠发达地区特点,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 乡村旅游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十四五”时期,乡村旅游仍然是维护脱贫成果、减少相对贫困、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文章以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结合欠发达地区特点,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利用安徽省15个欠发达县在脱贫攻坚阶段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减贫效应,以期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新时期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发展对欠发达地区贫困减缓具有非线性的正向影响,并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以贫困率表示贫困水平,当乡村旅游发展处于高水平时,能显著促进贫困减缓;以贫困人口数表示贫困水平,其减贫效应随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阶段性提升而呈现出边际递减趋势。控制变量中,政府干预程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贫困减缓的作用较大。因此,在新时期维护脱贫成果、减少相对贫困的乡村振兴过程中,应迅速提升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有力发挥其减贫效应;应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乡村全域旅游,改变乡村旅游减贫效应边际递减趋势;加大政府干预力度,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与乡村旅游减贫的协同效应;改善欠发达地区营商投资环境,建立乡村旅游利益分配共享机制,形成乡村旅游减贫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乡村旅游 旅游减贫 门槛效应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
下载PDF
国家战略需求与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实践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捷 董雪旺 +3 位作者 汪侠 张宏磊 崔凤军 徐一帆 《中国生态旅游》 2021年第1期27-41,共15页
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始终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国旅游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在此进程中形成了突出影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的支撑下,旅游业是将资源环境... 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始终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国旅游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在此进程中形成了突出影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的支撑下,旅游业是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凭借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成为落后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旅游多维减贫效应的测度和分析,有助于更加精准地识别贫困,进而研究旅游发展对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多维减贫效应。交通运输系统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其要素的变动对旅游发展及多尺度旅游空间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新时期交通影响下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化、旅游影响区域的差异、旅游交通空间行为等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交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工作重点,旅游地理研究实践须与国家需求有效结合,来拓展广阔的学术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理学 研究范式 生态文明 旅游减贫 旅游交通地理 十四五规划
原文传递
四川革命老区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根紧 李梦丽 +1 位作者 孙莎 张鑫鑫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86-91,共6页
旅游减贫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扶贫手段,在四川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实现旅游减贫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是四川革命老区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但四川革命老区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衔接面临内涵理解不到位、... 旅游减贫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扶贫手段,在四川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实现旅游减贫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是四川革命老区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但四川革命老区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衔接面临内涵理解不到位、思维惯性问题、缺乏系统的工作计划和完善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等制约。为实现四川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应从加强政策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打破既定思维范式、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政策优化,推动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政策层面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革命老区 旅游减贫 乡村振兴 政策衔接
下载PDF
四川革命老区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的路径优化研究
14
作者 孙根紧 张鑫鑫 +1 位作者 孙莎 李梦丽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1-78,共8页
推动四川革命老区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已有研究尚未从政策层面和旅游减贫视角讨论四川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本文首先从国家、四川省级和... 推动四川革命老区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已有研究尚未从政策层面和旅游减贫视角讨论四川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本文首先从国家、四川省级和地方政府层对四川革命老区旅游减贫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细致梳理,基于政策转型、政策强化、政策新增、政策退出“四维优化”思路,探讨实现四川革命老区旅游减贫同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革命老区 旅游减贫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政策措施 优化路径
下载PDF
中国省域旅游发展的减贫效应测度与机制分析
15
作者 张雨航 王永明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22年第2期71-77,共7页
基于2010—2018年的中国省域旅游发展和省域贫困率的面板数据,利用Pooled OLS估计法定量测度了省域旅游发展对减贫的影响效应,并初步阐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省域旅游业发展对省域减贫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具体来看,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 基于2010—2018年的中国省域旅游发展和省域贫困率的面板数据,利用Pooled OLS估计法定量测度了省域旅游发展对减贫的影响效应,并初步阐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省域旅游业发展对省域减贫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具体来看,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国内游客接待量的增加以及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均会降低省域贫困率。总体上,省域旅游业发展可以通过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动态效应这三种路径来影响贫困率。本文研究对省域旅游发展的减贫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旅游发展 旅游专业化 减贫机制
原文传递
世界旅游联盟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旅游减贫故事
16
作者 《中国社会组织》 2020年第13期36-37,共2页
“旅游促进减贫”是世界旅游联盟的重要使命之一。成立三年来,联盟利用自身优势和国际化平台,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的目标,按照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方案的思路,在旅游减贫案例分析、理... “旅游促进减贫”是世界旅游联盟的重要使命之一。成立三年来,联盟利用自身优势和国际化平台,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的目标,按照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方案的思路,在旅游减贫案例分析、理论研究、经验宣传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和国际交流活动,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旅游减贫事业的重要经验和巨大成绩,受到了国际旅游业界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旅游联盟 旅游业界 国际交流活动 减贫事业 案例分析 国际化平台 讲好中国故事
下载PDF
旅游减贫理论下哈尼民族遗产区乡村旅游的实践效应研究——以元阳县阿者科村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恒丽 《山西农经》 2021年第15期94-95,共2页
乡村是中国实施扶贫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就业门槛低、就业岗位多等优势,成为拉动偏远民族遗产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云南省元阳梯田文化遗产地阿者科村为例,分析了在旅游减贫事业中,我国通过在... 乡村是中国实施扶贫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就业门槛低、就业岗位多等优势,成为拉动偏远民族遗产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云南省元阳梯田文化遗产地阿者科村为例,分析了在旅游减贫事业中,我国通过在民族遗产地区开发乡村旅游的实践,探索了在旅游减贫理论下哈尼民族遗产区乡村旅游的减贫效果,为未来偏远民族遗产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乡村旅游 哈尼民族遗产区 元阳梯田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旅游减贫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亚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0-87,共8页
文章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度来解释可持续旅游以及可持续旅游与旅游减贫的关系。旅游减贫从实质上属于发展的问题,但是目前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甚至是贫困人口本身更多地关注于旅游发展如何带来经济效益,很少有人从可持续旅游发展... 文章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度来解释可持续旅游以及可持续旅游与旅游减贫的关系。旅游减贫从实质上属于发展的问题,但是目前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甚至是贫困人口本身更多地关注于旅游发展如何带来经济效益,很少有人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角度看待减轻贫困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旅游可持续与减贫可持续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在制定旅游减贫政策时,必须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旅游 旅游减贫
下载PDF
旅游减贫背景下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治理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19
作者 吴炆佳 孙九霞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116,共9页
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为案例,将旅游减贫视为一种治理途径,分析并回溯遗产地3种旅游减贫计划实施的机制与过程,力图呈现并比较旅游减贫带来的乡村遗产地治理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旅游减贫是遗产地治理的一种形式... 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为案例,将旅游减贫视为一种治理途径,分析并回溯遗产地3种旅游减贫计划实施的机制与过程,力图呈现并比较旅游减贫带来的乡村遗产地治理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旅游减贫是遗产地治理的一种形式,是在治理主体、治理技术、社会响应以及治理过程中生产出并由话语、知识等构成的动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权力主体之间形成了稳固的结构,多元主体在遗产地治理过程中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状态。第二,遗产地治理按照主体的治理理性和遗产旅游产业角色的不同,可分为工具型、对象型和共轭型。第三,遗产地治理呈现文化权力“再中心化”的趋势,政府在场和第三方监督是保证权威治理体系下遗产地治理效能的核心。结合“世界遗产文化”与乡土文化,使用遗产地能够接受的治理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治理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游减贫 遗产地治理 红河哈尼梯田
下载PDF
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减贫效应感知的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西省4地市8县区的调查分析
20
作者 张雯 付诗悦 +2 位作者 谢炽辉 安春晓 王时沛 《大陆桥视野》 2020年第10期59-61,共3页
近年来,江西省紧密围绕党中央"十三五"脱贫目标和重点任务,精心谋划产业脱贫、安居脱贫、保障脱贫"三大攻坚战"。本研究在江西省八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点开展了旅游减贫效用的调查,共采集了419个样本,调查结果:... 近年来,江西省紧密围绕党中央"十三五"脱贫目标和重点任务,精心谋划产业脱贫、安居脱贫、保障脱贫"三大攻坚战"。本研究在江西省八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点开展了旅游减贫效用的调查,共采集了419个样本,调查结果:旅游减贫对居民的影响正向积极。居民对旅游扶贫效果感知的差异可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获得,旅游减贫的整体态度与旅游减贫效用居民认可感一致。总体上看,居民对扶贫政策、减贫机制、返贫危害缺乏深入了解;对政府和景区所采取的措施缺乏理解。一定程度上有急功近利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居民感知 江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